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浮世绘t
上中学的时候,我从焚书坑儒的历史典故中了解了秦始皇,知道他是一个暴君,他统一了六国,实行度量衡制度。

这是从历史层面看待关于秦朝的历史,而上升到小说层面,如何解读秦朝的故事,那就另当别论了。
近日在阅读大部头历史小说精华版《大秦帝国》,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总算看完了这部大块头著作,它刷新了我的一个认知:
那就是大秦帝国是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它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个时代。

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人以及世界对秦帝国的了解,依然处于朦胧与混沌的状态。
虽然,我们耳熟能详的万里长城、兵马俑、度量衡、郡县制以及方块字都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可人们对于秦朝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功绩却知之甚少,在很多观念上也存在分歧。
于是,有一位大学教授出于正义之心,实在看不下去人们对于秦朝的误解,于是挺身而出,他用16年的时间去撰写这部关于秦朝的历史小说,就是想纠正人们对于秦朝的误解与蒙昧状态,想将一个真实的秦朝展现出来,让人们自己去判断。

这位历史小说家就是孙皓晖,1949年生,原任西北大学法学教授,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文明史研究院院长。
他是中国文明史领域的重要理论家、著名历史小说家。
自1992年开始,他在法学研究基础上转入中国文明史研究,历经16年完成11卷本500余万字的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帝国是一个历史概念,包含三个标准:
一是统一辽阔的疆土
二是实行专制统治
三是强大的军事扩张
秦朝在这三个方面表现得鲜明突出,它可以算是典型的古典帝国,而不是普通的王朝。
在国际上,它与同时代的西方罗马帝国有相同之处,却有着不同的历史命运。
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同时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正源。
而它们的历史命运截然不同:
其一,秦帝国统一政权存在的时间短,只有十五年;而罗马帝国却有数百年政权的历史。
其二,秦帝国创造了一整套国家体制与文明体系,奠定了中国文明的根基,并且连绵不断地流传下来;而罗马帝国却在历史的更替中变成了无数碎片,未能建立一脉相承的文明。
由此可见,秦帝国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帝国,在人类文明史中,这样的帝国是独一无二的。

大秦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是从秦立诸侯国到秦二世灭亡,是一个大转型的时代,它从青铜器文明向铁器文明、从隶农经济向自由农地主经济的转型,中华民族在那时达到了农业文明的极致状态。
这个转型的历史过程,就是秦帝国的兴衰史。
它崛起于群雄列强争霸之林,崇尚法制,彻底变革,统一政令历时160余年,历经六代国君矢志不渝的追求,才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

大秦帝国的强势生存精神,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其一,彻底的不断的变法革命,以激发民众旺盛的活力与国家最强大的实力为生存之本
比如,秦孝公继位后,广招贤才,任用商鞅变法,将秦国打造成一个强国。
其二,对外部野蛮民族与愚昧文明的冲击,实行“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战略
比如,在秦惠王时期,他善用张仪,一步步地去连横六国,又用司马错为将,取巴蜀为粮仓。
其三,整合统一,霸气巍巍
秦昭襄王时期,文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武用白起伐楚、破赵,六国俯首称臣。
其四,统一架构文明载体,使不同习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载体下凝聚起来
到了秦始皇时期,他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历经短短数年的时间,就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其五,兼容并蓄,消解融合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
其六,崇尚法制,实行英才治国
这种强势生存的基本精神,已经在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一以贯之地表现了出来。
否则,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根本不可能在统一文明中顽强地生存数千年而成为世界唯一。

大秦帝国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一样,也曾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比如,
大自然的严酷、内部整合的激烈、野蛮部落的蚕食、外敌的野蛮入侵、各种文化的渗入较量等等,忧患何其多。
但在其强悍的生命张力与其坚韧的抵抗力的防御下,这些不利因素皆统统败退,远远撼动不了其坚如磐石的根基。
这个根基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原生文明,这种强势生存的基本精神。
这也是中华民族能绵延不断地发展到今天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实际上,秦国这种强势生存的精神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成为一种普世智慧,它同样适用于企业、职场、家庭以及个人的发展中,取其精华,抓其核心要义。比如,
我们要掌握这些关键词:
改变是生存之根本;强力反弹,有限扩张;整合统一;兼容并蓄;崇尚法制;实行英才治国等。
古代大家朱熹说:“我们读书应该学以致用,方为大智慧,不应该学非所用”。
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和创造,指导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学以致用讲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思考,锻炼思维,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解决我们工作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知名硅谷投资人、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曾指出,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可能是在不断重复他人的思想,自己不善于思考,就没有判断力,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而耽误自己的人生。
要学会开拓思路,创造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会在多种方案面前选择最优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有广博的知识,灵活的大脑。
要学会兼容并蓄,立志做一个跨学科、跨部门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我们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从容应对,稳操胜券。

改变僵化固定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的格局,是一个人不断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上至一个国家,下至个人,无不都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写在文末:在元代以前,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西方世界只是当时的周边文明。
从秦帝国及其之后的一千多年,中国的强盛衰落总是居于世界的中心,对世界其他文明的发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明的根源在于秦国,而不是其他任何时代。
著名历史小说家孙皓晖教授在《大秦帝国》中,从小说文学艺术的角度,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在读者心目中激活了一个历史久远的秦时代。
他把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自然而然地有机结合起来,使读者的历史感受与审美感受得到双重满足。
这是一部经过认真研究、思考、沉淀而完成的作品,也是一部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
正如著名学者南怀瑾所说:
一百多年来,一代中国人、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反而对自己文化的根和祖先看不起。孙先生的巨作站在自己国家民族的立场上,有名有据,这样的学者独立而不倚,了不起。
说得对,孙教授确实了不起,他花了16年的时间,呕心沥血,收集整理材料,撰写汇编了近500万字的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帮助我们揭开了大秦帝国的真实面貌。

想看秦国风云人物怎样力战群雄吗?想了解真实的大秦王朝吗?
那么这套精华版《大秦帝国》就别错过啦。
-END-
我是@浮世绘t,自由撰稿人,多平台原创作者,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评论交流。
备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