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攻打挪威的主要原因是铁矿

德国攻打挪威的主要原因是铁矿

首页休闲益智洗猪混战hogwash更新时间:2024-06-28

第3章 挪威战役

第3章 挪威战役

几乎从二战爆发之日开始,雷德尔海军元帅就一连几个月催促希特勒批准占领挪威。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如果邓尼茨麾下的德国潜艇能以挪威的港口为基地,则它们少走数百英里就能进入苏格兰北部的通道,然后直抵大西洋航道,这将极大地延长德国潜艇保持有效战斗巡航状态的时间。面对战火的迅速蔓延,雷德尔也急于展示他挚爱的德国海军是多么重要。

然而,德国攻打挪威的主要原因是铁矿,也就是炼钢的主要原材料。从坦克到军舰,谁都离不开钢铁。德国每年都要消耗3 000万吨铁矿石——战争爆发后,这一数量肯定还会激增。虽然消耗的铁矿石量要大幅提高,但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德国国内铁矿的年产量连其每年所需的一半都满足不了。1939年9月之前,德国从法国、西班牙、卢森堡甚至纽芬兰进口铁矿石,然而,战争爆发后,这些来源立马就被切断了。剩余的不足主要由从瑞典北部进口的铁矿石加以补足——整个1939年,德国从瑞典进口的铁矿石超过了900万吨。随着战争的爆发,德国必须提高其国内的铁矿石产量,同时还必须确保它从中立国瑞典进口铁矿石的安全,对德国来说,这些都至关重要。1

在夏季的几个月里,轮船载着产自瑞典的铁矿石从这个国家的吕勒奥港出发,沿着波的尼亚湾南下,最后抵达位于波罗的海南岸的德国各港口城市(见“挪威战役地图,1940年4月”)。不过,在冬季,波的尼亚湾的北半部分水域会结冰,这个时候铁矿石就会通过铁路运至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而终年不冻的挪威港口城市纳尔维克。德国的轮船可以载着这些铁矿石从纳尔维克出发,沿着挪威海岸一路南下回国。德国人本来是这样考虑的:作为中立国,挪威可以为这些德国船只提供庇护,也理应这样做,只要它们在挪威水域航行,挪威就会保护它们免受对手的袭扰。然而,这种所谓的“保护”其实脆弱如芦柴。“阿尔特马克号”事件就凸显了这一事实的本质,用雷德尔的话来说:挪威人“缺乏坚定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因而无法坚决抵制英国对其中立地位的侵犯”。如果英国人决意干涉、袭扰那些沿着挪威海岸运载铁矿石的德国轮船,挪威是无法依靠其中立国地位阻止英国人的。雷德尔说服希特勒相信:作为一项自卫措施,十分有必要占领挪威。1940年3月,元首批准了代号为“威悉河演习”的军事行动。雷德尔下令,德国海军定于1940年4月第一个星期的新月暗夜开始侵略挪威。2

雷德尔对英国无视挪威中立国地位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甚至当希特勒刚刚同意这位德国海军元帅武力攻占挪威时,英国海军部的新任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就已经在催促英国政府抓紧介入。二战刚刚爆发时,英国时任首相内维尔·张伯伦所做的几乎第一个决定就是,立即召丘吉尔重返他在“一战”的头15个月里任职的老岗位——海军大臣。对于法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军队而言,“一战”中的加里波利战役简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而丘吉尔在这场战役中的作用和角色令他难辞其咎,因而于1915年11月丢掉了英国海军大臣的乌纱帽。虽然丘吉尔的这次军事冒险以失败告终,但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中,他利用自己雄辩的口才积极呼吁英国重整军备,加上他对英国皇家海军与生俱来的热爱,使此公极受英国皇家海军官兵的衷心欢迎和爱戴。因此,当他复职英国海军大臣的消息传到英国皇家海军各大舰队时,大家看到的消息简单明了:“温斯顿回来了。”

在成为英国首相之前,温斯顿·丘吉尔曾经两次担任海军大臣。他在第一次担任英国海军大臣期间(1911—1915)倡议并策划了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加里波利战役,但以失败告终。在他第二次担任英国海军大臣期间(1939—1940),他策划并指挥了盟军在挪威的行动
来源:美国海军历史与遗产司令部

时年64岁的丘吉尔给英国海军部注入了新能量并树立了奋斗的目标,也让整个英国内阁为之一振,当然,他鲜明的个性和咄咄逼人的态度也经常让其阁僚感到十分不安。不仅如此,丘吉尔还有一个坏毛病——他喜欢掺和到具体的行动计划中去,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亲力亲为,经常一竿子插到底,在战术层面也要插上一脚,而批评他的人把他的这种喜好定性为他喜欢干涉部下。丘吉尔下令登上德国补给舰“阿尔特马克号”,便证明了他的这种喜好。丘吉尔的这类行为自然导致他经常与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达德利·庞德之间产生摩擦。有趣的是,丘吉尔和庞德两人的母亲都是美国人,...

为了阻截德国人从瑞典运回铁矿石,丘吉尔的本能反应就是让皇家海军派出一支强大的水面舰队,令其穿过丹麦与瑞典之间的狭窄水道(卡特加特海峡),然后进入波罗的海,从而彻底切断德国与瑞典之间的这种贸易往来。其实无论是从战术还是从后勤保障的角度看,丘吉尔的这个设想都是不现实的,庞德被吓到了。曾经有一次,庞德站直了身子,冲着丘吉尔争辩道:如果派出一支水面舰艇部队突入波罗的海,那么不仅会丢掉该舰队的大部分或全部战舰,还会危及英国在北海乃至全球的海上霸主地位。丘吉尔转而开始敦促内阁批准英国军队在挪威的纳尔维克港登陆,之后沿铁路逐步推进,最终占领瑞典北部的铁矿区。此行动的借口则是为此时正在冬季战争中抵抗苏联的芬兰人提供支援。然而,英国内阁对丘吉尔的这一提议并未太当回事。1940年3月芬兰人向苏联求和后,这一方案也随之无疾而终。接着,丘吉尔主张英军至少应该在挪威沿海的峡湾和峡湾入口处布设水雷。“英国必须控制挪威的海岸线,”丘吉尔坚称,“这是一个头等重要的战略目标。”布雷行动必将严重挑战挪威的中立国地位,不过,相应地,这也将逼迫德国的铁矿石运输船只冒险深入北海航道,英国皇家海军就可以在北海的公海海域俘获或击沉这些德国船只。虽然有些顾虑和担忧,但英国内阁最终还是同意了丘吉尔的这一提议。于是,丘吉尔立即签署命令:从1940年4月5日开始,英国皇家海军将在挪威沿海布雷。4

