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辈》系列:福州人在洛杉矶 【经历美国】(1-11)

《我们的父辈》系列:福州人在洛杉矶 【经历美国】(1-11)

首页战争策略帝国史诗传说更新时间:2024-05-01

姜家健

唠叨两句:姜大哥是父亲生前的老友,他们曾一起在美国洛杉矶华人区内的利民书店工作,生活过,2016年,父亲不幸去世于洛杉矶,因我不能及时赴美,还是姜大哥和父亲的其他朋友替我料理了大部分后事,处理了很多对我来说堪称麻烦的事情,那几天,姜大哥从始止终一直都陪在我身边。(其实,他该和我父亲是一辈儿的,我应该管他叫姜叔叔的,但他却让我叫他大哥,开始真有点儿叫不出口。哈哈)我很喜欢历史,同时,作为收集各类故事的制片人,对于他们那代人的经历,我很好奇,也很想更多的了解有关他们那段时光在远离故土,孤身于洛杉矶为生存而战,为发展而拼的生活轨迹和心路。《福州人在洛杉矶》让我得到了这样的满足。在这里,请让我向姜家健大哥,向那个时期在父亲身边像姜大哥一样以各种方式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生活的--陈梅老师(父亲英文译作《三言两拍》合作者)、程洪大哥、陆老师夫妇(《见证二战》作者,转载于我的公信号2023年2月11日)、杨阿姨等及其他叫不上名字的老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1:就从利民书店做起

1987年那年,正是我的不惑之年。在福州一所普通中学当了七年老师的我,就连续三年评上了市先进教师和连续两年的校先进,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和成绩。校长、副校长、副*都动员我入党。也就是在这一年,我有一个自费留学去美国的机会,我选择去美国。没有一个人认为我会拿到签证,连我自己也是,而且这还意味着我亲自把政治前途断送。但是,我还是决定去试一试。人生能有几回搏?就说在十年前的1977年,可以高考了,我的街道规定没有上山下乡的不能参加高考!不知道这是上面的精神,还是下面的土政策?总之我也没有悔不当初为什么没去上山下乡,只是望洋兴叹了一下而已,该干嘛干嘛去了。不知道为什么,就在临高考的前两星期,街道突然紧急通知,没有上山下乡的也可以参加高考!赶紧来报名!国家这么大的一个举国政策,在街道这一级,竟然就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几乎就可以灭了你的机会,断了你的希望。在不到两星期时间的准备,我临时以文科考生上阵一搏,我考上了。现在是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我能不去再搏它一搏吗?在上海的美国总领事馆,一位年轻美女签证官接见了我。她用英语问了我第一句话,我听懂了,顺利的用英语回答了。再问第二句,我也听懂了,又顺利的回答了。再问第三句,我完全听不懂了。我没慌,我用普通话说我们能不能用中文交谈?她也用普通话轻松的回答说,当然可以呀,我们继续 ...... 这下好了,我顿时口齿伶俐,应对自如。最后,是所有来签证的人都要回答的问题:“你怎么说明你肯定会回去?” 我信口开河真话假话的说了一通。她选择相信我,她给我签证了。拿到签证我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觉得很莫明其妙,和忧喜交加。我风华最茂的读书年华被浪费在街道工厂了,这晚来二十年的留学签证,我还能用它创造奇迹吗?不知前路多艰险那。不过我对自己有信心,只要你给我机会我就中用,给我阳光我就灿烂给你看。

忘记了是我自愿的还是上面要求的,我办理退职了。退职金是人民币一千多块,因为我的全部正式有效的工龄只有七年。就这样,我永别了刚刚开始才七年的老师生涯,去美国了,没有依依不舍。

当年的6月我来到了美国洛杉矶,没几天就住进了洛杉矶的中国城,即唐人街。下图远处塔楼是洛杉矶市中心地标市政府大楼,它的前方是中国城进口处,跨街耸立着的双龙戏珠牌楼 Chinatown Gateway 具有传统和现代结合的风格,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城的标志。楼牌一边的高楼是中国城地标之一国泰老人公寓。

