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上帝

寻找上帝

首页休闲益智寻找上帝更新时间:2024-04-28

上帝是否存在?还是他只是人们捏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寻找上帝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上帝不存在,那宇宙万物的存在还有意义吗?生命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第一章:万物存在的意义

所有生命的存在绝非偶然,自每一个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似乎就被赋予某种使命——这个使命驱使着每一个降临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学会如何生存,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和灾难。

生命的进化史

1.生命进化之旅

近代科学认为,宇宙是由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爆炸而诞生的。宇宙自诞生起,万物开始逐渐演变,行星形成、汇聚成一个个星系。而在浩瀚的星河中,诞生了一颗独特的星球——地球。

地球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得它得以孕育生命:火山爆发,海水温度升高,加剧了微粒的运动。分子聚合形成生物诞生的基础大分子——蛋白质,蛋白质再通过种种复杂的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个能完成独立功能的细胞器,每个细胞器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有规律的排列和组合,最终形成了能完成独立生命活动的单细胞生物。生命由此诞生。

最初的生命形式是依赖海洋而生存的。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化,一个个具备更复杂功能活动的组织器官渐渐形成,单细胞生物分裂演变成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再演变成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节肢动物等等。生物逐渐占领陆地,扩大了其生存范围。随着时间的演变,低等生物进化成了结构功能更为复杂的高等生物,最终诞生了最高等的动物——人类。

我们大致可以了解,生命的进化是由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行的。

2.科学进化

自钻木取火技术诞生起,文明诞生了。人类掌握了火焰的使用方法,获得了普罗米修斯从宙斯那里窃取的火种。从此,人类不再在刺骨的寒冬中丧失生命,也不再在夜晚中心惊胆战地担忧野兽的侵袭,人类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光明。

工具的广泛使用正式标志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具被发掘,人类大脑结构的日渐复杂,族群制度,货币交换萌芽和发展,人类的历史不断被改写——朝代更迭,战争伴生,文明演变,科技滋生。人类逐渐不再满足于从自然中索取工具,进而改造自然,而渐渐形成了一种种系统化的方法论,从而发明出更复杂、更具自动化的机器与理论,于是,科技便诞生了。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计算机与航天工具的诞生,人类的生活日渐便利,出行不再劳累双腿,因为有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朋友间不再担忧相隔千里难互诉的苦楚,因为有了互联网的存在,使得"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

3.理论进化

理论往往是伴随实践诞生的,每一个难题的解决必定会形成一套相应的方法论。钻木取火的发现代表着一种摩擦生热的理论;牛顿通过解决物体运动的问题最终创造出了伟大的牛顿运动定律;爱因斯坦通过实验证明了光电效应规律,打开了量子物理的大门。

正是通过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人类科学理论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万物都不得不遵从一个普遍的规律,那就是,有诞生便有毁灭。即使纵观整部人类史书,人类在经过几十万年的发展和进化后,所体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一个连取暖取火都是难题的世界发展到一个可以远程操控机器、甚至能制造出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武器的时代——这是多么令人感到惊叹的改变!不过,就算人类如此神通广大,也终究难以脱离生物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营养和氧气才能维持生存——没有了这些,人类短时间内就会消亡。然而,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不断发展,使得地球资源不断被开发,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生物灭绝、植被消失等问题层出不穷。即使地球地大物博,但总有一天,地球的资源也会被消耗殆尽。当那一天到来之时,若人类无法移居到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边意味着人类的灭绝,也意味着延续了几百万年的人类文明就此终结——一切科技的建设与成果将失去意义。

即使是人类,最终或许也难逃一死,命运如同其他事物一样,对于整个宇宙而言,是非常渺小的。

所以,万物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生物学会生存的本领,征服大自然,发现自然的奥秘;人类一次又一次科技的革新,无非是想更好地利用大自然,或者说,发现新的知识,探索世界的奥秘,以及更好地寻找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尤其在理论物理方面的一次又一次地探索,从牛顿体系的建立之初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物理学家们自信地认为世界再也没有奥秘可言了,直到人们发现世界除了不变的一面以外,还有变的一面——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也就是量子力学的诞生,又使得宇宙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而现代物理学又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暗物质是什么?暗能量又是什么?平行宇宙是否存在?

一个几千年来都在令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在苦苦探索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将自然界的四种相互作用力,也就是万有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以及强相互作用力用一个方程来统一?这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工程。

这一系列不断涌现的难题,标志着一个个旧问题的不断解决,也不断地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但似乎也预示着,当一个个新问题不断被发现的时候,是否存在着一个最终的难题,这个难题的答案,能解释所有的问题——这或许就是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口中所说的"终极真理"呢?