在1940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里,英德两国几乎同时准备远征挪威这一中立国。此时,德国远征挪威的计划无疑更具野心,甚至可以说是胆大妄为,因为德国人想要的是全面入侵,占领挪威整个国家。此外,德国还要顺带占领丹麦,这主要是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强烈要求的,因为他想获得丹麦日德兰半岛上的飞机场。德军如能占领丹麦,特别是如能成功控制名义上虽已独立,但在历史和文化上与丹麦联系极深的冰岛,这势必会对海战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过,雷德尔却深知,对于德国海军来说,拿下挪威必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远在天边的冰岛更是鞭长莫及。[1]德国与丹麦之间有陆上边界,所以占领这个国家也就是一次陆地推进而已。不过,占领挪威就必然是雷德尔麾下德国战争海军“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庞德不愿意派一支规模庞大的英国舰队深入死胡同一般的波罗的海,因为他不敢把大英帝国的制海权当成赌注。雷德尔则愿意搭上德国海军的全部家当,去几乎堪称英国内湖的北海与英国皇家海军决一雌雄。此举风险极大,甚至可以说是莽撞之举。虽然雷德尔承认这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决定”,但他仍然坚持“德国别无选择”。这次行动要想成功,几乎全部取决于保密性、突然性以及对时机的精准把握,还需要十足的好运。5

德军入侵挪威的计划十分详细而复杂。1940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里,大量的德国船只或单独或成群地在海上忙忙碌碌,其排布让人看不出有什么目的。其中有些是补给舰伪装而成的商船,德国海军把它们提前部署到了挪威的各个港口里,以便在入侵挪威的德军抵达后迅速地为他们提供后勤和物资支持。根据入侵计划,德国陆军官兵将挤在军舰里——大部分是驱逐舰,分6批在挪威5个相距甚远的港口同时登陆。该计划的精髓是在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从斯卡帕湾出海干涉之前,打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当然,即便该计划得以完美实施,英国人也肯定会迅速做出反应,雷德尔故而做出安排:在把德军登陆部队运送到挪威之后,全部德国军舰立即返回德国本土。雷德尔担心若不如此,众多德国军舰定将一去不复返。6

雷德尔为德国海军新入列服役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设定了双重角色,而这正是德军入侵挪威这一计划的核心要素之一。雷德尔早已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只要德国海军水面舰艇出港执行任务,英国人总会立即派出部队进行围追堵截。比如,1939年11月,当雷德尔为了掩护“施佩伯爵号”而派遣“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前往北海吸引英国皇家海军的注意力时,后者迅即对此做出了反应。在这次战斗巡航任务期间,“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在法罗群岛以北海域击沉了由商船改装而成的英国辅助巡洋舰“拉瓦尔品第号”(HMS Rawalpindi)。闻讯后,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几乎全军出动,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搜捕,试图找到这两艘德舰,不过最终未能成功。雷德尔指望着英国人此次也能做出类似的反应。因此,在掩护德军部队登陆纳尔维克之后,这两艘德舰就在挪威海中横冲直撞,扮演起了诱饵角色。7

德国其余主力舰则在挪威各地打头阵。“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一道,载着1 700名德国陆军官兵,计划在特隆赫姆登陆。而“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则作为先锋远征挪威首都奥斯陆。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德意志号”于此前刚刚改名为“吕佐夫号”(Lützow),其原因是,希特勒不愿意冒该舰被俘获或被击沉的风险。一旦如此,这艘舰的舰名就会令英国及其盟友获得一场重大的宣传胜利。与“吕佐夫号”一同出击的还有不久前刚服役的“布吕歇尔号”(Blücher)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以及众多更小型的舰只,这些德舰将协同配合,共同征服奥斯陆。另有几艘德国巡洋舰和驱逐舰负责掩护一部分德军部队登陆卑尔根和克里斯蒂安桑。邓尼茨麾下的德国潜艇部队也全部出动,甚至包括通常用于训练的六艘岸防潜艇,不过,邓尼茨私下里却认为这是对资源的一次滥用。总之,为了征服挪威,雷德尔几乎投入了整支德国海军。8

正当入侵挪威的德军从德国威廉港和基尔港起锚时,英国的布雷部队也出海了,按原定计划前往挪威沿海执行布雷任务。这支英国布雷部队本身包括4艘经过改装的驱逐舰,而为其护航的则是4艘全副武装的驱逐舰。为这8艘驱逐舰提供掩护的是“声望号”战列巡洋舰——该舰此时已经从南大西洋返回欧洲了,其自身还有另4艘驱逐舰贴身保护,它们统归英国皇家海军中将威廉·惠特沃思爵士指挥。威廉·惠特沃思时年56岁,是一位职业海军军官,他举止温文尔雅、从容不迫,朋友们都称他为“乔克”。惠特沃思接到的命令简单明了:一旦挪威人干涉盟军的布雷行动,就立即为在挪威北部近海布设水雷的盟军驱逐舰提供保护。

然而,几乎是突然之间,德国海军数支进攻编队的同时出击骤然改变了惠特沃思本来肩负的任务。的确,骤变的情况让英国海军部——包括那位精力充沛的海军大臣——必须改变原有计划。在接下来的数周时间里,白厅发布的一系列前后矛盾的命令带来了更多的混乱和不确定性,大大妨碍了英国对德军进攻做出的反应。

