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强度仅次于春节的“逼婚”季来了。众多单身男女在相亲大潮中,或中流击水,或随波逐流,尽管此前已被各种相亲攻略武装到牙齿,但实际上并没啥用。关键在于,能不能对上眼神。如今,科学家为初见男女提供了一套量化评估工具。
两个人能否一见钟情,互相放电,不一定要看他们是否有亲昵动作,只需要测其心率和皮肤导电性能即可知道。科学家发现,两人的生理信号同步程度越高,那么他们就越容易坠入爱河。
这个来自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的研究近日发表在预印本期刊 BioRxiv 上。
4分钟的相亲试验很多研究试图解释爱情的谜团,已经有不少关于其神经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线索。
浪漫爱情会激活大脑的若干区域,尤其是与奖励和动机相关的区域,如海马、下丘脑和前扣带回皮层区域。科学家发现,通过激活这些区域可以让人降低其防御意识,增加对人的好感与信任,其中的生化反应涉及由下丘脑产生并由垂体腺释放的催产素和加压素。当然,大脑中的多巴胺也会加倍释放,这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它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并传递兴奋及快乐的信息。
然而,爱情是相互作用的产物,如何能知道对方也来电,能不能科学判断对方也心动了呢?
莱顿大学认知心理学副教授 Mariska Kret 领导了这项研究。她在牛津的一次会议上阐述了研究的初衷:看起来很登对的一对却碰撞不出火花,我们很想来测量一下人们相互放电的程度。
Mariska Kret 团队在某个音乐节上搭建了一所小木屋,有 140 名素未谋面的 18 岁到 37 岁之间的男女走进小木屋进行了测试。他们都是异性恋、单身,且只有 4 分钟时间,其中 2 分钟用来注视对方,2 分钟用来简短交流。
约会房间的中间有障碍隔断,当相亲双方走进房间时,隔断是关闭的。首先会有 3 秒的隔断打开时间,让双方留下第一印象,随后隔断关闭,让双方对对方从 0 分到 9 分进行打分。之后双方分别进行 2 分钟的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每次交流后都会关闭隔断,并进行互相打分。
图 | 试验现场示意图。约会房间的中间有隔断,当相亲双方走进房间时,隔断是关闭的。参试人员都佩戴了连接测量心率和皮肤传导的传感器,并戴上视觉追踪眼镜,还对其身体活动进行记录。(来源:Mariska Kret, Leiden University)
图 | 出现在追踪眼镜视角中的一对约会男女。图下方为约会试验同期收集的数据,包括心率波动(女性为红色,男性为蓝色)、皮肤出汗反应、表情。可以看出,有些情况下,这对约会对象的数据出现同步。(来源:Eliska Prochazkova, Leiden University)
参试人员都佩戴了连接测量心率和皮肤传导的传感器,并戴上视觉追踪眼镜,还对其身体活动进行记录。最后,他们还会回答对这次模拟约会的感受,比如是否想与对方进行真的约会,以及对模拟约会对象的看法。
参试者中 92% 是荷兰人,且受过良好教育,73% 的人都希望谈恋爱。研究人员采用了机器学习分析,最后得到 54 组 108 人的有效数据。结果有 58 人(44%)想与对方发生真实的约会,其中有 11 对(22人)配对成功。
生理信号不说谎研究发现,模拟约会中,参试人员的肢体语言并不能说明其是否能一见钟情,包括目光、面部表情以及点头动作等等。比如,一些人在对方点头时也随之点头,在对方微笑时也随之微笑示意,然而这些肢体语言与双方是否放电并无关联。
也就是说,相亲时的言行表现不能说明其是否互相放电。这个结论与此前人们的认识相悖,此前人们认为相亲中的肢体语言是双方相互吸引程度的展示。
这项来自荷兰的研究还发现,模拟相亲中,双方的心率和皮肤导电性同步频率越高,彼此来电的可能性就越大。他们认为,与肢体语言相比,生理信号更不容易说谎。因为这些生理信号是无法控制的,人们潜意识也更能影响人体的生理信号。
同时,人们也难以评估相亲对象的感受,他们无法准确判断对方是否有意愿进行真实的约会。具体而言,有 54% 的受试者正确预测了对方的真实约会意愿,这也说明这个预测是随机的。
研究还发现,有恋爱意愿的人往往更盲目和带有偏见,他们会认为对方也有进一步约会的意愿。
男女双方在相亲测试中有性别差异表现,女性有更多肢体语言,会更多微笑、点头和抚摸面部,而男性会更多注视对方头部和眼睛。女性更挑剔,有 53% 男性想要真的约会,而只有 34% 女性想要真的约会。
