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冷知识之十:老爸老爸你去哪里呀?

三国冷知识之十:老爸老爸你去哪里呀?

首页战争策略爸爸三国更新时间:2024-05-11

三国冷知识之十:

公元207年,时任东汉豫州牧的左将军刘备,某天酒后摸着自己松弛的大腿痛哭流涕(成语髀肉复生的由来)。他已经四十六岁了,从年少时起兵讨伐黄巾军算起,颠沛流离了二十三年,依然一事无成。

曹操恨他入骨,一顿操作猛如虎打的他满头包,刘备慌不择路只能投靠荆州牧刘表,从此寄人篱下,好歹养活着手下不到一万的残兵败将。

有人说命运女神微笑时不要上当,那她皱眉头时就不会吃大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刘备,在人生的最低谷并没有放弃希望,现在他即将开始收获,而且好事成双。

首先是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紧接着甘夫人又为他生下了老来子刘禅,这是他的长子,未来蜀汉无可置疑的继承者。

《三国志 · 二主妃子传》: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於荆州,产后主。

刘禅刚刚一岁时,不消停的曹操又开始南征荆州。长坂坡上,老爸刘备不愿抛弃追随他的百姓却抛妻弃子,庆幸的是神勇的赵云叔叔七进七出,总算救回了襁褓中的刘禅和他的母亲。

《三国志 · 赵云传》:(刘备)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刘禅两岁时,甘夫人染病去世。刘备倒是毫不悲伤,他很快就给刘禅找了个后妈,迎娶了东吴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孙夫人。

孙夫人天生和温柔贤淑这四个字不沾边,她可是江东猛虎的闺女,不仅身手敏捷而且刚强勇猛,身边常年带着一百多个全副武装的女保镖,纵容从娘家带来的人马横行霸道、无法无天。

《云别传》: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

据说戎马一生的刘备入洞房时就领教了她的厉害,此后每次见到她战战兢兢感到亚历山大,诸葛亮说她就是恐怖分子,唯恐肘腋生变。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刘备应刘璋邀请率军入川,四岁的刘禅被留在荆州交由继母孙夫人抚养。在这样的强悍的后妈跟前长大,鬼知道会给小孩带来怎样的心理压力和心灵创伤。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怕什么就来什么。一年后孙尚香夫人趁老公不在家,绑架了只有五岁的刘禅,打算带回娘家去要挟刘备,幸好半路又遇见神勇的赵云叔叔把刘禅救了回来。

从公元213年开始,诸葛亮、张飞、赵云奉命入蜀助战,先后发生了刘备与孙权争夺荆州南部诸郡、刘备与曹操汉中之战等等重大战事,刘禅也顺理成章的一直处于无人教育和监管的状态。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占据益州,称汉中王,封十二岁的刘禅为王太子。至此刘禅才得以到达益州与刘备相聚,父子二人已经八年未见。两年后,刘备称帝,刘禅的王太子升级成了皇太子。他老爸总算想起来子女的教育问题,开始派专人教导刘禅。

《三国志 · 董允传》:先主立太子,(董)允以选为舍人,徙洗马。

公元221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陆逊一把大火烧光了兴复汉室的家底,刘禅命中注定要背负的伟大事业,早在此时就已变成泡影。

刘禅十七岁时老爸也死了,他的两个弟弟还都太小,所以皇位的继承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可以说三国十一位帝王中,就属他的皇位来得最轻而易举。

之后的故事乏善可陈,朝廷里的事,诸葛亮说了算,后宫里的事,董允说了算。刘禅只是一个白白胖胖的橡皮图章,活像现代君主立宪制度下的君王。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恋爱中的男女多半会甜蜜的说,能遇见你是上辈子积的德,结婚以后又会抱怨说,嫁给你是上辈子造的孽。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可真是上辈子造孽这辈子倒霉,孙夫人飞扬跋扈,吴夫人倍享尊荣,她则被刘备列在随时可以割舍的名单第一行。

