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史前人类遗址中发现了羚羊、斑马和其他体型比较大的动物的碎骨化石,还发现了用石器切割和敲碎的骨头。这就是说,随着后期人类的进化,人类开始猎*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了,包括猛犸象。
为了从动物身上切割下肉,敲碎骨头得到骨髓,挖掘植物埋在地下的根茎,史前人类学会了制造石器。最古老的石器非常简单,只具有切割和敲击的功能。
史前人类还学会了使用火,他们用火取暖、煮食物、吓跑其他动物。最古老的火炉是在中国的周口店遗址发现的。
史前人类逐渐开始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的符号思维,包括画画、雕刻和音乐。科学家在史前人类遗址发现了一些饰品,证明史前人类已有爱美之心。科学家还发现了大量描述女性身体的雕刻和绘画,他们认为这些女性雕刻和绘画象征着多产。
距今大约1万年前,世界许多地区开始进入农业社会。那个时候,寒冷的冰河时代已经结束了,气候变得较为温暖湿润。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也更加充分了。他们利用居住地区的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并最终选定少数种类作为重点养殖对象,其中有生长在亚洲西部的谷类和生长在美洲中部的玉米。通过长时间仔细筛选和培养,人类最终培育出了适合人类生存需要的动植物种类,比如绵羊、牛、猪,新的小麦、玉米品种及其他植物。这些新的动植物种类可以生产许多有用的产品,如奶和皮毛。随着农业的发展,食物大大增加了,这促使了人口的增加和定居生活的出现。人类可以长时间地储存种子、饲养家畜,这对以前靠狩猎和采集生存的祖先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
现在,就让我们透过一次次的考古发现,再加上我们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下祖先的生活。
打猎取食那些馋肉吃的泥河湾人,是迄今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猎人。
早在1998年,某些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阳原县的泥河湾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一只大象的遗骸。奇怪的是,这只大象曾被肢解,在肋骨上还留有清晰的刮削痕迹,而在大象遗骸的四周,有许多人工打制的石器。
经过研究,事情渐渐清楚了。今天的阳原县沟壑纵横,具有典型的黄土地貌,而在40万~50万年前,这里却是一个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的大湖——泥河湾古湖,湖边的森林和草地为大象、野马等食草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人们猜测,远古的一天,一群大象来到湖边喝水,而在湖旁还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群。当温和的草食类动物成批地出现在原始人视野中时,他们认为美味到来了。大象受到拿着棍棒和石头的人的攻击,一头不幸的大象在慌乱中选错了逃跑的方向,陷入湖边的泥地里。它不停地挣扎,但一切都是徒劳的,它越陷越深,而那些拿着棍棒和石头的人一拥而上……那些馋肉吃的泥河湾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猎人。
不过,史前人类并不总是用伏击的方式进行围猎,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接近猎物,有时甚至要持续追赶两三天才能打到一只鹿。这种人和动物比赛跑步的打猎方法的成功率很低,于是聪明的泥河湾人发明了一种远距离攻击武器——石流星。所谓石流星,就是把两个石球巧妙地捆扎在一起,用于攻击那些棍棒所不能及的猎物,而且在击中猎物后,绳索还会把猎物飞奔的腿缠绕起来。在泥河湾盆地的一个遗址中,人们发现了200多个石流星。
我们的祖先还发明了弓箭。考古学家在山西省朔州市峙峪村发现了距今3万年的峙峪人。峙峪人制造出了弓箭:用粗树枝或竹子做弓;用细木棍做箭杆;把俗称“火山玻璃”的黑曜石打成石头片,然后磨成箭头。有了如此锋利的箭头,峙峪人就成了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他们能够捕获野马、野驴以及骆驼这样的大型动物了,当然还有狼,而捕获狼则意味着离人类驯化狗不远了。
从狼到狗的驯化过程,可以说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段曲折的故事。通常认为,家狗的祖先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狼。史前某一天,狩猎的人们捉到了一只小狼,它只有几周大,因为个头太小,部族里的人决定把它养大一点后再吃。
今天我们知道,犬科动物在6到8周之间,其行为和生理还没有充分发育,很容易和人沟通。它们会撒娇、会讨好,和人类好像非常熟悉。正是这种在其他动物身上难以想象的特性,改变了狼的命运。
几个月后,小狼长大了,有人说要*死它,但有人却想起它的种种好处:它帮着看家,帮着打猎,是许多人快乐的源泉。他们说,为什么不把它留下来做个伙伴呢?于是,狼被留了下来,后来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普遍饲养的家狗。
我国确认无疑的家狗出土于8000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古工作者在遗址的居住区和墓葬区发现了10只狗。这些狗的埋葬姿势不一样,有的像在睡觉,四肢都蜷曲着,像被捆起来一样;有的四肢伸展,看上去是被人*死后摆成这种姿势的。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家养动物。
近年,中国和瑞典科学家用遗传学的方法研究了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654只狗,最后得出结论:狗最早是在东亚驯化的,而且很可能就是在我们中国驯化的。
