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器械 ~ 中华兵器篇

攻城器械 ~ 中华兵器篇

首页战争策略城池攻坚战官网更新时间:2024-05-11

我国夏代就筑有城墙,所以城池攻坚战应当也起自于此。目前最早攻坚战的的记载是出自于《诗经》,里面有几句诗描写了周文王去攻伐崇国的都城。春秋末期的兵书《孙子》对攻坚战有比较独特的见解,提出“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还有提到“橹”、“轒辒”、“距堙(土山)”等一些攻守器械。战国末期的《六韬》对军中所需要的器械有比较全面的介绍。

最经典的当属《墨子》一书中对攻守战的记载,其中讲述了墨子与公输盘(鲁班)两位大师,就楚伐宋的问题上,展开一场攻守模拟战,鲁班九次攻击都被墨子挡了下来,到此鲁班已无其它方法,而墨子还有多种守城方法,最终楚王放弃攻宋。可见当时的攻守器械水平已经很高了,不过书中并未详细说明九攻九守之法。《墨子·备城门》中有归纳12种攻法,就是“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轒辒及轩车”,不过也没有具体说明。针对这12种攻法,还提出防守原则,即“城池修,守器具,推粟足,上下相亲,又得四邻诸侯之救,此所以持也。”因为墨子“非攻”的思想,所以防守方法及器械记载比较详细,但进攻方面则较简略。

从秦汉到三国,提及较多的攻城器械主要是两大类,一是用登城的云梯;二是用于掩护的轒辒;这两类器械都不能用来“撞城”,从1976年合肥出土一个貌似用来“撞城”的撞车头来看,有可能东汉或最晚于三国,就有第三类攻城器械了,是用于破坏城防的。后代的攻城器械虽然越来越多,但大体还是分属这三类。唐《通典》对常用的攻城器械做了概括,但没有提到破坏城防类的器械,说明这类器械应该在唐的应用还不广泛。宋是古代战争器械发展的顶峰,《武经总要》中就列出几十种攻城器械,包括好几种破坏城防类的器械,说明此时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

檺桥类器械

之前说过,商代的城墙外就已经有壕沟了,不过相关的文献记载还是很少,早期关于渡壕沟的方法跟器械也很难找到。直到《六韬》一书中才有对壕桥的记载,《六韬》是战国时期的后人伪托吕望(即姜子牙)所著,反应了战国时期的水平,从书中可得知,战国时壕桥称为飞江、飞桥,这时的壕桥已用上销轴及辘轳,每具宽为一丈五尺,可以八具并用,供大部队通过。

《武经总要》中有三种壕桥,有两轮壕桥、四轮壕桥跟折叠桥。里面有记:“壕桥长短,以壕为准。下施两巨轮,首贯两小轮,推进入壕,轮陷则桥平可渡。若壕阔,则用折叠桥,其制以两壕桥相接,中旋转轴,用法亦如之。”不过图里却看不到大小轮,倒是在四库全书的《武经总要》中有这样的图。

战国时的壕沟宽已达“二丈以上”,所以壕桥长是超过二丈的,因此所用木材也是粗大的,整体上壕桥是很笨重的。壕桥的轮子是比较大的,要起到桥柱来支承壕桥的作用,这样才会在壕沟稍宽于壕桥长度时,使其“桥平可渡”。如果壕沟较宽就用折叠桥,从图中可看出已用了转关(即销轴),但见不到辘轳,古时辘轳一词常指滑车、绞车等,从有些古籍中可知这里应该是用绞车。另外四库全书的《武经总要》的折叠桥更合理些,一是桥上没栏杆,不会因两段桥面高度差太大而无法相连;二是轮子也比较大。

《武经总要》中还有二种壕桥,就是下图的填壕车跟填壕皮车,不过书中没有文字说明。填壕车应该跟折叠桥类似,不过不下水。填壕皮车有车厢封闭,可保车内人员安全。

地道

地道有进攻地道跟防守地道两种,之前说过防守地道了。进攻地道有两种作用,一种是通过地道潜入城内;一种是破坏防御建筑,如在城墙下挖掘地道,并以木柱、木板支撑,等挖得够长时就放火烧柱,以使城基塌陷。