* * *

此时,参战的大多数舰艇都还未配备雷达,不仅如此,4月的北海海域能见度极差,所以敌对双方在一次不期而遇中首次见面也就不奇怪了。1940年4月7日,负责贴身保护“声望号”的4艘驱逐舰之一——英国驱逐舰“萤火虫号”(HMS Glowworm)上一名舰员不慎落水,“萤火虫号”立即离开编队去搭救这名舰员。此时的海况非常糟糕,营救花了好一会儿时间,舰员们很快意识到“萤火虫号”已经落单了。完成营救工作之后,“萤火虫号”刚刚转回向北航行,瞭望员就在晨雾和阵阵小雪中发现了2艘驱逐舰。实际上,这正是与“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一同开往特隆赫姆的德军进攻编队4艘驱逐舰中的2艘。几乎与此同时,德国驱逐舰上的瞭望员也发现了“萤火虫号”,双方进行了远距离交火,恶劣的天气状况导致双方都瞄不准也射不中对方。然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舰长、德国海军上校赫尔穆特·海耶接到驱逐舰的交火报告后决定掉头支援。

早上9点,能见度逐渐提高了,“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用其8英寸口径主炮向“萤火虫号”驱逐舰齐射了一整轮炮弹,而“萤火虫号”火炮的最大口径仅为4.7英寸。双方的实力悬殊。齐射了几轮炮弹之后,眼看己方炮弹无法威胁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萤火虫号”的舰长、英国海军少校杰勒德·B.鲁普下令鱼雷齐射,然后施放烟幕,转身撤退。海耶认为对方在全速逃跑,就追了上去。接着,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萤火虫号”突然从烟幕中猛冲出来,从极近距离上往“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一侧撞去,巨大的冲击力在“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舷侧装甲板上撕开了长达130英尺的裂口。这次撞击给德国巡洋舰造成了严重的创伤,但对“萤火虫号”而言却是致命的——“萤火虫号”的舰首完全撞碎了。无情的大火摧残着无助的“萤火虫号”,数分钟之内,该舰就爆炸了。德军官兵在大海上救起了“萤火虫号”147人中的38人,可是其中并不包括鲁普。鲁普在尝试顺着绳索上船时坠回海里并且身亡。海耶指挥着“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继续驶往特隆赫姆,将搭载着的德国陆军官兵成功地送上岸,不过,“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随后不得不马上返回德国进行全面维修。又过了几年,在二战结束之后,因其英勇的战斗精神,鲁普舰长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2]9

1940年4月,在“威悉河演习”中,德国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运送登陆部队到达特隆赫姆
来源:维基百科

事后证明,这只是第一回合。鲁普发出的无线电报告给“声望号”战列巡洋舰上的惠特沃思和远在伦敦的英国海军部都提了个醒: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主力已经来到了北海。根据来自白厅的最新命令,惠特沃思率领着“声望号”特混舰队先与由上述8艘驱逐舰组成的布雷编队会合,再由惠特沃思统一指挥这些军舰,挥师北上挪威纳尔维克,因为纳尔维克是整个挪威战役的战略目标。丘吉尔下达给惠特沃思的等级为“最紧急”的最新命令是:“集中力量阻止任何来犯之敌靠近纳尔维克。”10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及其姊妹舰“格奈森瑙号”都是二战爆发前夕最新建成并刚刚入列的。每舰各配备了9门11英寸口径的主炮,最高航速达31节。它们比重巡洋舰更为强大,而且速度比绝大多数战列舰都要快。请注意照片里“沙恩霍斯特号”上面的两架水上飞机:一架停在舰尾炮塔顶上,另一架就停在桅杆的前面
来源:美国海军历史与遗产司令部

1940年4月8日稍晚,舰队在茫茫暴雪中抵达了指定海域。惠特沃思觉得,在如此暗夜中,德国人应该不会冒险闯进狭窄的峡湾。于是,他率军离开海岸,等待黎明的到来。这是一次后果深远的误判。面容冷峻、不苟言笑的德国海军中将君特·吕特晏斯是德军侵挪舰队第一分舰队司令,他率领着10艘德国驱逐舰以及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开往纳尔维克,并于当晚抵达了韦斯特峡湾外海。吕特晏斯命令这10艘满载登陆部队的驱逐舰不顾恶劣天气的影响立刻驶入峡湾。之后,与惠特沃思一样,吕特晏斯也命令“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这两艘巨舰往西北方向驶离海岸,以获得机动空间。

吕特晏斯和两艘德国战列巡洋舰沿着惠特沃思与“声望号”于此前几个小时刚刚经过的路线航行着,不过吕特晏斯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凌晨3点钟,惠特沃思指挥的这支英国舰队刚刚向挪威海岸方向完成一个180度的掉头,一名瞭望员便发现那两艘德军战列巡洋舰出现在了10英里外的暴雪中。然而,惠特沃思把这两艘德舰错误地辨认成了一艘战列巡洋舰和一艘巡洋舰,这主要是因为他此前见过关于这样两艘德舰已经出海的情报。或许正是这一误判令他决心上前一战,不过就算他知道那是两艘战列巡洋舰,他或许也会如此。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项大胆的决定,这是因为,虽然英军的“声望号”拥有15英寸口径的主炮,但只有6门,而德军战列巡洋舰却拥有数量是“声望号”三倍之多的11英寸主炮。惠特沃斯还有9艘驱逐舰护航,吕特晏斯则一艘也没有,但这应该不会改变战局,因为这些英国驱逐舰仅配备有4.7英寸口径的主炮。而且无论如何,这些驱逐舰都无法在如此风大浪高的海域里跟上战列巡洋舰,因为高度惊人的大浪经常会吞没驱逐舰的上层建筑。

无论是主动求战还是被迫应战,惠特沃思都下令座舰将航速从12节提至20节,然后向对手吐出了火舌。“声望号”迎着滔天巨浪颠簸前行,不断逼近德舰,而巨浪卷起的冰冷海水甚至飞溅到了舰桥之上。“声望号”的第五轮齐射对吕特晏斯的旗舰“格奈森瑙号”形成了跨射,其中一发炮弹摧毁了“格奈森瑙号”的测距仪和火控指挥仪,“格奈森瑙号”的大炮成了摆设。吕特晏斯见状,立即命令“沙恩霍斯特号”施放烟幕,掩护舰队撤退。德国人随即往西北方向撤去,吸引惠特沃思远离纳尔维克。也许,从一开始这就是吕特晏斯的计划,也可能是他受到了远处惠特沃思麾下众多驱逐舰长长一排炮管的威慑与影响——这意味着“声望号”背后也许有更多的英军大型战舰。惠特沃思一路追击,把竭力挣扎在滔天巨浪里的数艘英国驱逐舰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就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局面:一艘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在海上追击德国的两艘战列巡洋舰。然而,到了早上6点15分,两艘德舰不见了踪影。最终,“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于1940年4月12日安全地返回了德国的威廉港,一同返回威廉港的还有受创的“希佩尔海军上将号”。11

