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白河峡谷,我和大猫、巧巧打着手电在山上找蛇。
“唉,我就没找到比马陆更长的东西。”我一边走一边哀叹道,“这啥时候是个头啊……”
走在前面的CEO巧巧突然像被佛光附体,用一种傻孩子你怎么可能是傻孩子一样的语气回头跟我说:“等你数到第1000条马陆的回眸,心心念念的蛇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别说,那一瞬间我还真信了。
没有蛇,全都是马陆!1000条马陆! ©大猫
每年夏天,猫盟的传统保留节目就是找蛇。
这个奇怪的习惯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但究其源头肯定跟大猫脱不了干系,至于本人的解释则是:因为蛇好看啊!你看只有美女蛇,没有美女蛙美女龟,所以两爬里蛇肯定是最好看的。
玉斑锦蛇,传说中的美女蛇就是它了 ©大猫
然而北京的蛇类其实并不多,仅有17种(白条锦蛇、黑眉锦蛇、团花锦蛇、赤峰锦蛇、王锦蛇、玉斑丽蛇、黄脊游蛇、虎斑颈槽蛇、红纹滞卵蛇、赤链蛇、黑背白环蛇、刘氏白环蛇、短尾蝮、华北蝮、西伯利亚蝮、黑头剑蛇、乌梢蛇)。
灰腹绿锦蛇幼体,高级灰美得没话说 ©LC Shih
而且跟南方的美蛇们一比就显得很拮据,比如说高级蓝的灰腹绿锦蛇幼体、五彩斑斓黑得令甲方满意的闪鳞蛇等等——这些梦中情蛇北方统统都没有,个人感觉北京也唯有黄黑灰配色的玉斑锦蛇在颜值上尚能一战。
梦中情蛇之海南闪鳞蛇,甲方满意就是这么自信 ©Lu Chen
再加上是北方,北京的蛇最少也要到4、5月才开始活动,最晚到10、11月,剩下的日子是寒冷的冬天,就彻底没有蛇了。
所以我总觉得在北京找蛇属于是一种充值信仰行为,感觉跟钓鱼佬是一样一样的,除了鱼钓到啥都是惊喜。
比如没有找到蛇的时候,就只能拍拍蛾子 ©大猫
不过毕竟也不是头一年找蛇,我们对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去能找到什么蛇还是大致有个概念的,于是今年的第一次找蛇之旅顺理成章地在惊蛰后发车。
傍晚,我们从通州开车吭哧吭哧地来到白河峡谷,这里是大猫和大好曾经找到刘氏白环蛇的地方,大猫也对此地非常自信,觉得随便一个缝都能挂着条蛇,让我和巧巧赶紧下车找找。
就是类似这样的石壁,某个缝里可能就有蛇 ©大鹅
山上的气温跟平原完全不一样,彼时的我仍在祖传老晕车的影响下,还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直到巧巧一边说着好冷啊一边拿出了自己的军绿色加厚冲锋衣。
“温度15℃。”我看了眼自己的手机,坏了,是倒春寒。
蛇是变温动物,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通常在20-30度左右才会比较活跃,养过蛇的朋友也知道低于20度就蛇就容易开始各种出毛病了。
啊大概就是这种差距(比划.jpg)
不过我们还是抱着“来都来了万一呢”的期待继续沿着山路前进,用手电在两边的石墙、石壁上搜寻长条状的物体——确实有,只可惜无一例外都是喜食腐殖质的马陆。
又是你个浓眉大眼(?)的小马陆 ©大鹅
然而随着夜幕降临,气温越来越低,眼看连马陆的存在都变得稀少,偶尔才会看到灰色的蚰蜒从眼前一闪而过。
我们一致认为这个天气下还出门的蛇一定是蛇精病,没救的那种。
大锤跟着去平谷的那回也没见到蛇,但见到了灰林鸮(可戳:灰林鸮之夜:记一次北京山区春季夜观) ©大猫
白河峡谷之行后,我们准备等到气温暖和一些再寻找新的找蛇点。
事实上白河峡谷跟从前相比变化很大,几乎所有的山壁都挂上了双层的防落石网,里面一层的网眼很小,目测直径不超过10公分,外面的网眼大一些。总的来说,两层网双管齐下让石壁看起来有些密不透风。
罩上防护网的白河峡谷,网眼相当密集 ©大猫
其实这也是个有趣的问题:包上防护网之后,哪些动物可能受影响?这些陡峭的崖壁是不少动物会利用的环境,比如鸟和蝙蝠都会利用崖壁的凹陷处休息,对鸟来说安全又挡雨。而一些蛇类则会沿着崖壁攀爬觅食,鸟、鼠类、蝙蝠可能都是目标。
