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音阶由简至繁的变化

音乐中音阶由简至繁的变化

首页音乐舞蹈音调领域更新时间:2024-04-29

在人类的精神文化当中,音乐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最早源头,所有人类的语言,从开始出现到现在都会受到音乐的巨大影响。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通过音乐来解释、装饰语言,创作各种各样的歌曲。迄今为止,谁也数不清人类到底创作了多少乐曲和歌曲,可以说千千万万,数不胜数。

然而,所有音乐的产生,它的最初源泉却只来自于简单的七声音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阶最初分为宫、商、角、徵、羽。据说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就出现七声音阶。在国外也很早就使用七声音阶。现在全世界通用的都是七声音阶即Do、Re、Mi、Fa、Sol、La、Si,用数字表示为:1、2、3、4、5、6、7,一共七声。

这么简单的七个音阶,如果不对它们进行细分化,创作出来的乐曲会非常单调,很难进行旋律的转换,也显示不出音乐应有的魅力。只有将音阶向更细小、更微妙的层次分化、提升,由简单变为复杂多样化,才有可能创作出各种悦耳动听的乐曲。

人类虽然很早就发现了七声音阶,但是,如何将音阶细分化,由简至繁,却经历了上千年漫长的摸索过程。公元九世纪,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琵琶行》中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这个琵琶乐曲描述得那么形象、动听,想必那时的乐器已经不是只有简单的七声音阶了。

在音阶由简至繁的过程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位人物是中国明代的朱载堉(1536~1611)。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八度音分为十二等份,提出 “十二平均律” 的音律理论的创始人。有意思的是,他是用81个档次的特大算盘进行开平方、开立方的计算,证明了均律音阶的音程可以取为二的12次方根,即十二平均律。这一发现比欧洲人提前了数十年,彻底解决了困扰人们千年的音阶细分化的难题,堪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突破性的重大事件。

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尤其是钢琴,朱载堉的理论被广泛应用。因此,他又被誉为是 “钢琴理论的鼻祖”。可惜的是,在当时的明朝,朱载堉的音乐理论并没有发扬光大,而他撰写的《乐律全书》在传到欧洲后,指导了十七世纪欧洲音乐史的伟大革命。

据说,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于1710年前后,在佛罗伦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钢琴,就是参照了朱载堉的《乐律全书》的理论。

按照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音阶由八个变为十二个,由此按低音、中音、高音三个层次,钢琴的音键可以排成84个,音阶由低音直到高音,概括了音调的所有领域。

在音符的种类上,可分为全音、半音、四分之一音、八分之一音、十六分之一音、三十二分之一音、六十四分之一音等等,致使音阶、音调进入了极其细微的序列。

在如何记录音阶上,也是一个由简至繁的过程。现在世界通用的记谱法是五线谱,即把所有不同声调的音符用五条平行线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记谱的方法看似简单,只有五条线,但是,要把一部乐曲的所有音符通过五条线来表示出来,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里面有很多规则要遵守,要使用许多特殊的符号才能完整地把乐曲表现出来。不管乐曲多么的悠扬动听,乐队多么的庞大,五线谱都能将其概括其中。

还有一种记谱的方法是简谱。这是用数字或字母来记述音阶。虽然数字比五线谱的“蝌蚪点” 要简单,但是,要完成一部乐曲音阶的记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七声音阶通过高、中、低音调的变换,再通过音阶与音阶的连接,变成各种各样长短不同的声音。这时的七声音阶就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七声音阶了,而是上百个、上千个音阶了。音阶的这一由简至繁的变化过程,就是各种各样音乐的源泉所在。

音乐家们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根据他们的灵感创作了无数的乐曲和歌曲。当然,任何乐曲歌曲都是有组织有规律的组合,毫无章法噪杂的声音绝对成为不了音乐。就像毫无联系的文字堆积形成不了文学作品一样。音乐必须通过音乐家的创作,运用旋律、音调、音色、节奏等表现方式进行有机的组合,才能创造出了各种动听的乐曲歌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