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到“谁说红颜不封侯”的秋瑾,群英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印刻着女性伟大的足迹。为了表彰女性科学家,自2019年以来,联合国将2月11日定为“妇女和女童参与科学国际日”。回顾东南大学近百廿的岁月里,有着无数谱写华章的耀眼女性,她们以豪迈的气概锐意进取,不仅在科学领域崭露头角,更在各个行业奋勇争先。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就让我们前去一睹8位“东大巾帼”的芳容英姿——
吴健雄(按毕业年份排序)
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物理系
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美国物理学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探明了“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的范围,证实了电荷共轭不守恒和中微子的二分量理论,使人类第一次见识了“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现象。2021年2月11日(妇女与女童参与科学国际日),吴健雄登上美国邮政局发行的永久邮票。
夏培肃194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电机系
著名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家、计算机研究的先驱和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筹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创办中国计算机界的第一个计算机原理讲习班。
尹文英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生物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动物学家,中国六足动物(昆虫)系统发生研究的开拓者。1965年,发现独特的红华蚖(yuán),并建立了一个新科——华蚖科。2014年,获首届中国昆虫学会“终身成就奖”。现为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孙伟1958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国际著名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和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在混凝土领域是公认的领军人物,她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实现了传统混凝土在力学性能上的飞跃。成果包括三峡工程、长江二桥、润扬大桥、南京地铁等。
韦钰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无线电工程系,后被选拔为学校电子工程系在职硕士研究生
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原副部长。1981年,研究由电子学转向生物分子电子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学科,并创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1985年担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兼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
陈星莺1984年、2002年在东南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博士学位
现任民革中央常委、江苏省主委、南京市主委,副省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江苏省“333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水利部“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代表。
黄艳198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建筑系
建筑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0年9月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2007年10月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16年4月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黄如1991年和1994年在东南大学分别获得本科、硕士学位
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东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中共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纵观东南大学近百廿历史,许多不甘平凡的东大人用信念铸就历史的辉煌,用青春唱响时代的华章。如今身处新时代,学校也将继续阔步新征程,坚持不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推动“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更多校园资讯,欢迎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校友总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江苏省人民政府、TOP大学来了、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中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