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备五弓”之说

“一身备五弓”之说

首页休闲益智橡皮筋切切乐更新时间:2024-08-03

拳术界很早以来就有“一身备五弓”之说,技击中的各种发力都是五弓合一共同伸缩的结果,一触即发,打人如放箭。将人体手足与躯干比喻为五张弓,下肢两弓以足、胯为弓稍,膝为弓把;上肢两弓以手与肩为弓稍,肘为弓把;躯干弓以尾椎与大椎处为弓稍,腰为弓把;五弓合一就是五弓的弓把要相吸相系,既相对固定又富有弹性,上肢两肘把位要始终有下垂之意,下肢膝把位有上提之意,结合身法的松肩落胯,将上下四把位与腰间产生联系,以此形成人身一张大弓。这张大弓以大椎及上肢和下肢与尾椎形成上下两梢,腰部为弓把,意在肘、膝与命门的相系相连,使之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五弓合一是由双腿弓启动力量,双臂弓发放力量,身弓传导加速力量。腿弓长在身弓的下端,臂弓在身弓的上端,一合则五弓俱合,一开则五弓俱开。拳术中的所有发力均应是五弓劲力合一的表现,但要注意弓不可张开太大,大则不易蓄力,张开太小又易折,从外形上来说,上弓为梢,下弓为根,身弓为中节,而真正产生力量的是腰胯应为根节,下肢弓为中节,由地面产生反作用力传导至上臂弓—梢节,在形意拳八字诀中的“曲挺”二字尽显五弓伸缩的要求。

双臂双腿宜曲则富有力量,过曲则易将劲力憋于肘、膝、肩、胯部位,不能达于手足,过直则形成劲力单一无后劲,所以五弓应曲中求直,似曲非曲、直而不直方为适度;挺字是指手臂有伸展之意,脚有蹬弹之力,腰挺则中节有力,通达四肢,所以在意拳桩功的练习时应多多体会手与大椎、腰、足的争力,足与头、尾闾和双手的争力,这些神意练习是为了训练肘、膝关节处的大筋韧性,增大支撑力和瞬间爆发力,以期在实战发力时身躯四肢同时强劲爆发,而真传的意拳站桩训练已极尽培养“一身备五弓”及五弓合一之妙。

“弓张把顶”以腰顶的方法助攻,其威力自然雄猛,腰乃身弓之把,身弓蓄势时,百会和会阴的上下长度缩短,腰部微微后撑后移,是为身弓之蓄势。意拳前发力头顶手撞,同时后足蹬地,腰微前挺,百会上领,胯微后靠下坐,则百会和会阴的上下长度伸长,就是“弓张把要顶”的开弓放箭之打法。但为何又言“腰如反弓”?反弓者何也?有反必有正,此“反”是针对“正”即“正弓”法而言的。古有弓箭手,张弓射箭时,弓背在前,弓弦在后,箭搭弓弦上,箭头指向弓背方向,后手引弓弦带箭后扯,前手推弓背里把处,前推后扯张弓如满月。瞄准后撒手放箭,靠弓背上下张弓之势绷紧弦之力将箭射出,离弦之箭朝弓背之前方疾行飞去,直中目标,此乃弓箭手的“正弓”放箭方式。不管弓箭手以何种射姿发箭,箭杆之头永远朝弓背所指方向飞去,故曰“正弓”法。

“反弓”之说乃言说拳术中自身之身弓的射法,身弓的弓背乃百会、颈骨、脊背、腰、会阴(亦有说是大椎至尾闾的)。腰为弓把,上下端即百会、会阴为弓梢,百会、会阴的垂线即虚中为弓弦,以手臂为箭。如前手直拳待发之时,身弓蓄势,腰微微放松而后撑,百会、会阴的上下距离缩短,此为蓄势待发之态。前手直拳如箭射出,脚蹬、身转,头领、后手后撕扯,前手冲出,此即“打人如放箭”。然在此“打人如放箭”中,是弓背在身后,弓弦在前,所发之箭,即前手直拳的前击方向与弓背所指方向相反,却与弓弦方向相同。这正与弓箭手持弓射箭的方向相反,故前贤将此身弓称为“反弓”,这符合传统拳法中的“腰顶”之发劲法,即身法“弓张把要顶”。另外,“打人如放箭”之说也可以理解为我身为弓,对方为箭,发力时,将对手像放箭一样击出。

习拳者,人身天地乾坤定位,头寓天,足寓地,腰为人才。腰下松垮溜臀,尾闾前送,劲意达会阴穴;腰上拔背脊椎骨节节向上张开,劲意送至百会穴。这样上至百会穴下至会阴穴上下贯穿,乃身弓之弦定矣!头虚领顶劲,尾闾下垂前送,再配合前面的收颔含胸,上下拉展,再用意使命门微微后突,则身弓之背具备,若悟透身法内容,虚中为身弓之弦,实中为身弓之背,一虚中,一实中,则身弓具备,各门拳术身法皆以此功夫为根本。

训练人体脊椎的弹性(身弓),在一些拳种中都有其具体的训练方法,如戴氏心意的蹲猴式及抖丹田,金家功夫的缩骨大法和八卦掌各种松脊椎的练法,意拳中的站桩及摇旋、神龟出水试力等,都是训练节节放松,节节抻拉,到节节贯串、节节弹抖的优秀功法。

意拳训练中主要是通过站桩来放松脊椎,增大脊椎节与节之间的间隙,舒展脊椎两侧肌肉,达到增加脊椎灵活性的效果。

具体练法要点是:

1.保持正确的桩法间架(此不细述),头上领,颈椎上领,胯下坐,尾骨下垂微前收,使脊椎上下拉直,这是矫正四大生理弯曲,增大脊椎拉伸量的主要功法内容,

2.在达到上述要求后,保持双肘及手臂关节的定位,颈椎和大椎穴处微微向后争拉双肘及手臂,达到颈椎和胸椎的微微伸拉,微微蠕动脊椎,

3.上述动作熟练后,意想双手腕和双肘后与命门处似各有一条皮筋牵拉,固定双手腕和双肘,意念用命门处微微向后拉引双臂、肘,同时双膝前指上提固定,意想与命门处似各有一条皮筋,命门拉引双臂、肘时也微微拉引双膝,形成腰椎的微微蠕动,需要注意的是头上领(颈椎上领),胯后靠下坐(尾骨后靠下拉而向前微收),这就达到了身弓的上下拉直,同时足、手、膝、肘空间定位,在这种状态下微微后引命门处,此处为弓背的上下中心处,此处时时存有蓄意才能随时待发,举例,我抱着一棵树,两上臂和树干粘合在一起,两条腿夹裹着树,也沾在一起,整个前胸也和树贴在一起。头上领意念和树一样直插云霄,双脚像树根一样直插入地,臀部似坐一树墩,意想命门处微微后引,带动身体各部极力挣脱树之粘力而又不能脱开之意,同时颈椎处也有微微后引之意,引动肩胯、双肘、双膝关节处微微拉开一丝缝隙。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说的身弓,一定要在虚灵挺拔身形的前提下,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弓态,而是在矫正脊柱弯曲拉伸脊柱的基础上,意想头上领尾骨微前收的同时命门处微微后引,轻微用意调直脊背即可,不可练成驼背,切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