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湾汇价投俱乐部
来源:雪球
主要内容
1. 传奇的实业投资经历
2. 1996-2011年的投资感悟:追求投资的确定性
3. 投资的道与术
4. 问答环节
01 传奇的实业投资经历
大连玩侠:
那我下面就开始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从业经历和投资经历,实际上我这人不善于写东西,也不善于总结。可能是总结的不好,大家就当听故事吧。
先说我的从业经历吧,我八八年大学毕业,九零年,在我父亲创立的批发公司开始了我的销售工作,销售过承德露露,娃哈哈,康师傅、喜之郎,统一等多个产品。我们最初是以服务著称,大连没有服务的时候,我们把货都送上门,就一家家小店,我们用车送给他们。后来我们改为以营销服务,在大连各大商场和批发领域,我们为商家去主动做营销。
这样我们把多个产品创造了第一。露露曾经连续三年在大连这个二线城市做到销量全国第一,露露的老板曾经奖励给我们公司一台奔驰300,那是九六年。
对于营销的需要,我为了配合营销。我成立了广告公司,开始为这些客户服务,服务于露露,娃哈哈、喜之郎等快消品的广告,还有大型的电视活动,我的广告当时在大连电视台影视栏目里头,从排名第一多年都在第三,有时候超过电视台自己的代理公司。
当然,我做广告也跟电视台达成了一个默契,每天每一个广告播出必须送给我五秒,我公司的这个名头,这样的话给我公司形成了一个效应,就是我的广告,一天在电视台播过,最多的时候播过接近20次。所有的客户来大连基本上都会先找到我公司,我们在产品上,是我们选择客户,而不是客户选择,我们当时在大连。基本上在快消品领域,我们多年是在大连做的最大的。
九七年,我又与娃哈哈合作,生产加工桶装水,现在在沈阳,长沙,武汉,成都等多地开设娃哈哈生产线。当时的原因也是,娃哈哈地这个瓶装水上线,销售非常火爆,当时一车水我们都能赚十几万。
90年代的十几万钱可是非常多的钱,那时候娃哈哈全国卖的都火爆,零售价甚至卖过接近三四块钱一瓶水。曾经有个卖油的客户到我公司来推销,非常生气地说,他的油卖不过我的水。我还不开玩笑说,你看到谁一天喝一瓶油,两瓶油。但是水可以喝一瓶喝两瓶,就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始了桶装水的生产和销售。
当时桶装水,跟我以前的销售渠道完全不一样了,在多个层次都是做直销,由于销售桶装水。这个经历也让我们学习了大量的营销方法,同时也学习了一些。直销这些经验。
为了更好的销售,当时就学习了大量的国外书籍。我好多早期的营销知识和营销理念都是从国外的书籍来学习的,结合我们自己的市场进行实践。
现在回头来看,当时有很多商场柜台的销售。堆头都不要钱,商家也不重视,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些被低估的价值,为我公司及客户创造了先机,增加了市场份额,那时也自创了一些销售策略,定价策略。说一点儿大话的话,当年自创的销售策略应该写在教科书里都没问题的。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案例吧,90年代在电视台给客户做广告,白天的广告时间仅仅是晚上广告时间的20到30分之一,春节期间也是如此的。我就把春节期间的白天广告全部买下,用很少的钱播放我公司的广告。其实春节期间的白天收视率跟晚间的收视率几乎是差不多的,没多大区别,但是价钱却差了很多,这样我的一些产品客户的广告就花了很少的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就是用价值投资的理念买入被低估的资产,除了我买这种特别便宜的广告以外,其他时间的广告我都是买最黄金的,也是买最贵的。其实用一个收视率的指标来判断前任这样的,最黄金的时间反倒成本是最低的,也就是我的好多客户,我去帮他研究投放策略,帮他研究如何能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价值,也就是说,我投放广告时候是就是比较喜欢买入最低估的,还有最好资产。对于我日后的投资风格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再说一下吧,我们生产娃哈哈桶装水,就是把生意又走向了产业上游,从生产到销售,从产品力到品牌力进一步去了解产品和企业的整个运作,这段经历对我的成长,包括团队建设,渠道建设等等,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再去看企业,我理解上就容易一些了,我目前是这样看,有的企业选对了行业,有的企业靠团队,有的企业靠品牌,有的企业是靠产品。甚至有的企业靠运气。这些对我投资都有了一定的帮助。
