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过那个肢体上最好的时候,但现在,该让开就让开,我只需要把舞台的经验给到年轻人就好。”
“延伸、爆炸、碰撞、跳!”金星舞蹈团排练厅里,舞者们正在跟随指令,排练着不同的动作。
11月3日至4日,上海金星舞蹈团与巴黎分团合作的全新现代舞《不期而别》将在上海YOUNG剧场开启全球首演,这也是巴黎分团在国内舞台的首次亮相。而后,该作将前往布鲁塞尔启程海内外巡演。
来自东西方不同国度,拥有各异文化背景的舞者,将在这部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舞作品中演绎女性叙事与聚散别离的际遇故事。我们在演出前对话了金星舞蹈团艺术总监金星,作为中国第一批现代舞舞者,她分享了从台前到幕后的心路历程。
1999年成立的金星舞蹈团,在2019年迎来了20周年纪念。就在那时,金星开始有了创建欧洲分团的想法。嘴上说着“就想给自己找点事儿干呗”,其实内心深处,她是想要让团里这些跳了十几年的舞者,也跟着自己走向世界。因为先生是德国人,金星一年有40%的时间都在欧洲度过,于是她把海外分团的第一站定在了巴黎。
《不期而别》是巴黎分团组建后的第一部合作作品,金星邀请了来自南非的莫娅·麦克尔和来自美国的大卫·埃尔南德斯担任编舞,试图在流动的相遇与分别之中,探索一部关于人间际遇的启示录。
2019年,这一作品就已经完成了70%的创作,后来历经三年沉淀后再度重启,主创和舞者们对于相遇与别离的现代性解读愈加深刻,也赋予了作品更复杂的生命体验。如编舞大卫·埃尔南德斯所说:“尽管每个人的道路不一样,但我们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爱恨别离,基于人类的共同经验,观众可以在这部作品中看见自己。”
在《不期而别》中担任艺术总监的金星并不直接参与编导或者起舞,而是把控起了演员的服装。作为常年在舞台上下摸爬滚打的人,她最知道什么样的服装是舞者需要的。“有的服装很美,但是面料不透气,一出汗就粘在身上,反而对演员是种束缚。或者台下看着好看,灯光一打,就没有立体感了。金星舞蹈团的很多服装都是我设计的。”
在她看来,既然邀请了编舞家来进行创作,自己就要完全给予信任。“我最多就是扒着排练厅门口的小窗看一看,像一个观众一样。”
这些年金星很少在舞台上跳舞了,看着排练厅里年轻的舞者们,她内心是否会有失落呢。对于这个问题,金星摇了摇头。
“我永远有一颗热爱舞台的心,但不要忘了人是逐渐衰老的。我不想观众有一天是带着回忆看我在舞台上跳舞,这对他们不公平。我也曾有过那个肢体上最好的时候,但现在,我只需要把丰满的经验和思考传递给更年轻的舞者,让他们可以准确地用肢体去表达。就像我的老师当年也是躲开、把我推到台前一样,现在我也该给年轻人让位了。”
在舞蹈之外,她找到了舞台上自己的更多可能性。2021年,金星成立了火星戏剧社,开始向戏剧进发。第一部话剧《日出》,她在里面饰演陈白露。明年,根据契诃夫名作改编的《樱桃园》也将在上海首演,金星担任主演。这是她力邀立陶宛导演、契诃夫研究专家图米纳斯担任导演的作品,因为导演身体原因无法长途飞行,金星带着所有演员特地去欧洲排练。
“一代又一代的舞者在更迭,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这并不影响我继续站在舞台上,借由戏剧的人物和故事去表达自己。《樱桃园》之后还有《莎乐美》呢,都在排练计划中,我一直都没有放弃舞台。”
这次远道而来的编舞大卫·埃尔南德斯曾跟金星开玩笑:“你的精力要是能装在瓶子里卖,一定是最畅销的商品。”而莫娅·麦克尔认识金星时间更久,彼此的家人甚至都很熟络。看到金星舞蹈团20多年的成长,她感慨道:“我觉得她是一个很强大的人。”
运营一家独立舞团20年,肩负着几十位舞者的工作和生活,这并非易事。金星自己也说,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就不会有今天的一切。但同时她也坦言,自己也有软肋。“比如我还是三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的妈,跟他们一比我已经完全落伍了,相处起来也很有挑战。”只不过,舞台艺术让她克服了内心的脆弱,艺术作品每每可以鼓舞人心,从中也可以获取无限能量。“强大可不是吵架,我是个非常不喜欢吵架的人。”
这一次的演出,除了新作《不期而别》,还有莫娅·麦克尔独立编舞的《回声》,那是一本有关女性的自白书,聚焦女性对生命改变的感知和体验。在充盈着水声的空间中,女舞者身着颜色各异的丝绸裙,将诗性的叙事徐徐展开。在莫娅看来,金星也像水一样,是同时装得下强大和柔软的女性。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王琛
来源: 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