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梳理了水产肉类从产地到门店的流程,生鲜还是很安全的

我梳理了水产肉类从产地到门店的流程,生鲜还是很安全的

首页休闲益智渔业加工厂更新时间:2024-04-21

大连的疫情有所反弹,这次仍然和生鲜有关。刚高兴了几天的大连消费者再一次回到了疫情期间的生活状态。也心疼大连经营电影院的朋友,7月20号全国有序开放电影院等业态,2天时间,大连的影迷朋友又要长时间等下去了。

新发地海鲜市场的三文鱼,海关截获的厄瓜多尔冻白虾,这次大连还有海鲜公司集体中招。

身边的朋友每过一段时间就看到生鲜出问题,心理一直在打鼓——海鲜和肉类又不能不吃,怎么采购才是安全的呢?

我和楼下T11的几个老哥认真聊了一下,做个科普。

1

从养殖捕捞到超市货架,水产和肉类经历了什么?

现在生活好了,生鲜的来源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进口产品、另一类是国产产品。

过去这几次和进口生鲜都有关联,先说说这个让大家最不放心的进口产品。

先说目前的行业从业者如何对几个阶段风险进行评估:

第一步:海外的养殖、捕捞、生产、包装。

目前全世界的疫情还在不断发展,虽然学术上已经证明牛、海鱼、虾感染新冠的概率很低,但是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难免被工厂工人、海运或空运的环境污染。这种海鲜和肉类被新冠病毒沾染的风险仍然是存在的——且,没有办法控制

第二步:海关检验检疫

除了海关例行的手续和检验检疫环节,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对生鲜食材的病毒检验格外重视。厄瓜多尔白虾就是在大连与厦门的海关抽检中被发现存在货品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从工序上来说,做到每一件产品检测,工作量太大,一般采用抽检方式。虽然原则上抽检同一批货物,基本能够检验出有问题的产品,但还是建议一旦发现某个地区的部分产品出现了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案例,要尽可能避免食用。

各大零售渠道,包括电商,包括生鲜超市,最近一个月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搜索新闻。楼下T11超市虽然没有白虾,但是出了大连和厦门的事件以后又把每批货进行了又一次的核酸检测

第三步:散装货物加工

对于鲜活的龙虾和已经包装好的鱼、虾、蟹,通过了海关的检验检疫后就直接进入流通领域,发到各个批发商或者直接进入门店。

而有些进口肉类产品包装比较大——一般称之为散装产品,进入海关后还需要进入加工厂重新进行包装(这就不算是“原装进口”了):

无论是再加工还是进入海关后直接进入流通渠道,这个环节出现被污染的概率较小。目前各级政府对经停本地区的生鲜产品(本地加工厂、或者经停本地仓库)都非常重视检验检疫。

纯粹以普通消费者的角度看,经停地区越少,概率上受到外部污染的概率就越低。也就是说在进入海关时已经包装成零售包装的合格产品受污染的风险更小

第四步:终端零售

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无论是电商的仓库、还是生鲜超市,或者是中间商(仓库、批发市场)在接收货物的时候都会进行相应的品质检测或者快速检测。

目前生鲜终端零售对人员的核酸检测已经是强制规定,所以因为员工导致食材被感染的概率较低。但是商品本身的检测还不是强制措施。T11的老哥建议,如果有零售终端渠道自主进行食材、食品的核酸检测,普通消费者采购时就更放心些。

总结一下:海外商品最强力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环节,是在咱们各个城市的海关。但是由于没办法做到每件货物检测,总是有一定的风险。一旦咱们发现了某个地区的某个产品出了问题,最好的选择就是避免采购这些产品。如果海关检测没问题,我们在终端采购时,如果这个渠道自主进行了核酸检测,就更加值得信赖。

2

除了进口产品,肉类生鲜的另外一大类是国产商品。和普通人的直觉不同,国产商品的新冠病毒污染风险,更小。

疫情出现以后,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国内各大农业生产重点地区的防疫工作都非常出色。平均水平看,国内的肉类和进口肉类相比,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概率都更低。

我们也按照不同步骤来看一看各个环节可能的风险。

第一步:饲养、屠宰。

目前中国对水产、禽类、畜类饲养标准正在逐步提高,大家一定对2018年底的猪肉价格记忆犹新,其中除了猪瘟影响,还有在那之前根据最新的环保要求,关停了一批环保不达标养殖场的影响。

疫情出现以后,规模较大的一些饲养场、屠宰场也加强了日常的卫生与消毒工作。我们聊天的时候T11的老哥说国内饲养场和屠宰场比普通消费者更怕生产环节出现问题,万一出现核酸检测阳性,不仅会连累一个地区,工厂经营也会受到巨大影响——巨额亏损。