02 1996-2011年的投资感悟:追求投资的确定性
说完了我就从业经历,那么我下面来说一说我的投资经历,96年12月份股市最火热的时候,我进入了市场时是炒小盘股,打听消息乱炒为主,市场那时候还没有涨跌停板。我入市一周后,12月26号的中央新闻联播分析当前股市过热,并设定了涨跌停制度。我被打了当头一棒,吃了两三个跌停,在这种背景下,我后来研究,买入了当时业绩优良的股票,被称为绩优股。
一月份小平去世那天,当天经历了从跌停到涨停的恐慌,比较幸运的事,我在大连,当时是靠窗口交易,根本抢不上,否则的话,我一定会在跌停板卖掉。经历恐慌之后,市场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或者是几分钟转向了。
当时我只有两大龙头股,四川长虹和深发展,四川长虹在九七年的几个月里头就涨了几倍,后来我在顶峰卖掉,深发展是在44元左右,也是在涨停板卖掉了。当时有几个经销商的朋友跟我一起买了深发展,我卖掉后跟他们说市场太热了,我怕了。也跟他们说,我们就好比打麻将,赢了钱我走了,回头一看,那个位置还在赢钱,跟我无关了,其实我跟他们这么讲,是怕我卖了,他们跟我之后股票还继续涨,他们会来埋怨我。结果是呢,他们也跟我卖掉了。但是在第二天他们又冲进去了,我记得深发展那时候儿就是个历史大顶。过了多少年之后,跌到了八元钱,从46跌到了八块。深刻的记忆!
后来又投资了东源股份和沈阳环保,这个期间赚了六倍,九九年时我卖出了一半的仓位,现在回头来总结就是运气,只不过当年买了最优秀的企业。剩下的一半还在沈阳环保。当时还通过亲属,我记得是董秘的角色,打听消息,去调研,最后还是被骗在坑里了。
在沈阳环保出来业绩之后,发现业绩极差,然后亏钱离开了市场。2000年左右吧,我离开了股票市场。这期间看了不少投资方面的书,广告方面,营销方面,都是国外的一些一些书,那时候国内的书还比较少,也偶尔关注了一下资本市场,但是主要精力还放在营销和企业上,基本上2000年之后就完全离开了市场。
2005年下半年,我在电视上看到股权分置改革的消息,感觉机会来了,就把手里的存款,把房子抵押贷款进入股市,当时主要是投资了招行,我记得当时招行好像六块钱左右,参与了招行,承德露露等公司的股改全流通对价,那时候儿大*的股股票不能流通,需要给小*对价,白送几股才能流通一般是大*免费送10送3,或10送2不是拆分。全流通的对价慢慢的把人气吸引进入股市。2006年下半年市场在犹豫中连续上涨。
到了年底不知不觉当中上涨了50%,接近3000点了,市场那时候就开始火爆起来了。零七年初牛市初期也有几次,类似于千股跌停,每次都很快返回,并创了新高。股民经过几次教育后,捂股的论调就出来了。当时都说牛市要捂股,股票市场上留就流行一首歌,叫死了都不卖。当时大妈以买菜的手法买股票那个便宜买那个。很快基本上也消灭了三元五元以下的股票,后来甚至高呼消灭十元以下的股票。市场已经当特别热了。
过程当中基本上持有招行,后来平安上市,又买了中国平安,当然也有一些小仓位在买宝钢、工行。我记得工行是大盘,结果工行的年底也非常火,一个大盘股被吵疯了(当时是不敢炒大盘股)。工行06年12月份,那时候被炒疯了,我当时把工行卖掉的时候发现成交单上我的对手全是一些散户,那时候市场已经进入疯狂了,就是非常小的单子,我卖一万股,两万股的时候都是几百几百的被买走了。交割单打了很长。。。
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四五月份。当年的五月初经济学家金岩石,他号称索罗斯的门徒,来大连讲课,我就去找他。我说我持有招行中国平安,准备长期投资,征求他的意见,他停顿了一下,跟我说,什么叫长期?一年十年还是一辈子。第二个问题,他问我中国市场主要两个篮子,一个篮子装有石化和金融、银行,另一个篮子就是所有的股票,言下之意,我买的股票盘子太大了,不适合长期持有。当时还有申万的领导,上海一个证券公司的老总都建议我市场太热了,清仓离场。市场确实非常火热,我在有些地方都能碰到跟我推荐股票的。
