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秘不发丧”的那些事儿

权力的游戏——“秘不发丧”的那些事儿

首页战争策略秦殇之乱更新时间:2024-05-09

这把铁王座危机四伏,但谁都想着坐一坐

读中国的史书,常常会发现一个情况:“秘不发丧”。就是君主死后不立即宣告死讯,而是拖延一段时间,待局势稳定后再公布。在秘不发丧的期间,各种权力斗争加紧进行,达到白热化,上演了一出出波诡云谲而又血腥残酷的“权力的游戏”。

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在历史上名气并不很大,最著名的事迹应当就是忽悠周赧王借钱伐秦,最后害得周王“债台高筑”,还得了一个“赧”的谥号。但他死后的秘不发丧,直接导致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的被诛*。

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里唯一的“非公子”,因为春申君与楚国王室并无亲属关系,这个“公子”身份其实是有名无实,但春申君以“游学博文”,深得楚顷襄王的器重,又在楚顷襄王病重之时,设法使在秦国为质的公子完回国即位,就是楚考烈王,故春申君有得国之功,更为楚考烈王所感激,拜为相国。

楚考烈王本身无子,这在古代绝对是一等一的大事,国无储君这还了得,春申君颇为忧虑,恰好此时有个叫李园的门客,将妹妹献与春申君,不久有孕。李园此人工于心计,和妹妹商议后,让妹妹劝说春申君将其献与楚考烈王。春申君乐得将来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储君,欣然同意,果然将李园妹妹献给楚考烈王,不久,生下了公子,楚考烈王大喜,遂立为储君,立李氏为王后。

李园知道自己的外甥将来必登大位,唯恐内情被春申君泄露,于是暗中蓄养死士,等待机会阴谋做掉春申君,以除大患。楚考烈王不久病重,情况变得紧张起来,有个叫朱英的人看透了一切,提前向春申君示警,称其将有“无妄之灾”。但春申君自恃位高权重,李园又只是个低贱出身,没什么力量,压根不当回事。

结果楚考烈王驾崩,李园早就在宫中安排下眼线,一接到消息,马上带人赶到宫中,吩咐封锁消息,秘不发丧,与王后商量好对策,拟好假旨意,又令大批死士埋伏在棘门之内,一切安排得妥妥的了,才让人前往春申君府报丧。春申君听说国君死了,没作过多准备,连宾客也没商量,就急急忙忙往宫中去,结果刚一进宫,伏兵四起,大呼“春申君谋反,王有密旨诛*”。鼎鼎大名的春申君不及反抗,就这样被砍了脑袋。

春申君一死,李园这才吩咐公布楚考烈王死讯,为其发丧,安排外甥继位,自任相国,骄奢淫逸。自此之后,曾经争霸中原的楚国国政日非,一天不如一天了。

秦始皇

历史上最著名的“秘不发丧”,当属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始皇死于其第五次东巡途中。当时车驾到了平原津,秦始皇就得了重病,但秦始皇忌讳谈论生死,群臣谁也不敢提后事安排。秦始皇雄才大略,也自知哪有长生法门,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发诏旨给远在长城的长子扶苏,让他立即赶回咸阳,安排始皇的丧事,其用意就是让扶苏承继大统。皇帝的诏旨得加盖玉玺,结果掌管玉玺的中车府令赵高见秦始皇即将死去,就扣下诏旨不发,跑去与随驾的丞相李斯密谈,劝说李斯拥立始皇的小儿子胡亥。李斯本来就不是扶苏的人,也担心扶苏一旦继位,得重用蒙恬等人,自己的丞相之位岌岌可危,遂同意了赵高的密谋。

七月,车驾到了沙丘,秦始皇死在辒辌车中。李斯赵高胡亥等人商议后,决定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各随行官员依然煞有介事般向始皇乘坐的辒辌车奏事,始皇旨意由赵高传达,一应饮食依旧送至辒辌车内。车驾加紧向咸阳进发,古时山高路远,从沙丘到咸阳,走了两个多月,天气暑热,秦始皇尸体腐臭,赵高等就用一辆车装满鲍鱼随行,用鲍鱼的臭味来掩盖尸臭。

终于到了咸阳,李斯等立即矫诏,令胡亥继位,又矫诏发放北方,称始皇遗命令扶苏和蒙恬自*。这才宣布始皇驾崩,为其发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沙丘之变”。

为什么要秘不发丧,一定要到咸阳才发丧呢?

