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第一个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王朝。尽管秦朝只存在了14年,但是却拥有563年的建国史。而且,秦国的崛起历史和统一全国的历史都可以说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罕见奇迹。
贾谊《过秦论》中“奋六世之余烈”,指的是秦国崛起并统一过程最关键的六位君主,分别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秦异人(又叫嬴子楚),再加上秦献公嬴师隰和秦王政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一共八位明君,成为我国明君传承上最罕见的奇迹。他们都为秦国的崛起和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好了解秦国的历史,以更加体会到秦国崛起的不易,在讲述秦国崛起史之前,我先来讲述一下秦国的起源和发家史。
一.秦国起源
秦国不仅崛起之路路是十分坎坷的,而且,它的发家之路同样是坎坷的。
秦国的先祖是一个名叫嬴费昌的人。夏朝末年,由于嬴费昌看不惯夏桀的荒淫无道,投靠了商汤,并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嬴费昌能够拥有了自己的部落,成为了商朝的贵族。
西周王朝建立以后,由于嬴氏家族坚决拥护商朝,受到了周王朝的冷落和排斥。周成王时期,愤怒不满的嬴氏家族参加了商朝旧贵族反抗周王朝的战争,最终被周公姬旦派兵平定。这次叛乱以后,嬴氏家族的众多成员被周王朝流放到了西边,他们与当地的西戎等部落生活并融合在一起,以至于,后来的中原诸侯国会把他们称为“蛮夷”。甚至,还有众多嬴氏家族的成员直接变成了周王朝的奴隶。曾经十分显赫的嬴氏家族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荣光。
然而就在这时,嬴氏家族出现了两个重要人物,成为后来嬴氏家族命运转折的关键性人物。这两个人是一对兄弟,哥哥名叫恶来,弟弟名叫季胜。哥哥恶来就成为了秦国王族的祖先,而弟弟季胜则成为了另一个战国七雄国家赵国王族的祖先。
西周王朝中后期,由于恶来的五世孙非子为周孝王养马立下了大功,以至于被周孝王封在了秦地,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专门负责养马。这时候,嬴氏家族还不是诸侯,而是周王朝的一个大臣,说得文雅一点是周王朝的大臣,实际上,就是周王朝的“养马场”,而嬴氏家族就是依靠着秦地一步步崛起的。实现了“低开高走”的形态,并最终统一全国。
西周末年,犬戎不断入侵,*扰西周王朝和其他诸侯国。为了能够更好地抵抗犬戎,周王朝不断加强秦地的实力,让它成为西周和中原诸侯国的“屏障”,使得秦地的实力迅速扩张,并形成了“诸侯国”的雏形。
很快,历史就给嬴氏家族送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使得秦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诸侯国。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占了西周王朝的首都镐京,“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嬴氏家族以及其他的诸侯国一起护送周平王去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而嬴氏家族的首领秦襄公由于护送周平王有功,正式被册封为诸侯成为了周王朝一个伯爵的诸侯国。随后,秦国迅速扩张,逐渐成为了周朝的一个重要的诸侯国。
终于,嬴氏家族200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从衰败到重新崛起的过程。从此,这个小诸侯国如同一叶扁舟一样,行驶在战乱不止的春秋战国时代。
讲述完秦国的起源和发家史,我们正式来开始本文的正题。
二.秦国崛起之路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崛起之路的三位重要君主——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
虽然说是“奋六世之余烈”,但是,如果探索秦国的崛起史,必须要提到秦献公。秦献公是秦国的一位重要君主,秦国的崛起之路实际上是从他开始的,而他却由于儿子秦孝公的名气太大,被完全掩盖住了自己的光芒,而被后人所忽视。尽管,在秦献公时期,秦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崛起,但是,却已经有了崛起的萌芽,正是秦献公把已经误入歧途的秦国拉回了正轨。所以,要想探索秦国的崛起史,必须要从秦献公说起。
在讲述秦献公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秦献公之前的秦国。春秋战国以来,秦国一直是一个贫弱且地理位置偏僻的西垂小国,尽管,秦国在秦穆公时期曾经称霸西戎,但是却并没有改变秦国落后贫穷的国情。
尤其到了战国时代,秦国更加内忧外患。在国内,秦国仍然沿用春秋以来的制度,比如,井田制、世卿世禄制等等。而此时,中原诸侯国都在不断变法图强,把秦国远远甩在身后。
除了制度落后以外,秦国贵族之间还战乱不止,尤其是从秦灵公开始,秦国陷入了秦灵公、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的四代乱政,进一步削弱了秦国的国力。
在国外,秦国与中原诸侯国不断爆发战争,并且大多数都被打败了。尤其是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秦国的50万大军被魏国5万魏武卒轻而易举地打败,丢失了河西之地。一时间,秦国的地位一落千丈,受到了中原诸侯国的鄙视。
不过,阴晋之战的秦国虽然被打得一败涂地,却打醒了秦国。从阴晋之战以后,秦国人就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秦国崛起,如何才能让秦国不再落后挨打。
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嬴师隰继承国君大位。继位以后的秦献公深感秦国的落后和贫穷,于是,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编制户籍,推行县制,废除了人殉制度,迁都栎阳。在对外战争中,为了能够收复河西,秦献公不断发动对魏国的战争,公元前364年,秦魏石门之战爆发,秦军斩*魏军6万多人。公元前362年,秦魏少梁之战爆发,秦军俘虏了魏国大将公叔座。
秦献公时期,秦国的社会危机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战争初步改变了秦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为后来的秦孝公改革扫除了障碍。