不太熟悉人的都能跟我推荐股票,当时我看了看我自己的手里的股票,我有一个信念,就是我的股票估值不高,我要继续持有。紧接着更大的压力来了,我接到一个哥们儿的消息,他在财政部做秘书,他说我们财政部都空仓。这时候儿已经到了五月二十八九号的时候,紧接着著名的530来了!5月30号半夜的时候加印花税的消息,通过网上发布出来。半夜啊!市场非常恐慌。第二天,市场几乎全盘跌停,我记得好像大盘差不多也跌停了,但是蓝筹股是在一个跌停之后,基本上就开始上涨了,没有到两个跌停。我当时持有的招行好像是在19块钱跌到17块钱左右,就接着反弹上来,大盘冲过3000点,从3000点直奔6000点。实际上短短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长了1倍多。这股票招行涨幅,当然也从十八九块钱一直涨到40多块钱,现在想想还觉得那时候真是波澜壮阔,这时候有人已经喊出来了1万点了。
后来结果我就不用说了,从6000点跌到了 1600点。说这段经历对我产生的影响吧。这段经历对我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做投资,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逻辑,世界上谁都不要相信不管是专家还是内部人士。当时我的逻辑就是像我持有的招行,估值20多倍,不高,但是业绩增长又差不多接近了100%。
那阶段我一共赚了差不多六七倍吧,盈利甚至超过当时我们经营的四家公司的总和。我卖掉了一半仓位去买了房,其实这段时期的理念,还是买入最好的公司,并长期持有。那时候对估值其实了解的也不是那么清楚,当时我记得有个基金公司来大连的时候儿,我都跟基金经理聊,估值怎么看,他们一开始说PE,后来又说PB。这个估值系统简直给他们被他们搞乱了,再后来到最疯狂的时候儿,我去问他们,到底是银行看PE还是PB,他们跟我说银行系不看PE也不看PB,要看PEG。
还有一个零七年的那一段的小故事,我再给你们讲一下。零七年暑期我到香港去,在汇丰开了户,然后存进去10万块钱左右,当时我带了几张卡,用通过各种卡去取钱。钱不好往里转,带了现金和卡,凑了些钱。但是感觉钱比较少,我就采取了比较激进的措施,买的是涡轮,也就是香港的权证。那时候七八月份吧,很快也就一个月左右就赚了十多倍,后来遇上市场大跌,那钱来的真快,但也回去的真快,很快就还给了市场。
当时我还听到了一个故事,在港股里玩儿的很牛的,一个人用了2000万做到了两个亿,然后遭遇了零七年的大跌,包括自己的本金全部输了,最后爆仓血本无归。
在这个过程里,让我体会到投资要追求一定的确定性,靠不确定性赚的钱,也会因为不确定性输掉。这也是后来我比较喜欢读<<股票作手回忆录>>,来不断提醒自己的原因,世界上最牛的人也不过如此。
我后来在128元清仓的平安,并在39元再到41·元卖出了招行,最后所有其余的仓位,随着市场做了一把过山车。后来在零八年,中国平安推出的千亿融资计划引来了市场恐慌,整个市场急速下跌,平安也跌到了40元左右,当时我感觉太便宜了,又开始买平安。记得当时在申万的股票群里头,还跟大家争论平安,太低估了,结果平安又在年底遇上了投资失败,大约损失的应该是200亿左右,平安的价格在40元的基础上,来了个腰斩。
我能采取的措施就是死扛和继续买入。现在再回头看看,当时20元左右,复权的价格已经接近十倍了,现在十年过去了。
零八年遇上了全球经济危机,无一行业幸免,随后全球开始撒钱游戏,中国也推出了4万亿。在零九年到一三年期间,我主要的仓位在银行,保险和食品饮料。这期间买过民生银行,买过洋河股份。民生银行,因为他的小微做的比较好。洋河股份也是那段时间,在饭店里头的营销做的特别好,这段时间我开始比较注重的一个草根调研,主要还是在市场终端上,就看他们如何做的。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那年十月份,我在14元买入的承德露露。因为我经营了多年,对他们的销售和整个团队都非常了解,发现他当年销售还是增长不错的,所以就开始买进了。十月中旬左右吧,我接到了申银万国银行研究员的电话,他当时是连续好几年食品饮料新财富第一名,他跟我咨询当时大连的销售情况,我就把大连的情况给他介绍一下,同时又介绍了几个露露经销商。
投资分析报告很快就发出来了,他分析了市场分析的销售,给出了估值判断,他预测的价格是19元,但是股价已经涨到17元了,市场没多久就涨到了19元,他紧接着又推出了第二次的报告23元,到了23元之后,他又推27元,市场也非常配合,按照他的数字,一步一步向上走,进入当年12月底,露露老总来大连,我请老总吃饭。
我刚才说今年销售这么好,我们会不会适度的调节一下利润?,我主要还是想打听他,今年这个销售会不会反应到报表上。他跟我说证监会现在监管这么严,我又不是大*,跟我有什么关系。同时他也跟我说,这次没弄明白股票为什么涨了这么多,下次一定要提前搞清楚,让这帮兄弟也跟着赚点钱。所以我听到他讲话呀,基本上确认业绩一定会在年报上释放出来,当然我也没敢跟他说我买了一些露露。