那时候的中国城很繁荣热闹,华人、白人、老墨、黑人穿梭不息。一到晚上更是灯火通明,游客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满大街都是餐馆、银行、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超市、律师事务所和会计楼、一家医院叫“法国医院”和很多家庭医生诊所和专科诊所、一所公立小学连着中文学校和一个小公园、很多会馆还有武馆、一大块一大块空地的停车场和马路边总是停满的车辆,却没有邮局。而初来乍到的我感到有点害怕的是中国城的一些会馆的屋顶上都高高飘扬着青天白日旗,仿佛就像是穿越回到了解放前,置身于敌占区和黑社会了。但是这里的一切让我感到新鲜和兴奋,我一来就喜欢上它了,还因为这里英语、广东话、国语三语通行(国语即国内的普通话),飚语言,很刺激。

疫情前后的中国城

在一次逛中国城的时候,我找到了罗省福州同乡联谊会(罗省即洛杉矶),那一下子的感觉就像是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家一样。我向他们要求帮我介绍工作,他们人都很好,很热情亲切,立即就给了我第一个工作。你猜是什么?每星期天来给同乡会做一次卫生吧,每次5美金。我说没关系我做,以后有好的工作记得帮我介绍介绍。这个卫生给同乡会一做就是六年,你信吗?

不过就在第二年1988年,当时的同乡联谊会会长董必灼先生就招雇我到他的利民书店工作。董先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洛杉矶地区著名的爱国侨领,第二、第三届(1986-1989)福州同乡联谊会会长,美国力生国际贸易公司和利民图书国货公司老板,福州台江三保人。下图是董先生(左边第一人)和我们员工及我和利民书店。

利民书店是当时洛杉矶唯一的一家经营大陆图书的规模并不大的书店,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它先是躲在中国城重庆路 Chung King Road 的一个地下室里,地下室上面一楼是董先生的名叫“新侨”的国货商店为它做掩护,二楼是董先生公司的员工宿舍。中美建交后利民书店才从地下室搬到了中国城第二条大街晓街 Hill Street 的地面店铺上来。它的国内合作单位是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现名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

一来书店我就赶上了书店正在准备即将举行的大型书展《中华图书文化展》。当时的驻美大使韩叙先生给书展发来了贺信和题字“中华图书文化展”,可见书展的分量和有关方面对书展的关注。董先生为书展题词“学海无涯”。这些题字和题词放大后布置到书展上,非常醒目亮眼,很有气势。

《中华图书文化展》1988,主办单位: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洛杉矶利民图书公司。举办地点:洛杉矶蒙特利公园市 City of Monterey Park ,林肯大酒店。蒙特利公园市是洛杉矶除中国城外华人人口最多的城市,交通和停车都很方便,是华人举办大型活动的理想选址。

这是洛杉矶地区第一次举办的大型的来自国内的书展,演员张瑜应邀担任了书展的形象大使。书展引来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和纷纷报道,在华人圈更是引起了一阵轰动,盛况堪称空前。我一来就加入了书展的准备工作,异常的兴奋,使出了浑身解数,特别是写字的活都是我*,董先生看出来了我很能干很满意。书展圆满结束后,在中国城丽晶大酒店开庆功会。庆功会上张瑜唱了一首《大海啊故乡》助兴,我也唱了一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张瑜对我说:“哎呀,早知道你会唱歌,跟你来一首男女声对唱多好啊。” 这可不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一场的书展下来,我看到了利民书店有这个“国”字头公司的国内背景的优越和无人可及的能量。

上图左一是演员张瑜,右一是利民书店的同事孙小兰,是她把张瑜请来做形象大使,她们原来在上海就认识的,在书展上孙小兰又介绍张瑜跟我认识。在利民书店我还从孙小兰这里认识了陶斯亮,我们在利民书店接待过她两次。孙小兰为人很好,跟陶斯亮是闺蜜好友,同是高干子女,可惜孙小兰已经英年早逝了。哎,要是她没有来美国,哪会有什么“英年早逝”的事呀。