公元前361年,对秦国历史有着深远意义的秦孝公继位了。秦孝公继位以后,由于父亲秦献公打下的坚实基础,于是,就开始着手变法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认命法家代表人物、战国大才子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开始了秦国的崛起之路。
商鞅在秦国一共进行了两次变法,第一次是公元前356年,第二次是公元前350年。在第一次变法中,商鞅主要的变法措施有:(1)重农抑商,奖励农耕;(2)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奖励军功制;(3)实行连坐法,让百姓互相监督。在第二次的变法中,商鞅主要的变法措施有:(1)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2)推行县制,设置全国为31县;(3)统一度量衡;(4)迁都咸阳。经过这两次变法,秦国的国力大增,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山东六国。
与此同时,秦国在外交上实行了与齐国结盟夹击魏国。公元前354年,元里之战爆发,秦国打败魏国。同年,桂陵之战爆发,齐国打败魏国。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爆发,齐国大败魏国,*死魏国大将庞涓,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公元前340年,河西之战爆发,商鞅利用自己和魏国大将公子卬的私交,软禁了公子卬,彻底打败了魏国。魏国连年战败,开始走向衰落。为了避免秦国崛起带来的威胁,曾经辉煌一时的魏国不得不下令迁都大梁,来躲避秦国的锋芒。
至此,天下卑秦的时代终于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让东方六国瑟瑟发抖的秦国。
但是,商鞅变法却冲击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为了安抚秦国旧贵族,秦惠文王下令车裂了商鞅,却将商鞅变法的成果保留下来了。
秦国的迅速崛起,让整个东方六国都惊慌不已,各国纷纷合纵,来共同抵挡日益强大的秦国。秦惠文王时期,任用张仪为相,采用连横的外交政策,陆续拆散了东方各国的联盟,避免了秦国被东方各国群殴的局面。
并且,在拆散东方各国联盟的同时,秦惠文王还不断采用军事行动,对东方六国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打击。公元前330年,雕阴之战爆发,秦国大良造公孙衍打败了魏国,并且又在公元前329年和公元前328年,陆续对魏国用兵,占领了蒲阳、曲沃、上郡等大片领土。至此,魏国在黄河以西的领土全部都被秦国占领。公元前324年,秦惠文王正式称王,成为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王。公元前317年,修鱼之战爆发,秦国大将樗里疾打败了韩、赵、魏三国联盟,斩*八万,重创了三晋。公元前312年,丹阳之战爆发,秦国打败了战国时期的另一个大国楚国,占领了汉中,从此楚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争霸。
与此同时,秦惠文王还不断开疆拓土。公元前315年,秦国打败了义渠,占领了义渠的25座城池,从此,这个时常侵扰秦国的义渠元气大伤,再也不能够对秦国造成威胁。从此,秦国不仅解除了后顾之忧,还获得了优良的牧场。同年,秦惠文王派司马错攻打蜀国,灭掉了蜀国。使得秦国的领土大大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秦国在崛起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和挫折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公元前323年爆发的桑丘之战,秦国被齐国打败,从此,秦国再也不敢和齐国正面较量。
在秦献公时期,秦国回到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上;在秦孝公时期,秦国进行了变法图强,开始走向富强的道路;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国拆散了东方六国的联盟,并大力开疆拓土,使得秦国的领土扩张了一倍以上。
至此,秦国成功崛起了。接下来,秦国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东出之路。
三.秦国东出之路
这一部分重点讲述秦国在东出之路的两位国君——秦武王、秦昭襄王。
经过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的努力,秦国终于实现了崛起。从秦武王开始,秦国开始了东出之路。
其实,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就已经开始了东出之路,但是由于当时东方六国采用合纵抗秦的策略,以及当时秦国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稳定大后方上,所以,收效甚微。所以,秦国真正的东出之路是从秦武王时期开始的。
《芈月传》中,秦武王被描述为一个昏庸残暴的人。事实上,秦武王是被严重抹黑了。《大秦帝国之纵横》对秦武王的描述是比较符合史实的。他是秦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也是一位很有抱负的君主。虽然,秦武王只在位4年,却仍然有着不朽的功绩。
公元前311年,秦武王继位。他认命甘茂为相,开始向东方扩张。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兵占领宜阳。至此,秦国终于拔掉了这个挡在秦国东出之路上的障碍。从此,秦国不仅仅扫除了东出的障碍,还在宜阳建立了东出的基地。秦国终于开始东出了。这一年距离商鞅开始变法只有仅仅49年。
值得一提的是,秦武王是我国丞相制度的开创者。公元前309年,秦武王正式设置丞相的职位。认命甘茂为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
秦武王被鼎开瓢以后,继位的是他的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太爷爷。如果说,秦武王是秦国东出的“先锋”,那么,秦昭襄王就是秦国东出的“主力”。因为,秦国东出的主要事物都是在秦昭襄王时期实现的。