目前从屠宰场和肉食加工厂出来的商品都会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也就是我们在超市中看到的猪肉上的“蓝章”,或者是一些高档产品上贴出来的检验检疫证明。

部分地区会进行核酸检测,目前还不是强制措施,没有这种章,是纸质检测报告形式。

养殖与屠宰环节,主要防控措施是对环境和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第二步:流通。

目前中国的肉类流通还是存在很多中间商,比如从产地屠宰场,到终端零售店一般会经过:

如果产地和消费地是县城、乡镇,收购商还会有多个层级,消费地批发商也会有多个层级。

目前国家对水产海鲜的检验检疫工作非常重视,同一批商品进入正规批发市场或批发商手中都会进行质检。抛开疫情,只要是正规渠道流通的水产、肉类,中间商经手次数和质检次数是一样的。

防控新冠角度说,目前重点地区或者风险等级高的地区批发市场才会专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食品经停的地区无法做到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

第三步:终端零售

与进口商品一样,零售终端也会对国产生鲜进行快速检测。

虽然目前国产生鲜食材没有发生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案例,答案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沾染”风险还是存在的,所以T11除了进口商品会进行检测,国产生鲜也会做核酸检测。

总结一下:从业者角度看,国产生鲜从原产地、加工过程就开始非常始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相比进口商品相当于多出了一道保险。于防控新冠病毒风险,更好些。

3

问题是对普通人来说,水产和肉类处理方法很多、流通方式很多,我们到底怎样选购生鲜商品,采购安全呢?

先说能不能放心采购,肯定是可以的。

全国的海关检验检疫、食药监局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一直很高,特别是新发地和大连出现疫情反弹后,更加注意生产流动销售领域的场地、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对出现过问题的进口商品产地采用了更高标准的核酸检测。

总体上说目前我们身边的水产和海鲜消费,卫生是可以保证的。除了刚才提到对重点地区的重点品类,观望一段时间内短期可不去消费之外,还有一些方式能让我们的采购更安心。

1)在大型、专业的零售渠道选购

目前大型、专业的零售商对产地要求、供应商资质要求更高,高资质的生产商意味着日常的消毒、检验检疫、病毒核酸检测更细致,进一步保证食材安全。

比如楼下T11卖的这个牛肉,首先供应商是国内知名企业,在外包装会附上二维码。可以直接查看牛肉的产地以及相关检测机构出具的证书。

当然产品在进场的时候再一次进行了核酸检测,也让消费者更放心一些。

建议采购水产和生鲜的时候,首先是去比较出名的超市采购,其次是选择能够扫码查看检测信息的产品。

2)选择产地直采商品

最近两年大家经常听到“产地直采”这个词,简单说就是从产地的屠宰场或者包装厂,直接通过陆运或者空运送到门店的模式。这类产品中途不用转运、没有不同批发商倒手。

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被病毒“沾染”。

新冠病毒会通过气溶胶的形式在空气中流动,我们日常戴口罩就是为了防止空气传播。牛羊肉、海鱼、虾、螃蟹、水果没法戴口罩,增加了交叉污染的可能性。新发地三文鱼案板首先检测出核酸阳性,后来在牛羊肉大厅又检测出病毒,可见在不同产品混放的区域,风险还是很高的。

采购水产和生鲜的时候,选择能够通过“溯源码”或者“一物一码”追溯产品源头的产地直送商品,为安全再加一层保障。

3)切割好的肉类与海鲜,优先选择“冷冻、冰鲜”产品

先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概念,不同方式储存销售的切割肉类,购买的时候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常温销售的肉类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与外界发生接触,受到污染的风险最大。冰鲜和冷冻肉两类都是工厂生产、带包装、专用冷链物流运输,沾染病毒风险更低。

采购切割好的肉类与海鲜,注意看“储存温度”,0℃-4℃保存的就是冰鲜,-18℃就是冷冻;。

3

单独给大家说说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总体看风险不大,他们和肉类运输是分开的,特别是对保鲜要求高的品种就更是严格要求不能混放。

现阶段蔬菜水果的产地溯源、产地直采、冷链物流水平还比不上肉类、海鲜,但是我也在T11看到了一些大型农场,逐渐在使用以前只有肉类才会用到的溯源技术。

5

海鲜和肉类这种非标准化的产品,大家买了这么长时间,其实并不清楚商品都经历过哪些流程。

这次梳理了一下从捕捞/饲养到超市的各个阶段,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水产和肉类,我们国家的检验检疫都在持续关注,总体看风险不大。如果希望采购时更放心,建议选择大型专业的生鲜超市,优先选购产地直采模式的冰鲜、冷冻产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