甘夫人为刘备生下了继承人,却到死都没有扶正,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就撒手而去,这心得是有多大?儿子总是跟随母亲,可能这就是刘禅日后选择那么独特的方式渡过一生的初衷。

刘禅生于刀兵四起的战乱年代,襁褓时期就差点死在长坂坡,要不是神勇无敌的赵云叔叔救回他早就没命,结果回来还被刘备摔了一下,且不说摔得重不重,是不是摔傻了,关键显示出刘备对儿子的不重视。

曹丕六岁学会射箭,八岁学会骑马,十岁起就跟着老爸一起征讨张绣。就算打了败仗,一个十岁的孩子单枪匹马居然也能*出重围,这个素质简直强到逆天。江东孙坚更不必说,连曹操都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反观刘备,他没有亲自教导过刘禅,甚至没有给过刘禅任何一次接近战场的机会,究其原因也许是溺爱或者疏忽,刘备只请来老师教刘禅读四书五经,平日里教诲的都是满口的仁义道德。

《诸葛亮集》中记载了刘备驾崩前,嘱托后事时提到后主刘禅的部分:射君到,说(诸葛亮)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射君是谁,现在已不可考,他对刘备说:诸葛亮感叹刘禅智慧和气量都很大,功课的修行超过诸葛亮的期望。这段文字话中有话,刘备对自己儿子刘禅的了解和认识,竟然还需要通过诸葛亮的评价,换句话说诸葛亮比刘备更加了解刘禅。

诸葛亮那么忙,也亲自为刘禅一字一句的抄写《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送给刘禅看,用心至深,可谓良苦。可问题是刘禅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孩,他乱世中的皇帝,最需要的是*伐决断和铁血豪腕,这些知识只能在战火硝烟中的生死之间顿悟,看书有个屁用!

刘禅登基的时候只有十七岁,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孤家寡人,关二叔死了,张三叔死了,赵四叔叔也就快死了。如果把刘备的创业团队看成一个家的话,这本残破的户口本上,现在只剩下他和诸葛亮两个人而已。一个家走到了这一步,恐怕很难再用爱恨来衡量这两人间的感情。

诸葛亮揽下了所有重担,他迅速和孙吴达成和解,同时又逼退了曹魏的几路大军。他把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赏罚分明,无人不服。诸葛亮权力极大,超过董卓曹操之于汉献帝,可从不逾礼,他的学问通天彻地无人能比,却循循善诱耐心教育自己。

即位之初的危机总算平稳的过去了,蜀汉也在慢慢的恢复元气,当刘禅认为总算可以消停几天的时候,诸葛亮却对他说出了命中注定的那两个字:北伐。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建号章武。同年五月开始伐吴。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不被看好的战争,赵云公开表示反对,理由很简单,曹魏才是我们的敌人,伐吴并非上策。

东吴重臣诸葛瑾也写信劝说刘备不要率兵东进,希望他权衡利弊息兵停战。他非常精准的向刘备提出了两个问题:现在究竟是应该为关羽报仇,还是应该为汉献帝报仇?你到底是想要荆州,还是想要天下?

平心而论,这些反对意见不无道理,但奇怪的是向来理智的刘备却一意孤行,谁劝也不行,态度相当强硬,仿佛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至于刘备为什么非要伐吴的问题很复杂,以后会另开一篇单独说。

六月,刘备诏令张飞率军赶往江州,但张飞未及出发便被部下刺*。这时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先主不听,遂东征,留(赵)云督江州。

江州是军事重镇,自古以水道伐蜀者,未尝不先攻江州。东汉灭公孙述、刘备灭刘璋、东晋桓温入蜀,都是从江州水路逆流而上。若江州有失则蜀汉不保,蜀汉的四方镇戍都督之一就是江州都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留下赵云镇守江州,至少说明早在战役开始之前,刘备就已经为失败准备好了退路,他根本没有丧失理智。事实也正是如此,兵败夷陵后,就是赵云从江州出战击退了吴国的追兵。

