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员干部只有读懂“以百姓为心”的为民情怀,才能坚守为民服务的“公仆心”,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坚持以人为本,做人民群众的“解忧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直以来坚持贯彻的理念,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浙江嘉兴的初试啼声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从西柏坡的筚路蓝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才逐步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党是如此,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应当肩负起全新全新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我们工作的晴雨表,将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多沉下身子到基层,多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切实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持续增强我们的服务能力,为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打下坚实的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各地实情千差万别,人民需求多种多样.只有深入基层一线,坚持听政于民、问计于民,到群众中找办法、找经验、找灵感,才能确保为民造福精准有效,让工作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我们应当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上门到访、主动约访,还要及时回访、随时走访,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做到人民群众的关切点在哪里,我们工作的发力点就在哪里。通过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畅通“上传下达”渠道等方式,掌握民生"第一手资料".在“面对面”“心贴心"的交谈中,调动好群众"微力量",让"土方子"变成"金点子",让民声民智真正“上得去”“下得来”。
坚持以人为本,做人民群众的“实干人”。无论是"重于泰山"的要紧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家常事,只要是人民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心头大事"。在深入调查研究、汇集民情民意的过程中,我们要摈弃“只办大事,不办小事”的错误观念,增强“小事见格局,细节显作风"的意识,及时了解群众的难点、痛点问题,明白矛盾根源,找准症结所在,避免一推了之、一躲了之.要看深一些、做实一些,从细微处着眼,从小事情办起。少一些大话、空话、官话,多一些真话、实话、土话,以满腔热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忧心事、烦心事,赢得他们的五星"好评",解锁"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正确打开方式。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久久为功,共同为人民满意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