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媒体舆论场就像一个怪兽,隔段时间就需要能撕出血的话题滋养它。这个嗜血的怪兽是由这些*合体而成:媒体需要流量,公号创业者需要变现,新媒体暴发户需要割韮菜,键盘侠需要靶子,营销号需要爆款。一个猎物可持续撕咬的时间很短,满足新媒体运营者的胃口,需要不断生产新的“猎物”。
话题营销就像自来水一样,拧开就有:熊孩子故意猛推孕妇,试试能不能让孕妇流产——这“新闻”成了这几天新媒体舆论场最热的话题,制造了N个公号“10万+”,也让很多微博创造了点赞纪录。
网民的跟帖一个比一个狠:“他们还是孩子,请多判两年,因为年轻人有的是时间。”“对待熊孩子,一顿毒打是他唯一能听得懂的语言。”
可是,这是新闻吗?不是,只是一则缺乏核实的网帖,一个网友写的故事。一位妹子亲眼目睹了一名四年级,身高1米4、体重120多斤的熊孩子猛推孕妇……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这个熊孩子还悠闲地吃着零食,不以为意地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熊孩子是不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媒体报道过不少反映熊孩子劣迹的新闻:电梯尿尿,推小女孩下楼,放火,给同学喂老鼠药,能列出一堆骇人听闻的劣迹。可“故意猛推孕妇试试能不能让孕妇流产”只是网帖,我浏览了一下各大媒体的报道和各公号的整理,没有一家媒体采访了写这则网帖的网友,更没有其他相关当事人或基本的核实工作。仅仅一则未经证实的网帖,就点燃了网民对熊孩子的强烈愤怒,节奏是多么好带,愤怒是多么廉价。
好像没人关心这是不是事实,没人关心写网帖的人有没有夸大其辞,更没人关心所谓的熊孩子是不是真说过“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这样的混账话,网民们都沉浸于脑补和讨伐的正义快感中。可能在多数人看来,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网帖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这样的事完全是可能发生的,逻辑上没毛病,熊孩子完全有可能这么熊。
不基于新闻和事实去思考,而信奉“网帖故事”,这是当下新媒体舆论场的一种底色。一个个编故事的俨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教父,成为舆论领袖。陈昌凤教授在演讲中哀叹说,方汉奇教授捐100万没人关注,“老教授银行转账百万捐款 柜员疑为诈骗如临大敌”的故事才能刷屏。另一个反映着这种“故事会情结”的新闻是,人工智能帮被拐者找回亲生父母的温暖事实没有点击量,编造出的“33岁男子爱吃麻辣找到亲生父母”故事立刻刷遍全网——最终,人们记住的只是“爱吃麻辣找到亲生父母”的段子,对人工智能创造的奇迹毫无兴趣。
基于事实的报道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故事”只有消费的价值,新闻报道基于事实,指向一个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当然,并不是说故事毫无价值,在经过调查和核实后,故事也可能成为新闻报道。遗憾的是,还没有看到专业媒体对“熊孩子故意猛推孕妇”进行追踪报道。
在抽象的想像中对着抽象的群体,发泄着抽象的愤怒,因为没有细节,没有真人真事,没有多方说法,也就无法形成基于事实的讨论。面对熊孩子的故事,受众只不过随着网帖预设的情绪发泄一番,集体站在道德高地上抽象而激烈地审判。
如果是一条有事实基础的新闻,效果就不一样了。熊孩子因为做了错事,会受到惩罚;父母因为对孩子管教不够,作为监护人受到惩罚,被邻居鄙视,被舆论修理。因为真实,愤怒和批评会传导到问题的另一端,让担责者反思。比如,“熊孩子抽掉老人身后椅子,老人坐空摔倒后脑后撞击”这样的新闻报道之后,因为有事实基础,会在实实在在的惩罚中变成教训。而“熊孩子故意猛推孕妇,试试能不能让孕妇流产”这样的网帖,谁会反思,谁会受到教训?抽象愤怒的表演者们,除了煽动起仇“熊孩子”这个抽象群体的情绪外,一文不值。
故事太多,新闻太少,情绪爆炸,事实不够用,这是社交媒体时代理应反思的缺陷。
□曹林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