第二章:物理学与哲学

最初的物理学其实还只是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直到牛顿那被称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问世,才正式标志着物理学正式脱离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早期人们关于自然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哲学的重要分支——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中,因而被称作“自然哲学”。那时的研究方法和哲学领域的其他分支一样,都是建立在“思辨”的基础上。

16世纪,随着天文望远镜的诞生,人类观察自然的方法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天文学领域率先开启了科学革命的先声。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是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特别是伽利略,他开创了使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规律的先河。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完全可以说他是近代科学方法的开创者。伽利略从实验观测出发总结了多项运动定律,诸如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等等。

几个物理定律的发现虽然伟大,然而比起研究方法的革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伽利略的研究方法打破了哲学中的纯思辨传统,而开创了以观测事实(实证)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与此同时,伽利略坚持用逻辑和数学语言来描述实验结果,数学被用来描述我们日常经验的各种现象。这种数学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为后来的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提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把他们写入了《原理》一书,经典物理学宣布诞生。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经典物理学已经具备了自然科学的一切特征,并且从传统的哲学中脱胎换骨了。

自此以后,物理学开始了高速发展,并带动化学,生物学的共同发展,人类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节选自"天津老高"

纵观整部科学发展史,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的提出最终成为物理学的根基理论,物理学的最终目的,似乎是找到一个理论,或者更简洁地说,是找到一个方程,一个能够描述自然界所有现象的方程,即爱因斯坦提出的"大一统理论"——这无疑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任务,千百年来无数物理学家都为此付出了他们最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虽然最终无果,但无论如何,一次次的进步都充分展示出实现这个终极梦想已经不再遥不可及,无数充满热情的物理学家在这条道路上已经渐行渐远,越来越接近目标了。

而对于哲学来说,由于哲学追求的是一种思辨的方法,在追求人类的终极目标的方法与物理学和数学上便有大不同。

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当属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和其他许许多多的哲学家都非常热衷于讨论着宇宙和自然的本源问题。

在苏格拉底之前,已经有哲人们就世界本源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古希腊最早的学派是伊奥尼亚学派,该学派也是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思考世界本源问题的学派。他们坚信自然起源于万物的变化规律,正因如此,当时的哲学也被称之为"自然哲学"。作为学派代表的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源,世界是由水构成的,大地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水将陆地汇聚在了一起,水让万物繁衍生息。这是该学派关于世界本源最著名的论断。另外该学派的其他思想家还提出了"火"是万物的本源;"气"是万物的本源等等观念。虽然这些观点在现在意义上看都是伪科学的论断,但在当时确实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神话的迷信,这种宇宙起源于某单个物质的思想,是古希腊哲学中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典范。这种朴素的观点看似更接近唯物主义,但实则上是来源于人的直观感受,缺少了人的思考成分在里面。

另外当时在南意大利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中,著名数学家,也是自认为第一个发现勾股定理的毕达哥拉斯。他在朴素世界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是万物本源的观念。万物的形成遵循着数到点,点到线,线到面,面到立体的生成趋势,变化万千的世界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虽然这种思想也是不准确的,但是它不同于伊奥尼亚学派,因为他的观点中万物的生成由单纯的具象物变成了一种抽象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哲人们对自然更深切的思考。不过这一概念却又导致了古希腊哲学回归到了唯心主义。这就使得后来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向二元论的方向偏移了。

阿布德拉学派的代表人物德莫克利特认为万物起源是原子和灵魂。二者相互交融,构成了世间的万千变化。这种明显的"二元论"观点,可以说是古希腊前期哲学中的异类。虽然原子的学说更接近于现在的科学,但是灵魂的观点则完全是唯心主义。阿布德拉学派没有继承传统意义上具象化的唯物主义和抽象化的唯心主义,而是另辟蹊径的提出了原子与灵魂交织的概念。既有唯心色彩,又有唯物倾向。这在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发展中很难见到。不过这种唯物与唯心杂糅的哲学观点,对其后古希腊哲人们关于世界本源的探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们印象当中苏格拉底的哲学往往更关注的是人的思考。的确,这位伟大的哲人虽然在古希腊哲学中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但是他的论著中则很少出现关于宇宙和自然的身影。他的学生柏拉图,则继承了前人们对于世界本源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神创论的世界观。造物主感觉世界万物都应该如同自己一样完美无瑕,因此造物主正好是世界万物的模型。这种观点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女娲造人"颇为类似,但是所不同的是柏拉图认为造物主创造出来的这一切模型都被赋予了灵魂,并且柏拉图还继承了苏格拉底"人本善"的思考,进而提出了宇宙万物运行的调理性和有序性:万物的运行遵循着圆周运动的规律。这一思想,显然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柏拉图的思想虽然没有离开唯心主义的范畴,但是我们不难从他的思想中看到科学启蒙的影子。