但是,秦昭襄王继位的时候,由于年幼,由他的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掌权,宣太后就是大名鼎鼎的芈月。所以,宣太后和魏冉也在秦国的东出之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全力东出,并且与东方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战争,战争规模之大、惨烈程度可谓是前所未有。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爆发,秦国大将白起大败韩魏联军,斩*了24万人,至此,韩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而魏国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公元前278年,鄢郢之战爆发,白起占领了楚国的旧都鄢陵和都城郢都,楚国被迫迁都,至此,楚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相抗衡;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爆发,白起打败了魏国,斩*了魏军13万人,至此,魏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相抗衡;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白起打败了赵国大将赵括,斩*并活埋了赵军45万人,至此,赵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而战国时期的另一个大国齐国也早在公元前284年的五国罚齐之战中,被遭遇重创,丧失了大国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秦国的东出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公元前270年的阏与之战,秦军被赵国大将赵奢打败。
长平之战以后,秦国成为战国时期唯一的大国。也标志着秦国东出之路的结束,秦国统一之路正式开始了。
四.秦国统一之路
这一部分讲述的是长平之战以后的秦国国君,包括长平之战以后的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政。
经过秦武王和秦昭襄王的努力,秦国终于完成了东出之路。从长平之战以后,秦国就开始了统一之路。
不过,虽然秦国在东出之路的时候,就已经打残了东方六国,但是仍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秦国统一之路一开局,秦国就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公元前259到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出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邯郸之战爆发。邯郸之战爆发以后,各国纷纷援助赵国,实现了一次空前的大团结。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纷纷出兵对秦国作战,秦国伤亡了20万人以上。最后,邯郸之战以秦国战败而告终。
邯郸之战以后,秦国由于损失惨重,加之秦昭襄王去世以及他去世后的王位更替频繁,因此,秦国短时间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使得东方六国获得了苟延残喘的机会,秦国的统一之路也被迫推迟,东方六国呈现出了回光返照的局面。
虽然,秦国在邯郸之战之中战败,实力遭遇重创,但是国力依然很强,并没有影响秦国后来的完成统一大业。公元前256年,秦国灭亡东周王朝的西周国,存世514年的东周王朝就此灭亡,存世790年的周朝也宣告结束了。
秦昭襄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秦孝文王嬴柱和孙子秦庄襄王嬴异人也相继病死,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秦王嬴政继位,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不过,从秦昭襄王去世到秦王政继位的空档期里,秦国并没有停止它的军事步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派吕不韦灭掉了东周王朝的东周国。至此,东周王朝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扫除。
秦王政继位以后,由于年幼,大权都掌握在丞相吕不韦和太后赵姬手里。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采取了铁腕行动,迅速平定了太后赵姬情人嫪毐的叛乱,接着,他又*掉了嫪毐以及嫪毐和赵姬的两个私生子,并放逐了丞相吕不韦,正式亲政,独揽大权,开始了他的统一全国的大业。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开始了他连续9年的统一战争。公元前230年,秦王政灭韩国,俘虏了韩王安,将韩国改为颍川郡,韩国灭亡;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王翦占领了邯郸,占领了几乎所有的赵地,但是,赵国并没有灭亡,因为赵国的公子嘉在代郡自立为王,为赵国续命6年;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攻占魏国首都大梁,魏王投降秦国,魏国灭亡;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攻打楚国,楚国首都寿春被占领,并且,楚国的残余势力也在公元前222年年被彻底消灭,楚国灭亡;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掉燕国,又灭掉了赵国的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从燕国南下,灭掉了齐国。至此,东方六国全部被秦国灭掉。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秦国在这9年里,仍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公元前225年的城父之战,秦国大将李信被楚国大将项燕打败,成为秦国在战国时期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失败。
另外,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以后,秦国还是没有真正统一全国,因为,此时战国时期还有一个诸侯国卫国。不过,此时的卫国已经成为了秦国的附庸,并没有影响到秦国进入到帝国阶段。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正式建立大秦王朝,成为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一年,距离秦国建国整整549年,距离商鞅变法整整135年的时间。
从此,秦国进入到了帝国阶段,我国进入到封建王朝的时代!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