章武二年六月,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败退,夷陵之战结束。七月,蜀军撤退至鱼复(重庆奉节东白帝城),刘备发诏命改鱼复为永安,并建永安宫率军屯驻于此。可见刘备并没有返回成都的意向,永安此时已成为他眼中的底线,坚决不许东吴染指。

对刘备的举动,史书中记载孙权的反应为甚惧,蜀军虽然败北,但屯驻永安依然对东吴构成了极大的军事压力。十月,孙权遣使和谈,同时他又命陆逊坐镇西陵(宜昌),两国军事对峙的紧张状态并未因和谈而有所改变。也就在此时,李严被刘备召到了永安。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年轻时在荆州刘表手下当小吏,很有才能但声誉却不怎么样。《江表传》说:严少为郡职吏,用性深刻,苟利其身。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

曹操进攻荆州时,他逃往蜀地投靠刘璋,被任命为成都县令。刘备入蜀时,刘璋派他前往绵竹抵抗,却不料李严直接率部投降,这个举动博得了刘备集团上下巨大的好感。又因为能力出众,很快便官运亨通。建安二十四年,在刘备称帝的劝进表上,李严的大名赫然前列,足见其在刘备集团的地位。

夷陵之战战败后,蜀汉高级将领及官员死伤无数,章武二年,马超、许靖、邓方等人相继病逝。蜀汉开国时共同编制《蜀科》的五位重臣中,刘巴、法正、伊籍都去世了,诸葛亮要坐镇成都,现在刘备唯一能指望的只有李严。

李严到永安后,直接升任尚书令,由此进入了最高决策层。蜀汉的政治格局是双寡头机制:诸葛亮是Chen相,在成都处理国家的一切日常事务,若涉及到某些重要的决策,则通过书信向驻守在永安的刘备请示,而此时刘备最重要的助手就是李严。

从刘备修建永安宫的行为来看,应该是想在永安长期驻守下去,直到把东吴问题彻底解决。但是半年多以后,刘备突然病重,章武三年二月,诸葛亮匆忙从成都赶往永安,开始为刘备安排后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刘备的蜀汉政权也并非铁板一块,大致可以分为故旧系、荆襄系和益州系三大集团。

其中故旧系就是关张赵、孙乾简雍、刘琰陈到、糜芳糜竺这些起家的元老们,此时早就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都被诸葛亮拉扯到荆襄系里。

刘备投奔刘表时,曾在荆襄一带招揽到包括诸葛亮和庞统在内的很多人才,他们被称为荆襄系,是当时最强大的政治势力。

益州系原本都是刘璋的手下,除了张松和法正等个别人,对刘备都持排斥的态度,只不过为了自身以及家族的利益,继续侍奉刘备。荆襄系分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蛋糕,因此这两大势力之间很不对付。

如果没有这些益州士族的支持,外来户们也没法长治久安,所以刘备出于维稳的需要,对益州系只能是拉拢和安抚。而李严,就是益州系的领军人物。

夷陵之战后,蜀汉最大的军事威胁来自东吴,所以刘备打算把永安打造成了吴蜀边界的军事重镇,在军政方面均有建树的李严,就成了镇守永安的唯一人选。没错,不是诸葛亮,刘备生前诸葛亮从来没独立带过兵,也没打过仗,他的军事能力还要在之后的北伐时期才能体现出来。

弥留之际,刘备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个安排很奇妙,意思是让诸葛亮在成都辅佐刘禅,李严作诸葛亮的副手,主管全国军事,继续留在永安。

可问题是,军事怎么可能让二把手来管呢?而且皇帝和朝廷远在成都,主管军事的李严却留在永安,这又要怎么个管法?实在无法想象。

刘备托孤于诸葛亮的说法,在史籍中有详细的记载,其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刘备单独对李严说过什么,已经不得而知。只知道在刘备去世以后,两人围绕着权力划分的问题确实闹出过不少矛盾。

