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中的党史故事,曾经怎样感动幼小的心?如何让这些“火种”燎原燃烧?读者这样说——
翻开课本,让“红色故事”生命力更旺盛长久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靳晓燕、王斯敏、蒋新军
学术支持 人民教育出版社
编者按
6月18日,**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课本是青少年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通过学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教科书,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感受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赓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喜迎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走进人民教育出版社百年中小学教科书陈列馆,探寻百年来教材发展中的红色印记,倾听几位不同年代读者、编者、教学者对课本中党史故事的深刻记忆。
人民教育出版社百年中小学教科书陈列馆一角。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图
【记者探访】
走进人民教育出版社百年中小学教科书陈列馆,就像走进了记忆深处,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一排排玻璃橱窗里陈列着许多书页已经泛黄的教科书,那些再熟悉不过的封面、目录、文字、插图,瞬间勾起人们的童年回忆。
陈列馆面积不大,整体以木质色调为主。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形似竹简的装饰性屏风,屏风上用绘画展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几则儒家经典名句的内容。屏风右侧是陈列馆的主题:“厚德启智——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展”。
于2010年正式开放的陈列馆,展示了人教社图书馆收藏的中国近代以来各种类型的中小学教科书数百本。由于部分展品年代久远,参观者只能透过玻璃橱窗观看各个时期课本的封面或者内页,不能亲手翻阅。但在讲解员的介绍当中,历史的脉络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许多细节透露出教科书出版方式、语言表达、标点符号用法等方面的细微变化,投射出时代变迁。一个鲜明的印象是:这些教材的编写工作,与中国共产党的前进征程一路相伴,充满生动鲜活、感动人心的党史故事,洋溢着浓郁的革命传统、爱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科书编纂,可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教育出版社图书馆工作人员刘常华介绍说:“当时,边区和解放区在党的领导下编写了专属教科书,虽然战时条件艰苦、纸张简陋,但仍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
1950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专业从事教科书出版这项神圣事业。1951年秋季,全国中小学生开始使用第一套人教版统编教科书。自此,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读着人教版教材成长起来。据人教社统计,不管是在哪个年代,读者们回忆起当年读过的课本,最难忘的都是英雄人物、红色故事。
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革命文化类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也不同,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特点。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介绍,低年级教材主要选编单篇革命题材的课文,而高年级则注重编排革命文化主题单元。在今天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中,仍然保留着一批多年前就被选编的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篇章。例如,人教社编写的第一套语文教材中,《开国大典》《朱德的扁担》《小英雄雨来》《荷花淀》等读者们耳熟能详的篇章就已经入选;《吃水不忘挖井人》《金色的鱼钩》《王二小》等也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便被选入教材。这些经典的革命篇章、英雄人物,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人教版教材非常注重经典篇章的传承性。”陈先云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都要落实在语文教科书的具体课文中,这是我们编写教材时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
2020年11月,**给人教社老同志回信,对人教社的教材编写工作提出勉励与期待。人教社全体编辑怀着振奋与信心前行。他们明白自己的使命: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引导青少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四个自信”,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光明日报记者王美莹靳晓燕)
1961年小学语文课文《白求恩》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图