很简单,皇位在哪?咸阳啊!坐上那把龙椅,才算是尘埃落定,否则即便在途中矫诏,朝中各种势力各怀鬼胎,各地诸侯不一定闹出什么乱子,要是扶苏得到消息飞奔回咸阳即大位,那就完蛋了。

说到扶苏,小时候读书看电视打游戏,总觉得好可惜好可惜,如果扶苏继承大统,是不是就没有后来的赵高指鹿为马,秦朝也不至于二世而亡?记得打那个游戏《秦殇》,总想着操作扶苏能够夺回皇位。

现在释然了:一个看到假圣旨就稀里糊涂自*的人,你能指望他有多英明?

明成祖

再有一个著名的“秘不发丧”的君主,要算是永乐大帝朱棣了。

朱棣这个家伙,小时候被老爹朱元璋不咋待见,刚满二十岁就被发配到北地做藩王戍边,后来养精蓄锐,42岁打跑侄子建文帝登上皇位。这位皇帝一生戎马,雷厉风行,十分强势,但在储君的问题上,险些铸成大错。

朱棣本来立嫡长子朱高炽为燕王世子,即位后立为皇太子。

但朱高炽本人却并不讨朱棣喜欢,为什么呢?

原因也很简单,朱高炽太胖了!

他胖到什么程度呢?

他好静不好动,据说有将近300斤重(和将军太像了),平时路都走不动,动一动就喘,年纪轻轻就总要两个内侍扶着才能行动,就这样还总摔跟头。这样一个儿子,对于一生征战好武的朱棣来说,很难喜欢得起来,只因他是嫡长子,再加上皇孙朱瞻基讨朱棣喜欢,才被立为太子。

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就不同了,朱高煦颇有乃父之风,好武勇猛,在军中也颇有威信,朱棣对他十分喜欢,据说曾对他说“好好干,你大哥身体不好,总是病怏怏的”。这让朱高煦热情十分高涨,暗地里积蓄力量,联合另一个皇子朱高燧,等待时机准备夺嫡。一时之间,宫闱之中,朝堂之上,各派争斗暗流涌动,矛盾频发。

1424年,一生戎马的朱棣在又一次出征的归途中病逝,由于事发突然,随行的内阁大臣杨荣等担心距离京师尚远,一旦事机泄露,军心不稳,朱高煦等必然借机生乱,形势岌岌可危。于是他们决定秘不发丧,而别出心裁地搜罗军中所有的锡器,打造成一只锡桶,将朱棣尸身装在桶中,估计古人就已经掌握锡金属具有抑菌作用。与秦始皇一样,随行大臣依旧奏事,一日三餐饮食依旧送入帐中,对外严密封锁消息。直到回到北京,杨荣立即通知朱高炽,朱高炽立即即位,并立即安插人手,对重大职位都做了妥善安排,这才没有闹出大乱。

从朱棣病死到公布死讯,秘不发丧长达两个月之久。

问: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

要减肥啊!筒子们!

东北张作霖

历史上最后一个著名的秘不发丧的,应当就是张作霖了。

张作霖虽然不是名正言顺的君主,但他执掌东北,独霸一方,1927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打败直系,入主北京,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并组成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内阁,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1928年,形势对奉系不利,张作霖不得已退出北京,返回沈阳。由于张作霖执掌东北和北洋政府期间,拒绝与日本合作,多次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日本对其恨之入骨,于张作霖乘坐的列车行驶到皇姑屯三洞桥时,将其座车炸翻,张作霖受重伤,抬回帅府不久即死去。

帅府一片惊慌,据说这个时候张作霖的五夫人力挽狂澜,为了不让日本人有可乘之机挑起事端,也为了稳定奉系各派势力,当即决定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就连给张学良发的电报也只是说张作霖受伤,但无大碍,同时安排厨房正常准备饮食,医生每天准时换药,防止消息泄露。据说日本领事夫人专门来以“探病”为由,打探张作霖是否死去,五夫人浓妆艳抹,还开启香槟,若无其事般与领事夫人谈笑风生,终于使日本人相信张作霖没死,不敢轻举妄动。直到张学良返回沈阳后,还以张作霖的名义发布各项命令,最后局势渐稳,才正式发布讣告,称大元帅已薨。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

此时距离张作霖被炸死,已经过去了十八天之久。

除了以上几个著名的“秘不发丧“外,历史上还有很多秘不发丧的事,刘邦死时,吕后也曾想秘不发丧,但后来作罢;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病死,也是秘不发丧;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死,也是秘不发丧,直到其侄子陈蒨赶回宫中继位,等等。

专制时代为何往往掌权者去世,都要秘不发丧呢?无他,只因专制社会,权力乃是私相授受,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大家都要争之而后快,秘不发丧,可以为争权者争取时间,可以令局势暂时安定,更可以暂时稳定军心、民心。争斗在暗流之下白热化进行,谁能最后夺得大位,多半要看谁的计谋高超,手段狠毒。至于国家前途,百姓疾苦,在专制统治者的内心天平上,那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欢迎转发本文并关注作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