驯养动物使得史前人类有更多的肉吃。从进化的角度看,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人类大脑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远古人类是不是经常吃肉呢?远古时代没有文字,但人们却把食谱留在了他们的遗骨里,而人体骨骼中所含的碳13,就是食谱的“书写者”。人们吃不同的食物,在人体内留下不同的碳13——如果常吃水稻,碳13的比值就高;如果常吃小米,碳13的比值就低。通过检测古人遗骸中碳13的比值,就能够了解古人常以什么植物为食。同样,如果想知道古人是不是经常吃肉,办法之一就是检测骨骼内的氮15。氮15是肉类蛋白在人体内留下的标记。吃肉越多,骨骼内的氮15比值就越高。
对古人骨骼的检测结果表明,光靠打猎和驯养动物是养活不了我们的祖先的,于是他们为了生存开始种植庄稼。
在我国北方地区,狗尾巴草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植物。
这种草的籽粒在史前人类吃起来味道大概很鲜美,营养成分估计也不错,因此北方的史前人类开始有意识地种植它。慢慢地,这种狗尾巴草的淀粉含量越来越多,个头越来越大,最后就变成了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米。
而在南方,大约在1万年前,史前人类从野生水稻中驯化出了人工栽培的水稻。
器具制陶自人类开始使用火,烹饪的历史就开始了。
也许是雷电,也许是堆积的树叶自燃,森林里燃起了熊熊大火,动物们四散奔逃,其中一些不幸葬身火海。对于远古人类来说,从天而降的大火未必全是坏事,因为那些烧焦的生灵变成了他们的果腹之物。然而,这些偶然得之的熟食能变成可以经常享用的美味吗?
1935年,在北京周口店,人类考古学取得了举世震惊的成果:人们不仅在这里找到了距今50万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而且还在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大量的灰烬。
研究证明,这些灰烬并非天然火留下的印记,而是远古人类开始用火的证据。也就是说,距今50万年前,北京猿人迈出了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步:开始使用火。火带来了温暖,照亮了黑暗中的世界,让那些凶猛的野兽感到害怕,火还让人类品尝到了从未体验过的滋味。于是,烹饪的历史就开始了。
大约在1万年前,发生了一件极其偶然但意义重大的事情——制陶。
事实上,考古学家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人类究竟是如何突发奇想将黏土变成了陶的。大多数人认为,这并不是刻意的发明,而是意外的产物。比如说,一个人编了一只竹筐,他想用它打水,但不行;于是第二个人在竹筐外面糊了一层泥,结果还是不行;第三个人不想再做徒劳的工作,他把糊了泥的筐扔进了火里,结果陶器就诞生了。
中国最早的陶器大约出现在距今1.5万年,是在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发现的。人们将在那里出土的一堆陶片复原,结果形成了一个尖环体的陶罐。
197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特意要求看看黑陶。黑陶出土于山东日照地区,有4000多年的历史。黑陶的厚度只有0.3毫米,最薄处只有0.1毫米,所以又叫“蛋壳黑陶”,被世界考古学界称为陶艺一绝。
史前最常用的一种陶器叫“釜”,是当锅用的。釜大部分是圆底的,使用时用三块石头把它支起来。很多研究者认为,鼎可能就是从支着石块的陶釜发展而来的。到商、周时,鼎变成了举行各种礼仪活动时使用的重器,甚至成了国家的象征。史料记载,周天子有九鼎,象征着周朝的疆域,因此“问鼎”这个词有争夺江山的含义。
在没有釜和鼎之前,煮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要先在地上挖一个坑,铺上叶子;用稻草类的东西包好食物;往坑里倒水,把烧得炽热的石头不断地加进水里,使水的温度升高;最后才把食物放进水里。有了釜和鼎,
煮东西就方便了。
釜也可以用来涮。我们今天吃的火锅,大概就是由涮这种简便的烹饪方法演变而来的。
蒸是在煮之后发明的一种烹饪方法。有一种炊具叫“甑”,类似陶盆,不同的是在底部有若干小孔。甑和釜常联合使用,釜里盛水,甑放在釜的上面,和今天用的蒸锅很相像。甑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西方人发明蒸汽机,但就运用蒸汽的历史而言,中国的甑要古老得多。
在史前还有一种器具叫“铛”,是用来烙饼的,就像今天的平底锅。铛也是非常重要的发明,铛的出现说明中国人接触面食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小麦是从汉代开始由西亚输入的,古人开始种植小麦,磨面,做成各种各样的饼,所以烧饼也叫“胡饼”(西方或西域少数民族食用的食品)。实际上,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就已经有烙饼的铛了。
我们今天最常用的一种烹饪方法——炒,倒是很晚才出现的。炒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的著作《齐民要术》里,但直到明清以后,炒才成为使用最广泛的烹饪方法。
炊具齐备了,各种烹饪方法也出现了,我们的祖先可以享受他们的美味了。不过,在此之前,他们还需要准备餐具。
考古研究证实,距今7000多年前,史前人类普遍使用勺子吃饭。这可能与烹饪方法有关,那时已经有了陶器,煮的方法普遍使用,而用煮的方法得到的常常是稀饭,稀饭刚出锅时很烫手,用勺子则省事得多。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中国最古老的进食器具中,除了勺子,居然还有餐叉。这种餐叉大多为骨质,形状跟我们现在用的西餐餐叉非常接近,而且通常是勺子和骨刀配套,跟现在的西餐餐具的配套是一样的。西餐用叉子的历史充其量只有1000年,而中国的叉子比西方的叉子早了3000年!