专访第一作者、莱顿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生 Eliska Prochazkova
图 | Eliska Prochazkova在荷兰赫瑞瓦特大学获得应用心理学学士学位以及阿姆斯特丹大学脑与认知硕士学位,2015年进入莱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来源:Leiden University)
这个研究的意义何在?Eliska Prochazkova 介绍说,这个研究的意义在于,单看一个人是否怦然心动,你就会错过一半的信息,因为你是在孤立看待爱情这回事。如果能够同时查看两个人的生理信号,那么你会更好了解事情的真相。她说,我更愿意将这些生理信号比喻成两个平行振动的音乐旋律,两者越是共鸣,越是好听,越容易来电。
虽然年轻人之间在互联网上更容易建立联系,但要建立真正牢固的联系还需要现实中的互动。Eliska Prochazkova 打趣,这个生理信号的研究对于约会失利也增加了解脱的理由:如果某人约会失败,你可以安慰他,“没关系,你们只是没有发生共振而已”。
事实上,对于生理信号同步的确切机制人们并不完全掌握。Eliska Prochazkova 的研究发现,人们的生理信号同步与视觉跟踪有关,其实生理信号同步在母婴之间、夫妻之间以及朋友之间都发现过。这里的一个共性是,生理信号越是同步,其情感层面会更多同步。
从进化角度看,如何来理解个体之间的生理信号同步现象呢?Eliska Prochazkova 分析说,小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会与其母亲发生一些生理信号的同步,这对于他们的生存很重要,比如能让其体内环境快速稳定,同时还会对孩子的社会情感产生积极影响。不仅如此,普林斯顿大学 Uri Hasson 发现,人们在谈话交流期间也会发生大脑信号同步现象,这个研究表明神经活动同步性可以预测两人的交流理解水平。
DeepTech:如今互联网上有各种陷阱,约会也可能被骗。那么这个研究对于确保真心的约会有帮助吗?
Eliska Prochazkova:人们经常问我,“我如何才能知道某人喜欢我?”“我应该相信哪个信号?”,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没有可靠的肢体和表情信号可以预测两性吸引力,这也说明人们并不擅长预测对方的浪漫意向。
从某种意义上,约会可能是一个陷阱。因为有时候人们对对方表示好感不一定是爱情所致,而是他们享受那种被喜欢的感觉。
我们观察到,有些参试者常常展示出微笑或大笑,但这些表现并未反映在生理水平上,而双方一旦相互吸引,不仅表情会同步,他们的生理信号也会同步。这个意义上,生理信号是否同步确实能反映约会的真实性。当然,这个研究还需要重复性验证。
DeepTech:这个研究对于已婚夫妇有什么帮助吗?
Eliska Prochazkova:是这样。有证据表明已婚夫妇也可以达到生理信号同步,比如 Levenson 在 1983 年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研究就表明,通过测量已婚夫妇的心率和皮肤电导,与其自我认识的情感得分相比,两者的偏差高达 60%。
DeepTech:这个研究可以用来测谎吗?它与测谎有什么区别?
Eliska Prochazkova:我们确实使用了测谎仪器。与测谎不同的是,我们给每个参试者都配备了测谎仪,并且还有与测谎仪相连的视觉追踪眼镜,这样我们可以追踪其目光焦点。
当前文献已经证明测谎仪足以可靠地测谎,它可以检测到人们受到刺激时的生理唤醒增加,但因为其不够精确,无法在法庭上使用。不过有证据表明,如果整合多种方法,包括眼动追踪、面部表情和生理信号,那么就可以更可靠地来测谎。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只是做约会测试,其实如果用这套设备来测谎可能会得到有趣的结果。
DeepTech:众所周知,约会有很大的商业前景。你们有没有考虑研发一套可穿戴设备来商业化呢?
Eliska Prochazkova:有一些商业化产品可以测量人体生理信号,但据我所知,并没有人这样做(来开发针对约会的测量设备)。我们很愿意跟进这样的商业开发,看看这个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发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