这时候,我还帮董先生接待了当时在美国访问的作家刘宾雁先生。做学生的时候就久仰其大名,现在竟然会在美国亲自接待他,真是不可思议。同时也对董先生跟他有来往而感到新鲜和好奇。2005年12月刘在美国因病去世,享年80岁。2010年12月刘的骨灰安葬北京,魂归故国了。

接着,伤痕文学作家卢新华也来利民书店工作,他同时一边在 UCLA 读研。我们同事了有四年之久,这段的打工日子非常的开心愉快。从卢新华这里,我还认识了当时也在洛杉矶的作家钟阿城。

一来利民书店工作就遇上《中华图书文化展》和演员张瑜、作家刘宾雁和卢新华这些名人,你说能叫我不激动不兴奋吗?哇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充满奇妙,眼界豁然开阔了,这跟工作在福州的一所普通中学完全就没有可比性啊!看到利民书店这么有来头,我对它非常的感兴趣。

在来利民书店工作之前我已经在外面转了有半年多时间了,看到了在美国要嘛你读书成才,要嘛你做生意发财。我虽然很会念书,但是我的自知之明清醒的告诉我,没有时间来读书成才了。就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一样,董先生把我引到了书店这一行,让我看到了一条我切实可行的做生意发财之道。这就是从这里打工做起,砥砺前行去达到最后我也开书店的目标。我不但能做到,我还会超越它。对,就这么定了。我不再为我的美国前途迷茫了。

我很快就适应了美国这里的华人世界,更适应书店这项工作,犹如如鱼得水一般。也就是在这期间,我已经初试通过了美国邮局的招工,分配的工种是上大夜班分拣邮件。工资虽高,还有很多的福利,但是从此就是黑白颠倒暗无天日的日子了。这不是我来美国的初衷,我断然放弃了复试。我决心已下,就在利民书店做了,帮助董先生把利民书店搞好,同时也是自己在练兵,为自己开书店做准备工作嘛。而且这是我兴趣和喜欢做的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

在成功的举办了中华图书文化展以后,利民书店的名气随之大振,经济效益也大大的提高了。董先生策划要办第二届《中华图书文化展》。我心想,还别说,董先生开的是小书店,心中却有着大格局,办书展,做大事,名利双收,不一般哦。我们都表示坚决和积极的支持。

这期间,翻译家王惠民 Ted Wang 几经转辗,从比利时来到美国,董先生立即就把他招聘到利民书店工作。王惠民原是《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的编辑、翻译。他的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瑞士人,他是一个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外国人”。他的到来,给利民书店加分很多。利民书店竟然有一位会讲流利京片儿普通话的“老外”,因此引来了不少热情的中外读者的光临,我想董先生没少为他的这个“得意之作”而偷着乐吧。我们俩同租住董先生公司的员工宿舍一室,成了忘年交。这时候他一边工作,一边在忙着翻译曹桂林的小说《北京人在纽约》,从董先生到我们大家都给了他尽量的方便。该书英文版于1993年1月由三藩市中国书刊社China Books & Periodicals 正式出版发行了。从王惠民这儿我还认识了香港和台湾武侠电影导演胡金铨和总跟在身边的年轻漂亮的小女友,说是在等着他的电影上角色。后来才知道胡金铨在这个电影界也是个人物,誉为新派武侠电影的先驱。

2016年10月王惠民不幸车祸身亡,享年83岁,一想起他是这样的走了就心里难受。在1977年的经典老电影反特片《黑三角》里你还可以看到他,形象非常帅。请看下面剧照:

董先生很懂得用人,他收容了我们这些国内来的文化人来为他工作,利民书店的第一任经理就是移民美国的原广州一所大学的讲师。他还叫我用隶书为他写上“有容乃大”四个大字,挂在书店的地下室书库他的办公座位的墙上。而且我们这些人还都是廉价的劳动力,我刚开始的时候就很廉价,比最低工资还要低四分之一。这是美国很普遍的现象,因为有很多有合法身份却不能打工的像留学生、访问学者,或者根本就没有身份的像偷渡客等等,这些人就都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很多有现金收入的老板就喜欢雇用这些廉价的劳动力,差别在于“残酷剥削”的程度不同而已。董先生也是一个凡人,不是圣人,他也这样做。我需要这份工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没有什么不可以。再说了,我还要感谢他给了我这份看似有前途、可指望的工作呢。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不计较,我安心工作。

在几经酝酿和成熟的评估之后,1991年,董先生派我全权代表利民图书公司专程飞往北京和香港,为在洛杉矶举办第二届中华图书文化展去游说。当即就获得了北京和香港方面的积极回应和支持,当即达成协议,当即开始备货,就在当年书展就成功举办了。

第二届《中华图书文化展》1991年,主办单位: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洛杉矶利民图书公司。举办地点:洛杉矶阿罕布拉市 City of Alhambra ,老东方家俱店。阿罕布拉市是洛杉矶华人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书展再一次收到了轰动的效果。书展选择了一个对的时间在美国再次举行,及时的给海外华人华侨传递和展现了国内形势稳定大好的信息,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好评。我也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大事,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1991年是羊年,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还为书展设计了一个羊头啃书的展标 Logo ,相似上图,可惜没有书展的照片。下图是我第一次到香港的留影。

这时候国内走进了深入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崛起的新时代,我们海外华人华侨无不为之欢欣鼓舞。董先生跟我商量,趁着现在国内形势和中美关系都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把“中华图书文化展”当成海外宣传弘扬中华文化的一项工程来做,每两年举办它一次,把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繁荣丰富的出版物引进美国,把国内图书出版和文化艺术界的同行以办展参展的名义组团来美国,促进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并把这个操作全权交给我来做。我正处在成功组办了第二届中华图书文化展的高度兴奋中,我二话没说,撸起袖子说干就干,开始筹备第三届《中华图书文化展》了。

《中华图书展》1994,主办单位: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洛杉矶长青文化公司、洛杉矶利民图书公司。举办地点:洛杉矶蒙特利公园市 City of Monterey Park ,长青文化广场。

长青文化广场原来是一个*的中型超市,在蒙特利公园市大西洋大道上的一个商业广场里。长青文化公司的刘老板刘冰先生把它改造成为了书店和展览厅一体的“文化广场”。从此,各种展览还是活动都纷纷来到这里举行,兴旺的时候时间上的安排都要事先排队预约的。长青文化广场逐渐地成为了洛杉矶华人世界的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和地标。我很佩服刘冰先生的远见和造福洛杉矶华人的贡献。

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从利民书店被失业了,正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一位局外人,在参观我一手筹备的书展。那是1992年秋天,董先生不幸在国内昆山地区车祸身亡,享年70岁。随后董太太接管了书店,很是勉为其难,难为她了,因为她原先是不工作的。我很诚恳的一边把书店的一切如数的教会她,一边马不停蹄的在继续筹备着书展。当一切都交代交接完毕以后,时间来到了1994年的元旦。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董太太突然袭击把我给开了。已经准备就绪的书展,有意的延迟到94年的10月,在彻底撇开我的情况下举行了,并改名叫“中华图书展”。上图这两位书展嘉宾还是要跟我合影,说他们只认我,认为我操作了三届的书展很了不起,没人做得到,功不可没。同时对把书展改名叫“中华图书展”很有意见,认为显然格局变小了嘛,这根本就不是有文化的人*事。

董太太肯定认为我是她的最大威胁,再因为他们的家庭恩怨,她第一个干掉的就是我这个董先生的得力干将、唯一的福州老乡。仅在两年之后,她就玩完了董先生从地下室创建起来的、近二十年历史的、在洛杉矶华人圈享有盛名的利民书店。何必呢?至于要这样吗?殊不知,这对我来说反而是件大好事啊!“放虎归山”,成就了我后来的长城书店。一位知情的老友曾经这样“精准”评论说:“祸兮福所倚。如果那人没有以德报怨的炒了你,那么可能以你的性格和厚道,会为支撑利民书店,一辈子做个忠厚老实的老家奴。”哦哈哈,会吗?