德军入侵挪威的最初几天里,英国人和挪威人夺取了诸多战术上的胜利。就在4月9日当天,德军进攻挪威首都奥斯陆时,挪威岸炮部队击沉了崭新的德国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该舰三天前才刚刚服役。第二天,英国潜艇“旗鱼号”(HMS Spearfish)发射鱼雷击中了“吕佐夫号”袖珍战列舰,令其不得不返回基尔港进行近一年的大修。另一艘英国潜艇“懒惰号”(HMS Truant)重创了德国的轻巡洋舰“卡尔斯鲁厄号”。最后,以奥克尼群岛为基地的英国“贼鸥”式俯冲轰炸机机群炸沉了德国的“柯尼斯堡号”(Königsberg)轻巡洋舰。在人类的整个战争史上,用俯冲轰炸机炸沉一艘军舰,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面对着德国海军主力,盟军取得的这些战果令人欢欣鼓舞。然而,就在惠特沃思指挥着“声望号”把“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追到水天线之外时,吕特晏斯先前安排侵入韦斯特峡湾的那10艘德国驱逐舰却正在奔向这场战役的战略大奖——纳尔维克。

* * *

这10艘德国驱逐舰的指挥官是弗里德里希·邦特。邦特时年44岁,参加过“一战”,在两个月之前,他刚刚晋衔为海军准将。作为一名海军军官,邦特非常勇敢且能力突出,但他对纳粹政权却持怀疑态度,这种怀疑让他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甚至备受折磨和煎熬。与德国海军的其他所有军官一样,他也发誓过要效忠元首,并认为军人的荣誉来自遵从命令。不过,下达给他的命令颇有宿命论的意味。这或许让他更容易接受吕特晏斯那令人胆战心惊的命令:率领10艘驱逐舰进入狭窄的韦斯特峡湾,然后驶入更为狭窄的奥福特峡湾,在漆黑的夜里顶着狂风暴雪向纳尔维克挺进。在好不容易活着穿过了这条令人痛苦不堪的水道之后,邦特率领着5艘驱逐舰径直开进了纳尔维克的港口。其中2艘停下来送部队上岸,另外3艘在邦特的指挥下进入了拥挤的锚地,来自5个国家的23艘商船正停泊在该锚地中。此时,驻防纳尔维克港的有两艘40岁高龄、已经老掉牙的挪威海军岸防舰——“埃兹沃尔德号”(Eidsvold)和“挪威号”(Norge),这两艘岸防舰各装有两门8.2英寸口径的主炮和一座5.9英寸口径副炮,不过,它们的火控系统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了。12

当邦特率领着3艘德国驱逐舰接近锚地时,挪威海军上校奥德·伊萨克森·维洛克指挥“埃兹沃尔德号”对其警告性地开了一炮。这让邦特的座舰停了下来,不过,另外一艘德国驱逐舰仍然继续往前驶向栈桥,卸下了运载的陆军部队。与此同时,邦特派了一位信使乘小艇前往“埃兹沃尔德号”。这位信使只带去了一份声明,强调德国人是为保护挪威人免受英国人攻击而来的,希望挪威人不要抵抗,因为“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劳的”。听闻此言,维洛克不容分说地怒斥了德国信使,并回绝了德国人提出的将其麾下的挪威军舰交给德军的要求。信使离开了。刚一离开目标区,他就打出了一发红色的信号弹,这是要邦特进行鱼雷齐射的信号。两枚鱼雷击中了“埃兹沃尔德号”,该舰随即断成了两截,几秒钟后便沉没了,177名挪威官兵与舰同沉,仅有8人生还。在拥挤的锚地里,另一艘岸防舰“挪威号”开始与德国的驱逐舰交火,不久后也被鱼雷击中了。与“埃兹沃尔德号”一样,“挪威号”也迅速沉没,又有100多名挪威海军官兵遇难。事实上,这场战斗就此结束,德国人控制了纳尔维克的港口及其市区。13

德军占领了纳尔维克,这再次改变了惠特沃思的任务。他原先的任务是阻止德军进入韦斯特峡湾,而到了此时,他的任务变成了堵住德舰,不让德舰离开纳尔维克。的确,德军占领纳尔维克的消息给英国人敲响了警钟,在英国和英军的指挥系统上上下下引起了极大的困惑。英国海军部如雪片般发出了一大堆命令(大多出自丘吉尔之手),而且这些命令居然绕过了惠特沃思,直接下达到惠特沃思的两位部下那里:轻巡洋舰“珀涅罗珀号”(HMS Penelope)的舰长乔治·D.耶茨上校和第二驱逐舰支队指挥官伯纳德·沃伯顿——李上校。虽然沃伯顿——李已经44岁,但他长着一张娃娃脸,战友们都叫他“沃什——李”(“Wash-Lee”)或简称其为“沃什”,而下达给沃伯顿——李的命令特别具有决定性意义。丘吉尔注意到“新闻报道”显示一艘德国舰船已经抵达了纳尔维克港,遂命令沃伯顿——李“马上赶往纳尔维克并击沉或袭扰敌军舰艇。由你决定是否让英军部队登陆并从敌人手中夺回纳尔维克”。14

对于惠特沃思——这些命令也抄送给了他——和沃伯顿——李来说,虽然有“新闻报道”,但很明显的一点是,这些命令是在信息不完备时下达的。例如,驻泊于纳尔维克的显然不会只有一艘德舰,而沃伯顿——李麾下仅有5艘H级驱逐舰的小部队只是英国皇家海军此时可用兵力的极小一部分。如果英军指挥系统上上下下能协调得更好一些,也许他们能组织一支更合适的进攻部队。不管怎么说,把沃伯顿——李这区区几艘小型驱逐舰组成的小舰队派进狭窄的挪威峡湾寻找德国进攻部队,这简直就是羊入虎口。惠特沃思对此并没有进行干预,因为他觉得海军部清楚他们在做什么。