后来一季报发布后,利润暴涨了100%以上,股价直接上到30多元。然后研究员直接就推出了报告,股价推到50元,不那么一步一步推了。我在49元左右卖掉了露露股票,短短的几个也赚了3倍。通过露露这个投资经历,我总结出来,一个好的公司上涨和下跌董事长都搞不清楚。第二,分析师推股票的逻辑是根据市场走一步看一步,这次经历对我影响是长期投资还得考企业盈利,靠自我判断。
03 投资的道与术
2012年以后,实际上我这个期间投资平平。我为了引导女儿的投资理念,给女儿设了个教育基金账户,投了100万买了三支股票,平安茅台和招行。一四年年底,券商股刚刚起来时候。我用融资融券买了30%的券商。短短的半个多月,我记得12月9号那天,我从日本回来,上午十点多钟到机场,刚刚下飞机就接到电话,同学打进来了钱,让我帮他买股票。到机场过来接我的内弟也把钱转进来,让我帮他买股票。
我一下飞机就开始卖,把涨停板儿的卷商全部清掉,我平时是比较笨的,这样明显的反向指标来了,我才敢这样做。其余的仓位一点都没动,当年的收益是75%。经历一五年中小创的非常飞速上涨,千股跌停,我其余的仓位大概一点都没动,基本上是靠打新AH做差价,还有股息。一五年底的收益是21.7%。我记得当年年初的时候有很多人买中小创非常赚钱,我也很羡慕。羡慕归羡慕,我其实什么也不做,还是一直持有我那几只股票,基本上还是长期持有。后来股灾了小票天天跌停,政府救市招行和平安都涨停了,当然我也同样没跑,就是傻傻的持有到年底。
一六年用同样的策略经过几次熔断和千股跌停,我当年的收益是27.5%,主要还是持有这几只股票。
17年市场比较活跃,蓝筹股上涨的比较好,我该年把招行部分仓位跳到融创,茅台也在410多块钱卖掉买了37块钱的中国平安,当年市场长得比较好,我获得了112%的收益。
目前主要持有平安和融创。当时我还写了总结,为什么卖出茅台买进平安,我因为茅台未来两年、三年,应该跑不过平安,也分析了很多原因。但实际上卖出茅台到现在为止,茅台跟平安的收益也不相上下,茅台甚至有时候稍微高一点点。
我想说一下,像茅台我非常熟悉,我熟悉他一四年的基酒原因在一九年的销量应该是下降的。另外我们可以预测到他未来可能的涨价。但是实际上我们今年看到的跟当年的预测还有很多不同,比如说茅台今年的销量,今年并看不出来少。因为他可能是把基酒前后移了,然后平滑了今年的销量。第二个,还有一个我没预测到的是砍掉了很多经销商。砍掉经销商,销量拿来平台上卖了高价,而很多生肖酒和其他一些定制酒,也是卖了高价。这样即使没涨价业绩却大幅上涨,主要的业绩上涨跟这些都有直接关系。实际上我目前呢,主要还是持有融创,招行。
对了,刚才我说到茅台。提前两三年的预测,实际上发现很多因素也是预测不准的,它会产生很多变量的。所以我们平常做股票投资影响预测的更久的话,我认为几乎是完全不可能。所以我在投资的时候几乎是多数时间是帐户很少操作,多数时间是以不变应万变,包括去年贸易战跌宕起伏,我几乎完全没动,我女儿这个教育账户,到目前为止。收益接近七倍,当然今年最高的时候快到八倍了。
投资经历我也讲了这么多。那我就大概说一说我的投资体系吧,其实我这也称不上体系,只是我多年自己用的一些方法,先说这个。我基本上是用这两个,一个叫道一个叫术,从道的方面。有的人也管他称为思想,从道的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在说怎么做之前呢,我先说一下,我们其实面对的不确定性其实很多的,如国际形势呀,国内形势呀,我们的政策呀,我们市场波动啊,我们企业的变化呀,这么多不确定性,那我们的确定性在哪儿呢,确定性就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GDP增长,企业增长。我认为这是确定性。
如此,所以我们投资第一,我们都是乐观者,相信国运。第二,我自己,因为我自己能力有限,我在能力圈内思考,就看全球我熟悉的行业,过去和未来寻找里头什么叫确定性。第三,通过长期持有,用时间来赚取企业增长的价值。
术也就是具体的,我怎么做呢,好行业,好企业,好团队,好价格,好行业怎么去判断,像食品饮料行业,现在大家都认为是好。我也比较幸运,正好在这个行业里头从事工作,所以过去。在这个行业里头也投资了很多企业,当然还有很多 好行业,我们知道医药行业的ROE也很高,我一般是以ROE去看这个行业。行业的ROE比较高,我的选股标准基本上长期的ROE大于15的。
团队就是关注人,关注文化。而且这团队To C业务要较注重客户体验,我才认为他好团队。比如说像招行,招行,我就参加了多次*大会,包括它的文化,包括他的客户体验,包括他对市场这种关注,包括他内部一些培训资料。我能找到的我都去关注,多去看看,了解这个企业,了解他们的文化,来确定他这个是不是好团队。好的团队一定是靠平台,而不是靠人是靠文化,这是我的观点。