【讲述】
爷爷编选教材,灌注着对祖国的爱
讲述人:教育家叶圣陶孙女 叶小沫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爷爷叶圣陶一直保持着非常规律的作息:上午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处理工作,然后回家吃午饭睡午觉;下午2点开始动手改文章,通常一直改到下午6点。事务繁多的时候,他吃过晚饭还要再动笔工作。爷爷工作很忙,不是出去开会,就是趴在书桌前写写改改。他工作的时候,全家人都不会去打搅,年幼的我由于好奇,经常安安静静地站在书桌旁看他改稿子。
直到我读了几年书,才意识到爷爷是在编课本,我学的课本都出自他的手。爷爷还经常把爸爸叶至善叫到书桌前,和他讨论一些课本内容的修改。父子俩经常为了一篇文章的某句话或某个词讨论许久。
1950年12月1日,人教社正式成立,爷爷被任命为社长和总编辑。他带领着为数不多的编辑,主持修订和编撰了新中国第一套大、中、小学教材。为了让新中国的语文课展现新面貌、新内容,爷爷满腔热情地亲自上阵创作。例如,他为新课本写了两首有代表性的儿歌——收录在《高小语文课本》第一册当中的《国旗歌》《咱们的新国家》,体现出新中国成立后爷爷振奋的心境。
《朱德的扁担》《吃水不忘挖井人》等革命题材课文也经过爷爷的修改。爷爷的编辑工作极其细致,他经常会对一个语句反复琢磨推敲。
1981年,我采访了写《保护益鸟,不掏鸟窝,不摸鸟蛋》倡议书的11位同学,写了一篇《让全国的小朋友都知道》的报道。爷爷把其中一个孩子所说的“全国有两万万小朋友”改成了“全国的小朋友这么多”,我才意识到,原文是我自己强加的内容,修改后才更符合普通农村孩子的说话语气。
爷爷做了大半辈子教材编辑工作,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一直激励着我。尤其令我难忘的是,他把对祖国的爱、对新中国成立与发展的喜悦,灌注到了他所编选的每篇课文中。我成为一名编辑后,常常会回忆起这一切。爷爷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让我时刻督促自己成为一名好编辑。
【讲述】
永远记着那根“朱德的扁担”
讲述人:山西省2015年度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刘大寿
我今年78岁,入党55年。这辈子,可以告慰自己的是,我坚定信仰,忠诚理想。我的精神“滋养品”很多,语文课本里那些体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品格和高尚情操的故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朱德的扁担》,就让我终身受益。
我的故乡是山西省平遥县侯郭村。20世纪50年代,在简陋教室里进行的初级小学语文课上,我学到了《朱德的扁担》。那时我想:朱总司令,多么令人尊敬的革命前辈啊!作为一个40多岁的军长,在井冈山上忙碌工作之余,还跟战士们一块儿翻山越岭去挑粮。大家心疼他,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可他却又找来一根扁担,还特别写上自己的名字,继续与大家一道挑粮。革命队伍同甘共苦,令人向往。朱德的扁担让我更加觉得共产党好,立志长大后要像父母一样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曾两次上过井冈山。第一次是在1967年元旦前后,那时,我入党将满一年。怀着寻找精神源头的念头,我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圣地。在黄洋界,我放声背诵*作品《西江月·井冈山》;驻足朱总司令当年挑粮歇脚的那棵大槲树下,“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努力,粉碎敌人围剿”的红色歌谣在脑海中闪现。中国革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支革命队伍信仰坚定,理想远大,艰苦奋斗,永远保持着革命战争时期的一股劲头、一腔热情。
我第二次上井冈山,是在2005年7月30日。这年1月,我刚退休。在黄洋界,我又一次想起了朱德的扁担。我在朱德题词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留影,还买了一本《神奇的井冈山——井冈山红色旅游一百问》。这本书中记载,当年朱德挑粮用过的扁担陈列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这是朱德请军需处同志削的第三根扁担。
朱德的扁担是面镜子,它始终督促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普通一员,我将永远保持着朝气和干劲,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1981年小学语文课文《朱德的扁担》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图
【讲述】
“手术台就是阵地”激励我从医
讲述人: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级本科生 胡聿昕
在诸多小学课文中,《手术台就是阵地》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在枪林弹雨中坚持救治伤员的白求恩大夫也在不经意间成了我医学之路的启蒙者、感召者。
初学此文,只觉场面宏大而震撼——在漫天硝烟与炮火之中,伫立着一位两三天没合眼的白衣天使。战士们冲*于战壕之中,而医生们则奋斗在手术台上,这让当年幼小的我深深感受到医务工作者的伟大,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念头也在心中萌芽。
上中学后,又学到了《纪念白求恩》。*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并称其为“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我下定决心,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要成为一名技术精湛、无私奉献的人。