1940年4月,在英国皇家海军的伯纳德·沃伯顿——李指挥驱逐舰攻击之前,两艘德国驱逐舰下锚停泊在栈桥旁边。两艘德国扫雷艇停泊在照片中的右侧。在英军抵达纳尔维克之前,德国人已经占领了纳尔维克的港口及其市区
来源:美国海军历史与遗产司令部

在收到可以自行决断是否“夺回纳尔维克”的命令之后,沃伯顿——李旋即开始对韦斯特峡湾进行侦察,并从一个挪威岸上引水站那里了解到,至少有6艘德国大型驱逐舰和1艘德国潜艇驶入了峡湾,而一支强大的德军地面部队已经控制了纳尔维克市区。沃伯顿——李麾下的5艘舰都是小型驱逐舰,每艘排水量都不到1 500吨,仅有4门4.7英寸炮。与之相比,那6艘德国大型驱逐舰的排水量都超过2 200吨,而且都装备有5门5英寸炮。虽然如此,但沃伯顿——李深知:此时反对这道命令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因此,在给海军部汇报自己的侦察情报的同时,沃伯顿——李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图:“挪威人报告说德军已经武力占领了纳尔维克,他们有6艘驱逐舰和1艘潜艇,而且峡湾里可能已布设了水雷。我准备在黎明时进攻。”这份报告至少让海军部(在此次情况中,具体指丘吉尔)有机会重新考虑一下此前下达的命令。沃伯顿——李甚至可能曾盼望命令会被更改,但结果,他得到的回复却是明确让他“于拂晓时分进攻,祝好运”15

当夜晚些时候——确切地说是第二天凌晨1点刚过——沃伯顿——李收到了新的命令,强调要搞清楚德军是怎样登陆的,他们是否已经占领了岸防炮台。这意味着他要去执行的是一次侦察任务,而非攻击。接着,又传来了一条消息,通知说德国人可能已经俘获了驻防在纳尔维克的两艘挪威岸防舰,英国海军部发来的原文是:“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实施攻击,请你独立判断。”毫无疑问,若要弄清楚德国人是否真的已经拿下了岸防炮台和挪威军舰,唯一办法就是进入纳尔维克港,看看他们是否会朝自己开火。英国海军部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在结尾时保证道:“无论你做何决定,我们都全力支持你。”理论上,英国海军部把自行决定权留给了沃伯顿——李。然而,在英国皇家海军四个世纪光荣传统的重压之下,沃伯顿——李将做出什么决定,这是再确定不过的事情了。16

4月10日,黎明前,天还在下着大雪,沃伯顿——李率领着5艘小型驱逐舰先驶过韦斯特峡湾,继而进入奥福特峡湾。凌晨4点半,沃伯顿——李麾下的舰艇以6节的航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纳尔维克的港区,压根没人注意到它们的到来。此时,港口里停泊着5艘德国驱逐舰,其中2艘停靠在“扬·维勒姆号”(Jan Wellem)旁边加油。如前所述,德国人提前派去了很多后勤补给舰船,“扬·维勒姆号”油料补给舰就是其中的一艘。此时,邦特麾下的另外5艘德国驱逐舰正停泊在附近的小峡湾里。沃伯顿——李坐镇英国“哈代号”(HMS Hardy)驱逐舰进行指挥,趁着尚未被发现之际,他命令该舰对停泊在右侧的一艘德国驱逐舰齐射鱼雷,同时,英军“猎人号”驱逐舰也向停泊在左侧的一艘德国驱逐舰齐射鱼雷。在数分钟之内,受到攻击的两艘德舰就爆炸沉没了。其中的一艘正是邦特的旗舰“威廉·海德坎普号”(Wilhelm Heidkamp),邦特本人战死,他对这次任务的不满也随之湮没无闻。随后,黑暗中一片混战,5英寸炮弹和4.7英寸炮弹在锚地上方飞来飞去,鱼雷不时划过水面。这场混战也给多艘商船带来了惨重的损失。英军驱逐舰击沉了6艘德国后勤船只,不过,“扬·维勒姆号”油料补给舰却侥幸逃过一劫。停泊在港口内的其余3艘德国驱逐舰也被击中了,有些还受损严重。沃伯顿——李用了40分钟的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拂晓前实施了大胆突击。看起来,英军的打击已经严重削弱了侵占纳尔维克港区的德国侵略军,从而为下一步快速反击并夺回纳尔维克铺平了道路。17

不幸的是,沃伯顿——李并不知道:德国人在纳尔维克的驱逐舰不是6艘,更不是5艘,而是10艘!正当这支英国驱逐舰支队沿着奥福特峡湾凯旋时,隐蔽停泊在附近小峡湾里的另外5艘德国驱逐舰从左右两侧突然*出。德军一发5英寸炮弹击中了英国驱逐舰“哈代号”的舰桥,沃伯顿——李的头部受了致命伤。据说他的临终遗言是“继续与敌人作战”。“哈代号”燃烧起熊熊大火,很快就搁浅报销了,该舰的官兵们迅速弃舰上岸。英舰“猎人号”也被数不清的炮弹击中。在漫天的大雪中,“猎人号”无法行驶也无法操控,结果被后面的英国驱逐舰“热刺号”(HMS Hotspur)猛地撞上。但不可思议的是,本已身中7弹的“热刺号”居然仍浮在水面上。对英国人来说,此时的情况已经够糟糕的了,但他们原本可能会更加悲惨。3艘德国潜艇刚刚被派到韦斯特峡湾。它们对进出峡湾的英舰展开了多次攻击,但它们发射出的鱼雷却一枚也没有爆炸。德国潜艇U-51的艇长迪特里希·克诺尔在极近距离向一艘英国驱逐舰连射4枚鱼雷——其中的2枚还没抵达目标就提前爆炸了,而其余的2枚则压根没爆炸。显然德国鱼雷问题严重。18

