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飞果然准备在亚洲下一盘大棋,最近挺火的《僵尸校园》大概只算是开谓菜。
有人说《僵尸校园》将接棒《鱿鱼游戏》,搞得我这种伪资深剧迷不淡定了,正好假期有足够理由来个连刷,一口气看完。
我只有一个感受:阿西吧,居然还挺带感挺刺激的。全程感受高能,这一方面来自剧集节奏紧张到手心冒汗的刺激,另一方面来自情节低智到让你觉得做个僵尸也挺好的刺激,反正刺激就对了。
本文完全没有剧透,请放心一读。而且本文主要探讨僵尸校园为什么不可能成为鱿鱼游戏的深层逻辑,所以对于剧情细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去看剧透党的内容喔。
对于没看过《僵尸校园》的朋友,我简单来说一下故事主线。一位愤世嫉俗的科学家在一个中学弄出了一个厉害的僵尸病毒,随着病毒的扩散,上演了一部12集的僵尸逃亡大戏。逃亡之中再穿插些CP爱情和政治讽刺。妥妥的老套剧情,其实网上对这部剧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有些不喜欢这部剧的观众说不像网飞的出品,我想你大概对网飞有什么误解,网飞其实就是一家用大数据分析观众喜好然后交给编剧完工生产的工业化公司而已。
下面入正题,分析一下为什么《僵尸校园》不可能成为《鱿鱼游戏》的几个原因。对于还没看过《鱿鱼游戏》的朋友,这篇文章你可以中止阅读了。你居然……没看过,对得起我吗?开个玩笑。
01
情节智商不在同一层次。
先说情节智商吧,我在开篇就提到过,这部剧对我产生的强烈刺激一方面就来自于他的一些脑残情节。比如,这个韩国“985,211”首尔大学毕业的警官,在明知僵尸对声音超敏感的前提下,依然一边大叫一边打僵尸,完全把逃亡变成了沉浸式游戏。
又比如这种高中生,在面对一个僵尸入侵时,其他人都是一个接一个的上,而不是发挥群众力量,这是玩单挑的时候吗???如果这种情节发生在剧情之初还能有几分理解,毕竟面对一个新东西,大家多少会因恐惧而失智,但此类情节在后面不断发生,这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这种智商能活过一集就不错了,能活到结局,只能怀疑编剧的智商。
而相对的,在《鱿鱼游戏》里,虽然也有人指出它的bug,但还不至于有如此失智的bug。
02
故事格局不在同一层次。
本质上说,《僵尸校园》就是为爽剧而生的,虽然在剧情的编织过程中扯入了韩国政治的黑色元素,但只能算调味剂。虽然也把亲情和爱情植入到僵尸逃亡之中,但也只不过为煽情而煽情。剧情重心依然是演绎僵尸逃亡的爽剧,围绕在学校这样一个狭小空间中的种种求生技能的展示上。
而《鱿鱼游戏》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把核心放在韩国社会的阶级割裂上,这和早年获得过奥斯卡的《寄生虫》相似,这样的故事不论从立意还是从圈粉力上,都更胜一筹。故事格局自然要比《僵尸校园》大得多。
03
观众覆盖能力不在同一层次。
我们经常说影视剧就跟商品一样,定位很重要,就是你在开拍之初就要想清楚是拍给什么人看的。所以,如果你把人群抓得够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不过从商业赚钱的角度来说,投资人当然希望抓住更多的观众,然而观众是分层次的,你拍得浅薄了,会失去高层次的观众,也得不到影评人的青睐,拍得深刻了,又会失掉大部分年轻观众。这里面总会有个矛盾的存在,这个度就显得很重要了。
显然,《僵尸校园》的观众群就是非常年轻的年轻人,“校园”、“僵尸”、“爱情”这些元素显然就是为年轻人而调制的。
而《鱿鱼游戏》不一样,他可以覆盖年轻人到中年人,甚至到老年人。
他和好些年前的《饥饿游戏》有着极为类似的共同点,那就是不同观众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内容。年轻人可以看到作为爽剧的内容,而成熟点的中产阶级的人可以看到社会现实层面的内容,更成功的社会精英人群可以看到社会顶层设计层面的内容。
如此一来,受众群体非常广,这不是一般影视剧可以做到的。
04
二次衍生能力不在同一层次。
由于我自己曾经做过营销传播的原因,我在刚看《鱿鱼游戏》的时候就有预感到这部剧会给年轻人提供很多可玩的素材。果不其然,《鱿鱼游戏》里的很多元素不论从服装还是从游戏剧情玩法,都被都市时尚人群拿来玩cosplay,被酒吧拿来玩主题派对,被时尚博主拿来搏流量。
而这些,都会给影视剧本身带来大量的自发传播,进一步扩大它的影响力。
而《僵尸校园》里的元素可以做衍生传播吗?玩僵尸cosplay?这不就是每年万圣节的老元素吗?好像实在挑不出什么特别的来。
所以,认为《僵尸校园》可以接棒《鱿鱼游戏》的人,可以醒醒了,别因为被刺激到了就口嗨,毕竟有些刺激只能带给你很短期的快感,不如冷静下来,拉高自己对影视剧的阙值,期待更高质的好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