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前文所说,艺术的内容决定形式。
在古典艺术美中,是理想符合本质,并展现出无缺与完美,而在浪漫型艺术中则不然,它脱离了肉体,直接回到“精神与精神”的和解,它真正的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而形式在在于精神的主体性。多神教被推翻,而仅承认唯一的神,唯一的精神。
浪漫型艺术依据的是绝对主体这一概念,而它却包含普遍性与个人人格之间的矛盾,以及精神的无限性和有限世界之间矛盾的和解。精神脱离肉身回到本身,因而浪漫型的艺术不再理想化客观形象,而只关注灵魂本身。古典型艺术会消除一切缺陷,而浪漫型艺术则表现出绝对精神本身。精神想要获得完整的自由,则要摆脱一切反面的,丑恶的,经历苦苦挣扎与斗争,经历灾难,死亡与痛苦,摆脱有限,上升至无限,直至不朽。
浪漫型艺术题材经历了三个阶段:
1、宗教范围内的浪漫型艺术
基督的诞生,受难,死亡,复活并升天均是表现精神之美,其苦难,受刑过程均无法用希腊式的美来体现,甚至可以说是不美的,在这种情境当中,伟大崇高的是精神性本身,是精神的无限性。
黑格尔认为“精神单就它本身来说并不是艺术的直接对象”但是艺术可以表现精神方面的情感或心情,比如”爱“,比如基督普渡众生的爱,比如圣玛丽的“爱‘,这是人间的人与神,精神与真实的统一:一种纯粹忘我,一种完全舍我的爱。
过渡到宗教范围内最后一个领域,可以联系到团体精神。在绝对精神领域,只有通过解脱有限事物的缺点,才可达到。在基督教中,这种有限性便通过殉道,忏悔,奇迹与传说获得。
殉道者们忍受痛苦,从而显示精神,但作为艺术而言,美感在这里很容易受到摧残,而忏悔则让过去的罪行与主体无关,对于奇迹与传说,黑格尔则直接否定,是无理性的,是违反神性的。
宗教领域中神性本身作为精神显现并非由艺术创造与揭示,而是艺术从宗教中借用。
2、骑士风
无限主体在宗教与艺术中表现的内容便是绝对精神,而宗教对尘世却不是积极的,肯定的,因而便产生了纯然宗教的情感向世俗热情转变的需求。骑士风情感则使主体达到了无限性,这三种情感便是:荣誉,爱情与忠贞。
3、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与形式上的独立性
现实生活放弃了宗教,放弃了骑士理想。题材转向了更广阔的人类的情感与性格。
浪漫型艺术的解体
随时代变迁,艺术家们表现的内容与形式均受到当时世界观的局限。浪漫型艺术摆脱了过去既定内容与局限,不再受到神圣永恒的内容的约束,使”人“成为了新的神,去表现一切人们的欢乐,哀伤,希求与命运中可见的普遍人性,一切让人们感到亲切的东西。故而,艺术家的自由进一步被解放,日趋听命于偶然外在事物的表现与模仿。而另一方面,“幽默的出现则打碎了一切化为对象的获得固定的现实界形象或是外在世界显现出来的东西,因而将客观内容的独立性以及它本身产生的融贯一致的内容都破坏了”,艺术成为了游戏,对外在一切事物加以歪曲与颠倒。这便是浪漫型艺术解体的两大原因。
只有当下才是新鲜的,过去的一切终将过去,并且日趋陈腐,而浪漫型艺术便在这种发展过程中趋于解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