今天,我们中国人都使用筷子吃饭,
筷子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这还是考古学上的一个谜。不过,我们至少已经知道,中国人在夏商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了。
装扮首饰和我们一样,史前人类也有爱美之心。
1933年,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上,发现了距今大约2万年的山顶洞人遗迹。他们还在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82毫米,针体光滑。这个发现证明,早在洪荒年代,山顶洞人就已经有了针和线,已经懂得如何利用树皮、树叶和兽皮来缝制最原始的衣服。
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称山顶洞人是一群“爱打扮的人” 。考古证明,山顶洞人已经萌生了美的意识。他们用石头、骨头、蚌壳等制作装饰品,其中用兽骨制作的管和珠非常多见。在给首饰打孔的过程中,山顶洞人掌握了一种首饰加工技术——从首饰的两面对钻,这算得上是人类加工技术的一次大的飞跃,只有在人类智慧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办到。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的一个墓葬里,发现了一具少女遗骸。这个少女只有十几岁,在她的墓里出土了一套美丽的项饰,由8721颗骨头珠子穿成,还点缀有兽牙和蚌壳。可以想象,当时人们在制作这条项饰时花费了很多精力。
玉或许是古人在打制石器时偶然发现的,他们把玉制作成装饰物,后来逐渐演变成祭神用的东西。玉在古代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字典上能够找到很多跟玉有关的成语,比如“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200多个字、词、成语和玉有关,这种文化现象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玉器,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在遗址的居住区和墓地里,人们找到了100多件玉器。其中,玉玦的数量最多,它们成对地出现在墓主人的耳部周围,应该是史前人类生前佩戴的耳饰。这些玉玦已经有7000~8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耳环。
在兴隆洼,人们还发现,在一个小女孩的眼睛里嵌着一块玉。古人为什么要把玉嵌进死人的眼睛里呢?或许是这个小女孩生前患有眼病,在她死后,人们将玉玦嵌入她的眼眶里,希望起到以玉拭目的作用。
眼睛嵌玉的习俗直到两千多年后还流传着。在辽宁省喀左县一个叫牛河梁的山冈上,人们发现了一座女神庙,而在出土的女神的双眼里也嵌着玉石。看来,到那个时候,玉已经不单纯是美化生活的装饰品,已经和神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很多精美的玉器都出土自祭司和氏族首领的墓葬。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杭县附近良渚的一座土丘上,发现了一座令人震惊的大墓。墓主的尸骨已经朽烂,但从墓里却清点出了700多件玉器。什么人能拥有如此之多的玉器?这些玉器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在良渚玉器中,有一种玉器叫琮,它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从造型上看,玉琮外方内圆,似乎隐喻着天圆地方的天人关系。由此推断,玉琮可能是原始宗教的神器,是祭祀用的礼仪用品,具有无上的权威,是神的象征。还有一种玉器叫钺,它的前身是斧。大墓里的玉钺上都没有使用过的痕迹,显然不是用来耕作和打仗的,它们代表的应该是世俗的权力。
在良渚玉器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玉璧,这也是祭祀礼仪中绝对不能缺少的礼器,它成摞地堆积在墓主的身边。考古学家认为,它们是财富的象征。
经过努力,考古学家再现了这位神秘墓主下葬时佩戴玉器的情景:他的头部摆着举行各种礼仪所要用的装饰性玉器,胸部安放着琮和璧,下肢佩戴着管珠,一只镶着130颗玉珠的漆杯放置在下肢部位,他左手托着象征权力的沉重的玉钺,而放在他头部左侧的是一只罕见的琮王。拥有这么多精美的玉器,墓主人究竟是谁呢?他只能是良渚古国的君王。
考古学家在青海大通县挖掘出土了一件彩陶盆,上面画有跳舞的人,穿的衣服无袖、无领,衣长过膝,身后隐约可见一条尾巴一样的装饰。实际上,这种长衣就是在衣料上开一个跟人头差不多大小的口,穿衣时只需把头从口中套进去。这可以理解为人类最早的服装式样。后来,古人又给衣服装上了衣袖和衣领,衣袖可以保护手臂,衣领可以保护头颈。在生活中,人们体会到领子和袖子的重要,因此在社会生活中起领导作用的人物也就被称之为“领袖”。
建造房屋8000多年前,一个原始部落在黄土高坡上建起了最初的房子。
山洞曾经是人类祖先遮风避雨的家。那么,在离开山洞以后,他们的命运又怎样呢?
