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天时间,总算抽空把这本书读了一遍,简单写个读后感吧。
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什么不是左岸那?因为左岸被老毛子强行侵占了,鄂温克族基本上都被赶到右岸生活了,左岸不是咱们的地盘了。
鄂温克族是骑在驯鹿上的少数民族,驯鹿是他们的灵魂,是他们的神灵,也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的生活基本围绕着驯鹿和白山黑水。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正是有了信仰,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团结起来。鄂温克族当时还是实行酋长值,一个个小部落兴衰荣辱取决于酋长的能力和驯鹿的多少,还有这个部落能生多少娃。
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女人一生嫁给了两个酋长。她活了九十多岁,难得的高寿。随着她的回忆,向我们铺开了从清末到民国到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段时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氏族里发生的家长里短。
这篇小说之所以能获得矛盾奖,我个人感觉她只是平静的讲述了这个民族发生的一些平静的事情,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人如同那花儿,来了又走了,没有什么伟大的人性,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希楞柱里呢喃的风只是为了繁衍后代,风带来了生机,风也带走了灵魂。玛鲁神和萨满的舞蹈与鼓声,更是神秘的自然超能力的不可说。不可说,也是没什么可说的,就像所有的生命,有花开就有花谢,有花就有果,有果就有生机,就有希望,就有一代代的传承。通过老奶奶的口,这些事情娓娓道来,如同风吹过了山岗,人们平静的活着。这也许就是本文最伟大的地方,不夸张,不做作,不刻意,不啰嗦。
据说这本书读起来能让读者平静下来,其实这本书适合四十岁以后年龄的人去读,正如我说的,没有太多诡异的故事,也没有啥心灵鸡汤,更没有歌颂啥人性,也没有什么歌功颂德。只是时间在流逝,生命在延续,你改变不了什么,也预测不了什么,你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你只需要看着这一切。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你静静地看着这些文字,听这位酋长夫人慢腾腾的讲述着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它和狼图腾有点类似,但是在讲到鄂温克族的神秘也没说太多,唯一神秘的就是萨满的起死回生,让人半信半疑。
莫言讲过一句话,文学不是歌功颂德,它是讲述发生在身边事物的再思考。不要大谈什么人性,也不要说什么千年功德,百年之巨变,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好好活着,胜于一切。
书是一本好书,小说是人生,人生是小说。正如戏如人生,都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倒不如小酒一杯,豆腐一锅,小书一本,小梦一做。
——张扬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