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坦克的前途在哪里?谈谈未来主战坦克的几个发展方向

主战坦克的前途在哪里?谈谈未来主战坦克的几个发展方向

首页战争策略坦克进化大作战更新时间:2024-06-07

更多军事相关,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烽线丛谈#

近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反坦克武器发展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反坦克武器在发射方式、制导模式、破甲能力上花样齐出:从发射方式上有单兵型、车载型、机载型等;从制导模式上有红外、激光、光纤、无线电等;另外,还有各种直瞄型火炮及破甲、穿甲炮弹等等。

这些繁杂的反坦克手段给主战坦克带来巨大的压力,从最近几年主战坦克在中东战场的表现来看,更是应证了这一点。无论是美系、俄系还是德系坦克,近年来都有被各种武装势力以谈不上先进的、五花八门的反坦克武器干爆的悲痛经历。

在中东战场被摧毁的美军M1A2坦克

随之以来,主战坦克无用论开始逐步泛滥,很多人甚至对主战坦克的未来持有悲观态度。这以思潮甚至影响到一些军事强国,比如,英国陆军自2017年起开始淘汰主战坦克计划;美军陆军也放弃第四代坦克的发展,而准备继续使用M1系列坦克及其改进型;而坦克强国德国似乎也对发展“豹”系列之后主战坦克并不积极。在主要陆军大国之中,似乎目前仅有俄中还在积极推进四代坦克研发,但也就俄罗斯宣称已开发出四代坦克T14验证车。我国对于四代坦克研发虽然不断有相关成果出来,但四代坦克的实际试验性样车的具体进展也不得而知。

俄罗斯宣称其T14阿玛塔坦克为四代坦克(主动防御/无人炮塔是其主要特征)


波兰PL01隐身坦克也号称为四代坦克(雷达隐身是其主要特征,但这点对坦克意义不大)

那么,问题又回到了我们的标题的问题:面对越来越多的威胁,主战坦克还有继续发展前途吗?如果有前途,未来主战坦克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小编旗帜鲜明的表明立场:只要未来战场还有正面交战的需要,主战坦克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因为主战坦克是人类目前开发出来的正面交锋中攻守协同化程度最强的地面装备。然而,需要与实际情况是存在差距的,主战坦克随着反坦克武器的进化已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也是客观事实,反坦克武器的破甲能力已经远超主战坦克的被动防护能力,再按传统思路加强坦克装甲似乎也难以为继。那么,主战坦克未来发展可能有哪些趋势呢?

结合国内外一些开发经验与应用案例,小编以为,未来主战坦克发展应有以下几个趋势:

1)信息化与网络化

坦克在地面作战行动中,其雷达反射面、噪音和红外信号特征非常明显,在当前信息战背景下,在高强度冲突中,战场目标几乎面临着发现即被摧毁的命运,这对主战坦克来说非常不利。受制于观瞄设备的瓶颈,主战坦克在战场上依靠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未来主战坦克首先应是一台信息化与网络化集成的主战设备。能够与战场其他作战设备和侦查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和协同作战。

主战坦克是信息化、网络化 环节中的关键节点

这样,只有在其他作战系统如武装和侦查直升机、伴随式防空导弹车、装甲步兵等互联互通。将高度发达的战场感知能力、火控观瞄系统、信息化能力进行网络集成,实现了车内、车际之间的战场态势信息共享,坦克乘员通过车内显示终端,实时掌握敌我分布情况、协调任务分配、协同火力打击,甚至引导其他兵种进行远程支援。

在这一前提下,坦克更多起到战场前沿协同火力协同作用,而非简单地冲锋陷阵。

2)轻型化与高机动化

从近年来多次国外战争经验来看,未来作战双方都倾向于非郊外地势平坦地区进行决战式作战。多次国际战争表明:城市战、山地战、丛林战等带有特种作战性质的交战可能是作战双方进行主力对决的关键性行动。

这种背景下,传统大而重、大而强的主战坦克就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窘境。近年来,为应对日益复杂化的战场环境,各国都推出了轻量化主战坦克,以适应复杂地理环境下的高机动、高信息化要求。其中,典型的如我国15式轻坦、日本10式坦克、美国研发中的格里芬2新轻坦。

美国通用原子公司格里芬2型轻坦模型

以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开发的“格里芬2”轻型坦克为例:其重量约35吨,装备120毫米滑膛炮 新型贫铀穿甲弹、贫铀复合装甲 主动防御系统、燃气轮机动力,其机动性、攻击力和防护性完全不逊于重型主战坦克,到但重量确大幅下降,机动性大幅提升。

3)多功能化与模块化

可以预见,未来战场的复杂性将空前提高,这既有外部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复杂性,也有敌对力量作战方式的复杂性。为应对这种复杂性,坦克显然不能以一个固定化模块进行应对。因此,多功能化与模块化设计也将成为未来坦克发展主流:模块化装甲、履带、观瞄设施、配套武器、弹药;模块化发动机舱、电子计通讯设备、主动对抗设施等。