进攻地道跟防守地道结构尺寸大体一样,《墨子》中记有两处防守地道尺寸,一处记高宽各8尺,一处记高7尺半。还记有如何修建,即在挖掘时,每隔两尺,就在地道两旁各立一根直径为二尺半的柱子。两柱子间隔七尺,柱子下方垫石座,两柱上方则撑以木板,叫“负土”,以来支撑上方泥土防止塌陷。湖北黄石铜绿山古铜矿中有战国到汉时的古矿坑道修建情况,里面立柱下也是用木板相联,而不是石座,这样立柱跟上下板就形成一个封闭的方框。

《武经总要》中对地道的描述是:“地道约高七尺五寸,广八尺。凡攻城者使头车抵城,凿城为地道,每开至尺余,便施横地栿,立排沙柱,架罨梁,防城土下摧,凿之渐深,则随益设之,彼夫运木,皆自头车、绪棚内外来往。”这段就可知木框结构的名称,在下面的横地栿,两旁的沙柱及上面的罨梁

掩护类器械

这类器械用于掩护士兵抵达城下,并可进行挖掘地道等作业,早期这些被孙子叫作轒辒车,后来轒辒车也归于这类器械。

1、轒辒车

这种器械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称为“冲”,就是冲车从《孙子》开始称为轒辒车。唐代杜牧对《孙子》中的注释中有说“轒辒、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今所谓木驴是也。”车上排大木是保证顶部强度以承受住重物的打击;外蒙生牛皮可有效保护木质,防止被矢石击坏。但是轒辒车也并不就是木驴。

《武经总要》对轒辒车的说明是:“古轒辒车,下虚上盖如斧刃(其车梯盘勿施桄板,中可容人著地推车),以四车轮,其盖以独绳为脊,以生牛皮蒙之,中可蔽十人,轒辒推之,直抵城下攻厥。”按此说明,这车是没有底板的,人藏在车中推车前行。这里说“盖以绳为脊”不太合理,一来制作困难,二来强度不够,从图中也看不出来,还是上面说的“上排大木”更合理。这类车的共同点是坚固、无底板、人隐于其中推车,既可进行攻坚作业,也可挖掘地道。

《武经总要》还有“尖头木驴”,记:“尖头木驴形如轒辒车,唯增两轮,上横大木为脊。长一丈五尺,上锐下方,高八尺,以生牛革裹之,内蔽十人,推逼城下,以攻城作地道。”其顶“上锐下方”,可有效减少所受到的垂直打击力度。另有“木牛车”,记:“木牛以坚木厚板为平屋,裹以生牛革。下施四车轮,自内推进,以蔽攻城人,亦木驴之类也。” 这种车优点就是制造简单。

除《武经总要》记得这些轒辒车外,还有《宋书》、《齐书》记载的可容纳300人的“大虾蟆车”;《干戈春秋》记载的长数十丈、高数丈需借风力推进的“云梁”;《六韬》中记载的需24人推动的“武冲大扶胥”等大型战车。这些车形制上与轒辒车类似,作用也相似,所以归为一类。

2、头车

攻坚器械中,头车是最复杂,功能最完备的一种,由三部分组成,即屏风牌、头车及绪棚,可以说是一个车队。《武经总要》里记:“绪棚接续头车,架木为棚故曰绪棚,其高下如头车,棚上及两旁皆设皮笆,以御矢石。若头车进,则益设之,随其远近。若敌人以火焚车及棚,则设施泥浆麻搭,浑脱水袋以救之”。

屏风牌在最前面,用于保护头车内的人,屏风上应该有启闭的窗口来观察跟射箭,使车内的人“于百步内,以矢石击当面守城人,使不能立”;头车在中间,是用来掩护士兵挖地道的。其木架坚固,顶上部分蒙生牛皮,还铺有些浮草。顶上还有天窗,车旁有三支拐子木,起平稳作用。车内无底板,由车内人推进;绪绷在最后,供士兵休息、换班之用。其后还有一“找车”,其实是绞车,配合大麻绳使用。

头车工作,是先将整车推到城下,拆掉屏风牌,让中间头车上前挖掘地道,绪棚内人员就等待换班或做其它辅助事情,后面绞车把地道中的土或其它器材运出。

3、其它

除了上述的轒辒车、头车可掩护挖地道,还有半截船、钩撞车也有同样功能。

破坏城防器械

1、撞车

撞车主要是用来破坏城门的,比较有代表性。从下图复原图跟《武备志》中的图可以看出,车架上用绳悬挂一个巨大撞杆,杆身是木质,杆头装有大铁头。攻城时,由数人向后拉撞杆,再向前推,来撞击城门或其它设施。图中车架后面还有两根向后延伸出去的木柱,经过研究跟实验,可以确定其是可以放下跟收起的支撑棒。当车撞击时,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所以需放下支撑棒来稳固车。

