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6年,成吉思汗针对当时蒙古和金、南宋三相对峙的局面,请教降将郭宝玉是否有统一天下的良策。郭宝玉认为无论是金朝和南宋,他们对于所占的地域环境都非常熟悉,单靠短时间的急兵攻击,很难有破城的成效,唯有“奇兵出奇路”才能获得成功。
成吉思汗(雕像)
所以,郭宝玉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战略方针,即在原北方进攻南方的三通道外(注意:宋元时期的南北通道主要是长安四川道、淮河平原交通网、南襄隘道),开辟南方战场,进而分散南宋、金在北方防御阵线的兵力,达到多边消耗金和南宋军事力量的战略目标。
据《元史·郭宝玉》记载:中原势大,不可忽也。西南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图金,必得志焉。
从资料来看,郭宝玉的这项战略方针在当时主要针对的是金国。但是,最终金国被南宋和蒙古大军合围灭亡,所以郭宝玉的这番战略方针并没有得到成吉思汗的高度认可以及可实施的环境。反倒是在蒙古军队由北向南攻击南宋之际才被蒙军高层注意,由此,这项自西南横贯东南的大迂回战略才终于进入战争舞台。(注意:蒙古军队是在东起江淮西至陕西、四川的宽大正面对南宋实施大纵深作战)
蒙古军队的战略大迂回
公元1253年,蒙古军队统帅忽必烈为达到进攻南宋都城临安的战略意图,便命令三路大军以达拉沟(注意:达拉沟到临安的直线距离在2200公里以上,实为非常遥远的战略大迂回)作为先期军事起点,进而在夺取云南以后作为军备、粮草、兵源的中转点,南下广西桂林后再度北上直取南宋粮草储备重地-两湖地区,并于其他北方军队汇合后合围江淮地区,直捣临安。
那么,有朋友就会有疑惑,凭借蒙古骑兵的强大机动优势,为何不以先期占领的河南、江苏等地作为军事跳板进攻临安,而是舍近求远从千里之外的山区作为进攻始发点?要知道从这些占领地出发到临安的直线距离不过400公里,并且东部地形也较为平坦,非常适合大军团或者骑兵集群进行军事攻击。反观蒙古军队如果从西部山区出发作战,一路不仅会受到自然地理环境限制,延缓行军速度,而且还有可能遭受来自南宋军队的伏击,造成战略目标被提前暴露,迂回战略不就功亏一篑。
蒙古军队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由北向南进攻通道的军事威胁因素,就会发现从西南地区出兵进行合围战略反而是减小己方军队伤亡,并且还能降低南宋军队攻击锐气的军事良策。
西道——长安(汉中)四川道
蒙古军队即使能够短时间占领四川大部分地区,但是无法突破南宋将领孟珙在重庆合州一线设置的立体化防御堡垒。同时,蒙古军队往往因为后勤补给的中断,而失去持续作战优势,转而只能退出四川盆地北上,无法进行连续的军事攻击。
中道——南襄隘道
虽然说,蒙古军队凭借骑兵和步兵的协同攻击优势短暂攻取了襄阳。但是,孟珙却在襄阳周边城池构建了严密的防护体系,城城相连,使蒙古军队在中道前期执行的机动战争,变成了风险很大的城池攻坚战,进而也消耗了蒙古军队的精锐作战力量(注意:对于草原部落起家的蒙古军队,对于城池攻坚战他们几乎没有优势或者经验。在灭亡金国时,城池的攻击策略还是南宋军队提供的)
东道——淮河平原交通网
虽然说,东道的淮河平原地势非常平坦,俨然适合大军团行进。但是,淮河平原地区有许多长江支流水系以及其他中、小水道网交错分布,而部分地区容易形成沼泽地,自然严重阻碍了蒙古骑兵进行正常作战。同时,蒙古骑兵常年征战陆地,俨然不熟悉水战,便无法对南宋军队形成稳固的进攻趋势。
蒙古大汗蒙哥进攻四川之战
所以说,如果蒙古军队想要在短时间内依靠骑兵的机动优势快速将南宋一举灭掉,就不能进行一城一池的攻坚战,自然必须打破攻坚战的僵持局面,进而将蒙古军队的所有兵力重新机动起来对南宋军队实现大迂回包抄。
所以,忽必烈准备在南宋的南方疆域开辟一条新的迂回战线,进而可以和北方的三路蒙军对宋军形成合围之势。那么,作为迂回战略线中转点的云南自然便成为蒙古军队进攻两湖以及江淮地区的新跳板。
