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水浒出自同门?如有雷同真是巧合?浅谈传统小说常用写作技巧

三国水浒出自同门?如有雷同真是巧合?浅谈传统小说常用写作技巧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水浒更新时间:2024-06-05

今天这一篇文章属于半科普性质,讲的是一些文学创作上的干货,但是内容可能会有些许乏味,所以开篇咱们先讲一则趣闻,调节一下气氛。

在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撰写于明朝,着实有点东方文艺复兴的味道。今天本文就分析其中两部作品,《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刘备有卧龙凤雏两位军师,号称得一者可平天下,结果凤雏先死,刘备如断臂膀。回过头来再看《水浒传》,宋江手下也有吴用和公孙胜两位智囊,公孙胜在梁山征讨王庆后彻底离开了宋江,梁山如折羽翼。发现点猫腻了吧,施耐庵比罗贯中年长31岁,所以《水浒传》应该比《三国演义》早发行,咱们大胆做个假设,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抄过《水浒传》。哈哈,自古天下文章一大抄,这也不算什么,相似的桥段而已。言归正传,以上纯属玩笑。有一种说法表示《水浒传》是施耐庵与罗贯中二人合作完成的。当然这只是百家之言,罗贯中是否为施耐庵的弟子还有待考证,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不过这种说法也从侧面反应了这两部小说的写作手法有诸多相似之处,那么咱们就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具体分析一下《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相似之处。自不是为了考证有没有抄袭的问题,而是为了分析一下传统小说的常用技巧。补充一句,有人说施耐庵是罗贯中的笔名,用山东话发音施耐庵和实乃俺相近,说白了就是我写的的意思,这个不做评价。


营造爽点,人物武力描画

能力越强,威望越高,崇拜力量就是人类的本能。因此对角色武力的描写就成了某些类型小说的重中之重,流行的说法就是营造爽点。比如《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濮阳之战吕布战六将、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张飞挑灯战马超等等。《水浒传》也不例外,比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等。正是因为某些角色的武力超出常人且描写的非常成功,人们才对这些角色有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变成了英雄受民众崇拜。再者,通过运用不同人物间的武力差别可以营造出很多经典桥段。比如《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水浒传》武松大闹飞云浦等桥段。也可以通过将某个个体作为度量衡反映出其他人物的具体战斗力,比如咱们前文提到的三英战吕布、濮阳吕布战六将等等。在这些战斗中,吕布变成了一把标尺,在表现了吕布骁勇的同时,也利用两场战斗中具体对战人数的不同表现出了刘关张与曹魏武将武力的差别。《水浒传》也是如此,比如鲁智深战林冲、杨志战林冲等等,在这里林冲也变成了一把尺子,从侧面反应了各位好汉武艺的高低。而且还可以用某些角色之间的关系刻画出某些人物的能力,比如林冲与卢俊义关系就体现出了卢俊义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传统小说经常使用的,用以展现人物武力的描画手法。当然,除了这种比较隐晦的手法外,还有更直接的,比如清代的《说唐》、毛宗岗版《三国演义》等都直接将角色的武力进行了明确的排名,《说唐》有四猛四绝十三杰之说,毛版《三国演义》有二十四将歌。可能在清代,这种固定能力的描写方式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手法,但个人觉得还是明代的衬托式描写看起来更有深意一些,也给了读者更大的参与互动空间。这里不具体讲情节,只讲一些实际技巧,这两部小说的情节从古至今已经被剖析了无数遍,无须再多费口舌。


叙事方式的运用,非线性叙事

什么是非线性叙事?这里通俗的简单阐述一下。我们把故事的发展顺序比喻成从1到8的一串数字,单个数字表示一个事件,数字越小,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越早。线性叙事就是12345678,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发展剧情,很好理解对吧。非线性叙事则要复杂一些,而且种类繁多。可以是改变叙事结构的,比如说剧情的描述不再是12345678,而是81234567,或者15263748等等等等。只要脑洞够大任何数字都可以开始,任何数字都可以结束,当然前提是能叫人看得懂,不混乱。简单的说这就是所谓的"倒叙"、"跳跃性叙事时空"等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的好处是,可以使得剧情发展更加的出乎意料,或者更加具有文学张力,而不像线性叙事那样娓娓道来,显得比较平淡。当然,这是仁者见仁的问题。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就是我们要说的主要内容,多线性叙事。小说不再是由一行数字所代表的事件构成,而是多行数字所代表的事件所构成。也就是多条故事线或者时间线。一般这种类型的非线性小说都是采用不同行列中数字互相穿插,整体循序渐进的剧情发展方式,比如咱们今天主要讲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细分类学名叫做"多线有序型叙事"。此类多线性小说如果还要用到前文中提到的"跳跃"、"倒叙"等叙事手法的话,那将需要一颗极其强壮的大脑,才能将非常复杂的,多条故事线并行的巨大事件量进行立体整合并清晰表达,组成一个完整这故事架构,可以说能做到这一点的都是大神。

