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的远征 2

亚历山大的远征 2

首页休闲益智压力山大的远征更新时间:2024-05-04

常思勇 感悟常识 今天

远征东方的由来

远征东方这个设想最初是从何而来的呢?最初是希腊人提出的,公元前427年,来自西西里岛的古希腊辩论家高尔吉亚访问雅典。他在为战死者而作的《葬礼演说》中提出“征服蛮夷的胜利要用赞歌来赞颂,征服希腊的胜利要用镇魂歌来安抚”,煽动雅典对波斯人的敌意。在雅典从事辩论活动的吕西阿斯,也在公元前384年发表《奥林匹克庆祝演说》,劝说希腊人要停止相互间的战争,共同守卫本民族的安全。

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希腊,战争是非常平常的事情,结果不仅使得很多人命丧黄泉,还导致大片农田荒废,许多农民沦为无产市民。加之,在很多城邦里,派系间的激烈斗争屡见不鲜。获得政权的派系积极打压、驱逐反对派,没收其财产。被驱逐的一派有时会得到外国势力的支援,用武力等方式再次夺回政权,夺取政权之后又驱逐他们的反对派。如此循环往复,致使很多政治难民和家人一起流亡。而人们认为解决这种现状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组成希腊联军征服波斯,组织无产市民和流亡者去被征服的地方建设殖民城市。在公元前4世纪初,劝告希腊人和睦团结、发动对波斯的战争,已成了政治辩论的固定主题。

希腊最伟大辩论家的伊索克拉底。公元前380年,他把花费十年完成的《泛希腊集会演说辞》公之于世,明确提出远征东方的构想。他指出:希腊的土地本就贫瘠,大陆有那么广阔的土地却被闲置着。波斯人不仅是希腊人不共戴天的敌人,而且是柔弱、劣等的民族。现在波斯帝国各地动乱四起,是发动战争的绝好机会。希腊人应该团结一致,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大陆,为亚细亚的土地带来繁荣。实现伊索克拉底构想的关键是由哪个国家来领导这场远征战争。最终伊索克拉底把眼光投向了新兴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公元前346年,他以《致腓力》为题发表论说,呼吁“希望您能够协调希腊诸国的关系,成为远征东方战争的领导者”。对于已经取得伟大军事成就的腓力来说,恐怕没有比这更高的功绩了,一旦成功便可取得举世无双的英名。公元前336年,腓力派出远征东方的先遣部队,然而,他在准备开始这次远征前被暗*了。

亚历山大20岁继承王位,也继承了其父打败波斯帝国,称霸亚洲的远征计划。亚力山大比其父志向更为远大、更加野心勃勃。亚历山大究竟为了什么毅然决然进行这样持续十一年大规模的远征呢?在印度的希法西斯河畔,当军队拒绝继续前进的时候,亚历山大把他的部队长们召集起来,讲述了自己的宏伟计划,鼓舞他们继续远征,他说:对于志向高远的人来说,只要能够完成辉煌的大事业,不论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都是值得的,而艰难困苦其自身是没有界限的。这是理解亚历山大内心世界的重要线索,亚历山大的心性与他非常喜欢的荷马笔下英雄们的心性是一样的,都以永不磨灭的荣誉作为自身的追求。荣誉常常要与胜利相伴,因此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在寻找敌人、打败敌人、取得胜利,以确保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拥有常人难以匹敌的卓越才能,证明他是超越常人的英雄。正是这种追求荣誉的*从他的内心中喷涌而出,成为了他征服世界的原动力。

远征军的组建、战术与追求

骑兵部队是马其顿军队的中坚力量,八队共1800人,被冠以代表着伙伴、朋友的“hetairoi”一词,即获得“伙伴骑兵”的美称。他们顶戴头盔,身披铠甲,腰佩短剑,单手紧握长达2.7米的长矛。组成战斗队列时,八队中最右侧的一列担任全队前进引导的任务,其布局每日更新。战斗方阵一般采用矩形,有时也可转变为楔形。所谓楔形,就是部队的指挥官位于楔形的前端,全体排列成一个细长的等腰三角形,如雁形阵般敏捷地*入敌军方阵。

马其顿步兵分为被称为“Pezhetairos”的重装步兵部队和被称为“Hypaspistai”的近卫步兵部队两种。“Pezhetairos”是伙伴步兵的意思,为了培养士兵对国王的亲近感和忠诚心,连一般的步兵也给予“国王的伙伴”的荣誉称号。共分六队,每队一千五百人,共计九千人。这支由腓力二世独创的步兵部队,最大的特点是每人手持长达5.5米的长矛(Sarissa)。铁质的矛头长五十厘米,整体重量达七公斤,士兵两手持矛。战斗时,前四排的士兵水平持矛向前推出去,五排以后的士兵长矛向斜上方立起前进。当时希腊步兵的长矛为2.5米左右,而马其顿步兵的长矛攻击距离远,能够先发制人。这种像刺鼠般令人恐惧的密集部队,直到公元前2世纪才被罗马军击败,的的确确是不败的步兵部队。

“Hypaspistai”即近卫步兵,本来只是持盾的随从兵,腓力二世进行了扩充,选拔出身体强健的优秀者组成精英步兵部队。其战斗作用和重装步兵一样,只不过重装步兵每次打仗前临时征集、依据出生地编练而成的,而近卫步兵是职业军人,可以长期随军战斗。亚历山大将近卫步兵扩充到三千人,分三队,每队一千人。其中有一队是精锐中的精锐,作为国王的禁卫队。这支部队战法灵活,可以进行游击战、奇袭作战,沙漠和山岳地带的急行军,以及骑兵部队的侧面防卫,等等,所有的状况都可以应对。

亚历山大东征出发时,骑兵合计5100人,步兵合计32000人,总兵力37100人;加上公元前336年的先遣部队骑兵1000人,步兵9000人,会合后总兵力47100人。在亚历山大身边,马其顿将士们常常如手足一般跟随着他。这些将士们为什么会忠实地追随他直到最后呢?第一,最简单的答案是:他们为了希腊的大义。为了报复约一百五十年前希波战争中波斯人蹂躏希腊土地、亵渎众神的行为;为了把小亚细亚的希腊人从波斯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是亚历山大用语言和行动反复宣传动员的。第二,因为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其他选择了。在离祖国数千公里的陌生土地上,除了依靠亚历山大,还能依靠谁呢?离开了亚历山大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没有保障,不服从他就不能安然无恙地回到祖国。第三,是最为根本的,因为亚历山大与士兵们以共同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普通的马其顿人也和亚历山大一样,为追求荣誉而生存。在他们看来,荣誉是只有在战争中获胜才能取得的报酬。为了获得比别人更高的荣誉,就必须取得相应的战绩,因此必须不断地与同伴们竞争。战争中勇敢的人能得到亚历山大的认可,能升迁,获得更高的地位、威信和战利品。为了获得荣誉和威信而无休止地竞争,这是维持马其顿全军士气的机制。亚历山大正是以这种机制统治着军队的上上下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