英国驱逐舰“哈沃克号”(HMS Havock)的舰长是雷夫·E.卡里奇少校,他真是人如其名[3],正是在他的英勇指挥下,“哈沃克号”掩护着幸存的2艘英国驱逐舰撤出了战斗。在撤离的过程中,“哈沃克号”还击毁了德国的弹药补给舰“拉乌恩费尔斯号”(Rauenfels),将其化为一团壮观的火球。此战结束之后,双方的最高指挥官——邦特和沃伯顿——李都被各自的国家追授了最高等级的勋章:邦特被追授骑士十字勋章,而沃伯顿——李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19

* * *

与此同时,在挪威海岸的其他地方,指挥着英国本土舰队主力的海军上将查尔斯·福布斯爵士也在寻找机会阻止德军登陆纳尔维克南面的特隆赫姆和卑尔根。虽然福布斯在战列舰方面拥有优势,但他发现自己每天都会受到大批德国飞机的威胁,这些飞机都来自刚刚被占领的挪威各机场。戈林派出700多架德国飞机参加挪威战役,这些德国飞机整日不断地袭扰英国军舰,击沉了“廓尔喀人号”(HMS Gurkha)巡洋舰[4],还击伤了福布斯的旗舰“罗德尼号”(HMS Rodney)战列舰。当挪威战役爆发时,英军在该地区仅有一艘航空母舰“暴怒号”(HMS Furious),而且舰上仅有鱼雷攻击机[5],没有战斗机。于是,英军急令“皇家方舟号”和“光荣号”(HMS Glorious)航母从地中海火速驰援挪威战场。不过,这两艘英国航母直到1940年4月24日才赶到指定海域。此外,恶劣的海况导致航空母舰运作困难。而且,英军飞机中大部分都是慢速的格罗斯特“角斗士”式双翼战斗机、“剑鱼”式双翼攻击机以及“贼鸥”式俯冲轰炸机,而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性能上,德军的飞机都要完胜这些英国飞机。20

起初,福布斯接到的命令是,指挥英国本土舰队阻止德国人在特隆赫姆和卑尔根登陆。然而,就像在纳尔维克一样,这两处的德军也都赶在英国皇家海军抵达之前抢先登陆。根据这一情况,英国海军部给福布斯下达了新的命令:“在卑尔根的入口处进行巡逻,防止敌舰逃跑。”然而,德军的威胁在沿岸各地无处不在。如此,为了加强其他地区英军的作战力量,白厅(准确地说,就是丘吉尔本人)把福布斯的舰队主力当成了抽调的来源,不时把军舰从福布斯的麾下抽调到其他受威胁地区增援。到最后福布斯手中就只剩下了两艘战列舰、“暴怒号”航空母舰以及六艘驱逐舰。21

4月11日,也就是沃伯顿——李率部突击纳尔维克港区之后,福布斯收到了一条命令:把“厌战号”(HMS Warspite)战列舰和“暴怒号”航空母舰调拨给惠特沃思,再次进攻纳尔维克,而这又进一步削弱了福布斯舰队的力量。再战纳尔维克已经没有任何突然性可言了,不过,这次英国人并不需要突袭,因为此次他们送入纳尔维克这个狼窝的不再是羊,而是一头凶悍的爱尔兰猎狼犬。随后,惠特沃思把装备有8门15英寸口径主炮的“厌战号”战列舰当作自己的旗舰。4月13日,惠特沃思率部*入了通往纳尔维克的峡湾。当“厌战号”威风凛凛地在峡湾里前行时,该舰的舰载侦察机侦察到并击沉了正在奥福特峡湾里守株待兔的德国海军的U-64号潜艇,随后飞行员为“厌战号”的巨炮发来了目标信息。幸存的几艘德国驱逐舰勇敢地*出来迎战,但很快就被英军打垮。在用完大部分鱼雷、打光所有的5英寸炮弹之后,这些德国驱逐舰被赶进了洛姆巴克斯峡湾-这是奥福特峡湾的一个小分支,舰员们让军舰在那里搁浅,然后上岸钻进了森林里。英国方面受到的损失就小得多了。由罗伯特·圣文森特·舍布鲁克指挥的英军“哥萨克人号”驱逐舰在两分钟之内身中7发炮弹并顺流漂到了岸边搁浅,不过,该舰最终还是获救了。一枚鱼雷炸掉了英国驱逐舰“爱斯基摩人号”(HMS Eskimo)的大半个舰首,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该舰不得不撤出峡湾。22

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司令、海军上将查尔斯·莫尔顿·福布斯爵士这张身着戎装的官方肖像由奥斯瓦尔德·伯利爵士绘于1947年。根据历史学家科雷利·巴尼特的评论,福布斯是“18世纪74炮战列舰的人形化身”:面无表情、相当可靠,更像是某个更早时代的产物
来源:大不列颠皇家海军学院博物馆

