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是一种智力竞技游戏,它的起源比象棋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弈棋的记载了:“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左传》。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皇亲贵族的大力推广,围棋风靡一时,上至帝王贵胄、王公大臣,下至文人学士都以此为乐。
唐代弈棋图
中国历朝历代的君王,喜爱弈棋的就多达四五十位,而文臣武将也争相弈棋,乐此不疲,围棋从此长盛不衰。本文精选历史上最酷爱围棋的十位皇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下棋那些事儿。
一、“棋痴”宋明帝,水平不高,贡献很大
宋明帝:刘彧
宋明帝刘彧,是南朝宋第七位皇帝,虽然他奢靡残暴,但却对围棋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据史*载,刘彧酷爱围棋,堪称“棋痴”,但水平不高,且爱自以为是。当时徐州有个一流高手叫王抗,刘彧喜欢挑战他,王抗不敢违命,只得虚以应付,为了不让皇帝难堪,王抗总是不留痕迹的“输给”刘彧,还不时吹捧一下:“皇上飞棋,臣抗不能断。”刘彧居然信以为真,自认为天下无敌了。
刘彧还设立专门的官署“围棋州邑”,大力推广围棋,并仿照“九品中正制”钦定了围棋的九个等级,即:入神、坐照、具体、通幽、小巧、用智、斗力、若愚、守拙,成为现代围棋九段的雏形。
二、“国手”齐高帝,棋艺精湛,著书讲棋
齐高帝:萧道成
南朝齐国的开国君主齐高帝萧道成,博学多才,不但是著名的书法大家,也是一个围棋爱好者,棋品上乘,棋艺精湛。萧道成曾广召围棋高手,蓄养宫中,给予优厚的待遇。当时的顶尖棋手如王抗、褚思庄都多次被召进宫,与皇帝对弈,常常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有一次齐高帝与将军周覆对弈,正在紧要处,周覆一把抓住齐高帝的手,不让他悔棋,齐高帝沉迷局中,根本不以为意,可见纹枰真的是无君臣啊!齐高帝还亲自撰写了围棋著作《齐高棋图》,讲述棋谱和攻防。
三、“棋迷”齐武帝,棋品一流,爱办比赛
齐武帝:萧赜
齐武帝萧赜,围棋水平很高,而且棋品也受人称道。有一次,齐武帝与司徒王子良在宫中对弈。齐武帝攻势凌厉,王子良渐渐招架不住,急火攻心,大汗淋漓。旁边一个近臣悄悄对齐武帝说:“陛下和王司徒对弈,应该打个让手,少赢他几子,这样他就会对陛下的宽厚心存感激”。齐武帝说道:“我与臣民交道,从不打枉语,何况是棋盘上呢?”遂不相让,大胜对手。由此可见齐武帝率直品性,以及对棋德的尊重。
齐武帝在推动围棋文化发展方面同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曾多次举办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围棋比赛,并请国手们当裁判,通过比赛成绩将棋手们评为“一品”、“二品”、“三品”,王抗是从宋到齐公认的“第一品”,齐高帝萧道成则评为“二品”。
四、“高手”梁武帝,痴迷围棋,撰写棋赋
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除了醉心佛教,也很痴迷围棋,是当时著名的围棋高手。据载,他曾经废寝忘食,通宵弈棋,文武大臣都吃不消,只有随从陈庆之能够奉陪到底,随叫随到,甚得萧衍的欢心。因为这点特长,陈庆之被梁武帝委以重任,先后任武威将军、仁威将军,成为一代名将。
梁武帝不但爱下棋,还一门心思研究棋道,并撰写《围棋赋》讲述弈棋心得。他也十分重视围棋的推广,曾两次举办全国围棋大赛。
五、“棋霸”唐太宗,棋艺不精,棋品欠佳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棋迷,他曾写下著名的《咏棋》诗:“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捨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唐太宗虽然英明神武,但棋艺却非上乘,据说有一次他和吏部尚书唐俭下围棋,大将尉迟敬德在一旁观战。唐俭连出怪招,抢占了很多地盘,明显居于上风,这让唐太宗很没有面子,就开始耍无赖,以贬官相威胁,但唐俭不肯让步,唐太宗转头对尉迟敬德说:“唐俭不尊重朕,你亲眼所见,朕要*了他,到时候你要替朕作证。”尉迟敬德看皇帝正在气头上,不敢替唐俭辩解,只好唯唯诺诺地答应了。后来唐太宗气消了,唐俭遂免于处罚。
