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室 | 声态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塑造人才,可不止是噱头

音乐教室 | 声态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塑造人才,可不止是噱头

首页音乐舞蹈声态音乐更新时间:2024-04-29

今天小Miu邀请到了一位特别的好朋友——我们的教学专家思思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期特别专题。

思思老师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主修音乐教学法专业,曾参与多项艺术实践舞台,教学实践经验非常丰富。

思思老师不仅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到产品的制作中,还策划拍摄了系列教学视频,受到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评。

这一次,我们也特别邀请思思老师来,向大家讲述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


奥尔夫教学法
不是听众,而是参与者

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出:“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

这种理论,恰好十分符合孩子们的天性。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不应当只是被动的听众,而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是创作者。

奥尔夫认为,通过音乐教育能培养儿童的情感、想象力、感受力和个性,这将直接影响人的一生发展。

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已经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并且在中国音乐教育界也风靡起来。


实践运用
正确引导,学音乐不再枯燥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上主要可分为四类:语言、动作、奥尔夫乐器、听力训练

咱们的声态音乐,也是充分贯彻了奥尔夫教学法哟!在教学软件中,通过合理的环节设置,我们希望,能帮助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下学习音乐与器乐。

体态律动:动作是身体的语言,当音乐响起,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从声势和律动中感知音乐元素,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其中,感受音乐的整体性。

乐理教学:在枯燥的乐理教学中,我们主张让学生多听、多看,比起机械性的学习,更重视音乐的功能和作用。我们希望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美好。

听力训练:在音乐教育中,听力训练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训练人对于音响的感知,了解音响的表现力。在教学中,我们选用音乐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培养节奏感,发展体验音乐的能力。

除此之外,软件中的基本功练习乐曲演奏板块均配有好听的伴奏,让孩子们不再重复枯燥的练习,而是跟随音乐的律动提高演奏能力。

对于音乐培训机构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在经营招生、增值服务上同样能够创造价值。

随着儿童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家长的眼界随之提升,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引进前沿的教学理念,机构自然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咨询、转化。

以声态音乐试听课为例,一堂30分钟的课程包含体态律动、知识点学习、互动游戏、音乐故事等环节,鼓励孩子主动参与,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而不是填鸭式的输出。这种教学方法让孩子直接接触音乐,先对音乐产生兴趣,再由教师引导,让学生作为主体,和老师一起参与其中。

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孩子,在提高音乐方面能力的同时,交往与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都会更强。

同时,机构可以将一些有趣的体态律动小游戏作为增值服务教授给家长,让孩子的音乐学习环境更完整。


音乐游戏
亲子互动,家庭教育更融洽

不仅如此,各位机构校长和老师,还可以将奥尔夫教学法实践推荐给学生家长,使他们在家也能做一些简单的奥尔夫音乐游戏,促进孩子与父母或同伴间的合作意识,让家长亲眼见证孩子们成长,家庭氛围更和谐,并增加对机构服务的信赖度和认可度哦。

思思老师在这里也为各位家长推荐了几种简单好上手的奥尔夫音乐游戏:

1、奥尔夫乐器

这个游戏需要用到奥尔夫乐器,如双响筒、沙锤、铃鼓等,或者你也可以选择亲自动手,按照不同的音色制作小乐器。

家长和孩子通过辨别歌曲中不同的声音,跟随节奏,用小乐器来进行模仿演奏。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从感性上理解乐器的发音原理和乐器构造的原理。

2、音乐图谱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倾听音乐中的内容,画出音乐中不同的元素,比如用两种图形分别表示歌曲中的长音与短音,或高音与低音,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通过这种方式将音乐视觉化,帮助孩子理解、欣赏音乐。

3、杯子舞

家长和孩子在家可借助日常生活中能够发声的用品当做乐器,如杯子、报纸、筷子,跟随音乐的节奏或音量等元素,及时随着变化的音乐做出模仿动作,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由于篇幅的限制,更多思思老师的视频,大家可以进入声态音乐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中的“干货集锦——看视频”子菜单观看学习。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奥尔夫教学法感兴趣,或者想进一步了解我们,欢迎留言哦,小Miu将在第一时间回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