纳尔维克的德国海军被消灭后,丘吉尔便制订计划,准备夺回纳尔维克市区。他起初希望惠特沃思能组织一批英国水兵,从军舰上岸直接登陆。然而,当地德军有来自奥地利蒂罗尔的2 000名精英山地部队,外加2 000名弃舰上岸的驱逐舰水兵,于是他还是决定派遣一支正规登陆部队过来。英国陆军少将皮尔斯·约瑟夫·麦克西负责指挥这支登陆部队,为运兵舰护航的有英国皇家海军的7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这些舰艇统归威廉·博伊尔海军元帅(他的头衔是爱尔兰科克和奥雷里勋爵,人们常简称其为“科克勋爵”)指挥。与德国人精心筹划的入侵不同,英军这次远征就是英国人所说的“草台班子”(lash-up)——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这支部队简直就是一个大杂烩,其中包括一个苏格兰近卫旅、爱尔兰边民团和威尔士团的几支部队、法国外籍军团的几个小队以及两个营的波兰流亡政府军。此外,盟军原本应按照“战斗装载”的标准装船——最先使用的器材要最后装船,但事实上,每当一批装备或后勤物资运抵码头,盟军就将其“扔”上运输船,直至船装满为止。甚至没几个人知道哪艘船具体载有什么装备。更不同寻常的是,这么重大的作战行动居然没有总指挥官。人们认为麦克西和科克勋爵两人理应协同配合,但问题是这两人在出航之前从来都没有见过面。23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内阁开始重新斟酌这一远征计划。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认为守住特隆赫姆将带来更大的政治影响,坚称这里才应该是英军行动的焦点。丘吉尔很快转而支持哈利法克斯勋爵,于是正在航海途中的纳尔维克登陆部队遂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分别前往特隆赫姆以北的纳姆索斯及其以南的翁达尔斯内斯进行登陆,意图展开一场钳形攻势,拿下城市。分出的这部分兵力倒是成功登陆了,但他们却遇到了漫天大雪和崎岖地形,而且每天都饱受德国空军的轰炸,所以其进展极为缓慢。为了支援这批部队,丘吉尔催促福布斯用其所剩的唯一一艘战列舰从海上直接攻击特隆赫姆。丘吉尔相当乐观地给此次行动命名为“铁锤行动”。然而,福布斯拒绝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缺乏空中掩护。福布斯甚至敢于在这个问题上教训这位海军大臣,他指出:“在德国空军连续的空袭面前……发动强行登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面对福布斯的态度,丘吉尔勉强让了步,不过,他会记得福布斯对他的不敬的。24

与此同时,麦克西率领着剩余的进攻部队于4月15日在纳尔维克附近的哈尔斯塔登陆了。登陆场面相当混乱,耗时远超预期。举个例子来说,登陆部队花了5天的时间才卸完了2艘船上装载的物资装备,其间还遭到德国飞机的不断袭扰。英国皇家海军的“暴怒号”航空母舰以及刚刚抵达此地的“光荣号”航空母舰总共放飞了两个中队的舰载机飞到陆地上空,但在与德国飞机较量的过程中,英国飞机并没有交到好运,反而是德国空军击沉了6艘英国舰艇。面对着来自丘吉尔的压力,科克勋爵催促麦克西赶紧展开陆上强攻,但麦克西的登陆部队正在齐腰深的雪窝里挣扎前行,无法快攻,只能逐步包围纳尔维克市区。正如对福布斯施压一样,丘吉尔此时也在给科克勋爵施压,他让科克勋爵用其麾下大型军舰的舰炮猛轰纳尔维克市区。科克勋爵于4月24日照做了,但几乎没取得任何效果。到4月底,纳尔维克地区的盟军部队达到了3万人,其中有英国人、法国人和波兰人,然而德国人一直坚守着纳尔维克市区。25

* * *

就在盟国向挪威战场集结部队之时,伦敦开始收到明确的情报,德军此时正在欧洲大陆进行更大规模的力量集结——德国的数个装甲师正在德国与法国、比利时的边境集结。自从1939年9月波兰沦陷以来,欧洲大陆的地面战事一直处于休眠状态,但此时看起来,德国正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这让张伯伦首相和英国内阁的其他成员(包括丘吉尔在内)都在考虑,英国皇家海军是否应当继续分兵挪威。早在1940年4月24日那天,也就是科克勋爵的舰队炮轰纳尔维克之时,英国内阁就进行了秘密投票,同意结束挪威战役。英国政府把这个决定通报给了法国政府,却对挪威人保持了缄默。

在1940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里,张伯伦首相要求英国议会下议院对他进行信任投票。张伯伦多少出于自我辩护的目的,告诫下议院议员们“别对挪威战役的结果过早地下结论”,其实,盟军此时已经在挪威战场上陷入了泥潭。虽然张伯伦首相勉强通过了信任投票,但考虑到改组英国政府或可提振英国军民的士气,他还是辞职了。盟军在挪威战役中犯下的很多错误都源于丘吉尔的胡乱插手。然而,他作为积极、绝不妥协的反纳粹主义者的声誉[“纳粹主义”(Nazism)这个词在丘吉尔口中的发音就好像是从“恶心”(nausea)一词派生出来的一样]让他成了继任张伯伦首相大位的唯一合适人选。于是,1940年5月10日,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让丘吉尔负责组阁。作为首相,丘吉尔还把国防大臣的大权握在手中,当然了,他还要继续对海军事务施加巨大的影响,因而在整个二战期间,他手握几乎全部的军事战略决策权——包括海军战略决策权,还有政府的决策权。26

1940年5月10日,在德国空军的掩护下,德国装甲部队冲过了德国与法国和比利时两国的边境线。法国战役迅速展开,这必然成了丘吉尔此时的头等大事,不过,他仍然希望能在从挪威撤退之前拿下纳尔维克。这部分是因为他想摧毁那里用来装运铁矿石的码头以及铁路设施,但他也希望靠占领纳尔维克来证明早前做出的进军挪威的决策是正确的,而且挪威战役并非一场彻头彻尾的大败仗——另一场加里波利战役。于是,他开始换将,撤换掉了谨慎有余但冒险精神不足的麦克西,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积极求战的克劳德·奥金莱克。此外,丘吉尔还给科克勋爵施压,令其“尽快为夺取纳尔维克扫清障碍”。27

5月27日,盟军部队向纳尔维克发动地面进攻。希特勒命令驻守纳尔维克的德军部队战斗至最后一人,但他们还是向内陆撤去,并且沿途破坏了很多铁路隧道,不过,这实际上却帮助英国人实现了其既定目标——让纳尔维克无法再转运来自瑞典的铁矿石。第二天,英国人终于攻占了纳尔维克。不过到了此时,纳尔维克的重要性已经让位于其他重大事件。几乎就在此刻,英国人开始准备撤离此地——不仅是从纳尔维克撤军,而且是从整个挪威全面撤离。挪威国王哈康七世接受了英国关于组织流亡政府的建议,6月1日,哈康七世从挪威特罗姆瑟出发,带走了挪威50吨的国家黄金储备。至少同样重要的是,数艘挪威军舰和一千多艘挪威商船选择继续效忠哈康七世。考虑到全球范围内都缺乏足够的航运力量——对交战双方而言均是如此——这对英国的战争努力是个重大利好。28