就这样我在利民书店打了六年的工,其中做了两年多的经理,操作了三届的书展,跟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打了六年的交道,同时也给同乡会做了六年的卫生。同乡会的老人和董先生常说我:“这只后生囝野酬债。”这是一句福州话,“野”是副词“很”的意思。“酬债”有报答的意思。“野酬债”必须有个前提语境,比如身处困境穷境,称赞小辈很懂事,听话孝顺,能吃苦受累,为长辈特别是父母家庭分担困苦忧愁等意思。“酬债”的反面是“讨债”,比如生气骂孩子“讨债鬼”。这句话说在我身上,是有我的特殊语境,应该是说我这个后生仔很懂事,一无所有的来到美国,能屈能伸,吃苦耐劳,不但养活了自己,还工作出色,也懂得报答,给同乡会卫生一做就是六年,这是没有人会做得到的。

就这样我在利民书店打了六年的工,其中做了两年多的经理,操作了三届的书展,跟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打了六年的交道,同时也给同乡会做了六年的卫生。同乡会的老人和董先生常说我:“这只后生囝野酬债。”这是一句福州话,“野”是副词“很”的意思。“酬债”有报答的意思。“野酬债”必须有个前提语境,比如身处困境穷境,称赞小辈很懂事,听话孝顺,能吃苦受累,为长辈特别是父母家庭分担困苦忧愁等意思。“酬债”的反面是“讨债”,比如生气骂孩子“讨债鬼”。这句话说在我身上,是有我的特殊语境,应该是说我这个后生仔很懂事,一无所有的来到美国,能屈能伸,吃苦耐劳,不但养活了自己,还工作出色,也懂得报答,给同乡会卫生一做就是六年,这是没有人会做得到的。

下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福州同乡联谊会的核心和主力人物,前排右三和右四是董先生和董太太(广东人)。照片中除了后排的三位女士、前排的左三和右二外,他们都不在了,我很怀念他们。

在利民书店我还接待过演员陈冲。那时候的中国城很繁荣也很安全,书店晚上开到10点。有一天我上晚班,已经很晚了,书店早已经没有客人了,我就站在书店门口看街景。然后就看到一对年轻人也不好好走路,一路搂搂抱抱的,蹦蹦跳跳地就来到我的面前。我正开心着,这只有外国电影才有的浪漫镜头,今天晚上让我看到真人秀了。然后冲着他们一看,几乎电晕了,这女孩怎么这么面熟,很像陈冲!因为感觉这女孩怎么这么矮?就不敢确认。我们没打招呼,没说一句话。他们进书店后也就随意走走看看,一会儿就走了。没隔多久,还是我上晚班,还是晚上很晚了,他们又来了第二次。这次我主动打招呼说:“你是陈冲吧?”陈冲没吭声,对着我点点头。倒是这位男士说了:“是的,是陈冲。”然后我们就随意的聊了一些什么现在全忘了。后来知道了这位男士是她的前夫柳青。后来我还几次看到这样一条消息,是陈冲自己说她没穿高跟鞋就跟没穿衣服一样。她的意思是说高跟鞋给她增高了,就跟穿衣服一样的必不可少。可见我感觉她怎么这么矮没有错觉。

还有演员刘玉,原上海青年话剧院演员,毕业于上海戏曲学院,1981年电视剧《敌营十八年》的女主角。下面照片是她和她在《敌营十八年》里的荧屏形象。

回忆往事很美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