好价格,这个我们也都说乱了,有利用PE,保险用PEV。还有市销率PS,我一般是参考全球发达国家的过去和我们的过去估值水平,来判断我们的未来。
那估值我是怎么判断的呢,估值上基本上也是毛估估啊,买入是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判断除以二,是否便宜的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为什么除以二呢,因为我因为一个产品,一个股票,你买入它,下跌一半,这个可能性是有的,那你用下跌一半的可能性就判断这个股票如果根本不可能发生,就说明你买入时价格已经很便宜了。
第二,卖出时要乘以二的原则。为什么卖出时乘二呢,因为如果一个资产或者一个股票的价格,你买出的时候乘以二,去判断他是否贵的离谱,如果发现贵的离谱了,你卖基本上不会错的,错的概率也不大,乘以二的理由,主要还是如果你买入一个产品或者是一个股票的话,你持有,他不涨一倍的话,它的价值也是不高的。
我基本上是用这种比较笨的方法,是有这个比较优秀的公司,龙头公司从低估到高估。基本上不做差不做波段,不是不想做,主要还是没这个能力。主要还是减少这种错误率,增大这个确定性,这是我投资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当然了,也跟我这个从事的工作和我的经历有限也有关系。
那你们听我讲,完了可能也发现,我过去持有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市场上最牛最好的公司,比较烂,比较差的公司呢,我很少买,即使买一点儿也是一个小仓位,去玩一玩。小赌怡情吧,但是实际上这些年下来之后,我发现都不成功。
我最后再讲一下这个头部公司的概念吧,我现在非常看重的头部公司。因为第一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现在各行各业的这个行业集中度是快速上升,大多数行业快速上升。这就像美国的70年代,进入70年代的时候,那些大公司优秀的公司,都增长非常快,美国曾经有过漂亮50的年时代,我们已经进入这个时代了。
第二个,因为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了,龙头企业的规模大,好的企业用规模,已经建立起了护城河,新进的行业已经很难了。你比如说,格力过去这些年他的增长还是靠行业集中度上升的比较多。
第三,消费升级的时代也已经到来了,会让这些行业龙头公司发展的越老越快了
第三,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发展到今天,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顺畅和快捷方便,特别是TOC的业务,营销难度越来越大,后来者后来的生存都是问题。龙头企业已形成了垄断和生态系统,新进来的企业几乎无法做广告,我最初跟你们讲我做广告那个时代。现在一个TOC的产品,现在做广告都很难找到门路,因为移动终端影响造成的,而且广告的成本和到达率也是非常高的。
很多龙头企业都形成了生态系统,像平安,招行,融创未来(也是有可能的),好多企业再去跟这些公司竞争太难了,而且龙头企业的增长已经进入加速的时代了,所以我特别看好这些,排在前面的龙头公司。
今天也差不多讲了一个多小时,我这个其实也是简单的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个投资经历。也不敢称为体系,但是因为我过去这个生活生活和工作的一些方式,我就形成了我这个投资的特点,我也一直去按照这些方式去坚持。目前看来还可以,也许是我过去常说的幸运而已吧。
04 问答环节
同峰:听完了。始终盯着龙头公司,个股多次在顶部逃离,太佩服了在最低迷的时候还能筹钱加仓,这是投资和实业兼作的优势。
张辉:还真没有逃顶的本事,都是当时赚的太多了,感觉有点恐惧。甚至有时候,这些朋友平常都不太关心股票。他们一来关心甚至拿钱过来,那就是问题了。
其实我的投资就是买入伟大的公司,把自己当成傻子。不去追求,更大的收益。或者极致的收益。实际上,往往这样的话,收益也不低。我是尽量把这些不确定性去掉。增加确定性,也就是增加正确的几率。
农田志:谢谢分享。露露最后报表业绩出来如何?投资最后结果怎样了?这个故事还有什么深刻的启发吗?