至于撞车的铁头具体数据书中没有说明,不过安徽合肥有出土三国时的铁撞头一件,其腹部边宽8.5cm,全长39cm,重量为12公斤。《武经总要》跟《武备志》都把撞车归入防守一类,有记:“撞车上设撞木,以铁叶裹其首。逐便移从,伺飞梯临城则撞之。”从这可知,防守时用来撞击敌方的进攻器械。

2、饿鹘车

鹘是一种鸟,很形象地说明了这车工作时就像鸟啄食一亲。该车有一长木杆从车架上的横轴的大孔中穿过,同时木杆跟横轴孔的间隙应该较大,这样可以前后伸缩,又可以随横轴转动而摆动,至于下图《武经总要》中没有显示孔是错的。在木杆的上端安有个巨大铁铲,以此来破坏敌方器械或伤敌。木杆末端有五个手柄,便于操作。木杆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下图的模型图的木杆就较长,适于击打高目标。工作时就手握杆下的手柄,或伸缩、或旋转来驱*敌方或击毁设施。

3、搭车

该车饿鹘车类似,所不同的是该车长杆上端是巨大的三齿铁爪子。饿鹘车的主要有效动作是向前执捣,而搭车的主要有效动作是向后钩拉。至于木架后的绳子应该是空车行进时,把长杆捆绑在车架用的,来避免摇晃误伤士兵。

4、砲楼

图为《武经总要》中砲楼,其粗大木架上有一个坚固的厚木板盖,蒙有生牛皮,下无底板,人可以在车内推行,上似楼形的车盖可御矢石,保护人员安全。同样前面横轴上有个粗大木杆,杆后装有大铁锤,杆前有两粗绳用于拉扯粗杆。车顶上有一段绳索,可捆扎粗杆,保证行进中稳定铁锤。

工作时,将其推至城门、城墙或其它防御设备前,然后车内人员用力拉动绳索,使铁锤向前有力锤击。拉动后要及时松手,铁锤就可以在反作用力下复位,这样就可以反复击打。其工作原理与砲类似,但是砲楼是近处工作更精准。

云梯

云梯是用来登城以进行强攻的一种器械。云梯出现很早,在攻坚战中作用很大,即使火炮出现后,威力还不足以摧毁城墙时,仍得用云梯。

1、早期云梯

关于云梯的最早记录还是在《诗经》中,从中可知西周就已使用不同类型的云梯。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类兵书史中提到多种云梯类器械,如“临冲”、“蚁附”还有墨子攻城12法中的“临、钩、梯”。这一时期云梯的结构主要通过一些文物图画中得知,如成都出土的嵌错铜壶上的图等。根据这些图跟史料,这一时期(西周到春秋战国)云梯形制有三种,一应是普通的木梯,或即《墨子》中的“梯”;二应是《诗经》、《墨子》中的“钩”、“钩援”、“钩梯”,约是普通木梯上端装有铁钩;三是云梯后部安有两大轮,便于推动,云梯因此也可做的更大。

2、唐宋云梯

唐代云梯有了很大变化,《通典》中说:“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上立双牙,牙有检梯。节长丈二尺有四,桄恍相去有三尺,势微曲,递互相检,飞于云间,以窥城中。有上城梯首冠双辘轳,枕城而上,谓之飞云梯。”主要有几个变化,一是云梯架下安6个轮子;二是结构中有“检梯”,应该是云梯的主梯,与下图宋《武经总要》中的云梯相近。三是多了“副梯”,其上的“辘轳”应该是小轮,参考下图“蹑头飞梯”上的小轮;四是有封闭车厢。唐云梯这种主副梯、多轮的形制,使唐云梯达到一个空前高度。

云梯到宋代结构制作更精良,下图《武经总要》的云梯书里是这样记载:“云梯以大木的为床,下施六轮。上立二梯,各长二丈余,中施转轴。车四面以生牛皮为屏蔽,内以人推进。及城则起飞梯于云梯之上,以窥城中,故日云梯。”而飞梯(即副梯)有多种样式,如飞梯:“长二三丈,首贯双轮。欲蚁附,则以轮著城推进”;蹑头飞梯:“如飞梯之制,为两层,上层用独竿竹,中施转轴以起梯,竿首贯双轮,取其附城易起”;竹飞梯:“用独竿大竹两旁施脚涩以登”。唐云梯中的上城梯应该就是这里的飞梯。宋的云梯是吸取唐云梯先进结构并完善化。