根据战场情况以合理的选择模块化设备,可以使坦克可以灵活应对沙漠地区、城市、夜晚、山地等多种地理环境;另外,根据敌方的武器情况,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对抗模块以提升坦克的作战效率。

具备模块化装甲的勒克莱尔坦克


以法国勒克莱尔坦克为例,其炮塔和车体正面均采用新式的复合装甲,防护优秀。其还创新性的使用了模块化装甲概念,除了基本装甲外,还可以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加挂不同样式的外部装甲,可以让坦克在轻装和重装甲之间转换,这对于提高坦克的作战弹性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当然,未来坦克除了模块化装甲以外,其他部分模块化也是重点方向。

4)无人化与智能化

无论新一代坦克在技术上做任何改进,由于其作战环境决定,坦克始终是战场一线兵器,这决定了其具有相当的战场危险性。我们看到,在中东战场,多种战场环境下,坦克乘员由于对于未知敌人的恐惧,很多时候主动抛弃了坦克而逃散,使本来占据战场优势的一方反而受到重创。

随着未来智能化与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未来作为一线冲锋类的坦克有望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坦克有望实现通过遥控或自主决策,在最激烈争夺的正面交锋地带执行高风险的进攻或防守任务。而无人化或智能化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以战场优势最大化方案来操作坦克系统,避免因为坦克乘员因对危险的恐惧而选择回避战斗。

我国59式无人遥控坦克

无人化 有人化结合是未来坦克作战的一门新课题,未来战场上,有人坦克更多将作为一线指挥和控制角色在低危险区域潜伏,而无人坦克将承担高风险的冲锋陷阵任务。

美军“粗锯齿”无人坦克

另外,坦克的智能化的自动化也能有效降低对驾乘人员的依赖,如主动防御系统、反直升机、反导弹射击手等任务很多时候是高度时间敏感性的,从发现、分析到决策,可能需要在1秒甚至更短时间反应,如果依赖驾乘人员决策,手脑根本无法协同。这个时候,智能化坦克只需要启动交战系统进行自主决策,就可以快速应对这些高危目标。

5)主动防御化与去装甲化

前文已经提到过,坦克装甲在各种反坦克武器前越来越被动,由此,各国发展出了坦克主动防御系统。主动防御系统(英文:Active Protection Systems,缩写:APS),是指通过探测装置获得来袭弹药(反坦克导弹、火箭)的运动特征,然后通过计算机控制对抗装置发射相关设备,使来袭弹药无法直接命中被防护目标的系统。

目前,各主要坦克强国美国、俄罗斯、德国、以色列、中国等都发展出了各自的APS系统,随着APS系统的发展和成熟,各国发现:如果能将各种反坦克武器在命中坦克前摧毁,则坦克装甲的作用将大幅降低,从而能够为坦克降重。

M1A2C“艾布拉姆斯”主动防御系统作战示意图

美国陆军在去年2月22日发布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最新改进型资料,也就是配备有主动防御系统的M1A2C坦克。M1A2C“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装备了以色列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开发的“战利品”HV硬*伤主动防护系统(APS)。经美国陆军测试,加装APS系统后的M1A2C坦克能抵御大多数反坦克武器的攻击,在面对高风险的反坦克武器打击下,M1A2C坦克的生存性能大幅提升。

6)全电化与电磁化

所谓全电坦克通常指全车实现以电气化基础的能源供给。其火力、机动和防护都以电能为基础:采用电炮作为主要武器,并利用电传动作为驱动力,电装甲作为防护手段和使用各种电子(或电气)部件提高车辆作战效能的全新概念坦克。一旦全电坦克实现列装,未来坦克有望与全电推进军舰一样,实现高敏捷性的同时,装备电热炮、激光灯能量型武器。

全电坦克概念图

目前对于全电坦克的研究还以概念演示为主,但其相关部分演示为我们展示出未来坦克的新可能。去年,央视就报道了我国电磁装甲的实验演示,其对未来坦克轻量化和防护能力提升都是立竿见影的。

电磁装甲的原理是,利用电磁场生产的高压对敌人来袭弹药进行损伤,分类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简单来说就是,依靠弹药接触产生的高电压损伤是被动式,利用破片抛射为主动式。对于反坦克武器中最常见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出膛速度1800米每秒,电磁装甲则采用主动出击模式,主动发射一块或者多块装甲板,让穿甲弹偏离预定方向,降低损伤!

央视报道的电磁装甲概念方案

全电坦克目前最大的瓶颈在于全车能源的供给与存储,一旦未来发电技术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全电坦克也有望从概念迅速转变为坦克装备。

展望未来,四代坦克的研发也许会像五代机一样,以某个国家的突破为牵引,最终普及。不过,与五代机形成的一致认可“4S”概念不一样,各国四代坦克可能会根据各自需要的不同而形成相应的特色。

不过,如需要应对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和高危险战场,四代坦克一族将不得不在上述六个维度上进行相应的改进与突破,也只有在前面六个或者五个维度实现真正意义的改进,未来的坦克才能适应更加复杂化的战场环境,其才会有真正的发展价值与意义。

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联系删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