张辉:露露的报表,后来出来一季报出来之后啊,业绩涨了100%,股价从30多块钱直接转到了50。最后我在。49元左右,把露露卖掉了,短短的六个月,赚了三倍左右吧,可能是我讲这段时候没松手,把这个语音给丢掉了。
这段对我的启发就是投资,即使我认识上市公司老总也用处不大,即使我认识最牛的分析师,其实你跟着他推票的逻辑,基本上看清楚,这些分析师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如果市场不配合,他也不去推票了。这就是当时给我的启发,不相信董事长,不相信分析师推票。
这个分析师现在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他在上海后来做了一个私募,现在也做到了20多个亿。他一直在这个食品饮料圈儿里做,确实很牛的,他最近这几年也在私募里排行比较靠前的。
实际上说我多次逃顶是不对的,我当时我唯一的一次逃顶就是九七年那次。在深发展和四川长虹两只股票上,当时我只有持有两只,全部在涨停板上卖掉,只有那一次。后来我也基本上是在这个最高点卖掉,但是你比如说零七年那年,我只是卖掉了一半,那时候儿真是不舍得。跟那个国内比较牛的基金经理去交流,他都跟我讲PEG,招行PEG<1,你凭什么不投,那时候儿是6倍的PB,80倍的PE。所以呀他们都在说,那你想我卖掉一半已经是非常大的勇气了。
剩下的一半坐了过山车,现在想想也挺好的,为什么呢?实际上是涨了6倍卖掉了一半,但剩下一半做完过山车,其实我总体收益还是4.5倍以上,那年化收益也是相当高的,我只想早期我都没算,所以有时候问我年化收益,我都是泛泛地说,说不清楚。
农田志:这样做,我听了您的这个讲解以后,我突然之间引起了一个思考,就是说,您一直是从事这些跟水有关的这些快消品,不管是饮品也好,我都称跟他跟水有关,其实这个行业是ROE非常好,也是确定性最高的,为什么我们平常很多人都没有全力,其实可以全仓投入这个饮料行业的,包括茅台酒啊,伊利股份,包括你也从事这个行业,为什么都没有全力去投入这个行业,还有好多金融的其他的股票。
张辉:如果讲熟悉的话,就是这些公司太熟悉了,以前招行中国平安,这都是跟踪十年以上的公司。所以我要简单的瞅两眼,基本上还是敢买的。如果不追求比较高的收益,我可能还会长期拿的啊,而且我因为它的收益也不会低。当然融创是我的新兵,一七年头过来不到三年吧,实际上我在一五年的时候买过融创,当时对融创的理解不足,三块钱买到五块钱我就跑了,后来13块钱又买进来了。
我先可以说茅台的故事,我就没讲,因为我们一谈到价值投资投资就谈茅台,我再讲就觉得讲多了,所以借这个机会先说一说茅台吧,14年的时候我买茅台,当时市场上是塑化剂和反腐之后,茅台的零售价从2000元已经跌到了900多块钱,这时候儿,实际上市场对这个一阵悲哀,不像现在说的是非常觉得整个行业都非好。
那时候儿茅台的估值也就是十倍市盈率,我去跟经销商交流,经销商非常悲观,他说不能买茅台,现在也不好卖。我去跟茅台厂的人交流,他们也悲观,你想2000多块钱跌到了900块钱的零售价,他能不悲观吗?你再去看看,分析师当时悲观的不得了,我记得一四年,还是13年,林园在茅台的*大会上都火了,都提意见。具体当时是什么原因,我记不住了,在这种背景下我去买茅台,那时候儿实际上行业的人好多人,除了那些茅台的铁粉以外,剩下好多人其实不敢买茅台的,但到了今天,这么多人买茅台,茅台四年涨了7倍,未来收益是否能达到很高的水准,我还不敢确认。
后来一四年我又上部队去寻求答案,我亲属在部队是一个领导,我上部队去问。我说怎么看我们反腐,你们部队现在也不敢和我喝酒了吧?他想了半天,给我了一个答案。第一个问题,就问我,中国千年的文化,一个反腐就没了吗?第二个问题的跟我说,我们那天在厦门开会,开了三天大伙儿都不熟悉,领导也比较发愁,后来说晚上搞,晚上搞一点,结果晚上搞了一点之后,大家都熟悉了,这个效率还是非常高的。因此我根据这个案例我觉得茅台是可以买的,所以我那时候买茅台。后来我不买茅台,把茅台卖掉,我也在我这个雪球上。我的雪球名字是大连玩侠,在雪球上也写过,我的一七年上半年投资总结也写了,我不是不看好茅台。我只不过是把茅台的未来三到五年。和中国平安的三到五年拿到一起去算账,结果算了半天,我还是选择了中国平安。