在柏拉图之后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要数亚里士多德了,他被称之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关于世界本源的思考上,也广博了众家学派之所长,认为世界有天地之分,地上的万物起源于四种物质:水、火、气、土;天上运行的星体起源于"以太",天体的运行始终遵循着圆周运动的规律。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不但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传承了柏拉图关于自然科学的论断。正是因为亚里士多德保住了古希腊前中期哲学发展的硕果,才使得唯物主义思想在古希腊后期神学思想浪潮的冲击下仍然屹立未倒。

古希腊后期,哲学有逐渐脱离科学的趋势,唯心主义一路高走,但唯物主义大旗却依然没有倒下。

古希腊晚期,哲学越来越向神学靠拢。斯多亚学派继承了古希腊早期"火"是万物本源以及柏拉图"神创论"的理念,更改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世界本源的观点,提出:神造火,火生万物的理念。新柏拉图学派的柏罗丁将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以太"更名为"太一",太一创造万物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完美程度逐渐递减,理智灵魂逐渐消退。可见这两种学派都具有浓厚的唯心思想,尤其是新柏拉图学派的思想,为后来基督教提供了理论依据。不过在唯心的浪潮下,依然可以听见唯物主义的呼声。

伊壁鸠鲁学派是古希腊晚期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这个以"享乐主义"为宗旨的学派在古希腊晚期高举"无神论"的大旗。他继承了古希腊早期阿布德拉学派二元论的主张。在肯定原子是世界本源的前提下,提出了原子的偏移运动观念,这一思想蕴含了事物偶然性发展的种子。"快乐至上"的伊壁鸠鲁学派在唯心主义的冲击下,并没有脱离唯物主义的轨迹。

由此可见,物理学与哲学的终极目标,是寻找世界的本源,寻找一个能够描述世界所有现象的理论。

这或许正是人类存在的意义所在——除了繁衍生息,生存发展,还要不断地探索自然,认识宇宙,发现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有什么原因呢?

前面我们说到,人类与其他万物,都离不开诞生与灭亡的最终命运,所以,能否寻找到最终的答案,即能否寻找到那个能够解释一切问题的答案,或许说是统一的理论,将成为人类能否一直延续下去,生生不息的关键,也是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和最终使命。

第三章:终极真理

然而,问题的最终答案,究竟是什么?只是寻找那个能够统一自然界的理论,即大一统理论吗?大一统理论真的能够解释一切问题吗?这得从刚才我们说到的现代物理的终极问题说起。

霍金在他的成名作《时间简史》的最后一句话写到:"如果我们能发现那个理论(指大一统理论),那么我们就能够窥知到上帝的精神"。然而,大一统理论只能够(或许说是只能够)用一个统一的方程来描述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但可能并不意味着能够解释这个宇宙中的一切现象;举个明显的例子——黑洞,现代科学理论只能够描述出黑洞表面所遵循的一些定律,我们知道,超出了黑洞的事件视界,也就是到达奇点以后,一切所知的物理定律都将失效,可能也包括我们的大一统理论——因为这个理论可能并没有描述奇点出所存在的某些相互作用,或者说,还有其他相互作用并没有被人类发现。

同时,大一统理论也并不能证明平行宇宙的存在,也不能证明人死后是否存在灵魂,同时也或许不能证明光速能否超越。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找到了大一统理论,还有更多且更复杂的问题出现。

知识与困难是无穷的,一切都仍是未知。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们能够把万有引力统一进其他三种力之前,一个新兴的理论又浮出水面,甚至是逐渐代替了大一统理论,那就是弦理论。

弦理论,也称超弦理论,或M理论、弦论。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包括有端点的“开弦”和圈状的“闭弦”或闭合弦)。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能量与物质是可以转化的,故弦理论并非证明物质不存在。弦论中的弦尺度非常小,操控它们性质的基本原理预言,存在着几种尺度较大的薄膜状物体,后者被简称为“膜”。直观的说,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可能是9 1维时空中的D3膜。弦论是现在最有希望将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的理论。

或许在弦论被解开(或被推翻)之前,又会有一个全新的、更为全面的理论来代替它。

人类的认识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着,理论的发展之路极其漫长,或许是一个无穷无尽的道路。人类距离发现真正的最终答案,还无比漫长。

那么,最终答案,究竟是什么?

第四章:寻找上帝

这或许又回归到了哲学的层面。

如果说科学的终极目的是寻找到一个能够描述出一切物理现象的理论,那么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找生命的本源和最终意义,即我们从何而来,又去往何方?或许,是寻找我们的造物主,也就是上帝。因为只有祂,才能解释一切问题的答案。

上帝可能并不是我们虚构的一个形象,或许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以人类现有的知识与科技水平,还无法发现和证明他的存在。

但我们的答案或许已经清晰明了了,那就是寻找造物主。找到他,只有他才能解释一切问题。所有科学文明与哲学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终极使命,是寻找上帝。这也是能否决定人类繁衍和生生不息地存在下去的关键。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