复原此云梯是时,认为其是前左右上四面封闭,底部是空的,士兵才可进入推行,前面应该有个门,也可能开在侧面。到达目的地后,车内人迅速出门,有的士兵上后边去推上节车梯,有的士兵去拉由梯顶引出的绳索配合控制上节车梯翻转,车内车上人配合把车梯准确放到城头上去。攻城时,一般是多部云梯四面同时出动。

3、宋之后云梯

明《武备志》中又有一种新的登城器械,即临冲吕公车。从图可以看出该车巨大坚固,下有8轮,车有5层,高应该有十几米,各层有木梯相联,方便人员往来各层,车顶车后都裹有生牛皮,车前装有栅栏,防止敌方突入,上两层还装有刀枪等兵器来防敌。当车推近城墙时,车内士兵适当集中于高层(比城墙稍高),等车一到就迅速跃入城头攻*,或直接射箭。该车笨重但功能多,就像个移动的“堙距”(小土山)。

在不同的场合,一些早期的云梯还是有使用的,清《钦定大清会典图》就有一副早期云梯图,上安有两滑轮,可“枕城而上”,还悬有两支柱可使云梯未达城墙时就可架设在空地上,另从顶上引出两绳,起稳定作用。此外,从《六韬》起的多方史料都有提及“以窥城中”,说明云梯除了登城外,还有侦察作用。

火攻类器械

1、引火物

火攻是种十分常用的攻击手段,《孙子》中火攻篇有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指出目标是营寨、积聚、辎重、仓库及队列等。唐《通典》对火攻举出“火兵、火兽、火禽、火盗、火弩”等引火之物。《武经总要》中则有收录下图五种引火物。

2、火车与火舡

下图是《武经总要》中的火车与火舡,书里记火车:“火车以两轮,车中为炉,上施镬,满盛以油。炽炭火爨令沸。仍四面积薪。推至城门楼下,纵火而去。敌必下水沃之,油得水其焰益高,则楼可燔也。”可知城上浇水只会使油火腾空直烧敌楼。记火舡:“凡水战,用弊船或木筏载以刍薪从上风顺流发火,以焚敌人楼船、战舰”。

3、猛火油柜

猛火油炬可以喷射燃烧着的“猛火油”,是最早的火焰喷射器,是意义重大的发明。《武经总要》记:“放猛火油,以热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简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横筒首尾大,细尾,开小窍大如黍粒。首为圆,口径寸半。柜旁开一窍,卷筒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横筒内有桚丝杖,杖首缠散麻,厚寸半。前后贯二铜束约定。尾有横拐,拐前贯圆揜,入则用闭筒口。放时,以杓自沙罗中挹油,,注柜窍中,及三斤许。筒首施火楼,注火药于中,使燃(发火用烙锥),入投丝放于横筒,令人自后抽杖,以力蹙之、油自火楼中出,皆成烈焰。其挹注有椀、有杓;贮油有沙罗;发火有锥;贮火有罐;有钩锥、通锥以开筒之壅塞;有钤以夹火,有烙铁以补漏。(通柜筒有罅漏,以蜡油青补之。凡十二物,除锥、钤、烙铁外,悉以铜为之。)”

从上面记叙中可知猛火油柜是通过横筒向外压射燃烧的油,借其引燃它物。主体是熟铜油柜、横筒(现称油缸)、拶丝杖。把拶丝杖推入横筒,就是现在的活塞,杖上缠散麻并以铜束约之,杖前横拐作手柄。横筒前火楼起引燃之用,即使用时要先用烙锥引燃火楼中的火药。其结构示意图如下,抽拉手柄1来充油喷火。《武经总要》中还有一种小型猛火油柜便于携带。

“猛火油”还可以置于壕中燃烧阻敌,这种油是经过粗加工的石油产品。中国对石油的应用很早,在《汉书》中就有石油的记载。北宋时设“军器监”机构,其下有十一作坊,谓火药、青窑、猛火油、金火、大小木、大小炉、皮作、麻作、窟子作是也。其中“猛火油作”就专门来生产“火油”。早期是使用未加工石油,在《南唐书》中渐出现石油制品,即“火油”。

