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灭诸侯,结束战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统一国家。使中国由分封制走向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毋庸置疑,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在战国时代,群雄割据,“七国”并争,为什么只有地处西陲的秦能够统一中国,而地处“中国”的其他中原政权未能完成这一统一大业呢?
战国后期形势图
笔者在读了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贾谊的《过秦论》等著作,分析了以下几个原因,以供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一次政治制度深刻改变,变法主要从在两个方面推动了秦国发展,使其综合国力得以迅速提升。商鞅所颁布的新法是一种军政合一的新型国家法律体系,其高明之处在于紧紧抓住了封建国家的两大主题,对内促进农耕,以农为本发展生产;对外发动战争,建立军功爵制,以战养战拓土开疆。推行新法达十八年,取得巨大成功。秦国由一个落后的、被东方各国看不起的奴隶制国家,变成七雄中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最强的郡县制国家。这为秦完成统一大业积累了经济实力,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秦国兼容并包的文化与先进的人才机制。秦国地处中原文化和戎狄文化的交汇处,特定的地理环境铸就了秦人文化兼容并包的鲜明特征。自秦孝公颁发“求贤令”开始,历代秦国的君主都将人才作为治国强国的根本,广泛吸引全天下的英才为秦所用。凡有才之士,无论贵贱,不分华夷,只要谋略有利于秦国的发展与壮大,秦君便委以重任,且用而不疑。当时,其他诸国旧有的世卿世禄制根本无法与秦国的新型人才体制进行竞争,其他六国的人才不断涌入秦国,如范雎、张仪、尉缭皆来源于魏,李斯、甘茂则来源于楚、齐。正是这些人才为秦国的对外战争提供了不竭的谋略来源。
范雎像
第三,秦国高超的战略。司马错在战国开局中,为秦国谋划出一个非常有利的态势,那就是“司马错伐蜀”,此举刚柔兼济、意味深长,既缓解了同山东六国紧张的局势,又为秦国扩大了版图,获取了天府之国,充实了国力,更是借巴蜀地利扼制楚国咽喉。随着实力的提升,秦国又采取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即对距离秦国远的国家,进行拉拢结交,而对距离秦国近的国家,则集中力量去攻击削弱它,对山东六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攻击,达到“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的效果,为秦国统一天下指明了方向。
司马错伐蜀时局图
第四,秦国灵活的外交。在对外战争的同时,秦人采用张仪的外交谋略,时而利用“连横”策略,拉拢齐国,蚕食天下;时而又利用“合纵”策略,融入三晋,对抗齐、楚。如果出现六国合纵攻秦的情况,也往往采取守势,借时间与利益分化瓦解对手。此外,尉缭“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之策也大大地缓解了秦军正面战场上的压力,配合了秦灭六国的战争,如贿赂赵国的重臣郭开,陷害赵国最后的王牌将军李牧,使秦将王翦轻松的击败赵国。
尉缭像
第五,秦人勿忘东出的开拓精神。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历代君主都将统一华夏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矢志不移。秦将智勇双全,秦兵战斗力强。秦国白起、王翦、司马错、蒙恬都是当世名将,特别是白起更是世间少有的将才,其直接指挥了伊阙之战、鄢郢之战灭了半个楚国,长平之战打废了赵国,确立了秦国绝对的军事优势。同时,老秦人吃苦耐劳,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车、骑、步、舟兵种齐全,在“军功爵制”的刺激下,奖励耕战,以农养战,舍生忘死,战斗力强悍,这样终于建立的能征善战的团结一致的强悍军队。
第六,山东六国自己作死。三家分晋,秦国东出最大的敌人直接自己解体了,这直接导致秦国东进,实力不断扩大。赵国的自残,赵武灵王让赵国变得强大,可偏偏正值壮年就退居二线,最后被饿死在沙丘。屋漏偏逢连夜雨,继位的赵孝成王又是一个昏君。赵国发展停滞。韩国的悲剧,韩非是比商鞅更出色的法家代表,但那时秦国已经强大,历史没有给韩非施展才华的机会。魏国的错失良机,魏文侯重用李悝使魏国强盛,可后来魏国因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一蹶不振。燕国的愚蠢,秦国本来已经很强大了,而燕国却联合五国伐齐,使齐国的实力骤减。赵国本是燕国抵御秦国的天然屏障,长平之战后燕国一直*扰赵国,使赵国的实力无法提高。楚国的无奈,楚国的疆域很广但明君很少,昏君很多,这使楚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齐国的无知,自田单复国后齐国的实力,不复当年。且片面地吸取五国伐齐的教训,对韩赵魏坐视不救,直至秦国六国中五国皆亡之时,齐国仍不肯修备,齐王建还准备做五百里地的封君,但最终却被饿死。
总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秦王嬴政本人雄才大略,抓住时机,制定出正确的军事和外交政策,才能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一统天下,成就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而本人也成了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历史选择了嬴政来最后完成统一,这又是历史偶然性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体现。秦国统一天下,既是天下大势所趋,更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制度等综合手段胜利的结果。
秦国一统天下,其手段方式方法谋略,直到百年不遇的大变局的今天,都是有借鉴的意义,在全球的“战国”中,我中华儿女,也要发出“勿忘东出的开拓精神”。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