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发展因素之不同

浅析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发展因素之不同

首页休闲益智艺术与雕刻更新时间:2024-05-08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雕刻艺术是西方雕刻艺术的直接源头,对文艺复兴以来的雕刻技法和审美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其影响范围甚至扩大到整个当代美术领域及建筑文化等诸方面。

现在,人们在讨论古代雕塑时通常将古希腊和罗马并提,说明二者有着深厚的渊源。若论风格,从整个人类雕刻发展史来看,它们有较大的相似性,人们普遍认为,古罗马雕刻艺术是对古希腊的学习和传承,它们都是古代欧洲艺术璀璨的明珠。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空,在不同历史土壤中产出的艺术一定存在着差异性。因为艺术文化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人们很容易混淆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刻的艺术风格而忽视其间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它们艺术价值的准确认识。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理清二者之间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异同,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并传承其艺术风格,而且有助于我们在未来雕刻艺术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借鉴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艺术成果和经验。本文尝试从区位与地域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对二者进行比较,以期抛砖引玉。

一、区位与地域经济因素比较

“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奥尼亚群岛。”希腊半岛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东南与古埃及和西亚隔海相望,使得古希腊十分便利地接受到比其更早的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和位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早于古希腊在雕刻和建筑艺术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希腊半岛境内无大河,多山,有一些小的平原,海岸曲折属地中海气候,因此其农业条件并不理想。利用地中海的便利发展航海业成为古希腊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支柱,这就使得古希腊人有了开阔的视野,在埃及文明和东方文化接触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雕刻艺术方面,古埃及人创造了大量木雕、石雕甚至是青铜雕刻的精美作品,形成了非常纯熟的雕刻技法,不仅为古希腊人的雕刻提供了丰富的样本,也为他们学习雕刻提供了技术支持。“从公元前7世纪中叶起,希腊人用大理石雕刻大型人像。

他们一定在埃及看到了用其他硬石头做成的雕像,对此他们印象深刻,他们制作立体雕像的灵感显然是从埃及来的。但是从埃及来的还有比灵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技巧。”

同时,尽管希腊半岛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不利,但那里盛产大理石、陶土,还有许多金属矿藏,这为古代手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人不论是制作的单个健美的人体雕塑还是神庙中的浮雕作品几乎都采用了大理石作为原材料,还有一些则是青铜材质。可以说正是这种环境因素成就了希腊的雕刻艺术。

同古希腊一样,古罗马也是发源于半岛的国家。古罗马发端于意大利半岛,半岛上拥有肥沃的平原和水源充足的第波河,非常适合农业和畜牧业。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在周边的文明影响下,古罗马的手工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

但是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这种受外部文明影响程度,除了古希腊与伊达拉里亚以外,其他文明的影响是甚微的。

“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则由于没有希腊那样优越的航海条件,只能在意大利本土和西部地中海有限的土地上发展,接受东部地中海先进文明的机会很小,因此发展较晚,形成罗马所特有的发展道路。”

随着古罗马版图的逐渐扩大,古罗马盛期对外贸易也变得非常繁荣,这就使得古罗马文明逐渐吸取了一些东方文明的成就,而罗马文明也对他扩张地区及其周边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伊达拉利亚和古希腊最终被古罗马吞并,他们对古罗马的艺术影响颇多,尤其是希腊的雕刻艺术对古罗马雕刻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对希腊艺术崇拜有加,定制了许多雕塑与绘画的复制件,其中有许多是我们了解伟大的希腊原作的唯一来源。”与古希腊地缘文化的相近,使古得罗马雕刻艺术得以站在古希腊这个巨人的肩上发展起来。

同时,因为地域因素而导致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特质的差异,也决定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的艺术氛围和走向,从而对二者的雕刻艺术的气韵和审美倾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连绵的山脉将当地的城邦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这些城邦多设在土壤肥沃的地区和商路附近,以此吸引移民扩充城市影响,成为该区重镇。

