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的远征 4

亚历山大的远征 4

首页休闲益智压力山大的远征更新时间:2024-05-09

常思勇 感悟常识 今天

作为马其顿囯王和远征军统帅的亚历山大

对任何专制君主而言,支撑他的王族、贵族集团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获得了他们的支持,王权才能得以维持。在马其顿王国,支撑国王的势力集团就是“伙伴”,国王从身边的贵族中选拔合适人选作为亲信,组成“伙伴”。他们以对国王的绝对忠诚换来土地、马匹等财富。亚历山大在即位后不久就肃清了与他父亲暗*案相关的人物及政敌,但这也只是极少数重要人物,实际上他基本原封不动地继承了他父亲时代的权力构造。因为他继承王位,王国重臣安提帕特、帕曼纽的支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亚历山大对二人论功行赏,提拔他们的家族成员担任重要职务,从而形成了王国统治集团中二个主要的派系,安提帕特派系和帕曼纽派系。因为当时与亚历山大同龄的伙伴还年少,随着他们在远征军内部崭露头角并得以晋升,形成了由此构成的亚历山大自己提拔培养的第三派系。如此,在出发东征时,亚历山大王权主要是以安提帕特派和帕曼纽派这两股势力集团为基础。随着远征的推进,他一步一步排除旧势力的贵族,提拔自己的同龄人或是忠于自己的新“伙伴”,用自己中意的亲信来巩固远征军指挥部,强化和巩固自己的王权。

安提帕特大约生于公元前399年,腓力二世即位时他已经四十岁了。在此之前,他一直活跃于军界和外交界。在亚历山大远征东方时,他作为王国的代理统治者留在国内,负责统治马其顿和希腊,以及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增援部队。从远征初期的人事安排开始,亚历山大就把安提帕特派等腓力二世统治时期的将领留在后方的行省,排除出中枢。

伴随着打败波斯,亚历山大的东方化路线让远征军内部产生了裂痕。公元前330年秋,在德兰癸亚那(现阿富汗西部)地区的首府弗拉达,一位无名青年欲暗*亚历山大的阴谋败露。骑兵指挥官菲罗塔斯疑与此事有染,被处以死刑,随后,其父副统帅帕曼纽也在埃克巴坦那被谋*。该事件的根本问题是,帕曼纽派倡导马其顿国家中心主义,这与亚历山大正在推进的东方合作路线相背离。对亚历山大来说,为了贯彻自己的路线,就必须突破帕曼纽派的阻碍。即使双方所持路线不对立,亚历山大为了随心所欲地掌控远征军,将它变成一支只按自己意志行动的军队,而采取这个“狠招”也是在所不惜。

菲罗塔斯被铲除后,亚历山大将骑兵部队的指挥权一分为二,交给了赫菲斯提昂和克莱特。赫菲斯提昂虽在军事上几乎毫无战绩,但他与亚历山大关系最为亲密。为了让马其顿将士接受赫菲斯提昂担任指挥官,亚历山大又任命了一位军中公认的英勇善战的战士、优秀的指挥官克莱特,而且他还是马其顿中心主义者,适合于安抚对东方政策不满的将士,特别是老兵。公元前328年秋,亚历山大选派克莱特作为巴克特里亚总督的继任者。在克莱特出发前一天的晚上,亚历山大举办了一场宴会,顺便为他送行。在宴会上,宫廷诗人们像往常一样,高声咏诗赞颂亚历山大。诗人乘兴公然宣称,半神的英雄们跟亚历山大的伟业相比微不足道,并称其父腓力二世的业绩也不足称道。酩酊大醉的克莱特终究还是按捺不住,站起来大声说道:我先不管半神,你们没有资格贬低腓力,亚历山大的伟业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大部分的功劳应记在勇敢的马其顿人身上。

这番话深深地刺伤了亚历山大。会场的其他人纷纷责备克莱特。老兵们想方设法平息*乱,但克莱特的情绪仍然十分激动,甚至还搬出了自己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中救了亚历山大一命之事:“亚历山大啊,您的命可是我这条胳膊救的!”亚历山大勃然大怒,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朝克莱特扑去,但身旁的人拉住了他。可克莱特依旧喋喋不休,终于,愤怒不已的亚历山大失去了理智,从护卫兵手上夺过矛刺向克莱特,矛穿过了他的身体,不久后便断气了。很快,亚历山大也清醒过来,看到血泊中的克莱特,十分伤心,甚至想用矛戳自己的胸膛。亲手*害了好友,令他追悔莫及,他把自己关在帐篷里,掩面叹息,连续三天水米不入。表面上看,这起悲剧源于酒宴上的祸从口出,但从悲剧的导火索看,克莱特不满的核心就是亚历山大重用波斯人,将他们置于身旁,而这些波斯人的阿谀奉承使得亚历山大变得刚愎自用,结果导致马其顿人和腓力二世被贬低。

