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二十)——陈宫游说·青州兵

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二十)——陈宫游说·青州兵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录乱世群雄更新时间:2024-05-09
长篇连载:前三国时期之《乱世群雄》(二十)——曹操得兖州·青州兵

原创

(紧接上期)

上期聊到兖州是刘岱的,他和袁绍是姻亲,深得袁绍信赖和倚重,曹操无论怎样都难以得到兖州,也许真是命中注定吧,曹操运气来了挡不住,因缘凑巧,竟然就得到了。

第七节 初得兖州

这要从另一个也是几乎无人所知的人青州(今山东省除东南地区以外)刺史焦和说起,这人也是关东盟军之一,但被境内黄巾军缠身,没能赶到讨董前线。

焦和兵多器锐,粮食充足,对付没有后勤流动作战的黄巾军足够了,但他胆子太小,不敢和黄巾军对战,遇到黄巾军就跑,最后渡过黄河向西逃窜。过河后还制作出一种叫“陷冰丸”的东西,就是丢进黄河使黄河不能结冰,以黄河阻拦黄巾军的攻击,很有些创意,不知道用了什么材料,如此神奇。

更奇葩的是他特别迷信,做事都要祷告神灵,祈求神灵保佑。随身带着卜卦的工具,巫师不离左右。凉州李傕也有这个癖好。

焦和纯属一个草包,偏偏又喜欢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很快就将青州弄得全境萧条,几乎成为丘墟。好在他很快就生病而死,袁绍表臧洪为青州刺史,才使青州恢复好转。

青州黄巾军在东光县周围被公孙瓒击败后进入徐州北部,又被陶谦打跑,转而向西进入兖州,号称一百多万。这个数字不是实际作战部队的人数。黄巾军作战是带着家属,甚至耕牛、农具等一同行进的,到一个地方后就地耕作,维持生计。实际作战人员最多不超过三十万,甚至如袁绍所说只有十万。

黄巾军进入兖州后,*了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国相郑遂,转入东平国(约为今山东省泰安市)。

兖州刺史刘岱也不希望黄巾军进入自己的辖区,打算像其他州牧郡守一样率兵攻击,驱逐甚至消灭黄巾军。

曹操好友,济北相鲍信劝阻刘岱,说:“如今敌军众多,百姓都很惊恐,士兵也没有斗志,这样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我看敌人男女老幼相随,军队也没有后勤物资,只能依靠抢掠来维持。我们不如抓紧时间积蓄士兵民众的士气力量,先固守。敌人想和我们开战没有机会,要攻击我们又没有能力,士气就会逐渐低落。这时我们挑选一批精锐士兵,攻击敌人的要害,就可以战胜敌人。”

这是一个坚壁清野的战法,适用于对付无后勤基地的黄巾军。谁知刘岱不听,坚决要打,没想到自己反而被黄巾军给斩了。

危急时刻兖州不能无主。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陈宮自告奋勇地去游说州别驾、治中以及其他高级官员,迎立曹操为刺史。

陈宫是东郡名士,性情刚直,少年时就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他是在曹操任东郡太守时出仕的,在曹操手下为将。估计一是为府主尽力效忠,一是觉得曹操有治理兖州的能力。

兖州官吏都知道刘岱是袁绍的姻亲、死党,也知道曹操是袁绍的部属,袁、刘、曹同为一个阵营。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兖州境内除黄巾军外,曹操拥有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因此,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实力上,都能够接受曹操。

济北相鲍信是兖州另一个具有武装实力的人,他是曹操的忠实追随者,自然愿意由曹操来接管兖州。

于是,陈宫的游说迅速取得成功。济北相鲍信和州官吏的代表万潜、郡功曹毕谌等人前往东郡迎立曹操为兖州牧。

曹操担任兖州牧,对袁绍来说是有利的,可以在和公孙瓒的北方之争中免去后顾之忧。因此也乐观其成,并顺水推舟地承制以议郎曹操权领兖州牧。

李傕、郭汜把持的朝廷知道刘岱去世兖州无主的消息后,任命金尚为兖州刺史,前往兖州上任,却晚了一步,曹操已经占据了兖州。金尚就去依靠袁术,希望借袁术的力量夺占兖州。

刘岱的意外死亡让曹操轻易地得到了兖州,其中陈宫的游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许这就是后来曹操抓住叛归吕布的陈宫后,不愿*他,反复劝其投降的原因吧。