刚才说到"多线有序型叙事"就是我们要讲的重点,那我们就加深映象,注意划重点多线有序多线指的是多条故事线或时间线,我们今天说的这两部小说都是以多条故事线并行进行叙事。多线有序中的有序可以理解为按照逻辑顺序叙事,但并不是线性叙事。当多条故事线并行互相穿插的时候就打破了线性叙事中单线叙事的原则,所以称之为非线性叙事。把话题拽回来,《水浒传》与《三国演义》都是以多条故事线为基础,且根据时间顺序并行发展剧情,各条故事线之间又相互穿插。在《三国演义》中多线性体现为各个诸侯各自的发展与经历,早期的故事交叉点体现在各路诸侯的互相征战,以及重点人物关系上的交叉。中后期则表现为魏蜀吴三方势力互为拱卫又相互制肘的复杂局面,结局则是三国归晋,以大一统完结。有人说《三国演义》前期好看后期不好看,其实是没看懂。《三国演义》前期主要看战斗,后期主要看政治,看点不一样。《水浒传》也大同小异,早期的多线性表现在各位好汉独自的故事上,交叉点则发生在相互间的结交以及聚义上,交叉方式与《三国演义》不同就体现在战与和上。《三国演义》的剧情交叉点是战,《水浒传》的剧情交叉点是和。最后的结局也是归于一统,各好汉汇聚一堂投靠朝廷讨伐方腊,最终导致梁山消亡。在这里可以看出两部小说的框架都是多个起点,一个终点,所以有人认为这两部书是同一人所写并不是没有道理,故事框架过于相似。只不过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两部书作者的写作功力不同,人物刻画的细致程度与手法也有差别,所以个人认为并不是一人所写。

总结一下这一条的重点:这种多线并行穿插的立体大框架叙事模式可以将一个故事书写的宏伟壮阔,这一点是线性叙事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这两部小说成为传世名著的重要原因。


根据史实或传闻改编,内容为王

在具体说这一条之前,先说一些题外话。其实四大名著全都是改编类作品,都是通过改编现有故事进行深度再创作,然后组合而成。改编成分最少的应该是《红楼梦》,彻底改编的那自然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虽然号称三分虚,七分实,但本人对《三国志》有一些肤浅的了解,发现三国演义除了历史框架与史书基本相符外,具体内容大部分是编造的,所以应该是七分虚三分实才对。因此切不可将《三国演义》当成史书来看,即使它的全称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

言归正传。这一条可以说是《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成为传世名著的基础,所以是重中之重。一部好的小说可以是线性叙事,可以没有打斗的内容,但故事原型在民众中的潜在影响力一定要大,并且情节一定要精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内容为王。刚才说到《三国演义》的全称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顾名思义,是根据《三国志》改编而来。三国故事在中华大地有着非常雄厚的群众基础,以关羽为例,早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君王就开始以国家的名义为关羽修祠立庙,北宋年间宋徽宗赵佶更是封关羽为王。这里不讨论赵佶有多么的文艺,只是表明三国时期的英雄在中国历史以及民众心目中的位置有多崇高。所以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蓝本创作的《三国演义》,本身的潜在客户群体就非常庞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完美的角度蹭了一个极高的热度。当然,这只是外部条件,作品本身的素质则是根本。上文已经提到了《三国演义》的多线性叙事方式的运用,再配合故事原型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写作功力。有了以上这些条件,《三国演义》具体内容描写的自然是宏伟壮阔,想不成经典名著都难。《水浒传》也是一样,虽然影响力远不及三国,但好歹也是进了宋史的事件,高俅宋江等也确有其人。而且根据梁山人物为原型创作的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在元代红极一时,因此《水浒传》的故事原型在民间也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再加之《水浒传》本身的文笔质量个人认为在《三国演义》之上,虽然《水浒传》在明代早期被列为禁书,但是纸包不住火,该火的一定会火,而且火得一塌糊涂。对了,最后补充一句,《水浒传》的全称叫做《忠义水浒传》,我们所说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一样,只是一个简称。


总结:从这两部传世名著可以看出,若想要写出好的作品并且受到欢迎,爽点的把控、叙事方式的运用、题材背景的选择可谓缺一不可,可以比作天时地利人和。当然,如果有了以上所有的条件,但还是写不出好的作品,问题自然不会出在笔上,作者的功力才是第一位的。因此想要写出好的作品,写作功力的增长必不可少,其他的技巧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加分作用。

最后再说一则小趣闻作为结束。在《水浒传》中林冲的形象是豹头环眼,惯使一条丈八蛇矛枪,真可谓威风八面,是不是想起了某个人?而且《三国演义》中有五虎上将,《水浒传》中也有五虎上将,并且老大都持青龙偃月,老二都使丈八蛇矛,难道这只是雷同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