夜晚在石壁上的休息的蓝矶鸫 ©一晴
也许这样一装,或许蛇爬上去更容易了,鹡鸰之类的小鸟还能以此躲避一些捕食者,但鼯鼠、斑羚之类的大个体动物,在这里的生活就可能变得很艰难。反正那一晚我们仅在一个隧道里找到一只蝙蝠。
说回找蛇,鉴于出师不利,我们重新找蛇的计划目标也没有定得很高,就先从找到一条活蛇开始。
蛇按活动时间分可以有日行和夜行,按地点分有山蛇(居住山地)和水蛇(靠近水源),排列组合一下,像黑眉锦蛇、赤峰锦蛇这样的是比较典型的日行山蛇,赤链蛇则是夜行水蛇。
有水的地方,大概率有赤链蛇 ©大猫
按照这一分类,我跟大猫在十三陵附近转到了一条沟,并且认为这里肯定会有蛇的存在。
这条沟的配置是这样的:第一,沟本身在山上,北京郊区山里的动物本来就比城里多一些,我们在这附近看到了不少刺猬、野兔,还能听见清晰的灰林鸮“唔呜~唔呜~~”的声音。
同时,沟也在一个村落附近,人类活动及其产物可能会给老鼠一类的动物提供理想的食物来源。
有老鼠,蛇就会来 ©大猫
第二,这条沟有水,尽管最初我们来的时候这里尚处于枯水期,但贴近水域,就可以看到里头有无数的螺、蝌蚪、虾虎、虾、花鳅,热闹得不像话。
沿着水道一路往上,不难发现这里不仅是活水,也是蛙和蟾蜍的天堂——它们都是赤链蛇和虎斑颈槽蛇食谱的最爱。
我还看到干涸的水道里有部分鸦科大佬的羽毛,显然是被什么东西吃了,只是不知道谁*。
近水区域的两栖类也是蛇的食物之一 ©大猫
第三,我们在这条沟的附近开车夜巡了几次,确实发现了好几条被路*的赤链蛇、一条很大的赤峰锦蛇,以及一条咪咪小的短尾蝮(小到我估计它刚从娘胎里出来可能还没一星期,因为短尾蝮这样的蛇是卵胎生,出来就直接是小蛇)。
也就是不管怎么说,这条沟里最基本的赤链和短尾肯定是能保证的。
被路*的赤链 ©小小崔
一条非常袖珍的短尾蝮,估计刚从娘胎里出来没多久©大鹅
搞清蛇点、等待升温,万事俱备,就只差一场闷闷的大雨增加一些找蛇成功的玄学优势了。
哦,还有记得把手电筒充满电,这是一个被自家手电坑害的苦逼真诚的话语。
7月1日,周五,天气预报说北京小雨转多云,30℃摄氏度,最低气温22摄氏度。
老黄历说这天宜找蛇,所以我们把猫币塞进后备箱就出发进沟了。
路上大猫开始大放阙词,说今天一定要找到一二三四条蛇,我说真的吗,他说那当然,带猫币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强玄学。
事实证明带猫币有用 ©大猫
车开进沟里的时候大约是晚上8点,刚一下车,我就看到一只巨大的蟾蜍从前方2米淡定地跨过水泥里跳进草丛,就好像这里根本没有捕食者存在一样。
沿着水泥路,我和大猫、猫币三人打着手电往水道深处搜寻,大猫和猫币走得更急,到水泥路的尽头时,他们决定折返,并且已经走出了十几米。而我走得慢一些,一边跟着,一边用手电扫射更远处的石堆。
“北京市林草局提醒您,您已进入森林防火区域,区域内严禁明火……”当我转身准备跟上队友的时候,身旁立着的感应音响突然发出响亮的声音,这令我的动作吓停了一秒,但就是这一秒——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场面 ©大鹅
一个橙红色的长条物体就挂在远处的石壁上,乳黄色的腹面相当显眼,它头靠在左侧,抬得很高,尾巴在右侧下垂,看起来应该是刚从石缝出来不久。
“哎!赤链!”我赶忙招呼着大猫和猫币过来看。
“你别说,这个蛇手电照起来鳞片反光,看起来还挺明显的”。猫币端详道。我说确实。
赤链蛇也常常出现在路边或者马路上 ©大猫
有了第一条蛇后面的发现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起来,折返的路上,没走多远,我们又看到了一条刚饱餐一顿的赤链蛇,这条蛇可能是刚刚吃了蛙,肚子鼓鼓囊囊的,慢慢地在石壁上爬行。
刚吃饱的赤链,肚子鼓鼓的 ©大猫
有了两蛇后大猫便很兴奋,说你再赶紧整个第三条。我心里想着哪有那么快,结果就在即将走回车里的时候,我看到左边的杂草丛里有一个棕色的长条状影子在快速移动。
“短尾,快,短尾蝮!”