扬尘器械

在古代战争中,很早就有使用烟雾来掩护军事行动,以进行攻防,其烟雾剂有烟尘、粉尘。早期放烟尘是在上风头施放,后来用到鼓风器械,《墨子》中就有记在地道中使用烟雾的情况。《通典》中则有记守城时使用烟雾来眯人眼。《武经总要》中则有记攻城时借风使用烟雾来掩护进攻。这类器械有鼓风器、扬尘车还有前文提到的风扇车。

1、鼓风器

最早的鼓风器是《墨子》中记载的橐,橐即囊。有“橐以牛皮”,反映这鼓风器是牛皮制造的。古代冶金也用囊鼓风,这囊也可用马皮制造,《淮南子》有话:“马之死也,剥之若橐”。王振铎先生曾复原过这种皮橐,其组成应是“三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以皮革而制成的。”风门则设在两头的圆板上,排风管下接地管,外接练炉。《后汉书》中有记载“排橐”,应该是其一种使用方法,书中说将“排橐”同石灰安放在几十辆马车上,作战时用“排橐”鼓灰,使敌方看不见。

之前有说过冶金用的鼓风器后来发展为木风扇跟木风箱。史料中也有许多记载使用烟雾辅助作战的例子,而宋代《老学庵笔记》中有记“灰砲”,是:“用极脆薄瓦缸,置毒药、石灰、铁蒺藜于其中,临阵以击贼船,灰飞如烟雾,贼兵不能开目。”这灰砲制作方便。之后还多以火药来制造烟雾。可见古代战争常大量使用烟雾、粉尘来作战,而且方法也多。

2、扬尘车

《武经总要》中有记一种专门来扬播烟尘的扬尘车,里面说:“扬尘车约行烟,置三二十具,如飞梯、板屋之类(或即以飞梯板屋移用之亦通)。其车与烟同纵,待烟气盛,即推车逼城,扬其尘灰。守城人不能存立,必回避、聚向一边,则攻城人可缘上(用石灰最佳)。”纵烟物体及粉尘应该是置于车上的灰斗中,车顶下垂的绳索用以控制放烟量。这里没有鼓风器,应该是靠自然风来扬尘的。

防毒器械

古代战争中制造有毒物质来伤害敌方是常有的事,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化学毒剂,《左传》中记载最早的化学战,公元559年,晋国同各诸侯国进攻秦国,秦国于泾河上游投毒,致联军中多人中毒。

1、药物防毒、解毒

《墨子》中有一套简单易行的防毒措施,有:“盖持醯、客即熏,以救目。救目,分方(鼓金)凿穴,以益盛醯置穴中,文盆毋少四斗。即熏,以自临醯上及以沺目。”说敌人于地道放毒雾时,可用醯来救治保护眼睛,醯多被认为是醋一类的东西。到宋《武经总要》更有记:“贼若纵烟向城,则列瓮缶以醋浆,水各实五分,人复其面上,其烟不能犯鼻目”。

《武经总要》中有一套防毒措施,记:“凡防毒有五:一谓新得敌地,勿饭其井泉,恐先置毒。二谓流泉出于敌境,恐潜于上流入毒。三谓死水不流。四谓夏潦涨霪自溪塘而出,其色黑及带沐如沸,或赤而味咸,或浊而味涩。五谓土境旧有恶毒、毒草、毒木、恶虫、恶蛇,有如含沙水弩有蜮之类,皆须审告之,以谨防虑。”可见其防毒措施还是比较周全的。

《武备志》中记有“解毒圣药方”的解毒方剂,明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口授,焦勖记录的《火攻挈要》中还记有“解火毒药方”、“避火毒药方”、“敷火毒药方”及“贴火疮药方”等。

2、防毒器材

除药物来防毒外,还有使用一些防毒设施跟器材。《武经总要》记载在地道中作战时:“凡我凿地道,敌人作翻身窟,注药害我,我则应张设皮漫,系绳于排沙柱端以盛之,则无害。”还说如欲向敌穴注毒汁时则:“自翻身窟中以注盘,透槽下灌敌人。”

明代还开始使用防毒面具了,在《干戈春秋》记述有一个战例,李如松带领的中朝联军,在攻平壤时,曾对日军施放毒火箭,而为避免攻城队中毒,每人要佩带浸以醋浆的防毒口罩。这应该是最早记有军中使用防毒面具的记录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