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北非战场,新官上任的奥金莱克终于在十字军行动的反击中大获全胜。一扫半年来英联军面对隆美尔的颓势,夺回被德军和意大利军占领的所有地区。港口要塞托布鲁克解围,隆美尔沿着海岸线退回到阿格海拉,双方再次对峙。
此时的英军统率部认为隆美尔已不足为虑,至少目前如此。英军部队随即分散到海岸线一带的各处基地进行修整。结果仅仅两个月后,从的黎波里获得步兵及战车增援的隆美尔率领非洲军团再次卷土重来。英军先头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快被隆美尔击溃,沿着非洲海岸的追击战又开始重新上演。
盟军部队朝着要塞托布鲁克西侧新建的防线一路退却,他们在这里修筑了一系列防御阵地,被称为加查拉防线。此时隆美尔率领的轴心军有8万人,外加560辆战车。盟军方面,奥金莱克有17万5千人,843辆战车,兵力是隆美尔的两倍还多,战车也占有优势。
隆美尔于1942年5月末乘胜追击,对盟军防线发动加查拉战役。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找到了加查拉战役时的北非战场的形势图。5月27日,隆美尔率领非洲装甲军团的主力--德国非洲军,意大利第20机械化军及德国第90轻机械化师,绝妙地迂回到盟军防线南方。
意大利第10军在前线攻击以牵制盟军。意大利第101机械化师从西面进攻比尔哈凯姆的洼地,同时在隆美尔左翼的意大利第132步兵师则迂回到侧后。当时防守比尔哈凯姆的自由法国第1旅激烈抵抗,其奋战程度完全超出了隆美尔的想像,这就造成了非洲军的尴尬处境。因为此时他们已经被困于在比尔哈凯姆和托布鲁克之间的大釜阵地。
面对此种不利局面,隆美尔采取了多个步骤突破困境:首先,他向西反攻英军第150步兵旅,以突破包围并打通补给通道。之后,他粉碎了盟军临时组织起来的反击,亲率主力向南将自由法军逐出比尔哈凯姆。最终,英军还是被迫向阿拉曼防线撤退。3天以后,德军全面占领了盟军阵地,隆美尔决定再次乘胜追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