然而,亚历山大终究是卓越的统帅,极善于牢牢的抓住士兵的心。远征军中,有许多将士在出发前才刚结婚。远征第一年冬天,亚历山大给这些新婚将士假期,把他们送回国。这一充满温情的举措令他人气大增。亚历山大有时还慷慨解囊,以赢得士兵们的信赖。公元前324年,在苏萨,亚历山大清偿了士兵们欠下的所有债务,并且非常体谅士兵,只需出示字据即可,可以不用签名。对士兵来说,比起从债务中解脱出来,亚历山大在不知道自己名字的情况下愿意出资相助更令他们感到欣慰。亚历山大赏赐金的总额达到了两万塔兰特,连在欧皮斯退伍归国的老兵也得到了薪金以外每人一塔兰特的赏赐。士兵共有一万人,总额达一万塔兰特。在横穿格德罗西亚沙漠时,大军行走在酷热难当的广阔沙漠上,无一人不感到唇焦口燥。这时,有数名脱离队列的轻装兵在岩石上的坑洼处发现了少量水。他们将水装在头盔里,带回去献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收下后向他们致谢,然后在众人面前,将水洒在地面上,表示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这一举动令士兵备受鼓舞,仿佛是自己把水喝得一干二净一样。

亚历山大也极善于抓住机会对将士的功绩进行褒奖,促使部下们投入到荣誉的竞争中。对于亲信的表彰,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苏萨集体婚礼后举行的。当时,亚历山大依据每个人的级别、位次、战功,赏赐他们各种各样的物品。对特别英勇的人赐给黄金之冠,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其中的代表是朴塞斯塔斯,他曾在印度河流域与马利亚人的战斗中用盾牌保护了亚历山大。此外,指挥官奈阿尔科斯也因航海探险的功绩而得到了金冠。而赫菲斯提昂等亲信近卫官们都被亚历山大论功行赏。平时,等级与荣誉的差别体现在能够接近国王的范围,即与国王之间的物理距离上。对于荣誉的竞争,即便在酒宴上也反复展开。宴会是亚历山大与亲信们就各种问题各抒己见的“半正式”的政治场所。正因为所有将士的未来都取决于亚历山大的决断,所以在宴会上,亲信们常为争宠而展开激烈的争论。

实际上,除了亚历山大这些有意的控制手段外,将士间的同性恋在保持远征军的秩序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古代马其顿社会和希腊一样,是由男性间的同性恋维持的。在生死未卜的残酷军旅生活中,同性恋为将士们克服困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不论是战时还是平时,同性恋都培育了他们的友情,激发了竞争意识,帮助他们战胜恐怖心理,提高彼此的荣誉感和勇气。除此之外,同性恋还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年长者将年轻人培育成独当一面的战士。在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生动地描绘了苏格拉底及周围人之间的爱情关系。在以不败著称的底比斯神圣部队中,三百名战士被组编成情人关系,这种关系令他们为两人一同赴死而情绪高涨。

据说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昂是同性恋关系,对于马其顿人来说,同性恋极为平常,因此史料中鲜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同性恋只有牵涉到暗*国王这样的重大事件时,才会引起人们注意。例如,腓力二世被亲信护卫官帕萨尼亚斯暗*一事,也是由同性恋三角关系所引起的。

如何对待战争中的牺牲者,也直接关系到远征军的士气。亚历山大的做法是,表彰战死者为士兵的楷模,尽可能厚葬他们的遗体。同时他还不忘照料遗留在本国的死者家属。例如,格拉尼库斯河战役结束后,他把牺牲的八十五名骑兵和约三十名步兵,连同武器一起厚葬,并免除了死者父母儿女的地租、服兵役义务和财产税。对于在首次突击中牺牲的二十五名伙伴骑兵,亚历山大给予他们破格的荣誉,命令雕刻家利西波斯为他们制作青铜像,立在马其顿圣地狄翁。在当时,青铜像的价格要比大理石像贵很多。依据斯图尔特的研究:一个青铜人像是0.5塔兰特,一个青铜马像是它的四倍,一个骑马像的价格是2.5塔兰特。再加上亚历山大自己的骑马像,一共要制作二十六座青铜像,总额高达65塔兰特。要知道,远征出发时国库里仅有70塔兰特,可见这是一笔多么高昂的开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