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勇闯“无人区”的探险者

做勇闯“无人区”的探险者

首页休闲益智勇闯无人区更新时间:2024-04-26

原标题:做勇闯“无人区”的探险者

搞科研,是追着热点跑,还是循着规律干,放长线“钓大鱼”?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巩金龙用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光看眼前要做什么,更要弄清楚科研的规律,做一个‘外延式曲线’,预测未来的技术怎么发展。”不久前,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公布,天津共有6名科技工作者当选,巩金龙是其中之一。

在科学的殿堂,总有一些领域像无人区一样,等待人们去探索。巩金龙专注的“人工树叶”就是这样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连实验装备都要自己设计、组装、测试。他和团队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绿叶,构建了“人工光合作用”体系,研发出一种被称为“人工树叶”的高度集成的光电化学器件。“不夸张地说,我们进行了上万次实验,失败、调整、再实验,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工作着。”终于,“人工树叶”达到国际清洁能源领域第一梯队的转化率水平。像探险者一样,勇闯“无人区”,就会看到新天地,在新领域寻到新的突破。

这也让人想起一句话,“雨滴汇入山谷的具体路径是不可预测的,但它的大方向是必然的”。在科技创新领域,这个大方向就是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有了这个“1”,我们才能掌握科技竞争的主动权,把“登山的保险绳”攥在自己手里。能不能在这个大方向的指引下找到科学路径,要看有没有冷静头脑,有没有对发展之势的科学研判。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我们不仅要研究未来做什么,更要研究今天做什么,这样才有未来。放眼于“宽”,聚焦于“窄”,在宽的视野中选择窄的切口深入下去,我们“1”的突破才能越来越多。

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科技工作者进军前所未知的“无人区”,攀登人迹罕至的“高寒带”,不仅因为有奇思妙想,更因为有“更上一层楼”的韧劲,有“独钓寒江雪”的毅力。纵观近年来的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平均都在10年以上。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问题越基础,破解越漫长”的现象愈发普遍。无数科研实践已经告诉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保持深沉的豪情,再大的浪头也能驭稳,再长的征程也能抵达。

《从0到1》一书中写道,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物种,是因为人类有创造奇迹的能力。多一些勇闯“无人区”的原创力,多一些勇立潮头的闯、创、干,我们的梦想就能渐行渐近。(闫丽)

来源:天津日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