第八节 建立青州兵

曹操上任后仍然面临和刘岱一样的问题,就是怎样清除境内黄巾军势力?这是个难题,并且有极大的风险,曹操就差点和刘岱一样命丧黄巾军之手。

有一次,曹操和鲍信合兵一处,在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内)侦察地形,设计打法、阵式,因敌情不明,曹操、鲍信只带了一千多骑兵先行前往,没想到遭遇黄巾军主力,双方展开激战。

黄巾军包围了曹操、鲍信。鲍信死战保护曹操突围,自己却没能冲出去,被黄巾军*掉,死时年仅四十一岁。此时后面的步兵主力赶到,曹操才侥幸保住了一条命。

鲍信、鲍韬兄弟二人都支持、拥护曹操。关东联盟之初,鲍信就看出袁绍有野心,不可信赖,建议曹操远离袁绍的河北之地,到河南发展自己的势力,观察、等待天下形势的演变。

曹操汴水之战中,鲍信兄弟主动跟随参与,鲍韬战死,鲍信受伤。这次鲍信又战死,两兄弟都为曹操捐躯。

曹操非常悲痛,战后寻找鲍信的尸体也没找到,就用木刻制了鲍信的形体来安葬。下葬之日,曹操哭祭于鲍信坟前,伤心欲绝。这就是后来曹操特别关照鲍信的儿子鲍勋的原因。曹丕不喜欢鲍勋,但曹操在时曹丕也不能把鲍勋怎么样。一直等到曹操死后才找理由陷害死了鲍勋(以后会提到这件事)。

曹操败退回营,已经赶上来的步兵中多数是新兵,还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看到主将被打败,全军都感到恐惧,士气十分低落。曹操以全身披挂,亲自骑马巡视各营的方式鼓舞士气,才好歹抵抗住了黄巾军的攻击,与黄巾军形成拉锯之势。

黄巾军是流动作战,没有后援基地,缺乏后勤保障,主要是靠抢掠维持生计,不利于久战。曹操在任济南相时曾经大张旗鼓地禁止建庙立祠举行私祭活动,黄巾军居然异想天开地以为和曹操是同道中人,写信劝说曹操不要为气数已尽的汉室卖命,与黄巾军为敌。

许多研究曹操的人忽略了这封信,在讲到此处时大多一语而过。其实这封信很重要,就是这封信启发了曹操的思路,改变了曹操对付黄巾军的策略,由剿灭变为招抚。招抚的理由是黄巾军帮曹操找的,就是这封信里所说的“我们是一家人”。

最好的证明就是接到这封信后,曹操就不是一味地坚持要剿*黄巾军,而是多次要求黄巾军投降,并提供了相应的投降机会。只是这时的黄巾军实力尚存,不愿意投降,继续和曹操厮*。

曹操采取伏击、夜战等奇计与黄巾军周旋,并且以活捉黄巾军将士为主要目的,尽量减少*伤。黄巾军打不过曹操就撤兵向济北流动,曹操率兵追赶,咬住不放。精疲力尽饥寒交迫的黄巾军终于投降。

这是史书的记载,但黄巾军是不是无条件投降曹操还值得研究。

青州黄巾军不是无条件投降曹操,而是和曹操订立了有条件的合作盟约。曹操与黄巾军的战斗互有胜负,谁也没有能力吃掉对方。黄巾军把曹操任济南相时做的事作为由头,引曹操为同类进行谈判,曹操虽然表面上不接受还责骂黄巾军,但面对现实也不得不考虑这个建议,以此来摆脱双方僵持不下的胶着状态,同时也可增加自己的军事实力。随着冬季的到来,双方都陷入衣食难以为继的窘况,采取合作的方式无疑对双方都有好处。