“去拿蛇勾。”大猫和猫币应声转过头,很快发现了脚下的短尾蝮。
等这条短尾蝮安静下来,我们发现它是条相当强壮的成年个体,纹路像莲花瓣一样分布在身体两侧,尾巴很黄,这是短尾蝮的特征。
短尾蝮,尾巴尖呈现出明显的黄色 ©大猫
不过与绝大多数毒蛇一样,它很谨慎,如果不去有意拨弄它,它只会想尽办法默默地从人面前找机会溜走。
当然,在被刺激的情况下,短尾蝮也会将上半身蜷缩成z字形,而这时就是它准备防御反击的征兆。(p.s.毒蛇都有毒,不建议非专业人士靠得太近)
拍完照片后,这条短尾蝮只是在杂草堆稍稍逡巡了一阵,很快走到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那天晚上我们总共看到了4条蛇。
短尾蝮将身子蜷缩成Z字形 ©大猫
我们在沟里拍蛇的时候,中途来了位老大爷,看上去是这附近的村民。
“你们在拍什么?”“拍蛇。”“这个有毒吗?”“有。”
其实我很担心这位老大哥一听有毒就谈蛇色变,搞不好会直接说想把这蛇打死,因为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这样干。但没想到他点了点头,也俯下身子站在我们周围。
夏夜水泥路上的温度比较高,有的蛇就会爬到路上去,被路*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大猫
“哦——”大爷答道,“真好玩儿。”
“我这还有个头灯,你们拍照要吗?”我悬着的心即刻放下,看来只是一位路过的看热闹大爷。
“你们要把蛇带走吗?”大爷问。
“不,我们只拍照而已。”
“唉,你们多拍点,多拍点。”大爷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欣慰,好像有点惋惜,“我们这里有些小年轻,还会上山打鸟打野兔,那些都是保护动物啊,就这么被打了……”
壁虎也在夜里出来觅食 ©大猫
随后大爷就像进入某种境界、跟人吹嘘自己家孩子一般,“我们这片动物可多了,蛇也多,有长成这样的这个蛇,还有那个很大的喜欢吃鸟的蛇,还有很长的很绿的,还有又黑又黄带花的……这个水渠还有龟,白天我有时候经常看趴路上呢……”
一条脾气很大的老王(王锦蛇)©云哥
虽然大爷说得不甚明白,但我们觉得他想说的应该是赤峰锦蛇、黑眉锦蛇和王锦蛇,也许还有某种草龟,这也证明了这条沟的生态是极其丰富的。
也许下一回,我们应该趁着天亮的时候再来沟里看看。
一种不认得的锹甲 ©大猫
最后唠一下也许可能的下一步找蛇计划。
刘氏白环蛇:这玩意儿大猫和大好见过,据说在北京数量不算少,很多人觉得它跟赤链蛇颜色很像傻傻分不清。但我觉得赤链蛇其实挺好分辨的,因为头上总是有个V型,而刘氏则是环纹。
刘氏白环蛇,可以看到它的头纹和环纹都与赤链蛇差别很大 ©大好
团花锦蛇:跟绝大多数花花绿绿的锦蛇不一样,长得更像灰扑扑的蝮蛇,分辨方法是看花纹(短尾蝮圆斑两侧对称,团花锦蛇圆斑在中间)和身材。尽管在北京记录不少但意外地很少人拍过。
团花锦蛇 ©大好
黑头剑蛇:仅在北京东北部山区和天津蓟县一带有记录,和黑背白环蛇一样属于南方物种,出现在北京就非常令人着迷。虽然有资料认为它是被放生后北漂成功的产物。
黑头剑蛇,南方比较容易看到它 ©Thomas Brown
最后再最后,许愿今年能肉眼比较靠谱地分辨亚洲蝮属,尤其是原中介蝮三兄弟(做梦.jpg)。
就是这几位...我学废了!
- END -
成为猫盟月捐人,共同探索中国荒野
----关于蛇,你还可以读----
一不小心遇到蛇,你可能需要这份实用的图鉴
天啊!北京的蛇!我全找到啦!
许仙,你要找的白娘子,北京山脚就有!
云猫 | 云豹 | 老虎 | 华南虎 | 华北豹 | 豹猫 | 宠物豹猫 | 荒漠猫 | 猞猁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华北豹 | 四川金钱豹 | 荒野 | 西双版纳 | 山西马坊 | 新龙 | 猫盟 | 长耳鸮 |黄鼠狼| 野猪 | 豹吃牛 | 带豹回家 | 豹吃人吗 | 乔治·夏勒 | 个体识别 | 寻豹启事 | 猫盟周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