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当你无意中闯入原始森林,在巨大的森林转了几个圈以后,发现仍回到原来那棵作过标记的树下时,这该怎么办!这时天已经快黑了,你又冷又饿,崩溃得号啕大哭,哭后你冷静了,如何才能在这个茫茫的森林里生存下去呢?首先要架起一滩篝火,温暖一下疲惫的身心,然后再烤一点食物,吃饱了再作打算。可是在身上没有火种的情况下,怎样才能生火呢?关键是,这个古人都会的技术活你会吗?如果不会,那就真是凉凉了!!
相传上古时期,燧明国(今河南商丘)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这里的人们过着原始的生活,所有东西都是生吃的,连捕获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但是生食伤害肠胃,人们易生疾病,寿命也很短。有一天,在闪电雷击之后,森林发生了火灾,出现了自然界中的火,火灾之后,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动物肉,不仅十分美味,而且吃下后,容易消化也不会生病。但是,自然界的火可遇而不可求,怎样才能获取这样的火种呢。燧明国有一种树叫做燧木,又叫火树,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树上有一种鸟儿,长着鹰一样的尖尖利嘴,经常会用尖嘴去啄燧木,一下又一下,不知疲倦,时间长了,竟然火花四溅。一天,部落里有个聪明人正在树林里寻找猎物,看到了鸟儿啄木发出的火光,于是灵光一闪受到启发,折下燧枝也尝试钻木取火,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获得宝贵火种。这个聪明人就是燧人氏。他把这个方法教给了众人,从此,部落的人们学会了人工取火,以前像鱼、鳖、蚌、蛤一类生吃的东西,现在就可以烤熟吃了,美味无比,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明亮与温暖,从此开创了华夏文明,被人们奉为“火祖”。
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
赵朴初:“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
除了钻木取火,古人还有其他的方法取火吗?有一种方法叫阳燧取火。将一个木头从里面凹下去,打磨光滑,里面放一些柴草,对着太阳照射,当光线达到一定的顶点时,柴草就被点燃了。类似于放大镜取火的原理。后来也有火石取火的方法。
那古人怎么存储火种,保持火种始终不灭呢?有一种方法是,用陶土做一个储存罐,上面留两个两个窟窿眼,把火种放在里面保存。好像类似于今天的木炭。再后来,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在渭河流域有一种草叫白蒿,长得很高,把这种草拔下晒干备用,如果出远门,只需要点燃一根拿上,走很远的路都不怕,到了地方,拣了一些干柴,对着草一吹,火就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