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新造物点将录①魏华:打造“大庸堂”众创空间,孵化禅城新生代陶艺工匠

非遗新造物点将录①魏华:打造“大庸堂”众创空间,孵化禅城新生代陶艺工匠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点将录更新时间:2024-06-18

【编者按】

非遗是传统生活留下的风物,创意是当代最鲜活的人文景观。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首届广东省“非遗新造物”年度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并将于今年内在289艺术空间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举行广东省“非遗新造物”系列展览活动。

借“非遗新造物”系列展览活动举办之际,南方 289文创频道推出“非遗新造物点将录”专栏,将从全国视野发掘、遴选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手艺人、设计师及其工作室,聆听他们创意背后的故事与心得,感受古老非遗的时代脉动,为非遗活化探索、开拓新的空间,敬请期待。

七月的午后,佛山市禅城区南风古灶内。着一身休闲装、背着手,魏华如逛“自家小院”般,悠然踱步于青石小巷间的陶艺工作室,流连于和青年陶艺家的谈笑间。

魏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广东省高校陶艺学术委员会主任。作为一名陶艺大家,魏华一直有个梦,想为禅城培养一批新生代陶艺“工匠”

为此,2014年魏华创立了“大庸堂”众创空间,以工匠精神,来孵化新生代陶艺“工匠”。目前,首批小“工匠”已成长为石湾具有学院背景的新生代陶艺家。“匠心”不止于此,数年间,在此接受过培训的青年陶艺家以及陶艺爱好者,已经超过三百人;而在整个石湾,具有大学教育背景的青年陶艺家几乎都接受过魏华的指导。

魏华将创建“大庸堂”众创空间,比作“挖鱼塘”。挖一方鱼塘,为青年陶艺家打造一个自由创作空间,进而培养一批乃至一代新生代陶艺家,最终致力于将石湾打造为世界陶艺家的朝圣之地,这是魏华的终极梦想。

“大庸堂”众创空间,便是魏华梦想的起点;而一批批新生代陶艺家,则是魏华逐梦的希望所在。

创产园、南风古灶作画卷

陶艺“工匠”打造全新城市空间

1999年,香港艺术中心,在深圳工作的魏华来此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间隙,一本《石湾陶展》画册,无意中映入魏华的眼帘。信手翻去,一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公仔,令人驻足。

突然,脑海“嗡”的一声响,魏华呆立原地,继而欣喜若狂。原来通过接入民间的生活场景,雕塑可以如此生活化、接地气。那一瞬间,魏华摆脱了学院体制的模式和约束,找到了作品与时代、与当代人情绪的契合点。

那一刻,魏华下定决心,返回禅城、开创一片新的创作天地!

对于禅城,魏华熟悉而又陌生。自大学毕业来到禅城,魏华曾在佛山雕塑院工作,致力于抽象艺术的雕塑,成长为国内知名的艺术家;也是在禅城,困惑于理论界对形式主义的批评,数年内“没有创作出真正意义作品”的魏华,离开佛山、去了深圳。

离去,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2001年初,市民耳熟能详的《公仔柱》,在祖庙路落成,出自魏华之手;随后,石湾陶瓷博物馆的《公仔墙》、亚洲艺术公园的《亚洲艺术之门》、佛山创意产业园的《创意佛山》等,一系列大型户外公共艺术作品,通过魏华之手,创新了石湾陶艺、走入了城市空间、融入到市民生活。

2007年,魏华先后参与主导了创意产业园、南风古灶的战略规划与空间设计,开创了禅城的工业遗产、地域文化与商业巧妙结合创意文化的先河。从石湾传统陶艺上获取了创意的魏华,反手以禅城为画卷,打造着具有“地域文化特性与工业文化遗产”文脉、具有城市肌理的城市空间。

陶艺需要创新,创新才有活力,创新需要人才。从那时起,魏华决定培养一批青年陶艺家。

首批创客“孵化”三年

化身石湾新生代陶艺家

魏华在很多场合说过,自己想做一个“挖鱼塘”的人,营造一种陶艺文化氛围,培养一批尊重文化、尊重设计、尊重创意的青年陶艺家。

早在2008年魏华便已开始这样的探索。在魏华等人的策划下,《三国演义-中日韩现代陶艺新世代交流展》在石湾举办,上百所大学、众多教授、陶艺家参与。2009年其又策划了首届“石湾杯”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该比赛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获奖的青年陶艺家可去韩国、日本参展并游学。目前全国的很多青年陶艺家,曾受益于该比赛。

2014年,“大庸堂”众创空间成立。首批进驻空间的10名创客,系广州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也是魏华的学生。创客们要在这里,追逐陶艺梦想、获得市场认可,完成从学校毕业到踏入社会的孵化。

“大庸堂”很大,总面积4000㎡,系魏华将一废旧陶瓷厂改造;“大庸堂”很舒适,包括艺术展厅区、创作空间区、创客生活配套等,特别是还有一个小型的柴烧窑。

魏华像个老母鸡般,呵护着自己的孩子。

在“大庸堂”内举办《器物精神》系列展,主题包括花器、柴烧、食器等;带着孩子们开展市集活动,如猫不见市集、大庸市集、森市集……带孩子们一起烧制陶艺作品,请业界大咖现场指导创作;甚至,“有时还要帮孩子们照看宠物”。

2017年初,学生们走出“大庸堂”,在南风古灶内陆续创立了数个陶艺工作室,坚持做有品质的陶艺生活器皿。工作室的名字极为传神,山见、之间、若明无解、士心……这些工作室,目前已成为南风古灶内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是很欣慰的事。孩子们的作品,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创作,这是艺术家最快乐的事。”

魏华的初期目标实现了。

300多名新生代陶艺“工匠”发力

逐梦石湾打造“世界陶艺家朝圣地”

“大庸堂”的首批创客,是魏华的10名学生。但从一开始,“大庸堂”的大门,便是面向石湾、广佛乃至全国的青年陶艺家敞开的。

青年陶艺家作品的创作、烧制、展示、交流、售卖,所有环节均可在“大庸堂”完成。对于刚起步的陶艺家,费用完全免费,但课程含金量极高。

2014年至今,“大庸堂”借助广东省高校陶艺学术委员会、广州美术学院的学术平台,与清华美院、中国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校与学术机构合作,承办了多次高规格的学术交流活动。

2019年,魏华几乎凭着一己之力,组织了“国际(亚洲)柴烧技术工作营”活动,邀请到韩国弘益大学陶艺研究所负责人李仁镇教授、韩国传统文化大学美术工艺系主任崔成在、日本柴烧大师日下部正和等一批大师,来此授课。

魏华的“鱼塘”越挖越大,助力者便包括禅城区政府,后者目前正在发力打造“设计之都”,2019年,“大庸堂”作为市级众创空间,获得禅城区政府30万元补助;在“鱼塘”内成长过的鱼苗越来越多,据统计,“大庸堂”成立至今,培训过的青年陶艺家超过三百人。

“我喜欢这样的氛围,只有多元文化的碰撞,才能产生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陶艺生态。”魏华试图以“大庸堂”为支点,一步步尝试着,去撬动、去改变一个圈子、一个空间、一个园区,乃至一个城市,“朝着把石湾打造为世界陶艺家的朝圣之地而去努力。”

【撰文】冯雷亮

【图片】受访者供图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 文创频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