当然在前面儿也这个语音也给你们分析了,我把茅台去判断有两件事情判断错了,这么熟悉的企业我都能判断错了,所以我始终认为我们其实如果预测企业和预测未来是预测不了的,就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在不断的跟踪去覆盖这些企业,但是是预测的话,多数时间我们犯点儿错误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所以预测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才可以预测。所以我用了毛姑姑说乘2和除2的方法,就是如果你在这个范围内,你觉得还是比较便宜,或者是比较贵的话,那基本上是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朱酒:大多数人的投资理念是在书本中学习的,书是把企业经营的实践提升到了理论高度,张总30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很多书中都找不到。
同峰:张总选的标的特别好,始终守候最优秀的那些股票。
农田志:张总,您说现在因为互联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方便,新进来的企业很难做广告,但是如果是互联网这么发达,比如网上电商,按道理来说,是不是有利于新进来的企业做广告?原先那些传统渠道,龙头企业对传统渠道的控制力更强吧,因为你像巴菲特,他是通用食品,还是亨氏,这次也是滑铁卢,*大会上讲,他说他这个食品就是因为新的渠道商推出了自己的渠道控制,可以在网上减少了传统的这些企业对传统渠道的控制力。
张辉:你说不错,现在电商渠道确实让一些新进来的企业,变得容易一些了,而且说不定炒火出来某某一个产品,但是它的问题是规模很难做的非常非常大。那我投资的企业,其实除了我熟悉的食品饮料以外,我基本上只投资销售额过百亿的企业,因为我觉得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财务容易造假,你看我投资露露时候,我别的不关心,只关心他调节利润。如果他不调节利润的话,我认为就一点儿没有问题。
朱酒:@张辉 真心话,理论的东西都很相似,实践出来的真知更加难得,尤其是我们的理论体系都是学自美国,虽然优秀,但与A股的特性在匹配度上还是有些差异的。A股需要真正能理解国情特色的投资者,就像马克思主义变成*思想之后,才取得了革命成功。
农田志:我觉得那个问题还没说完,巴菲特提出来的那个问题好像就跟您说的有点冲突,巴菲特举的这个例子是传统的这些食品企业,本来在传统渠道是很强的,现在因为这些新的渠道上都利用新的渠道来推自己的品牌,所以造成了他这个通用食品业绩不好,这样跟您说的现在互联网发达这些新用户进来很难做广告啊,我觉得这个是不是有点冲突啊,您看看是怎么样的情况。
张辉:现在的电商出了一个品牌上来的特别快,量也能做到一定量,比如说三只松鼠,可能是做的非常快,但是也就做到几个亿也就结束了,再想做得更大,还得走传统渠道。我记得三只松鼠是现在网上做到了一个亿,再多做的话,他可能就是下到线下了,现在线下又重新走这些路线,还是非常非常慢的,也非常比较难的,这就是我对目前这种因为移动终端带来这种变化的看法,我只认可这个头部公司,因为他只要一年增长快个两三个点,那十年下来那就不得了的一件事情。
这个应该说完全不冲突,互联网上出来的都是卖得好的都是1000万,2000万,但是比较多,一个网红卖一个产品就能卖很多。比如说再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以前过生日只是在蛋糕店买个蛋糕,现在你可能买到的蛋糕,不知道什么品牌,只是知道哪个网红或者是某个人私家作坊做的就OK了,所以他已经完全分散了以前那个消费。就像巴菲特说的,他被影响了,他其实他知道他被敌人打了,但是他不知道敌人在哪。敌人以前是大象,现在是蚂蚁。
龙头公司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就是这个原因,越大的公司,别人想进来就难了,特别能形成生态的公司。比如说招行,你以为做银行的不是生态吗?他完全是一个生态。在饭店里能看到招行的一些活动,你在手机上能用他的APP去买各种东西,你在私人银行,他整个已经自成一个系统,他把新的年轻人能吸引进来,他通过系统把新的年轻人能吸引进来,他通过系统能留住这些有钱的客户,这个是一些银行现在没法PK的。
