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
婴儿
在刚出生的时候非常脆弱
,在之后1年多的时间内都需要精心的照顾
,1岁之后才开始学会站立、吃饭、说话
。这与大部分哺乳动物不同,小狗、小猫、小马、小猪一出生就能自由奔跑,知道吃饭,几乎不需要太多的照顾,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一个婴儿都是
“早产儿”
。尽管我们已经习惯了孩子一出生就是这样子的,我们每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也是这样子的,但是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的确是“早产儿”。为什么会这样的?还得从人类的演化历史
中寻找答案。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演化起初于
双足直立
行走,为了适应直立行走,我们的身体和骨骼都发生了变化
,其中就包括骨盆变窄变扁
。变窄变扁的骨盆的确让人类行走看上去自然而且迅速敏捷,我们看看黑猩猩直立行走的确是又笨拙又别扭。骨盆让我们双足行走更自如的同时造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原来宽阔的产道变得狭窄,而胎儿的脑袋越变越大。如果要让胎儿在母体的体内发育成熟之后降生,产道是
无法通过产道
的,怎么办?必须在孩子的头围超过产道宽度之前把孩子生下来,即便胎儿发育并不完全
。所以人类的婴儿与大部分哺乳动物不同,出生的时候没有自理能力
,需要父母的照顾。今天的婴儿出生之后即便有些虚弱,或者大声哭闹都不要紧,因为他们降生在人类主宰地球的世界里,有房屋庇护,有医院医疗。但如果把今天的婴儿放在几万甚至几十万年前的史前时代,那么大声的哭闹很容易引来野兽,不但自己的命可能丢了,甚至还是连累整个族群呢。
其实婴儿懂事、自理晚和哭闹声音大并不是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可以想象史前时代人类婴儿懂事和自理时间肯定早于现代,而且哭闹声音很小,这样才能适应生存的环境。随着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生活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必定是哭闹声音大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关注,再加上我们现在大量使用尿不湿、各种婴儿辅食等,也会导致孩子自理自立时间的延后,这些都是可以预料到的,其实是一种适应性演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