像雅典这样的卫城之所以占有卓越的位置当然与希波战争起了关键性作用有关,但其根源还是经济的繁荣和文明的高度发达。

为了纪念希波战争的胜利,于公元前490年左右建立了位于爱吉那的雅典娜神庙,在神庙的山墙上雕刻了特洛伊的战争神话故事,作品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美术致力于克服古风时期的痕迹,表现出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繁荣的经济使得古希腊的雕刻艺术不断发展,趋向完美。同样古罗马从一个意大利半岛上的小共和国转变成一个庞大的罗马帝国,其强盛富足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罗马的雕刻艺术的发展力量也一直蓬勃向上的日益滋长着。罗马人热衷建造大型公共设施:公共浴室、休息室、竞技场、花园和图书馆等等,一系列的罗马建筑也催生了罗马式的雕刻,拥有罗马当地地域风情的雕刻作品大量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罗马肖像雕刻的产生与祭祀祖先有关。当时很多中等以上家庭,尤其是贵族,在会客室的柜子里经常摆着从祖先脸上翻制的面具,这些面具一般用于举行祭祀活动。随着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久而久之人像雕刻就取代了这种面具模刻。

但是贵族的雕像往往要注重表现人物伟岸的形象与不可亲近的威严感,于是我们发现罗马的雕刻作品,尤其是人像在面部表情上都有一种远离世俗,姿态甚高的感觉。到罗马帝国晚期,艺术的理想光环在其政治经济衰落中消失,罗马肖像雕刻进入写实主义时期,肖像高度还原人物的真实状况。

人物雕像脸上已经全无以前的庄严,取而代之的是对内心活动的反应。雕像人物不再是伟大的神,而往往更接近于愁眉紧锁的哲学家。古希腊与古罗马在雕刻艺术方面因地域经济影响而折射出来的艺术反映是不同的。

虽然古希腊的雕刻在晚期因为经历了马其顿帝国的征服而风格有所转变,但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整体都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节奏,追求艺术本真的美感。相较而言古罗马因帝国的强大与衰落更多的掺人了社会经济变化导致的不同审美观念。

二、政治历史因素的比较

从政治因素的角度来考量,不论是古希腊还是古罗马,他们的雕刻艺术都与其政治制度的导向密不可分。由于希腊境内多山不具备成为大一统帝国所需的地缘政治基础,且多数城邦临海,拥有直接的海口,使得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能独立的对外部世界直接进行交流,这样,城邦的出现和持久存在也就理所当然了。

对古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正是为后世人文主义者所竭力颂扬的城邦制下的民主议事制度,民主化的政治氛围在古希腊深入人心,人们无论对待艺术还是外界的文明都保持一种纯朴简单的情怀。

具体到雕刻艺术中,他们在艺术的追求上是一种“自然”的完美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而罗马的议会共和与帝国专制制度则是一种对人民高度控制的制度。独裁者实行的高度中央集权统治,使得人民的自我意识薄弱,臣服并听命于君主,个人英雄主义与民粹主义横流。

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由此看来,我们便不难明白为什么古希腊的作品多为“人化”的神女和英雄,而古罗马的很多雕刻作品是一些歌功颂德的大型历史题材。

我们欣赏古希腊的作品时可以感受到它们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反观古罗马的作品则不难发现当中加入了不纯粹的功利性因素,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这样古罗马雕刻在艺术创造性上就弱于古希腊。

但是,古罗马的征战让他的实力日益强大,他的文明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希腊文明要早衰于罗马,文明的没落让他的影响力无法与之相比,而雕刻艺术也是这其中有影响力的代表。罗马帝国横跨亚非拉三大洲,因此地中海沿岸与西欧等地不程度受到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两欧诸造型艺术的影响是最为深刻且深远的。

尽管从总体米看,希腊与罗马雕刻艺术有较大程度的传承关系。但他们各的发展脉络和发展特点都是相同的。着眼于历史的角度,古希腊雕刻在小同历史时期的术特征都有明的不同的方面。

古希腊大致可分为瓦个时期:公元前二十至十二世纪的爱琴文明(或称范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这一阶段属于青铜时代,受埃及史化影响,装饰与写实的风格在其艺术作品中相交映。

公元前十一至九世纪的荷马时代是希腊神活形成期。爱琴义明逐渐消逝,原始的氏族部落走灭亡。造型艺术在这里萌芽,“几何风格”时期正式形成。

米诺斯与迈锡尼人热爱曲线图案,他们将自己创造的曲线案与海洋生物以及植物等形象变形为几何冈案。有玫瑰花饰.网纹.方格案;同心或相切圆等等此类各种造型郜是当时流行的母题。(如图《几何陶器》);