当时为防备东吴入侵,永安集结着至少三万军队,这几乎是当时蜀汉一半的家底。要知道汉前将军、假节钺的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坐镇荆州时,也就统领着三万人马而已。

诸葛亮执政伊始,重新与东吴结盟修好,永安这个军事要塞瞬间变成了鸡肋。于是李严只能在风平浪静的东线闲待着,诸葛亮压根就没给他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

公元225年,刘备去世的第三年,诸葛亮亲自带兵平定了南中的叛乱,这里没有主管全国军事的李严什么事。三年后,诸葛亮又开始北伐,他带着部队驻扎到了汉中,就更没李严什么事了。

诸葛亮不可能把有关军事的事都写成信去请示李严,李严也不可能三天两头的回信给诸葛亮,询问他军队调动的情况,毕竟再怎么说,你也只是个二把手对吧?

为了寻找存在感,李严向朝廷请求把巴中、巴东、巴西、江阳、涪陵五郡设为巴州,他要出任巴州牧,目的就是想和身为益州牧的诸葛亮平起平坐,结果被诸葛亮一口拒绝,不过为了安抚李严,诸葛亮还是把他从永安调到江州负责北伐的后勤工作。

你不是怪我之前冷落你吗?现在我让你也加入北伐的圈子里,大家一起为兴复汉室努力,不许再闹小情绪。

于是这位二把手开始肩负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筹措粮草。主管全国军事的李严在北伐期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搞后勤。虽然说后勤保障问题确实重之又重,但面对着任务和职务之间巨大的差距,李严不可能没有想法。

为了给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他又想到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馊主意,据《诸葛亮集》记载,李严写信劝诸葛亮加九锡进爵称王,九锡是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是国家的最高待遇。

九锡对汉朝有着特别的意义,前有王莽,后有曹操、孙权,受九锡的都是些乱臣贼子。李严这么做就是在怂恿诸葛亮效仿他们,绝对是用心险恶。而且要是诸葛亮这么做,那么作为同为托孤大臣的自己,迟早也可以加九锡。

没想到诸葛亮对于加九锡的行为毫无兴趣,不仅拒绝李严的一片“好意”,还写了封信告诫他:我不知道你怎么会提出这种建议,你我一心为国,何暇于身!我本来也不是什么高贵人士,只是承蒙先帝看中,位极人臣,我是不会再想其他的事的。如今国家有难,我们如果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么一起加十锡都可以,又何必只加九个锡呢?

李严依然不肯罢休,公元226年,曹魏三路伐蜀,诸葛亮让李严率兵两万增援汉中,李严开始讨价还价。最终,诸葛亮上表推举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代替李严管理江州事务,又封李严为骠骑大将军,并且把汉中Chen相府的事务全权交给李严负责,李严这才心满意足的同意出兵,当时蜀汉的官员都认为诸葛亮对李严的恩宠真的是太过了。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要不停的北伐,就是在夺取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的军权,以达到独裁的目的。事实是李严在诸葛亮辅政后,由一开始的辅汉将军到最后的骠骑将军,由一开始的镇守永安到最后迈进丞相府,他的权力和势力一直在不断的扩大。

为了北伐,诸葛亮委曲求全,每当李严提出过分的要求,最多只是写信驳回,并没有作过多的责备或处理。退让并没有换来李严的合作,反而促进他有了更大的野心。

公元231年,诸葛亮开始了第四次北伐,他在陇南市礼县盐官一带大破司马懿,取得了空前的战果。

李严也开始了他的表演,既然你负责北伐,我留在汉中负责粮草补给,那么我就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他没有拒绝诸葛亮分配给他的任务,而是在具体执行中打了个折扣,一个很大的折扣。

如果说北伐时期司马懿最大的敌人是诸葛亮,诸葛亮最大的敌人却是缺乏粮草。李严深知北伐严重依赖于后方的补给,只要卡住了粮食就能卡住诸葛亮的脖子。有他在后勤保障方面拖好后腿,北伐就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李严的设想是如此反复再三,诸葛亮一再失败之后,国库虚耗、民不聊生,等所有的人都对北伐不满意时,他李严出头的时日就到了。他既是诸葛亮之下蜀汉官职最高的人物,又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取而代之简直顺理成章。

