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52)——选择刘备

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52)——选择刘备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录乱世群雄更新时间:2024-07-20

原创

(紧接上期)

上期聊到有多种选择的诸葛亮出乎人们的意料地选择了寄人篱下的刘备,这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最大原因是为了实现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自比管仲、乐毅,入仕为官在刺史郡守之上。

这个目标纯属个人目标,与兴复汉室没有任何关系,那时的汉室已经腐朽不堪,不值得兴复。军阀割据称王称霸也极大地削弱了皇室的权威,士大夫阶层更多的是忠于自己选择的一方诸侯,而不是只剩虚名的汉室。

诸葛亮非常清楚这一点,从诸葛亮以后的历程来看,更多的也只是把兴复汉室作为一种口号,作为工具来使用而已。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必须有齐桓公、燕昭王这样能成为霸主的“明公”;二、这个“明公”必须要像齐桓公、燕昭王重用管仲、乐毅那样重用自己,使自己也能够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著名将相,即要“尽亮”。

刘备是不是具备这些条件呢?这就得从刘备谈起。

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诸葛亮辅佐,诸葛亮跟随刘备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刘备客居荆州以前的经历前面已经做过讲述,此不赘述。这里只对刘备作一些分析评述,看看刘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一个坚忍不拔不屈人之下的人。

刘备之志向究竟为何,在见到诸葛亮前无从得知。史家记载刘备家东南角有一五丈高的桑树,其形似车盖,刘备小时与宗族中的一些儿童在树下做游戏,说:“我一定要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有些人就据此认为刘备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其实这种幼小时就有雄心壮志之言或特立独行之异的现象,多数是臆造,是古代君权神受观念和命中注定的宿命论的具体体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儿童都有用残缺砖块“打皇帝”“做皇帝”的游戏,难道这些儿童都有当皇帝的志向?真是荒唐!

翻看二十四史,什么帝王母梦与神交、紫气东来、满屋红光、龙角重瞳等荒诞不经的记载比比皆是。陈寿写《三国志》还相对少一些,最突出的就是写刘备。除了桑树车盖外,写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这是什么帝王之像啊?

真正能发现刘备志向的是他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说的那番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我自不量力,想伸张大义于天下,但能力不够,以至于现在还无所作为。但我的这个志向并没丧失,请问您我该怎么做呢?”

刘备说这番话时很慎重,先叫其他人退出,关上门单独对诸葛亮说的,可以说是他的心里话。这番话完全表达了刘备的志向和困惑。其志向就是要“信大义于天下”,具体到行动就是扶汉室、诛奸臣、救主上。其困惑就是奔波征战二十多年仍然没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也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请诸葛亮为其指引迷津。

刘备的帝王之心还表现在其替养子和长子分别取名封、禅上。封禅,是特指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是强调君权神授的特殊手段。封,指在泰山上筑圆坛以祭天;禅,指在泰山下的梁父丘设方坛以祭地。《五经通义》说:“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有关刘备父子的名字还有个趣事,蜀中大儒樵周认为刘备、刘禅的名字不好,备是全部备好的意思,禅是禅让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刘备把江山社稷全备好了,拿来禅让给别人。后来刘禅果然投降。有点意思吧?

聊这件趣事是想告诉各位读者,看人文类文章得多个心眼,这类文章的作者(包括本人)都是寻找和使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资料来进行论证,忽视甚至舍弃对自己观点不利的资料,各位读者要注意鉴别。

明白了刘备的志向,也就明白了刘备为什么总是不能依附于人供人驱使,总是不愿与自己所投靠之人玉石俱焚,总是想独自打拼。

刘备是三国时改换门庭最多的一位,被人鄙视的“三姓家奴”吕布远不及刘备投靠的人多。刘备先后依附投奔过邹靖、毌丘毅、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和孙权。

前面几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接替陶谦领徐州牧后,刘备成为一方诸侯,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开始争盟淮隅,在群雄逐鹿中崭露头角,引起了各大势力的注意。

袁术要消灭刘备,吕布这个只知征战不知政治的武人突然闯入徐州,迫使刘备投奔曹操。

曹操和袁绍则是想利用刘备,因为刘备的名声特别好、名气特别大,曹、袁都想借刘备来抬高自己求贤若渴的名声,吸引天下英雄为己用。

按说这两个人是当时最有可能成为天下霸主的人,刘备随便依靠哪一个,发挥自己的能力,利用自己的名声,尽心辅佐,都有可能助其成功。特别是曹操,给了他那么高的官职,那么重的礼遇,并视其为与自己一样的英雄,刘备来个惺惺相惜感恩图报尽力辅佐,也不是没有可能成为曹操的方面大员。

但刘备就是不领曹操的情,不光如此,还与汉献帝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从《献帝起居注》中记载的董承与王子服的对话“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子由是也”中可以知道王子服是一位姓刘名服的王子或皇子,惜无记载)等同谋诛*曹操。

