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三分天下的格局实际上是各方均求得政治势力的平衡和天下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又各怀鬼胎各抱一方,都有想统一天下的野心!又都在酝酿自己的势力!作者有忠于汉室皇权的忠君思想,有偏于刘备刘皇叔为正统的宣扬思想!以桃园三结义的开篇为重点的红线出发点舒发作者的个人感情的偏好在内,以红线人物赵云为轴线演义写的一本书!作者的总体思想是天下英雄忠肝义胆!虽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中国历史上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只是个特殊的三分天下三足鼎立而达到势力平衡的唯一特例!充分说明事物内部的矛盾不断发展变化和激化,会由多极演变成三极逐渐形成两极分化最后统一达到一极终极而结束久分的局面!其间有很多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各种因素的成因!三国鼎立的格局总共不到一百年时间,从黄巾起义的混乱时期开始到晋朝统一三国结束共81年,真正三国的鼎立形成只有60年时间!一旦断了一个“势力腿”马上平衡就瓦解了!
“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三国演义的思想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向往国家统一的政治理想,构成了《三国演义》的经线;歌颂“忠义”英雄的道德标准,构成了《三国演义》的纬线。二者纵横交错,形成《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坐标轴。罗贯中依靠这两大坐标轴,把历史评价与道德评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作品达到了难能可贵的高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