那么粮草不足这个假之又假,完全经不起日后质证的谎言,又怎么解释呢?在李严的认知里,用一个假消息把诸葛亮骗回来,最多也就是个“误”,算不上什么“错”。

就这么拙劣的手段,其实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不要说《甄嬛传》了,就是放到《延禧攻略》里估计也活不过第一集。

李严自恃位高权重,估摸诸葛亮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偏偏诸葛亮生气了,而且是很生气。于是他的苦心谋划变成了一场闹剧,偷鸡不成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诸葛亮班师回朝后,立即启用司法程序问责。据《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在朝堂之上出示了和李严前后往来的所有信函书奏,其中矛盾重重。李严理屈词穷无话可说,当场低头认罪。

诸葛亮与刘琰、魏延、邓芝、费祎、姜维等等几乎所有的蜀汉重臣一起上疏弹劾李严。朝廷最后以诬罔罪定论,革去李严的一切职务,并削去其爵位,废为庶民,流放梓潼郡。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李严也病逝了。关于李严病逝的原因,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专门做了解释:李严一直都在期待着诸葛亮有一天能再想起他,让他获得起复。但怎料前后才三年时间,诸葛亮便去世了。而随着诸葛亮离世,他再也没有重回官场的可能。

原因就在于他的资历实在太高,诸葛亮能贬了他的官,自然也可以给他复职,但别人却不会。诸葛亮去世后蒋琬秉政,可蒋琬的资历远逊于李严,他怎么可能把李严这样的老领导请回来呢?把你放出来,是你听我的还是我听你的?反正已经把你废为庶人了,那你就继续废着吧。

至于皇帝李严就更指望不上了。且不说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单只是托孤大臣的这一层身份,就不可能让刘禅对他有好感。因此李严只能幻想着诸葛亮回心转意,然而诸葛亮却过早去世,让李严的美梦成了空。

李严的期望实在是一厢情愿,根本不切实际。诸葛亮对身后的人事安排准备的十分充分,对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人全都有详细的交代,在他的人才梯队和干部序列里,压根就没有李严的位置。

职位一旦过高,那么下去了就很难再上去。只有把你打下来的那个人,才有可能再让你回到原处。至于其他人,防着你都来不及,怎么会把你放出来?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而且也不乏前车之鉴,但历史的荒诞也就在于此,前车已覆,后车依然不诫。

不管怎么说吧,通过李严事件,诸葛亮全面打压了反对派益州系,自此蜀汉上下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北伐中原。

然而命运留给他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还于旧都的梦想,已经随着夷陵的一把火、白帝城的一场雨、五丈原的一阵秋风灰飞烟灭,兴复汉室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诸葛亮自己也深深明白,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连神机妙算文韬武略的武侯孔明都回天乏术,剩下的人还能有多大的希望?

战国之后,割据四川的政权就没有延续超过五十年的,这是诸葛亮鞠躬尽瘁论证出来的天命,不是任何人力所能改变的。

伐魏亦亡,不伐魏亦亡,何如伐之?更何况倘若只想偏安一隅,先帝何必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即使大业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成功,老臣也愿替先帝一试。

诚然,诸葛亮有节奏的五次北伐,几乎把曹魏打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对更多的人来说,北伐已经变成了一种煎熬,消磨着这个弹丸小国最后的气力。

诸葛亮已经时日无多,死后谁还会来继承他未尽的事业,毕竟大家都累了,每个人都想要休养生息,过几天舒服日子,比如蜀汉政权第二号重臣刘琰。

除了马谡,诸葛亮几乎没*过大臣。但为了北伐大业,刘琰必须死,哪怕是莫须有的罪名,他都必须得死。

小国在夹缝中求生存注定不能偷安,蜀中闭塞且富足,忘战必危。小富即安的刘琰比玩弄权术的李严危害更大,他代表着人性中苟且偷生的惰性,最终会把蜀汉拉入毁灭的深渊。

老版三国中《秋风五丈原》一集,诸葛亮油尽灯枯,在回光返照的恍惚中,看到汉室兴复,还于旧都,后主刘禅登上宝座,兴奋的像个孩子,自己率群臣于殿中大礼参拜,抬头一笑。转眼间,鹅毛扇自手中悄然坠落地上,这一幕着实让人感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一个时代结束了。