至于蒙军为何会选择云南作为军备中转基地,实际是为迂回战略做前期准备。一般情况下,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作为最具机动优势的军事单位,为获得最佳的机动攻击效率,便会进行反复的迂回战役,进而持续扩大进攻区域,达到战役的最后胜利。
蒙古军队准备攻击
其实,在蒙古军队进攻金国时,他们便以汉中为起点,迂回汉江至湖北近百余里的直线距离后,进而在金国防守薄弱的后方阵地突破防御疆域,一举灭掉金国。所以,蒙古军队势必要找到一条发挥骑兵机动优势的南方线路对南宋腹地展开突袭。
不过,金国疆域大致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势平坦地区,蒙古骑兵因此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完成数百里的长途迂回战略包围圈。但是,南宋疆域境内不仅有丘陵、高山等各种复杂地形的限制,南方的迂回战线少说也要2500公里以上(注意:南宋的南方疆域主要包括广西、广东和四川南端部分地区),这自然给蒙军的迂回战略带来不小的挑战。
幸运的是,在广西的南端还有一个安南,安南国土面积狭小,军事实力也偏弱。只要蒙古军队从达拉沟进驻到西南边陲地区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攻占安南(注意:攻占安南实际上是给攻入广西的蒙古军队提供一个后勤保障基地),由此可以获得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也能顺利进入广西地区。(注意:从安南的地理位置来看,一旦被蒙军攻占,蒙军知识可以开辟两条新的进攻路线,一条由四川腹地进入重庆地区打击三峡地区的宋军,一条便是直接以广西为基点,直接北上湖南进攻宋军)
忽必烈灭大理之战
其实,一旦蒙古军队进入广西,便可以凭借漓江北入湘江流域,从而到达两湖地区。由此,南路的蒙军和北路的蒙军便可以协同攻击两湖重镇鄂州,一举占领两湖地区,进而切断临安和西南地方的军事联系,转而集中步兵和骑兵等多兵种的攻城力量一举攻占临安以及附近的江淮地区。
同时,蒙古军队迂回战略的间接目的也无非是分散南宋军队的前线优势兵源,造成南宋军队的防备力量日益削弱,有助于蒙古骑兵实现快速打击。
公元1258年,蒙古军队便随即对南宋发动全面的征服战役。当然,北方的三条通道(注意:三条通道对应的战场为江淮战场、两湖战场、四川-重庆战场)依然是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除开沼泽较多的两淮地区作为蒙古军队牵制南宋军队的后端战场,并不直接进行大型迂回战略的合围。四川战场和两湖战场自然成为南北军队进行合围攻击的主要战斗区间。
蒙军轻骑兵
其中,以蒙古中路军为核心军事力量的忽必烈部与北方张柔军队在攻占江淮地区以后,进而掌握住两湖至江淮地区的军事主动控制权。此时,如果西路蒙军突破三峡后,以优势水陆大军与中路军汇合,南宋的长江西线自然被悉数攻破,由此南宋便会遭受灭顶之灾。
但是,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有趣。公元1259年8月,在重庆合州钓鱼城前线督战的蒙哥大汗却因为疾病当场暴毙,正在前线作战的蒙军收到消息便交替掩护撤出钓鱼城战场。按理来说,如果统军主帅无法领导军队进行持续作战,指挥权就应该直接下发给低一级将领。但是,蒙古军队内部却有一个致命缺点,一旦主帅暴毙,整支军队都要停止当前作战态势,返回集聚地商讨新的蒙古大汗选举活动,这自然是军事战略上的一大败笔,真可谓是“前功尽弃”。
同时,在忽必烈多次攻占鄂州未果的情况下,他也只能率领中路军返回大营,进行蒙古大汗的选举。当然,南宋也因为这个机会在南方地区多存活了20余年,直到1279年的崖山海战,20万余南宋军民葬身大海后,南宋政权才终于走向覆灭。
宋蒙钓鱼城之战(雕像局部复原)
其实,在忽必烈率领蒙军进行战略大迂回的680余年后,由江西瑞金出发的一支队伍便沿着迂回战线的逆时针方向进驻遵义,进而在陕甘宁顺利会师。所以说,大迂回战略也是己方军队保存实力最为重要的特殊作战形式。
文:历史小记者,参考《元史》以及其他附属历史资料
图:部分网络配图,部分独立绘制配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