合作方式主要是:

1、双方罢兵,黄巾军就地屯田。黄巾军本来就是“屯壁”作战的方式,家属随军,就地屯聚,男战女耕,耕牛、农具等生产工具也一应俱全;

2、曹操在其中挑选三万人左右组成一支独立的队伍,即青州兵,随自己征战;

3、青州兵独立于曹操军队体制之外,只听从曹操的指挥。青州兵从组建到曹操去世至少存续了二十八年(192-220年),作战中他们并不像曹操嫡系部队那样拼死保护曹操,只有义务,没有忠诚。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春,曹操攻吕布,吕布就是先以骑兵攻击散漫的青州兵。而青州兵的反应则是马上逃跑,置曹操生死于不顾。曹操全靠司马楼异帮助才逃跑出来。

之所以认为双方采取的是合作方式,其理由主要是:

1、青州兵军纪极差,无人能管。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征降而复叛的张绣,兵败之时,青州兵趁火打劫被于禁追讨。于禁动员士兵时说了一句话:“青州兵现在和我们一样同属曹公,还要做贼吗?”反映出青州兵与曹操体制内部队是有隔阂的。

2、曹操的武将中没有一人来自于青州兵,也没有一人专门管理青州兵。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在洛阳去世,青州兵与臧霸所部认为天下将乱,全体私自撤离,不听从曹营中任何人的指挥。

3、青州兵的兵源一直由在青州屯田的黄巾军户补充。

有研究者认为青州黄巾军屯田是曹操屯田制的开端,而青州兵则是世代为兵的“世兵制”的开端。

第九节 秘密独立

曹操解决了黄巾军问题以后,进行了一个秘密行动。这个行动既标志着曹操政治方向的转变,也标志着曹操希望摆脱袁绍的控制,独立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行动决定了曹操此后的行为规则。

这个行动就是派心腹王必到长安向献帝进贡,也就是向献帝表示忠诚。王必时任兖州从事,此人一直是曹操心腹,曹操对他的信任丝毫不亚于对曹氏宗亲和夏侯子弟的信任。以后还会提到这个人。

之所以出使长安,来自于治中毛玠的一个提议。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今河南省封丘县)人。二十岁前在县里作吏员时就有清正奉公的声誉,战乱起后在鲁阳躲避。曹操取得兖州后,辟为治中从事。

毛玠向曹操献策说:“如今天下分崩离析,皇帝西迁,百姓无业,流离失所。国家没有一年的存粮储备,百姓没有安居乐业的地方。袁绍、刘表,虽然拥有许多民众,军事力量也比较强大,但他们都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树立根本。军队拥有正义才能胜利,巩固自己的地位要依靠财富。因此,我们现在应该尊奉天子,并以此责令那些不臣服天子的人,修复农耕,储集军资,这样做的话,称霸天下的大业就一定能够成功。”

这就是通常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端。

曹操最终成为北方霸主的原因中,有两条至关重要,一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了政治上的合法性;一是屯田,拥有了经济实力,而这两条都是毛玠首先提出来的。

各位读者还记得沮授在一年前曾经慷慨激昂地对袁绍说过的话吗?“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

这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同样的话作用于不同的人身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袁绍听而不做,曹操则从善如流,立即施行。

袁绍为什么不做?两个原因:一个是袁绍当初在夺嫡之争时是拥护少帝刘辩的,出走洛阳也是因为董卓废少立献,擅乱朝廷。后来确定关东盟军宗旨,拥立刘虞等一系列行动中,袁绍都是否定献帝合法性的。一个是袁绍自己想当皇帝。

曹操为什么要做?一个原因:独立。

曹操是袁绍一党,也是不承认献帝合法性的。但时过境迁,从关东盟军成立后袁绍的所作所为中,曹操及其好友鲍信、张邈等人都意识到袁绍不是一个值得信赖依赖的人,曹操不愿意永远处在袁绍的掌控之下,而曹操的自身能力又不足以独立生存,必须找到一个比袁绍更具政治影响力的人作为依托和保障。

