这3个习惯看起来很讨厌,实际上是孩子聪明的表现,要好好呵护

这3个习惯看起来很讨厌,实际上是孩子聪明的表现,要好好呵护

首页休闲益智我智商特高更新时间:2024-06-06

现在,有两个孩子霸占了我们的生活。一个是让所有小孩都倍感压力的“别人家的孩子”,另一个则是让所有大人都十分头疼的“熊孩子”。

家有“三好学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家有“熊孩子”也不见得是件坏事,也有可能是件好事儿呢。

尤其是你家“熊孩子”有以下这 3 种表现的话,可能是因为智商特高或有特殊才能的原因。

01

话唠型孩子

家有小话唠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芃芃妈:

我家的亲朋好友都说芃芃太能说了,嘴不闲着啊!我们也发现了,最近尤其明显,不理他还不行。不理他的时候,他就会说妈妈你没礼貌了,要不就可怜巴巴的叫你,但是说的真是没完没了,让人受不了啊,我们2岁半,这个年纪孩子都这样吗?

点点妈:

孩子 3 岁,太爱说话了,喜欢问为什么,看见、听见什么都要复述一遍,我和爸爸说的话,也要在旁边当复读机。有时候实在是被她的话多弄烦了,我们会故意跟她玩木头人的游戏,要求闭嘴不说话,但她常常坚持不了两分钟,就会大声地喊:“时间到了吗?我要被憋死了!……”

家有“话唠”孩子,让家长有点儿招架不住。但如果家长了解了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或许就不会给孩子贴上“话唠”的标签了。

儿童语言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与其发声器官、神经系统、生活经验以及表达动机都有紧密的关系。研究表明,孩子两岁之后,表达的能力具有爆发性,他们开始掌握复杂的句子和语法,不断地喋喋不休地说话。

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所谓最佳期,指的是孩子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在关键期,孩子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收外界的资讯,而且在这个阶段中孩子某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例如孩子在语言方面表现出特别爱说,而且是不停地说,其实这是孩子内在发展规律给家长们传达的教育信息,告诉家长要及时把握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特别表现。

所以,孩子爱说话正是因为他能够接收外界的刺激和资讯,然后顺畅地表达出来,这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得很好的表现。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显而易见,就是会思考的孩子才有可能更聪明。

02

爱发号施令的孩子

“把杯子拿给我!”“我的书包要放在桌子左边!” “我不喜欢穿黑色的袜子,要黄色的!”……一些孩子从小就在行为举止上体现着“领导”的特质。在家里,他对父母发号施令,或者像个小大人一样对父母的行为做法大加评论。

在幼儿园,他也是孩子王,经常带领小伙伴们一起玩,并负责秩序:“浩浩,你应该排在心心后面!”“甜甜,这本绘本应该放在蓝色的书架上。”……

家里有这类孩子的父母都很苦恼,一方面希望孩子能改掉爱发号施令的习惯;一方面不想打压孩子与生俱来的领导才能——这可能是他专横、爱发号施令的原因,没准将来,孩子就能指挥千军万马呢?

其实,爸爸妈妈们完全不用压制孩子的这种才能。孩子爱发号施令,可能是让孩子在未来成为领导者的信号。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管理秩序,告诉大家杯子应该怎么放,书本应该放在哪里……这说明孩子很有主人翁精神,是有责任感和主动性的表现,这两点都是成为领导者的重要素质。

这些孩子会很关注任务过程中的微小细节,会注意到同龄人可能认为很琐碎或不重要的东西;或者,他们对结果非常坚持,一定要确保完成既定的目标。

当他们意识到某一件事应该去做、能够去做、并且应该能收获积极的结果时,他们会倾向于立即付诸行动。他们不会等到父母、老师、同龄人全都认可了,才去做。

爱在家里发号施令的孩子,非要按着自己的喜好来,从表面上来看他可能是对一些事情不满意。

实际上,孩子们表现出影响他人的激情、能力和策略技巧之前,最初表现出来的是他内心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通常在他遭遇某些状况时出现,比如他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不公平的、很无聊的、甚至是邪恶的。

总而言之,现实令他不满、令他愤怒、令他想要去改变。这种情绪看上去消极,实则积极。

父母应该做的是,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能力。跟孩子说明,真正的领导才干和专横跋扈之间的区别,让他知道,有领导才*人能将周围的人凝聚起来,而专横跋扈的人只会被朋友赶走。

然后,家长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孩子明白如何做一个领导者: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会大喊大叫着发号施令,不会威胁他人,不会采用卑鄙的手段。相反,他们正直、公正、乐于分享,并在意别人的感受。

03

有“多动症”的孩子

常常听父母们把“多动症”三字往自己孩子身上拽,或者被他人轻易给自己孩子贴上“多动症”标签:

但其实,多动不等于是多动症。多动症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动作很多。

多动症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指征:

这三种情况都符合了,还有病程起码半年以上,且经过正规的专科医院诊断,才可下结论。

所以没事真的不要随便往自己孩子身上扯了。而且,孩子好动,并不是坏事。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不断去探索周围世界,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行为表现。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也就是说“知识来源于动作”

孩子需要反复地与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接触和练习,才能渐渐掌握他自己的身体。

孩子接触到的一切,无论通过哪种方式,都会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迹,为他将来进行抽象的思维和学习,打下最初的基础。从这一点来说,越是好奇心强的孩子越是活泼好动,越是活泼好动的孩子大脑活动得就越多,越聪明。

因此孩子们总是喜欢能激发丰富感觉的事物。比如,这里摸摸、那里看看、登梯爬高,甚至满地打滚……

但是,有一些表现多动的孩子是跟家庭环境有关。如果孩子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中,精神常常处于紧张、压抑、恐惧、不安和矛盾的状态,容易出现冲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等行为问题。

发现孩子好动,不能通过压制来解决,正确做法是帮孩子合理安排行动。可以注意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有针对性地“动”,有规则地“动”,帮孩子合理释放好动天性。

当孩子有不好的动作时,注意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避免一味指责孩子,甚至给孩子贴上不专心、坐不住的标签。父母生硬地给孩子贴标签,会给孩子不良暗示,导致孩子越来越好动,且喜欢跟父母对着干。

所以,动静结合,让孩子的大脑获得丰富的感知觉体验“营养”之后,再来让孩子专注做事,或者合理安排孩子的游戏与作业相结合,这才是聪明父母应该做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