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比松画派为人文主义理想而斗争,是第一个关注现实世界关注人类本身且有自己纲领主张、有明确创作目标和原则的艺术流派。大师们专注于亲眼目睹的社会现实,满含深情地描绘日常生活中平凡而又常见的普通现象,这种对社会的必然进步满怀信心的艺术态度至今仍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米勒,“晚钟”)
法国巴比松画派大师米勒,“扬谷者”,1848年,奥赛馆藏。这是他第一幅农民题材的作品,由于正值爆发推翻君主要求共和的二月革命,因此引起社会的关注;其实他并不弘扬暴力,而是主张如基督徒般默默忍受苦难:他笔下的这些关节粗大的最底层平民,因善而不幸的悲剧色彩升华成崇高,形成震撼人心的力量。
法国巴比松画派大师米勒,“伐木工”,1852年。虽然是静止的画面,虽然只有寥寥数笔,但观者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左边的工人是在用力地拉,右边的则是使劲地推,甚至还能够感觉到他们的膝弯都在微微地颤抖;精准的肢体语言的描绘,使画面人物体现出极强的生命活力,绝对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法国下层劳动人民的精神和灵魂。
法国巴比松画派大师米勒,“拾穗者”,1857年。写实的前景与粗略的远景形成强烈的对比,越发凸显美好的虚幻和残酷的现实,捡拾麦穗的辛劳和屈辱被背后丰收的场景成倍地放大,画中农妇自然流露出的质朴、善良的人性之美使其成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这让我想起《诗经伐檀》中“不稼不穯,胡取禾三百廛兮”的词句...
法国巴比松画派大师米勒,“播种者”,画作中青年农民稳重而匀称的步伐与手臂有规律的伸张动作形成高度的和谐,整体人物造型具有一种雕塑般的厚重感,面部表情细节被艺术化地回避,使整个身体的结构和外形的特点更加突出,朴实无华而又充满力量,因此而被某些艺评人竟然认为他是在“播撒革命的火种”。
法国巴比松大师米勒,“死神与樵夫”,1859年。扛着招牌武器死神镰刀的地狱使者,并没有用它来收割生命,只是拉扯着樵夫同行;对年老力衰的樵夫来说,死亡其实更像是一种解脱,可他偏偏留恋劳苦终日的生活,紧紧抓住刚刚伐下捆紧的柴堆不放;他用精湛技巧准确描绘了两人动态,折射出农民真实的精神世界
法国巴比松大师米勒,“种土豆的人”,1861年,波士顿美术馆藏。他笔下的农民,没有表情,没有怨言,总是勤勤恳恳、专心干活,为了简单的人生理想而持之以恒地工作,结果是充实了时间,无形中延长了生命;人生要过得充实,过得愉快,就应该经常处于紧张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之中,无聊是人生最可怕的状态。
法国巴比松画派大师米勒,“扶锄的人”,1862年,洛杉矶盖兹美术馆藏。他喜用劳动瞬间进行构图,传神的写实精确地描绘出身体蕴涵的力度;农夫在劳作的间隙将全身压在锄把上,腰背处放松,双腿僵硬地支撑着,从休息也不放下锄头就可知劳动的繁重,而从他望向远处的模糊的面容中仿佛可以瞥见麻木无奈的心灵。
法国巴比松画派大师米勒,“学女红”,1869年,美国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母亲亲热地搂着女儿,耐心地讲解着编织的技巧,女儿很用心地边听边学;现实主义的画面显然没有新古典主义那样唯美,但感觉就像平常所见,极真实,极易在情感上引发共鸣,厚重而又醒目的色彩组合更是如低沉浑厚的大提琴般震撼人心。
法国巴比松画派大师米勒,"月光里的羊圈",1873年,法国巴黎奥塞美术馆藏。画中初升的明月没有高挂天际的孤傲和清冷,硕大无朋的鹅蛋脸显得亲切温暖,极柔和的月光照亮了羊儿们归家的路,并将勤劳的牧羊人忙碌的身影凝固成一尊黝黑的雕像,成为该作的视焦点,给观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是对这些任劳任怨的普通劳动者的赞颂 。
法国巴比松画派大师米勒,“晚间猎鸟”,1874年。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农民的日常生活,是不折不扣的农民画家;他笔下的农民大多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像该作这样充满轻松气氛的绝不多见;青年点燃火把,引来夜鸟后,用棍棒敲击,妇人和孩童则捕捉受伤的猎物;画中人物动感十足,光色效果突出,只是对动物太过残忍了。
法国巴比松画派大师米勒,“渔夫”,一轮明月当空,照亮了夜色下匆匆劳作的渔民;坚实的身影,稳健的动作,熟练的手法告诉我们这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厚重的阴影中可以感觉到月光照射后的明暗的微妙变化,使画作产生越看越亮的奇妙观感,从而使观者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希望。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