1977年,在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中心小学操场的地面下,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史前人类建造的房子遗迹。房子的面积不大,只有6~7平方米。奇怪的是,在房子地面四周有一些洞,这些洞里当年都插有木头,且都向着地穴上方的中心倾斜,显然是一个尖顶房。考古学家推测,这就是8000年前的古人所建造的最初的房子。科学家把建造这些房屋的人称为“大地湾人”。
受刚刚离开的山洞的启发,大地湾人最初修建的是一种学名叫“地穴式建筑”的房子,它的好处是摆脱了地形的束缚,可以随处建造,这样部族里的人就容易聚居在一起形成村落。但是,它也有一个坏处,就是敞开的口很容易进雨。大地湾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在穴口上面增加了一个顶盖。顶盖用木棍和草扎制而成,为了防水还抹上了泥。这种顶盖最终演变成了日后各式各样的房顶。
大地湾人学会了修建房顶,但这种房顶虽然能给他们挡风遮雨,但有时也会给他们带来危险。在陕西半坡遗址上,人们发掘出一个6000年前就已经倒塌的房屋遗址。房屋倒塌的原因是房顶太厚,这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还掌握不了更加先进的技术,他们只能一层一层地往房顶上糊泥和稻草,最后可能达到几十厘米厚。
几乎就在大地湾人离开山洞、建造房屋的同时,在我国南方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也有一个部落离开了洞穴,也有人认为他们离开的不是洞穴,而是密林,因为他们像鸟一样住在树上,在传说中被叫做“有巢氏”,即像鸟一样住在巢里的人。不管他们原来住在哪里,一但离开山林,就面临着河湖纵横、潮湿多雨、虫蛇出没的危险。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挖掘出一大片木构件,密密麻麻,纵横交错,遍及整个发掘区,这无疑是当时河姆渡人建造的房屋的遗迹。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房子呢?
河姆渡人建房的灵感来自于树上的鸟巢。他们先在地上打桩,铺木板,构成架空的居住面,然后立柱、架梁、盖房顶。这种底层高于地面、既防潮又防虫蛇的建筑叫“杆栏式建筑”,也就是俗称的“吊脚楼”,目前在我国南方的广大地区仍比较流行。
河姆渡人的建筑令人惊讶的地方是,7000年前,他们居然在只有简单的石斧、石锛、石凿的情况下创造了榫卯技术。河姆渡人的建筑完全是木结构的,高3~4米,长20多米,其中用到了许多粗大的原木。建筑如此规模的木屋,在没有锯子和金属斧头的古代,不知要耗费河姆渡人多少工时和劳力。
令人费解的是,没有锯子,河姆渡人是怎么把那些大树从纵向剖开做成长长的板子?考古学家发现,河姆渡人创造了一种史前工具——石楔。他们把石斧头嵌进粗大的树干里,把它胀裂,制成了一块块板子。
河姆渡人一直稳定地生活在他们的杆栏式房屋里,而大地湾的建筑则在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
经过两千多年的定居生活,大地湾的人口越来越多,房子也越盖越多。房子多了就需要进行规划,于是一个史前村落出现了。村落被分成几个部分,有居住区,制陶的作坊,以及公共墓地,而整个村落的中心是部落的议事堂或称大会堂,这是一座总面积达到420平方米,高度在6米左右(相当于今天的两层楼房)的大型史前建筑。这座建筑的编号是“F901”。
纵观F901的全貌就会发现,这座建筑以大门和火塘及其延长线为中轴,形成了中国后世土木建筑所遵循的对称布局,这种对称布局是大地湾人在建筑学上的一大发明创造。F901更神奇的地方在于它的地面。地面共有三层:最下面一层是红烧土,中间一层是砂石,里面掺和了大量的黏土陶粒,最上面一层竟然是混凝土,经检测,其抗压强度相当于现在的100号水泥! 5000年前的大地湾人是如何做出这种地面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