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华佗被曹操所害,作为一代圣医,如此有用之材,为什么曹操不顾荀彧等人的苦劝,执意非*华佗不可,这是史学界一个待解之谜。
关于华佗的死因,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广为人知,《三国演义》上说,曹操有头疼顽疾,找华佗来看,华佗说必须做开颅手术才能彻底医好,曹操怀疑华佗要借机害他,怒而*之。
这个说法极不可靠。
首先,小说写法以生动为主,戏说的成分较大,不会严格遵循史实,没有实际的史料价值。
另外,从现在史料来看,没有记载说华佗曾做过开颅手术,说明华佗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开颅并非儿戏,以曹操地位之尊,没有绝对把握,华佗不可能冒身家性命的风险在曹操身上做试验。所以一般人不把这种说法当真。
第二种说法是说华佗想捞取更大的好处,故意拖延治疗,惹怒了曹操,故而导致*身之祸。
由于这个论断源自三国史最权威的《三国志方技传》,所以为大多数人所采信。
原文就不录了,直接用白话说,大意是:
以华佗的才华,本可以做官,但却作了医生,华佗常常为此懊恼后悔。后来曹操得了病,让华佗专门医治,华佗诊断后说:“这个病没法一下治好,需要长期治疗,不影响寿命。”
后来华佗想回家,骗曹操说家里来信,要请个假回去看看,到家后又借口妻子有病,几次逾期不归。曹操多次写信派人催促,华佗仗着本事大就是不听。曹操大怒,派人去验视他妻子是否真的有病,结果就是华佗被抓回来投进大牢。
曹操手下谋士荀彧以华佗医术高超为由,请求曹操宽恕他,曹操说:“不用担心,天下这样的鼠辈有的是。”随后华佗被拷打致死。
后来曹操头疼发作时,对身边人说:华佗本能让我痊愈,但这个小人故意留着病根,就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所以就算我不*他,他也不会给我断了病根。
据此依据,有人说华佗是为了当官,有人说华佗是想捞更多的赏赐,结果弄巧成拙的。
这个论断也不可信。
1、“为了当官”说:
一般认为,华佗生于公元145年,死于208年,死时已有64岁。60多的人,即便是现在也到了退休年龄,古时更是高寿老人,即便有过当官的想法,年龄不饶人,也早该放弃了。而且从史料上看,华佗并无后代,否则也不会要把凝聚自己一生心血的医书传给狱吏,所以无论是为自己谋官,还是为子孙谋官,都很难说得通。
2、“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本句源自《三国志方技传》,很多人以此作为华佗想当官,不愿作医生的铁据。
华佗当时号称“神医”,后世尊为“医神”,要知道,成为一个行业的顶尖人才,除了天赋异禀,聪明绝伦外,对专业的热爱和强烈的兴趣必不可少。你能想象一个厌恶数学的人最后成为华罗庚吗?能想象不喜欢篮球的人最后成为乔丹吗?不可能的。
如果说,华佗羡慕过官员尊崇优渥的生活,觉得医生辛苦,地位不高,发过一些牢*,这有可能,但说他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真的是难以置信。
3、“为了更多赏赐”说:
此说更不可信。
我们知道,古今中外,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头部大咖,都会财源滚滚,如果成为前三,都能到“我对钱没兴趣”的境界。
华佗作为“建安三神医”之一,按《三国志》记载,所医者上至丞相、郡守、将军,下至督邮、军吏、士民,满篇全是救人性命的事迹,他会缺钱吗?
所以,第二种论点非常牵强。
我们看《三国志方技传》原文可知,先是华佗千方百计要走,结果触怒了曹操,导致曹操非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华佗非要走,后来曹操又为什么非要*?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华佗非要走?