献帝是正统的皇帝,所拥有的巨大政治利益是独一无二的,而献帝没有军事实力的缺陷正好给了曹操以武力挟持献帝的机会。因此,曹操从政治上做出了由否定献帝到拥护献帝的转变,从心理上完成了独立于袁绍的转变。

这两个转变都证明曹操的政治能力超过袁绍。

眼前曹操还从属于袁绍,不能公开做这件事,只能秘密进行。其行动也是一波三折。从兖州到长安,必经河内郡,董卓表认的河内太守张杨此刻听命于李傕、郭汜,与袁绍集团处于敌对状态,自然不会让王必过去。

此时在张杨处任骑都尉的董昭帮了曹操一把。董昭本来是袁绍手下一员治理地方的得力干将,为参军事。界桥之战前后,钜鹿郡、魏郡发生*乱和兵变,袁绍都是派他去平定的,现在怎么到张杨这里来了呢?

董昭的弟弟董访此时跟随张邈,袁绍与张邈有矛盾,曾经叫曹操*张邈。有人就以此在袁绍面前挑拨是非,袁绍想惩处董昭。董昭发觉后就离开袁绍,打算投奔献帝,路过河内时被张杨强留下来。董昭没办法,只好通过张杨把以前的官印绶带上还朝廷,朝廷拜董昭为骑都尉。

董昭劝张杨说:“袁、曹现在是一家,但不会长久在一起。曹操如今虽然弱小,但他才是天下英雄,应当找机会和他结交。现在有了这个机缘,正好帮助他疏通和朝廷的关系,并且主动上表推荐他。如果事情办成了,永远都是一份很深的交情。”

张杨听从并照董昭的建议做了。董昭又自作主张代替曹操给长安的大小官员写信示好。张杨也好事做到底,主动派人出使曹操。曹操大喜,送了许多犬马金帛给张杨,从此建立了与长安的联系通道。

王必到了长安又遇到麻烦。李傕、郭汜等以为关东诸侯想自立天子,现在曹操来进贡,并不是曹操的本意,准备扣留王必,不让他给献帝进贡。曹操此时又幸运地得到廷尉正、黄门侍郎钟繇的帮助。

钟繇对李傕、郭汜等说:“如今天下英雄并起,各自假托皇帝的命令割据一方,只有曹操心里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诚,会影响和阻碍其他想要来朝贡的人的希望。”李傕、郭汜等人也听从了钟繇的话,还优厚地报答了曹操。从此曹操的朝贡之路畅通无阻。

董昭、钟繇以前和曹操都没有什么瓜葛,此时却一致看好曹操,想方设法地帮助曹操。这种情形真是耐人寻味。如果撇开天意如此的宿命观念来说,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曹操的发展确实引起了朝野的关注,部分慧眼识人的精英已经作出了曹操能够最终胜出的判断。董昭、钟繇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二人在今后曹操建立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十节 保兖州 战袁术

兖州无主,并不是只有曹操一个人在关注和争夺,其余诸侯也虎视眈眈。只是曹操运气好,有地方豪强的内助和袁绍的外援,才抢先得到了兖州。现在又顺利收编青州兵,壮大了实力,为保护兖州增添了筹码。

就在曹操收编完青州兵不久,袁术、公孙瓒与陶谦就开始了对兖州的三面夹击。公孙瓒以刘备进高唐(今山东省禹城县西),单经入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南);陶谦则攻发干(今山东省冠县东)。

袁术武装护送金尚到兖州上任,很快控制了陈留郡,驻扎在封丘(今河南省封丘县)。黑山军和匈奴於夫罗也加入袁术的队伍。袁术派部将刘详屯住匡亭(今河南省长垣县)。

虽然青州兵的加入及时地壮大了曹操的实力,但仅凭这支力量也没办法抵抗三方之敌,还是要靠袁绍的支持才行。

袁绍是怎样支持曹操的,能不能抵抗住敌人的三面夹击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