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兴寺
公元46年后,东汉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除了辽河流域的鲜卑和青海、甘肃的氐、羌外,大都由原住地迁来。
这些胡族逐渐成为汉人管辖下的编户,由于他们需要纳税,且时时受汉官欺压或受汉人歧视,因此心生不满,时有举兵之事。
270年晋武帝时,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与匈奴刘猛率众内侵,直至九年后始平。
294年晋惠帝时,匈奴郝散叛乱,不久平定。两年后其弟刘度元以齐万年为首,联合西北马兰羌、卢水胡举兵,晋将周处阵亡,此事至299年方平。而后郭钦与江统相继建议强制迁离胡族,江统更著有《徙戎论》,但晋室不予采纳。由于胡汉摩擦的状况没有改善,当朝廷元气大伤后,周边胡族便趁机举兵。
八王之乱的爆发,使晋廷失去在地方的影响力,胡族陆续叛变。晋惠帝时,益州内乱,巴氐势力扩大。之后益州刺史罗尚击*巴氐领袖李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