又比如中国平安他完全是一个生态。这种生态你说你怎么跟他去打别的,保险公司想跟他学,他的增长说不定来自汽车之家,有的来自好医生,有的来自这个平安银行,其实现在这个仗已经不那么好打了,当然别的公司还在活着,只不过增长,如果要跟平安比还是难上加难,同样的努力,同样的团队,别的公司要比他差一些,这就是我对目前这个头部公司的看法。
那个龙头公司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就是这个原因,越大的公司,别人想进来就难了,特别是形成生态的公司。
还有一个问题,我突然想起来了,我没去分享,我们曾经调查个表,写着追求的收益到底是多少,每年20%还是10%,还是十年十倍,关于这个问题,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观点,其实对未来的收益,不管是高和低,我是都能接受的,我不去追求非常高的收益。
我就拿我女儿那个帐户来举例,当年投了100万,后来她用了一些钱,包括今年我又拿出来了三四十万给她自己成立一个帐户,让她自己操作了。这样往前复权,90万的初始资金现在有600多万了,未来十年就是三倍和十倍的差别,真的不是太大的,如果未来十年三倍那可能是两千万,十倍可能是6000万。从消费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消费不高,2000万的投资如果按3%的股息就是60万,6000万股息是200万。如果我们消费一年60万足够消费的话,2000万和6000万的区别已经不大了。所以我们求投资收益的时候,如果我不去纠结更高的收益,这样有的时候儿才能少犯错误,这样的话才能不去纠结做差。才能不去纠结持有的股票是比别人好,还是比别人差。一五年初的时候儿,这种体会特别大,因为我持有的股票去跟这些人一聊,他们在15年初几个月里。有的都涨了几倍了,我拿一个招商银行,是从年初的17.3,,到一五年的年尾17.6,整整拿了一年才涨了三毛钱,也就吃了点股息。那年我的招行靠AH做了一点差价。我女儿那个账户也不算大,用她的账户给她打新,也算招行贡献了一点。这样来算,招行虽然一整年才涨了三毛钱,但是其实它的收益也不低,关键一点就是一五年我没去纠结这个收益,没去着急,去跟别人PK,去跟别人比,这个是不纠结收益才能做得到的,否则的话我认为是做不到。15年很可能亏损而不是正收益。所以我们对未来的收益判断的话,一定是放低预期,什么结果都能接受,这种心态才可以。
农田志:张总正好您说到这里呀,我也突然之间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说,你给你女儿90多万,将近100的账户,五年是翻了六倍,我想问一下您,您自己的所有的账户,这五年是翻了多少倍,是不是因为您自己给女儿准备的是长久不动,比如给她做教育基金,反而心态更好,因为目的很明确嘛,等她以后用,所以才拿的这么稳,是不是您自己的资金可能还没有长得没有你女儿这个账户倍数多,是这样吧。
张辉:@农田志 你说的基本上是对的,是少一点,女儿16年17年这个账户打新的贡献也不小。持仓基本上差不多吧,你比如说我港股账户这期间4~5倍吧。因为账户小,打新的收益就能在总盘子体现出来
农田志:是的,通过你女儿账户我也有一些启发:第一点,我们做投资还是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比如您女儿的教育基金,那从十几二十年的角度去考虑的话,你就会选那些十几二十年,那都能很好发展的,您最放心的长跑型的公司。第二点是我们做投资,如果资金量大也不用太患得患失,选股还是从长期角度去选。小资金一样的几个亿的投资,跟几十万的投资都能够泰然处之,有这样的心态其实对投资是最有利的。
Panther-潘亚军:@张辉 感谢张总的分享,听了收获很多。想了解下,您投资饮料和招行平安的原因是您接触多,那您选中融创是什么原因,有什么经历吗?您对融创的投资也是像招行平安这样定位持有很多年吗?对这个股票的投资回报有什么预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