先看原文:“后太祖亲理,得病篙笃,使佗专视。”
就是说曹操有病后,把华佗调到身边,专门给他看病,华佗成了曹操的专用医生,这就造成了华佗的两个不适应:
1、环境不适应。
华佗一生游走行医几十年,瞬间到了幕府,森严整肃,礼仪繁复,而且伴君如伴虎,难免要提心吊胆,必然和他多年自由自在的习性不相合,这时华佗已经60多岁了,这个岁数的老年人是很难适应新环境的,我听老辈人说过,岁数大的人一旦迁到新环境,都活不了几年,现代医学也不赞成老年人强行改变生活习惯,哪怕是抽烟喝酒。很多老人宁可在乡下过苦日子也不愿意进城“享福”,也是同样原因。
华佗作为“神医”,他应该非常清楚这个道理,鞋合不合适,脚最知道,于是他非走不可,谁不愿意多活几年呢?
2、影响收入。
成为曹操专属医生,势必不能再给其它人看病,这一定会耽误华佗的收入。
有人会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财富集于一身,他给的赏赐难道还会少吗?
古时太医地位不高,比如唐朝太医不过是从九品,连九品都不是,地位很低,在盛唐时期,太医的年薪也不过几十两银子,放到现在大概也就十万元左右,在三国动荡时期,军费都捉襟见肘,收入只会更少。曹操贵为丞相,自己生活都很简朴,“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更何况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偶尔一次赏赐是可能的,但终究没法和在外面做名医相比。
断人财路如同谋财害命,华佗是神医,不是圣人,圣人尚且讲“君子爱财”,更何况华佗。
以上两条原因,足以让华佗“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对后果的严重性也估计不足,导致“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曹操非*华佗不可?
按理说,高官对两类人最为尊重,一类是厨师,另一类就是医生,怕厨师怀恨下毒,医生关键时刻不出力。所以不是万不得已,都会宽容对待,那曹操为什么非要*华佗呢?
曹操非常人,不能用一般人的思维来揣测。
陈寿说他“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后世人评价他“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御将自古少有”、“机变无方,略不世出”。
曹操还有另一面,钱穆说他“兼能政治、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业者。然而,他却是一大奸雄”这个观点是公认的。
曹操是英雄也是奸雄,这两面在他身上都非常鲜明。他既雄才大略,又注重细节,既豪爽奔放,又奸诈狡黠,既文采横溢,又任侠放荡,对自己简朴随意,对有功者一掷千金,能为己所用者,体贴爱护,反之,则冷酷决绝。
有两个例子,可以让我们从侧面探寻曹操*华佗的原因。
一个是杨修被*。杨修被*表面上是因为卖弄小聪明,数次点破曹操心思,而引起曹操反感,而真正的原因是杨修是曹植的老师,又谋略过人,曹操为了保证曹丕稳固接班,*掉杨修清除隐患。
《世说新语》里讲了另一件曹操的轶事,说有一次北方匈奴国派使臣来见魏王曹操。会见前,曹操觉得自己相貌不够魁伟英武,怕镇不住对方,想起手下谋士崔季珪长得仪表堂堂,曹操就派崔季珪假扮他会见使臣,而曹操自己则拿着把刀,像个卫士一样站在旁边。
会见结束后,曹操派探子去问使臣:“魏王这个人怎么样?”匈奴使臣说:“魏王气度高雅,风姿卓越,但我发现旁边那个拿刀侍立的人更不一般,他才是个英雄。”
曹操听到探子的回报,非常吃惊,派人追上使臣,把他*了。
敌方有如此高人,将来必定是隐患,即便是来使,曹操也一定清除。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对于威胁到自己政权的隐患,曹操从来不手软,而且都非常果断决绝。华佗虽然只是个医生,但他了解曹操的病情,大家知道,领袖的身体状况,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机密,如果被敌国探知,就有可能会给对方可乘之机,造成对己不利的局面。
伟人看问题,从来都是讲政治,看大局,事关政权安危,你说曹操该做如何选择?
所以说,掌握这个最高机密,又不肯归附的华佗,非死不可。
至于后来曹操说华佗是小人欲以自重,那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说辞罢了,政治家的心思,是旁人可以轻易猜到的吗!
看点小历史,吹牛也有料。这里是海哥闲唠嗑,支持原创,喜欢请关注,点赞留言同样欢迎和感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