诸葛亮刚一去世,蜀军就开始内讧。据《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载临死前留下政治遗嘱。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费祎)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诸葛亮钦点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可魏延和杨仪都想推翻这个遗嘱,这就是所谓的魏延造反事件。其实魏延压根就没想造反,他只想夺取军权继续北伐。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刘禅为此事咨询了董允、蒋琬的意见,最终决定站在杨仪一边。

结果是魏延兵败被*,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这是多深仇大恨啊,还要鞭尸灭族。

这件事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诸葛亮尸骨未寒,魏延就想夺兵权,杨仪先斩后奏,还灭魏延三族,造成既成事实,可见这两人都不把刘禅放在眼里。事后杨仪甚至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杨仪当初说魏延造反*了魏延,现在居然说诸葛亮死后,自己要是率军投降魏国就好了,当真是该死!

二十七岁的刘禅决定遵照了诸葛亮的遗嘱再次放弃权力,把国事交付给蒋琬,蜀国完成了权力交接,度过了诸葛亮死后的危机,刘禅在此时的表现可圈可点。

诸葛亮辅政的十一年里,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仿佛是自己国家的看客,悄无声息。

有些人做不了皇帝,但他们可以做别的。比如李煜是个优秀的文学家,宋徽宗是个书画家,朱由校是个好木匠。就像《围城》里说的:你不讨厌,可全无用处。刘禅是没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却是一个和善沉稳的普通人。

魏国夏侯霸投蜀时,刘禅亲自接见了他,他拉着自己的儿子的手对夏侯霸说:你父亲(夏侯渊)在定军山英勇的战死,何其荣耀,他理应受到国家和敌人的尊重。这些孩子们都是夏侯氏的外甥(张飞的夫人是夏侯族人,刘禅的皇后是张飞的女儿),不管过去如何,现在你既然来了咱们就是一家人。

穷途末路的夏侯霸已然垂暮不堪大用,曹魏夏侯氏的势力也早就不复当年。可刘禅和他老爸一样,从未以势取人,他们都只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而且尽量做到最好。

诸葛亮时期制定的制度,是一种非常进步的“分权政策”,君权与相权分立,避免了权力独大造成国家因为个人的失误而迅速走向崩溃。

诸葛亮死后,刘禅不但延续了诸葛亮的分权制度,还进行了改革:以费祎为尚书令,主持政务,以蒋琬为大将军,主持军务,将权力一分为三,君权,行政权,军权三权分立,这是对诸葛亮制定的“分权制度”的继承与进一步完善。

他取消丞相一职,把大权回收到自己手中,从此蜀汉再没权臣。反观曹魏和东吴的政治斗争和疯狂*戮,终整个季汉帝国时期,没有发生过一起内部争权*戮事件,这就是诸葛亮和刘禅实施的“分权制度”带来的妙处,季汉帝国一直是三国中最稳定和治理最好的政权。

诸葛亮去世后,各地臣民纷纷上书,要求在成都给诸葛亮立庙一事,被刘禅以违背礼制为由拒绝。秦汉礼制唯天子可立庙,本无臣子单独立庙之礼,有功大臣如张良萧何、卫青霍去病者也只能配享帝王的太庙,这是国家制度,从无例外。

此后数十年间,蜀中百姓自发私祀诸葛亮,百姓巷祭,戎夷野祀,刘禅假装看不见,也从不加任何禁止。直到有些大臣提出了变通的办法,改立庙于距离诸葛亮墓地不远的沔阳,尽顺民心,存德念功,又崇正礼,刘禅从其议。

