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遗诏出台另有隐情,孝庄为何不情愿对早逝独子功过网开一面?

顺治遗诏出台另有隐情,孝庄为何不情愿对早逝独子功过网开一面?

首页休闲益智易次元幼主本纪更新时间:2024-09-24

向敬之

顺治十八年(1621)正月丁巳午夜,清世祖因患痘疹驾崩,留下一份遗诏指定了继承者:“太祖、太宗创垂基业,所关至重。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烨,佟氏妃所生,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清史稿·世祖本纪二》)

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康熙朝纂修的《清世祖实录》所载遗诏,因避帝王讳而缺“玄烨”,但交代了幼主的年龄:“年八岁。”(《清世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四)

八龄童登基,又一次让清朝濒临主少国疑的境地。

此前的顺治帝,就因六岁登基,而惶恐地生活在代行皇权的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独专跋扈的阴影里,“惟拱手以承祭祀”(《清世祖实录》卷八十八),近似傀儡,极尽屈辱。

故而,顺治的遗诏,在指定嗣君的同时,规定了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辅政,没有从皇家宗室中选择王公留给新君的顾命大臣。

顺治帝

顺治帝不想自己的儿子重蹈受辱的历史。

然而,从所谓顺治遗诏的内容来看,不论是指定嗣君,还是安排辅臣,都写在一份关于历数顺治罪行的文件里,其中只有顺治的十四款罪行,而没有只言片语谈及他的历史功绩。

对于一个曾有不少政治作为的早逝帝王而言,顺治遗诏是不客观、有失公允的。

它的出台,最有可能是顺治帝的生母孝庄太后与四辅臣炮制出来的。从顺治帝发病到驾崩,前后仅一周时间,病势迅猛,几近昏迷。

有人指出,这份遗诏是顺治临终的前一天,召集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和内阁学士麻勒吉草拟,分三次进呈顺治帝裁定。《清史稿》王熙、麻勒吉本传中都有提及,但是,世祖实录没有谈到。

难道是顺治帝大事将近,回光返照,对自己背叛祖制,导致纲纪废弛、法度纷乱,有着条分缕析的深度思考?

他不曾谈及多尔衮摄政时代的维艰,也不曾说道进剿南明的成功,而是直接历数“亲政以来”的种种不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未必善得把自己想做一个有为帝王的努力,否定得干干净净。

若真如此,则为旷代的心伤,加速了他的死亡。

然而,这份遗诏最大的可能,是有人授意王熙、麻勒吉写的,让昏迷中的顺治帝以沉默当做默认。

这些,授意者,除了四辅臣,还有孝庄太后。

孝庄文皇后像

一个母亲,从她允许这份遗诏颁示天下的事情来看,也算是隐痛到了极致。

但是,她却是与顺治帝长达十年的较量中,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顺治帝自多尔衮英年早逝,而迅速亲政,重用汉官,加强满汉融合的关系,却在迎娶蒙古科尔沁舅舅家的女儿为皇后的同时,试图打破太宗强化、孝庄延续的满蒙贵族联姻制度。

这,直接威胁到孝庄太后的娘家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利益。但是,她因为顺治帝崇汉抑满的政治表现,却得到了以两黄旗大臣为代表的满洲保守势力的支持。

顺治与孝庄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

顺治帝为了摆脱孝庄太后为首的满洲老一辈大臣的干预和掣肘,宠任正白旗背叛故主、没有原则的苏克萨哈,命其为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宠幸正白旗内大臣之女董鄂妃,入宫不到一年便晋升为皇贵妃,并试图第二次废后重立董鄂妃为后。尤其是顺治帝在董鄂妃诞生皇四子后,奉为“朕第一子”,派人告祭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即将册立储君。

这种尊崇新晋上三旗之正白旗的做法,直接威胁到固属皇帝自将的两黄旗根本利益。

当初,两黄旗大臣面对强势的多尔衮,誓立皇子,由原来支持太宗皇长子、正蓝旗旗主、和硕肃亲王豪格,在代表蒙古利益的孝庄的劝说下,迅速改旗易帜,改为支持未领旗务的皇九子福临,使之成为顺治帝。

四辅臣剧照

两黄旗大臣力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不希望其他旗能跃然其上,分割或者占据他们的上旗贵重。

经受多尔衮的多番打压,以索尼、鳌拜、遏必隆为首的两黄旗大臣挺了过来,原想在顺治亲政后,扬眉吐气,不意顺治母子权力之争,导致了正白旗迅速发展,有可能后来居上。

两黄旗大臣抱团防御,站到了失望的孝庄太后的一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