随着对医学知识了解渐深,我认识到中医并不是一门“玄乎其玄”的学问,而是接地气、有实效的科学。而其“大医精诚”的精神内涵让我感动,于是,我便报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希望站在中医学的最前沿,造福人类。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要求下,我从大一开始就能亲临一线与病人接触。老师们娴熟的技艺、耐心的沟通以及病人们对疗效的反馈,让我在惊叹之余更坚定了继承和发扬好中医学的信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医药发挥的作用令我备受鼓舞,我也时常想象着自己在ICU里、在危重症患者床前对抗病魔的场景。这激励我学习更多的中西医知识,全面掌握济世救人的良方。每当想到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我便觉得在救治病人、保障人民健康面前,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这是我们的责任,虽任重道远,却当仁不让。
1982年小学语文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图
【讲述】
让革命故事“活”起来,让革命人物更可亲
讲述人:江苏省常州市百草园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任丽芳
语文课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革命传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然而,通过语文学习厚植红色基因不能变成机械、生硬、空洞的反复说教。如何让课本里的党史变得具体可感,让革命故事鲜活起来,让革命人物可亲起来,让革命精神传承下去?我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军神》为例,谈谈我的思考和认识。
《军神》记叙了年轻的刘伯承将军在沃克医生的诊所进行右眼手术时拒用麻醉药,忍着剧痛做完手术,还数出了医生的刀数,被沃克医生赞为“军神”的故事。课文中有许多内容值得咀嚼,比如:刘伯承起初为什么要对沃克医生隐瞒自己的身份?刘伯承不肯施行麻醉的原因是什么?在手术过程中对“手”的细节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课文为什么花很多笔墨写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如果对这些问题不予细究,学生感知到的革命人物形象可能会平面与抽象,难以主动去思考和理解“军神”意志背后的动力源。
于是,我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了两处重要的资料补充:一是刘伯承参加讨袁护国战争受伤并被通缉的背景;二是刘伯承在辛亥革命时期毅然从军,后来参加历次战争,实践了当年“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一身之富贵”誓言的故事。这样的史实拉近了学生与革命先辈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刘伯承为了革命事业忍受一切痛苦的精神光彩。
接着,我引导学生关注手术中的细节描写,观看相关电影,并请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人物就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了。
继《军神》一课后,我又组织学生以独立阅读的方式学习了《清贫》《丰碑》,再联系《军神》之前学习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进行单元总结和拓展,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通过多年的课堂实践,我深深认识到:革命题材的课文教学,需要努力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因时代差异而造成的隔阂,尽量还原到真实情境中,让学生产生亲近感;需要抓住典型细节,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冲突,从而体会感动、表达感动;需要聚焦价值旨归,做出准确而有感染力的解读。因而,语文课中的革命教育一定要依托于语言的张力,具有人情味、艺术感,直抵学生心灵深处,融入其精神追求之中。
**指出:“多重温我们党*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这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使命与责任。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语文教材的育人作用,让课文成为“触发器”,让革命教育的影响通过语文学习变得更深远、更广泛、更丰厚。
1990年小学语文自读课本课文《军神》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图
【网络互动】
网友谈:我深深记得这些人与事
近日,光明智库在光明日报官方微博发起话题【说出你专属的#课本里的红色记忆#】,与网友交流互动。语文课本里的红色故事,网友们还记得哪些篇章?李大钊、黄继光、刘胡兰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大家是否记忆犹新?《开国大典》等课文的精美插图,是否依然历历在目?很多网友表达了观点,并说出语文课本里他们印象最深的红色记忆。
@黎黎缘裳20667:我出生于1987年,课本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丰碑》。
@想买东西怎么糕:印象最深的是小学课本里的王二小,让我受到极大的震撼。
@陈窅:小学有一篇课文说的是指导员用身体护住一捆教科书。
@烤茄子天下第一:刘伯承做手术不打麻药的《军神》让我永生难忘。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21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