其实此举依旧违背礼制,但刘禅毫不犹豫的为诸葛亮开此先例,几千年来也就这么一回,北宋时司马光还专门批判刘禅这样做,是为君臣私情而破坏礼制,大大的不对。

刘禅一出生就得到了太多不想要的东西,他肩负着一个谁也完成不了的使命,于是他决定放下,给自己一个解脱。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教导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是亲近的意思,贤臣们此时在哪里呢?为了抵御魏国,蒋琬、费祎、姜维等人大部分时间在汉中等地屯田练兵。

刘禅久居宫中不问政事,自然会亲近身边的人。贤臣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功绩获得权力、地位。而小人们只用阿谀奉承,讨好皇帝就能飞黄腾达。

公元246年,刘禅三十九岁时,董允去世了。忙于工作的老爸死了、记不清长相的母亲死了、刚强勇猛的继母死了、一心北伐的相父死了、现在天天盯着他管着他的董总管也死了。从此他总算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再也没人管他了。

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在要刘禅好好学习、努力上进、做该做的事,不要做想做的事,明明有的是钱但就是不允许任性。

刘禅心里对诸葛亮、对董允肯定有意见,但他毕竟没有像他之前和之后的那些同行一样反攻倒算,他很清楚这些人是为他好,只是好的方式不是他想要的。

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刘禅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了,他重用姜维,让他放开手脚去北伐。之后的十一年中,无论有多少人提意见,他都没有罢免姜维的兵权。刘禅不是一代明君,也不是一个昏君,姜维你要克复中原,没问题,只要别打扰我的安宁就好,我不干涉你们,你们也别干涉我。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益州系的官员不愿意在自己家乡打仗的,他们打算投降。挺身而出的只有荆襄系的后代们,赵云的儿子战死,张飞的孙子战死,诸葛亮的儿子孙子战死,他们愿意为了刘禅去死,之前那个皇帝刘备叔叔对我爹很好,对我也很好,现在皇帝哥哥有难了,我会拿命去保护他!

邓艾兵临成都城下时,城中还有三万守军,粮草还能坚持一年,姜维率领的主力部队也正在千里勤王,刘禅想了想,还是选择了向邓艾投降,回想当年刘璋被围在成都,也是三万守军,也是一年粮草,可官民百姓想的是抵抗。可现在呢,大伙考虑的是向谁投降,谁能接受我们的投降?

就像后世的崇祯皇帝,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时候,文武大臣都跑了个精光,他想找人商量都办不到。刘禅也是如此,加上他根本不是那种性情刚烈,敢于一拼生死的主,做出投降决定也不难理解,也罢,那就这样吧。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人生,你不能因为白门楼前高顺宁死不降,就说人家张辽没有骨气对吧?刘禅和大多数人是一样的,也代表了不少益州人的心愿,早早结束战争还大家一个国安民乐,多好?

忠与不忠,义与不义,其实并非是对立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以为的不义,有可能才是真正的大义。刘禅选择不抵抗,能活下来的不光他一个,还有千千万万的四川百姓,为什么一定要做一个有难则用其死的独夫呢?

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里也许并非是酒宴上没心没肺的傻话,而是二世而亡的无奈和不被世人理解的心酸,但就这么一句话,不知道保全了多少个曾经为蜀汉,乃至大汉帝国流血流汗尽心尽力的人。刘禅做的不是错事,他做了必须有人承担的事。

七年后,六十四岁的刘禅在洛阳安然去世。此时钟会、邓艾、姜维早已化成了一捧黄土。

对于很多人来说,自由自在容易,权位遥不可及,对于刘禅则反之。他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在用自己生而具备的换取求之不得的。只不过我们从坚持到妥协,他从妥协到坚持,如此而已。

刘禅用一生,证明了一个人干一份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还不能改行是怎么样的悲剧,好在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把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完人生的旅行,不必背着一堆明明不想要还不能丢下的行李。

更多内容,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捕风捉影者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