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重点:看问题 要看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就要 先找到 “问题本身”的关键之处。如同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卫公子 州吁 篡位后,国内民心躁动。于是就想通过侵占 郑国,来转移国内矛盾。
但是国力太弱,又害怕打不过郑国。
大臣石厚建议说:“君子,善假于物也。主公想讨伐郑国,但我们又能力不足。那可以借助宋、鲁,陈、蔡,四国的兵力,借鸡生蛋,为我所用。”
“首先,陈、蔡两国,是小国,向来维护周王室。现在郑国又和周王室有嫌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 我们联合陈、蔡二国,不愁他们不来。”
“至于宋国与鲁国,我也有办法。我平时常常留意 时事新闻,分析各国境况,只求有朝一日,能为我所用。
比如宋国,宋穆公受位于 他的兄长 宋宣公,宋穆公为了报答兄长的恩情,就传位于他兄长的儿子 ,也就是他侄子。
宋穆公自己的儿子 冯,因此 怨恨父亲。就逃到了郑国。郑庄公庇护她,并且一直想 帮助他 起兵伐宋。
所以今日 连合宋国 伐郑,正中其下怀。宋国一定会同意。
再说鲁国,鲁国的兵权,都在公子翚[ huī, 亦称公子恽]手中。
我们可以 用重金贿赂 公子翚,鲁国必然 也会 起兵相助。”
随后,五国同盟,将郑国围得水泄不通,如同大祸临头一般。
面对眼前的困局,如果你是郑庄公,又该如何化解?
54321……
众大臣遇到此情形,七嘴八舌,各有主意。
郑庄公说:“看问题 要看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就要 先找到 问题本身的关键之处。然后,批亢捣虚,自然可迎刃而解。
五指有长短,我们需要做的是,寻找其薄弱处。
州吁 刚刚篡逆,不得民心,为转移国内矛盾,才托词 说起我们两国的旧怨。又向四国借兵,心里想的不过是,侵占别国 立威, 然后以压国人。
再说鲁国的公子翚,因为被贿赂才联合起兵,陈国与蔡国也和我国没有深仇大恨,所以这三个国家,都没有必战、死战之意愿。
只有宋国,因为公子冯在我国,所以五国联合中,他最卖力。他的目的是 除掉 公子冯。
这样,我们可以 把 公子冯,转送到其他城邑居住,那么宋兵必然也会跟着 转移到其他地方。
另外,再命人 领兵五百,出东门与卫国军队作战,诈败而走。州吁 有了战胜之名,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而他国内事情还没有稳定,不能久留在外,必然收拾军旅,速速归国。
况且 我听说 卫国大夫 石碏,大有忠心,州吁弑君篡位,石碏又怎能没有动作? 不久卫国将有内变。州吁自顾不暇,怎么还能害我?”
众将领 依计行事,果然如此。
州吁率军小胜,把郑国东门外粮食都收割了,慰劳军士,然后就传令班师了。
众人都不理解。
石厚说:“懂得割舍 到手的利益,能够有效 遏制自己的*。才算得上 有智慧。
郑国军队兵向来强大,我们通过刚才的战斗,胜了郑国一场,目的已经达到,我们足以立威。
我们的目光要着眼于全局,不要拘泥于眼前。我们国内的政权刚刚获得,还不稳定。如果我们长期在外,只怕国内有人不安分,发生内变。”
于是,各国班师。计合围至解围,才五日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