雷德尔元帅实现了既定目标。德军已经占领了挪威,至少是挪威的主要港口城市。然而,雷德尔为此赌上了他的大部分水面舰艇部队,并遭到沉重打击。三艘巡洋舰——其中就有崭新的“布吕歇尔号”——以及派到纳尔维克执行任务的全部十艘驱逐舰和其他十几艘舰船被击沉,几乎所有幸存下来的大型德舰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截至1940年6月,还能出海作战的德国水面舰艇只剩下十来艘了,无论是在北海,抑或是在其他海域,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都已经无法再给英国皇家海军带来实质性的威胁。雷德尔个人也对挪威的政治局面感到非常失望。最开始的时候,他本希望战役结束后德国统治当局能对挪威人采取“一种温和而友善的态度”。但事与愿违,希特勒派驻挪威的总督像对待一个被占领的省份一样冷酷残暴地对待挪威人。这种情况一直在折磨着雷德尔的良心,他曾反复尝试说服希特勒对挪威人采取怀柔政策,却未能成功。29

最终,讽刺的是,原本令挪威值得赔上整个德国海军去攻打的局面,在转眼间发生了剧变。没过多久,德国国防军就碾过了法国,邓尼茨麾下的德国潜艇部队得到了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法国众多港口,这使得挪威的诸多港口变得几乎毫无价值。此外,德军还获得了法国洛林储量巨大的铁矿。这样一来,远在瑞典北部的铁矿就变得远没有当初那么重要了。最后,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的确是德国人取得了挪威战役的胜利,可是雷德尔付出了一切,损失巨大,却几乎一无所获。30

* * *

当然,英国人也在挪威战役中损失惨重,而且还有一个巨大的悲剧需要他们去承受。1940年6月8日,英国皇家海军的“光荣号”航空母舰从挪威特隆赫姆撤回英国本土,为其贴身护航的是两艘驱逐舰“热心号”(HMS Ardent)和“阿卡斯塔号”(HMS Acasta)。当时,“光荣号”上面搭载着刚刚从挪威撤回的一个中队“飓风”式战斗机。虽然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没有尾钩,无法钩住航母上的飞机拦阻索,但这些“飓风”式战斗机还是成功地降落在了航母上。然而,“光荣号”的甲板上停满了“飓风”式战斗机,自己的舰载战斗机也就无法升空了。恰在此时,“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突然出现在水天线上。四天之前,根据雷德尔的命令,威廉·马沙尔率领这两艘姊妹战列巡洋舰前往挪威,准备攻击纳尔维克附近的英国舰船。这一任务的时机未免太晚了一点,但马沙尔误打误撞地居然碰上了一次预料之外的机会。

“光荣号”的飞行甲板上堆满了“飓风”式战斗机,舰员们无法把任何一架战斗机或轰炸机送上天。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当天“光荣号”桅顶的瞭望哨上居然无人值班,而在看到德国军舰之后,“光荣号”的舰长盖伊·多伊利——休斯又等了20分钟才命令转入一级战备。其结果就是,“光荣号”创下一个极不光荣的纪录,成了有史以来第一艘被水面舰艇炮火击沉的航空母舰。“沙恩霍斯特号”开火后仅仅34分钟,“光荣号”就开始向右翻滚,沉入海中。31

两艘英国驱逐舰拼尽全力,加速朝两艘德舰冲去,发射鱼雷,并用其小口径舰炮轰击。场面无助到简直令人绝望。其中的一艘——“热心号”——几乎是瞬间就被德舰击沉了,而另外一艘——由查尔斯·E.格拉斯福德指挥的“阿卡斯塔号”——则继续孤军奋战。自始至终,“阿卡斯塔号”都在施放烟幕,并用其4.7英寸口径的主炮轰击德舰,直至最后被德舰的炮火击沉为止。在这一过程中,格拉斯福德跟“阿卡斯塔号”上的一位军官说,“至少我们还可以秀一把”。在战斗中,“阿卡斯塔号”发射出的一枚鱼雷居然还击中了“沙恩霍斯特号”,给这艘德舰造成了巨大的损伤。不过,几乎与此同时,“阿卡斯塔号”自己也被德舰齐射出的一轮11英寸炮弹击中而沉没,舰上的全体舰员仅有1人生还。人们最后一次见到格拉斯福德舰长时,他正镇定自若地在“阿卡斯塔号”的舰桥上点着一支香烟。这3艘英舰上的总共近1 500人中,被救生还者仅有45人。

“光荣号”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入役的“勇敢”级战列巡洋舰,该级还包括“勇敢号”和“暴怒号”。战后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英国将“勇敢”级都改为航空母舰,成为皇家海军最早的一级航空母舰
来源:维基百科

伦敦直到很久之后才获悉了这场灾难。因为在遭遇战刚刚打响时,“光荣号”的无线电设备就被德舰的炮火击毁了,所以该舰甚至都没能发出无线电报告,附近的盟军舰艇也就无从得知其真实处境,因而未能前来救援。其结果是,直到数日后德国广播电台播出了这则消息时,丘吉尔才知道大英帝国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从任何意义上来讲,这都是一种奇耻大辱。除了那个星期在英吉利海峡发生的更加严重的事件之外,“光荣号”的悲剧绝对能算是这个国家当时最大的耻辱了。32


[1]在德国进攻挪威的一个月后,一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特遣队占领了冰岛。由于英国人是不请自来的,因此严格来讲这是一次入侵,当地政府提出了抗议。由于英国人提供了经济补偿,并承诺在战争结束后立即撤离部队,冰岛人同意接受占领。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军队取代了英国军队。冰岛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在盟军手中,在大西洋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鲁普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是基于一种假设,即他是主动选择猛撞德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这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可能性很大。不过,根据当时的情况,还有一种可能:两舰仅仅是无意中相撞了。

[3]因为此人的姓氏“Courage”音译为“卡里奇”,而作为一个英语单词,意思为“勇敢”。——译者注

[4]“廓尔喀人号”实际应为“部族”级驱逐舰。——译者注

[5]鱼雷攻击机是通过低空投射鱼雷攻击舰船的战机,又称鱼雷轰炸机,简称鱼雷机。——编者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