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航班MH370在飞行途中突然与地面失联。飞机的不知所踪引发了轩然大波,也留下了迄今为止人类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
6年已过,马航MH370依然下落不明,机上乘客已无生还的可能。但是,仍有很多组织和个人在进行着调查,势要找到答案。
不久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推出了纪录片《寻找马航MH370》,详细讲述了调查团队在MH370的搜索过程中所尝试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新技术,尽可能地还原了MH370的失事过程。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自吉隆坡起飞,预计6小时后,它将会抵达北京。
然而,当航班飞到越南上空时,这架载有239名乘客的波音777在雷达系统中突然消失了,没有留下呼救信号。
MH370的无故失踪,让上百个家庭支离破碎,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面对质疑和挑战,马来西亚政府紧急开展了搜救行动。
第一个线索来自于雷达监测。
民用空管雷达只监测到了航班飞往越南以前的航线,但马来西亚的军用雷达却记录下了更加全面的数据。
结果显示,MH370折返飞越了马来半岛,然后向西北方向飞去,在苏门答腊再次消失。飞机变换了航线,却未向空管汇报,这非常蹊跷。
另一个重要线索,来自卫星。
MH370从雷达上消失后,仍在与印度洋上空的一颗卫星定期交换信号。
信号分析显示,MH370向西北方向飞行后,又向南方继续飞行了6个小时。
根据卫星信号、航班模型和假设,调查人员计算出飞机的最终坠落于南印度洋中的一片区域。22架飞机和19艘船迅速投入了海面搜索,希望找到漂浮的飞机残骸。
然而,这个区域的面积实在太大,总面积超过120万平方公里。在这一海域里搜索MH370无异于大海捞针。
超过两周的搜索一无所获。
黑匣子成为了调查人员的下一个突破口。
MH370的两个黑匣子都有水下定位信标,其发出的信号能传播2000米,探测到信号就能找到黑匣子。
科廷大学的水下监听网络监测到了一个特殊信号,这个信号被检测到的时间与MH370与卫星失联的时间非常接近。
此外,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运营的监听站也探测到了这个信号,监听站拥有三个水听器,可以精确地辨别接收到信号的方向和距离。
结果却再次让人失望了。
经过分析,这个信号距离MH370的坠落区域很远,很可能只是来自于一次地质运动。
调查团队只得再一次改变搜索方法。
他们选择使用拖曳式声呐搜索海床,寻找散落在海床上的飞机残骸。
但是,这一方法面临着两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没有关于这一片海域的海床图。
拖曳式声呐在工作时距离海底很近,因此需要事先得知海底地形才能避免碰撞,可是南印度洋的这一片海域还没有过细致地勘探。
物理学家沃尔特·史密斯提出了用卫星来测绘海底地形。
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难道卫星还可以看到海底图像吗?当然不能,卫星只是用于观测海面的高度变化。
但是,海底山脉自身会产生引力,周围水体会向山脉聚集,卫星观测到海面产生的变化,就能制作出基本的海床图,帮助识别海底的险峻地貌。
利用这一巧妙的方法,就可以大致描绘出印度洋的海底地貌。
第二个难题,需要缩小搜索范围,否则探索工作还是会陷入大海捞针的困境。
MH370与卫星的最后一次通信数据显示,坠海前飞机的飞行高度骤减,这说明飞机是因燃油耗尽而坠入海中。
波音工程师通过模拟,复原了飞机坠毁前几分钟的飞行状态。
飞机的右引擎和左引擎先后熄火,失去了动力的MH370开始螺旋坠落。因为冲击力非常大,飞机入水时被撞成了碎片。
通过模拟飞机坠毁前的飞行轨迹,飞机的坠落范围也被缩小到了6万平方公里。
解决了这两大难题后,探测团队就可以利用水下扫描技术,在深海中拖拽着设备来扫描海床,来搜索海底的人造物体。
不久,调查组就发现了一个海底残骸带。调查组部署了无人潜航器,通过传感器进行视觉查看,判断这些海底残骸是否来自于MH370。
利用视觉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技术人员可以模拟“抽干”这片海域的海水,让海底的物体一览无余。
这项“黑科技”的分辨率相当惊人,甚至能在海底发现煤块一样大小的物体。
可惜,结果还是令人失望了。
经过15个月的努力,调查组搜索了6万平方公里的海床,却仍没有发现MH370的残骸。
就在搜索陷入瓶颈之际,一个重磅线索带来了新的希望。
2015年7月,有人在法属留尼汪岛的海滩上发现了一块金属板,看上去是飞机上的部件。
波音公司随后确认,这块金属上的序号确实是来自于MH370的襟副翼。
受此启发,一些搜索者开始沿着海岸线寻找飞机残骸。
不久,莫桑比克海岸上一块印有“NO STEP”的三角形残骸被发现,同样来自于MH370。
此后,近30块来自MH370的残骸相继被发现。
这些残骸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被发现于印度洋西侧的海岸上,而印度洋东侧的澳大利亚海岸上并没有飞机残骸。
这说明飞机坠海处的洋流是向非洲运动的。
2017年,海洋学家戴维·格里芬找了一块和MH370“同款”的副襟翼残片,通过实验,他得到了了这块副襟翼残片在海洋中漂流轨迹的特点。
借此,格里芬成功复现了MH370坠毁后,残片跨越大洋的漂流轨迹。
格里芬发现,原来的搜索区域中只有一处同时符合残片漂流模型和洋流运动的特点,位于南纬35°,而这里还并没有被搜索过。
更加激动人心的是,早在MH370消失15天后,一颗法国军用卫星也曾在南纬35度发现了疑似人造碎片的图像。
看来MH370的真相即将被揭开。
此时,马来西亚政府已经叫停了MH370的官方搜索,取而代之的是海洋无限公司的私人搜索服务。
海洋无限公司派出了8台无人潜航器,搜索格里芬指出的位于南纬35°的那片海域,搜索面积达到了3500平方公里。
令人沮丧的是,依然没有任何发现。
2018年5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不再支持新的搜索。
为了找寻失踪的239人,4年来的搜索面积已经超过了24万平方公里,对MH370的搜索也成为了航空史上规模最大,费用最高的搜索工作。
虽然MH370的失事地点和失事原因依然是个谜,但搜索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和数据对未来的搜索工作却是无价的,调查和科研人员对真相的不懈追求也令人敬佩。
MH370不会永远沉在海底,相信总会有一天,真相将会伴随着MH370一起浮出水面。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阳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