公元前八至六世纪称为古风时期,也是造岂术的形成期。此时雕刻受埃及影响的特点十分突出,人物总是正面直立的状态,表情也是篇一律的微笑,这种“微笑”后来被称为“古风的微笑”。

第四个时期是“古典时期”,大约存公元前五至四世纪时期。这时希腊的希腊造型艺术已经完全摆脱了“古风时期”埃及文明影子,人物不存都是正而直立的僵硬状态,取而代之的是写实而和谐的理想人体。

无论是对人体结构的刻I面还是而部表情的传达都已经达到理想而堪称完美的境地。古典后期,希腊的雕刻艺术愈发精健,人物表情丰富,充满人性的情感。人格化的雕塑作品让古典的光辉照亮了欧洲造型艺术乃至当今(如《掷铁饼者》)。

最后是”希腊化时期”,在历史上是马其顿统治时代。

大约是在公元前四世纪晚期至公元前二世纪中期,历史上很多文化传播的途径往往就是战争。马其顿帝国对古希腊的征服让古希腊史化与东方文明发生碰撞形成“泛希腊时期”。

亚历山大帝国的独裁统治,让希腊本土的雕刻术有了之前着力表现人物平和理想美态的相异审美观念。这种审美法则就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突出表现个别杰人物的人物个性和伟岸形象。

这又与罗马雕像的崇拜英雄人物的传统艺术风格相似。例如《帕提农神庙的雅典娜神像》,该作品又名《戌装的雅典娜》原为黄金象牙雕像。由古希腊杰出的雕刻家非狄亚斯创作于约公元前438年,但后来毁于拜占庭时代。

现有的雕像为大理石复制品,高105厘米。女神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长裙,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像。其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托物,整个形象既富有女性的温柔又示了雅典娜光辉坚毅的形象,更多的表达了人性的特征,神性较之甚少,这表明希腊化时期雕刻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古罗马不像古希腊那样因地理因素与历史时期同而形成鲜明的发展特点。古马的雕塑艺术发展依赖其不断向周围城邦扩张的征战,汲取其他它文明的优秀成果后,它又一直十分坚持己的传统与审美观念,所以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特色不像希腊有十分明的分界点。

古罗马的史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的“伊达托时期”。伊达拉里亚(Etruria)是位于现代意大利中部的古代城邦国家。大约从公元前八世纪中期起居住在伊达拉里亚的居民吸取了古希腊以及东方的文明,创造了在当时较为先进的“伊达托里业文明”。

在意大利半岛传播开来,对古罗马文明产生重要的影响。伊达拉里亚人擅长于城市建筑与商业技艺,罗马城的兴建与发展与其有着深刻的关系。

在宗教传统上,罗马沿袭伊达拉里亚,信奉位一体神。以及神像拟人化,罗马社会生活中贵族出行的仪仗以及官员服饰也都是模仿伊达拉利。

可以说罗马雕塑中大部分异于希腊雕塑风格的地方就是来自于伊达拉亚。公元前世纪伊达拉亚人被罗马人征服,他的文化也彻底融入罗马。

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30年是罗马的“共和时期”,罗马政体此时的正式名称是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这一时期也是罗马共和国不断发展,势力范围不断扩张的时代。

因此“共和时期”的罗马造型艺术也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而发展,也完全形成了具有自身同有传统的艺术特色并成熟。

约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公元前451年,由贵族和平民构成的“十人立法委员会”颁布了一部法典,并刻在十个铜表上。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罗马人日常生活的法律法规的汇编,可以看其目的是维护贵族和富人利益。罗马的雕刻往往就是这种实用性很强的作品,它们的诞生就是为了服务罗马,表达统治阶层的意志。

公元前27年至公元176年古罗马又经历了“帝国时期”,罗马的雕刻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至巅峰。许多雕刻名作也诞生于这段时期,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整个希腊。