袁绍也给了刘备极重的礼遇,估计是想表现出比曹操更有诚意,以此来感化刘备。但刘备仍然不老实,在投靠袁绍期间让赵云秘密组建自有军队,号称“左将军部曲”。当刘备意识到袁绍最终将会失败时,立即想方设法离开了袁绍。

投奔刘表后,环境相对安稳,又受到刘表的猜忌和戒备,刘备没有实力独立作战,刘表又只是“从容自守”无心扩张,刘备就只好留在荆州。看到自己髀里肉生,不禁悲从中来,慨然流涕,心不甘而又不知何去何从,困惑而迷茫。

刘备不愿屈人之下,从他的对手对他的评价中可以找到依据。

刘备投奔吕布时,吕布手下诸将对吕布说:“刘备反复不定,难以驯服,应该早日灭掉。”刘备投奔孙权向其借荆州时,周瑜给孙权上疏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出自对手之口,自然不会是赞誉夸奖,但却是事实。

刘备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一样,不管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妖魔鬼怪险山恶水,始终是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第二,一个以人为本的英雄。

刘备出生于贩履织席之家,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对民生的艰辛疾苦深有体会和感触,十分同情底层民众。青年时就善待下人,任平原相时,既要抵抗流寇,又要开财源施与百姓。不论来拜访的是士人还是百姓,都同坐同食,爱民的行为引来四方民众的归附。

太史慈说刘备“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特别突出的是曹操征荆州时,刘备败逃江陵途中,有十多万百姓追随,影响了行军速度,有人建议刘备舍弃百姓,快速逃亡。刘备断然拒绝,义正辞严地说:“做大事要以人为本,如今百姓追随我,我怎么忍心舍弃他们而去!”

从军事的角度看,刘备带众而行是个错误,但从政治角度看却是个壮举。由此也可看出刘备长于政治短于军事,刘璋的丞相掾赵戩就说:“刘备没有什么本事,不会用兵,每战必败。”

刘备是个英雄。从刘备前期经历来看,很难把他和英雄的称号联系在一起,因为他总是战败,总是被强大的对手追打而逃奔,这样的人怎么能是英雄呢?但他又无一例外地被朋友或对手称为英雄。

先看曹操这边对刘备的评价。最知名的莫过于曹操所说的那句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投奔曹操时,程昱就劝说曹操:“刘备有雄才又很得民心,始终不会屈居于人之下,不如早点除掉。”这和吕布手下诸将看刘备的观点一致。曹操没有听从程昱的建议,理由是:“现在正是收容英雄的时候,*一人而失天下英雄之心,不可。”

曹操与袁绍官渡相持的间隙攻打刘备,众将不解,曹操说:“刘备是人杰,现在不打击他,今后一定会成为后患。”曹操此话不幸而言中。

程昱在刘备投奔孙权时分析说:“刘备有英雄之名,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孙权一定会借他们的力量来抵御我们。”

郭嘉对刘备的评价一致,但建议曹操怎样处置刘备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和曹操一样,认为刘备是英雄,不能*一人影响其他英雄豪杰来投奔。一种恰好相反,和程昱一样,建议曹操除掉刘备。但不论哪种说法,郭嘉都认为刘备是英雄。

董昭在曹操让刘备领兵拦截袁术时对曹操说:“刘备英勇而且志向远大,又有关羽、张飞作为羽翼,恐怕刘备之心志不可估量啊!”

陈登也极力推崇刘备,认为刘备“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

再看袁绍。陈登向袁绍通报刘备领徐州牧一事时,袁绍就认为刘备“弘雅有信义”,同意让其担任徐州牧。刘备投奔袁绍时,袁绍、袁谭父子也倾心敬重。

最后来看孙权。周瑜上疏孙权,说刘备有“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建议孙权软禁刘备,用声色犬马诱惑刘备,然后分隔关羽、张飞,不能将荆州借给刘备。临死时还上疏孙权要警惕曹操、刘备,认为曹操在北方威胁着东吴,而刘备寄居在东吴内,有似养虎。

孙权没采纳周瑜的建议,有两个理由,一是他认为既然曹操在北方威胁东吴,东吴就要广揽英雄来对抗曹操。二是担心制服不了刘备,反而会酿出祸乱。

鲁肃也认为刘备是天下枭雄。

还有刘巴,在刘璋派法正迎接刘备入蜀时说:“刘备是英雄,进入巴蜀一定会为害,不可接纳。

曹操、孙权的手下都曾建议除掉刘备,但曹操、孙权都因为同样的理由拒绝了,就是不能因*刘备而堵塞了天下英雄归顺自己之心,可见刘备的英雄之名更多的是来自于士人、百姓的拥戴,来自于口碑相传的名声名气。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十分准确中肯。

第三,一个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人。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证明:

一,刘备与部属的关系。

刘备前半生几乎都是在东奔西逃,既无固定地盘,又无雄厚兵力,随时都有被强大对手消灭的可能,但其部属却愿意死心塌地地跟随,这不能不说是被刘备非凡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关羽、张飞自不必说,赵云、糜竺、庞统、黄忠、魏延、法正、刘巴、马超、马良兄弟等等,包括诸葛亮,一旦跟随就至死不渝。放弃跟随刘备的人很少,著名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田豫,一个是徐庶,两人都是以侍奉母亲为名离开的,只不过田豫是假,徐庶是真。田豫是主动离开,徐庶是被迫离开。

二,刘备与士人、民众的关系。

刘备作平原相时已因其仁慈爱民的举动而吸附了许多百姓。当时发生的一件事也可以说明刘备爱民的举动不是做秀,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比如来刺*刘备的刺客放弃刺*一事,写史的陈寿都忍不住带着个人情绪称赞刘备“其得人心如此。”

正因其得人心,每次兵败后总是能很快招纳部伍,组建自己的武装。投奔吕布后就因为很快“复合兵得万余人”,引起吕布的忌恨攻打。

*车胄复占徐州后,“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

在荆州屯住新野时,“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引起刘表的猜忌。

逃离荆州路过襄阳时,“(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沿途民众跟随者更多,等到了当阳已是“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其中“被甲者少”,多数是老百姓。

刘备入蜀后,襄阳世族中的庞、向、马、习、杨等都随刘备到了益州。如果没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这些世族大姓会放弃家世产业跟其到一个前程未卜的陌生之地吗?

留在襄阳,他们也会和蒯、蔡等世族一样得到广揽人才的曹操的封赏。五大家族都是因为刘备代表正统汉室,曹操代表篡汉奸佞的政治原因而跟随刘备入蜀的说法显然没有说服力。

第四,一个善识人善用人的人。

这点陈寿说得最清楚。在刘备取得益州后,陈寿对其人事安排作了一个评价:“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刘)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刘)璋之婚亲也,彭羕又(刘)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刘备)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其任魏延为汉中太守,告诫诸葛亮马谡徒有虚名不可重用、托孤诸葛亮与李严以求平衡等都可反映出其善于识人用人的本领。虽然这些事情是在诸葛亮已跟随刘备之后,但在此之前,刘备也一定是这样“尽其器能”的使用人才,这是其一贯作风,而非得了益州后才有的神来之笔。

刘备以其非凡的人格魅力吸引了部属、士人、百姓心甘情愿地跟随他,并相信他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前程更美好的生活。

糜竺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他是徐州别驾,超级富豪,官绅一体,先与陈登一起拥戴刘备领徐州牧。刘备被吕布攻打流窜广陵海西,进入人生最低潮,要兵没兵,要钱粮没钱粮,士兵饿得吃人,眼看就要全军覆没,糜竺不惜舍亲人、身家相助:

把妹妹送给刘备做夫人,解决刘备的家室之忧;

送奴隶作士卒,解决兵员之困;

送金银货币,解决军需。

刘备这才能够东山再起。

刘备投奔曹操后,曹操表糜竺为嬴郡太守,其弟糜芳为彭城相,但兄弟二人都弃官不做,宁愿跟随刘备。糜竺所为无疑是一项政治投资,他相信刘备能够有所作为,自己的投资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后来果然如此,刘备平定益州后论功行赏,糜竺被任命为安汉将军,位置在诸葛亮以上。“安汉”之名,何其厚重。

在北方曹操、南方孙权都不能选择的情况下,刘备几乎成了诸葛亮唯一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一个坚忍不拔不屈人之下的人、一个以人为本的英雄、一个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人、一个善识人善用人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实现诸葛亮的人生目标。

当然还有一个现实的选择,刘备虽然有糜竺、孙乾等文臣,但他们都只是某一方面的人才,局限于一地一事,不具备全局性战略眼光,诸葛亮完全有把握能超越他们,使刘备像齐桓公重用管仲、燕昭王重用乐毅那样重用自己。

反之,曹操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包括诸葛瑾等重要谋臣,就算诸葛亮的能力能够超过这些谋臣也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最终能否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还未可知。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诸葛亮有一个现成的可以迅速得到重用一展才华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能否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标准,就凭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敏锐和智慧。

后来诸葛亮在得知好友徐庶在曹魏任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石韬任过郡守、典农校尉时,曾十分感叹地说:“魏国真是人才济济啊!这么优秀的两个人都得不到重用吗?”有对曹魏如此强大的忧惧,也有对好友得不到重用的惋惜,有没有对自己能不受限制地尽情发挥才能的庆幸呢?

如此看来,刘备符合诸葛亮的选择,大争之世,臣择君,君也择臣,诸葛亮符合刘备的选择吗?如果不符合刘备,岂不是自作多情?结果如何,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