六、“臭棋”李隆基,棋局失意,情场得意
唐玄宗:李隆基
唐代民间游戏主要有:长行、围棋、双陆、弹棋、蹴鞠、投壶等。《唐国史补》记载:“今之搏戏,长行最盛,围棋次之”说明围棋在唐代已经得到普及,不仅老百姓玩,皇帝也爱玩,除唐太宗外,唐玄宗、唐顺宗、唐僖宗都喜欢下围棋。
有名的“情痴”皇帝唐玄宗,多才多艺,诗书笛琴,样样精通,但棋艺就要稍微差点了。当时著名的“棋待诏”王积薪,是天下“第一品”的高手,一生未逢敌手,唐玄宗喜欢和他对弈,但往往不堪一击,几个回合就被*得丢盔弃甲,唐玄宗只好另找水平低的过过瘾。
一日,唐玄宗与亲王在御花园对弈,令琴师弹奏助兴,杨贵妃牵着一只宠物狗在旁观战。但几个回合下来,玄宗就被*得节节败退,眼看就要投子认输了,这时杨贵妃灵机一动,放开小狗,小狗上蹿下跳,把棋盘全搞乱了,胜负也就无法决出,替玄宗保住了面子,玄宗因此非常高兴。
七、“常胜”宋太宗,赢棋容易,输棋很难
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跟他哥哥赵匡胤一样,都喜欢下围棋,坐上皇位后,赵光义常常让棋待诏贾玄陪自己下棋,他不太在意输赢,只是图个乐子,贾玄虽然棋艺高深,但非常滑头,总是变作法输棋,不多不少,就输一两子,刚开始赵光义还挺高兴,可时间长了,他感觉到贾玄是在故意让棋,这让皇帝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所以他命令贾玄必须拿出真本领,不然就革职问罪。
一看皇帝发怒,贾玄慌了神,他暗自思忖:“如果继续输给皇帝,饭碗保不住,如果赢了皇帝,小命保不住,该如何是好?”但贾玄毕竟是高手,他与赵光义下出了“三劫循环”的棋局,按规矩判为和棋,这令君臣皆大欢喜。
八、“棋迷”朱元璋,棋艺平平,颁禁棋令
明太祖:朱元璋
平民皇帝朱元璋,小时候没有读过书,靠武力征服天下,但他后来热爱上了文艺,不但经常练字作诗,还痴迷围棋,不过朱元璋棋艺平平,与之对弈的部下常常故意输棋,以博得皇帝开心,因为谁都知道他的凶残,能赢也不敢赢。
但后来朱元璋担心军官和文臣“玩物丧志”,就下了“禁棋令”,违令者依令砍断双手,他又觉得威慑力还不够,命人在京城修建了一座“逍遥楼”,专门关闭痴迷下棋的人,施以酷刑,震慑世人。
但朱元璋禁止别人下棋,自己又手痒痒,时常召文臣武将来对弈。有次路过莫愁湖,朱元璋棋瘾大发,命部下徐达与之对弈,如果徐达赢了便将莫愁湖赐予他。徐达既想得到莫愁湖,又怕赢棋惹来祸端,很是为难。但徐达急中生智,在对弈时故意将棋子“下”成了“万岁”字形,朱元璋龙心大悦,当即将莫愁湖赐予徐达,还附送一座“胜棋楼”。
九、“棋痞”明成祖,悔棋不成,挟忿报复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和太祖朱元璋一样,都是棋迷,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他便经常找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对局,刘璟棋力明显在朱棣之上,朱棣屡战屡败,想悔棋又多次遭拒,弄得很是尴尬。有一次,在败局面前,朱棣低声下气地向刘璟哀求:“卿不少让也?”刘璟坚决不同意,说:“可让处则让,不可让则不敢让也!”朱棣由此怀恨在心。
在登基以后,朱棣借故将刘璟关进大牢,最后逼其上吊自*。当然,刘璟之死不仅仅是“赢棋”惹的祸。
十、“无敌”乾隆帝,偶输败将,掀棋翻脸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明朝虽然一度“禁棋”,但并不能阻止围棋的传播,到乾隆时期,围棋空前繁盛,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都为当时棋坛俊杰。
乾隆皇帝对象棋和围棋都很酷爱,他经常找刘墉下围棋,尤其是禅位以后,平时消遣就爱下两盘。乾隆本来棋力不错,在与刘墉的对弈中堪称“常胜将军”,但有一次刘墉拿出真本事,竟然轻松胜出,这让自负的乾隆皇帝很没面子,盛怒之下掀翻桌子,棋子洒落一地。乾隆忿忿地说:“往日对弈,朕都未曾输过,今日你胆敢赢棋,难道不怕我*了你吗?”刘墉吓得赶紧跪下,声言侥幸才赢得一局,又对乾隆好一番赞美恭维,乾隆才转怒为喜。
看完十位皇帝的围棋故事,读者是否也从“棋艺棋品”中见到了“性格人品”呢?
谢谢赏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