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孙皓晖(第一部)黑色裂变 上卷 楔子

《大秦帝国》孙皓晖(第一部)黑色裂变 上卷 楔子

首页战争策略大秦帝国之兴亡更新时间:2024-04-29

写《大秦帝国》最难是将史变成文。可信者往往不可爱,可爱者往往不可信,将可信者与可爱者集合在一起,难上加难。关于春秋战国的原始史料,非常匮乏,《左传》《国语》《史记》为史家必参考之典籍,《战国策》虽名“战国”,但史家多认为不可靠,诸子典籍可窥一二,《汉书》以下之史籍可观各朝对秦的“意识形态”。文言文行文简约,要从史籍中编出故事来,不仅考验眼光、耐心,还考验想象力。原始史料少,大局又不能动,细节完全靠想象,语言要“穿越”于古今之间,难度大。后续评价多,理解秦之兴亡又需要海量的阅读,《史记》必精读,《汉书》《后汉书》《淮南子》《三国志》《隋书》《宋史》《元史》《明吏》等,即使是泛读,也需要极多的时日,另需查看历史学家对春秋战国及秦汉的研究,这一过程,也是不易。孙皓晖耗时十六年有多,写成六部十一卷的《大秦帝国》(五百多万字),这期间经历多少磨难,投入多少心力劳力,付出多少代价,旁人及常人均难以想象。

金圣叹曰,“楔子者,以物出物之谓也”。《大秦帝国》之楔子,意在设置悬念,以引出故事。生死未卜之际,最为惊心动魄。孙皓晖选取秦魏少梁之战,以秦献公为帝国转折关键人物,发现自献公而始的称霸端倪,孝公而始的发奋图强,略蠃隰即献公之前诸公事迹,尽述献公以下秦之存亡继绝,取舍果断,实有刀笔之力。孙皓晖十六年功成《大秦帝国》,欲为史称“暴秦”正名。可正名乎?且拭目以待。秦之“暴秦”声名太显,以至于任何试图肯定秦朝之“创世纪”功劳的言论,都有可能被大众斥为迎合专制。孙皓晖欲斥“暴秦”说,为原生文明辨护,此论成与不成,均为大事。民间推崇“暴秦”说,恰恰是专制思维下的民众反应。实学术界早已认可秦原生原创之功,但在民间则很难扭转“暴秦”说。除去政变等偶然性因素之外,六国亡秦实为真相,成也六国,败也六国,二世立,六国亡族卷土重来,是以六国亡秦。

《大秦帝国》之难,不仅仅在于编故事的难,更在于承担道义风险的难。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