古希腊辉煌的文明成就,丰富的文化艺术作品,技艺超群的艺术家和工匠全都属于了罗马。古罗马的雕刻艺术运在用了这样的底蕴之下发展的更加繁荣与瑰丽。

如著名的《奥古斯都像》,雕像为大理质地,像高204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19~公元前13年,是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君王像。

此像不仅突出了餍屋大维作为君王威严神武的精神气魄。远望而坚定的神情。指向远方的右臂也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三、文化因素的比较

可以说古马文化主要是继承古希腊文化发展起来的,此在雕刻艺术发展上他们的艺术风格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第一,他们会对创作对象进行理性的解析,并且拥有一套严谨的判断法则。当时的人体雕塑都会遵循最完美的黄金比例,人体结构部表情都追求真实的效果。

第二,雕塑作品都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不论是维纳斯的诞生还是奥古斯都雕像,他们雕刻的这种理念是一致的——线条的韵律与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一定是和谐的。

第三,具有共同神话色彩的信仰与虔诚的宗教态度让他们有了共通之处。庄严博大的庙宇,相同属性的神像,他们的雕刻作品形象上又那么相似。

第四点是人物一般都赋予了人格特征。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刻作品中的人物都是非常写实,具有人文情感的,也正是这种自带的人文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当然,它们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古希腊和罗马雕刻艺术存在一定的不同。

首先,由于希腊是航海国家,对外的姿态比较开放,海边的生活也使他们比较浪漫,对艺术的追求都是理想化的,所以古希腊人往往以“美”作为雕刻的最高标准,因此古希腊的雕塑对追求结构比例的和谐(如符合人体的黄金分割率)、线条的协调以及人物肌体的质感。

但是古罗马是完全不同于这种艺术创作心理。彪悍的军事文化让他的艺术作品形象往往更加硬朗,更突出个人的气魄与个性精神。从流传后世的作品中,人们不难发现,古希腊雕塑中的人物多是裸体,意在表现人体的强健与线条韵律之美。而古罗马多是着衣的贵族,宣扬伟大英雄的气魄与精神力量。

其次,古希腊在文学方面和体育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其文学神话和英雄史诗被认为是欧洲文学的最早源头。同时古希腊人十分重视体育活动,最显著的特征是定期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希腊的文学和体育的高度发达对雕塑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表现为古希腊人在进行文学和体育活动中形成了关注现实生活和追求浪漫的文化性格,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审美标准;

其次是为雕塑提供了大量的题材、故事和人物形象,一些流传后世的精美作品多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体育活动中的人物形象。古罗马一直是在扩张中建立其帝国的,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崇尚武力的侵略文化和对具有杰出武功祖先的崇拜。

因此,古罗马的人物雕像与希腊重视刻画欢乐愉悦的神像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对祖先的遗容有着非同一般的崇拜,古罗马人往往会复刻先祖容貌的雕像供奉于宗祠家庙之中,这也就导致了古罗马雕像不及希腊雕像表现手法上那么具有想象力,人物表情和肢体语言也过于严肃和单调沉闷。

与古希腊浪漫唯美的艺术追求不同,古罗马文化最为核心的特征是“求实致用”,而这个原则也确实一点不马虎地落在了雕刻艺术当中。

所有的雕刻作品几乎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的,这些作品的存在不是仅仅为了美观与装饰。他们的公共性与实用性在当时的罗马人眼里早已超出了审美价值。

四、结语

总的来说,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在审美特征和技法方面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传承关系。但因时空、民族文化乃至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二者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相异性。

首先表现在题材上,古希腊的雕塑多以神话人物和英雄为主要表现对象,内容上体现人本主义思想;而古罗马雕塑则以祖先和武士为表现对象,表达对祖先的崇拜和敬畏。

其次,在艺术表现方面,古希腊雕塑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注重想象,有较强的唯美倾向;古罗马雕塑具有很强的写实主义特征,非常关注细节的真实,讲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很多雕像都是为供奉祖先而作,带有鲜明的实用特征。

作者观点:

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么富于想象,他们是一个冷静务实的农业民族,他们的艺术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特征,希腊艺术更赋予浪漫主义的色彩。

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罗马艺术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伟壮丽的。

参考文献:

刘家和.世界上古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苏珊·伍德福德.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M].钱乘旦 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9.

李雅书,杨共乐.古代罗马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