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篇(上)
斋主说:这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第三篇,论述应该如何谋划进攻的战略战术。
“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名句,都出自此篇。
那这些名言,如何运用于比赛,游戏赛场又是如何体现这些名言的呢?
接下来就让咱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解读。
【原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孙子说,用兵的原则,使敌国举国不战而降是上策,通过交战击败敌国,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军不战而降是上策,用武力击败敌军而取胜就稍逊;使敌人全旅不战而降是上策,用武力击败敌旅也稍逊;使敌人全卒不战而降是上策,用武力击败就稍逊一筹;使敌人全伍不战而降是上策,用武力击败就稍逊。
因此,百战百胜不是最高明的,不用交战,就使敌方无力应战,不战而降,才是最高明的。
斋主说:战争里,如果不用短兵相接,惨烈厮*,便能让敌人举手投降,行法国军礼,那无疑是普天同庆的喜事。
同样,游戏里若能刚一开局,就能让对手心态炸裂,无力抵抗,那也能在几分钟时间里轻松获胜,开心上分。
这让人舒适的程度,可比提心吊胆地打生打死一整局好多了不是。
【原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译文):所以,最上等的用兵策略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获得胜利,再次是在*中击败敌人,最下策是攻打敌方城池。
攻城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的做法。为了攻城,制造大盾和战车,以及其他各种攻城器械,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完成。堆积攻城用的土山,又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如果将领控制不住自己急躁愤怒的情绪,让士兵蚁附攻城,士兵损失了三分之一,而城池仍然没有攻下来,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斋主说:大家看一看游戏里的防御塔,它像不像战争中的城墙。
战争里城墙不好打,游戏里跟城墙类似的防御塔,那也难打得很。
大家再看一看己方默默无闻的小兵和炮车,像不像蚁附攻城的士兵。
遇到技术不错,又苟在防御塔后面的敌人,我方小兵献祭了一波又一波,那尸体垒起来都得有防御塔那么高了,有时候甚至得把咱们己方英雄的尸体也垒上去,但是防御塔还是没有拔掉,敌方却是安安稳稳地发育,占了不少便宜。
【原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的将领,使敌人屈服不依靠惨烈交战,攻取敌方的城池不依靠强攻,消灭敌国而不靠旷日持久地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雄于天下。
这样自己的军队不会疲惫受挫,就能取得全面的胜利,这就是用谋略取得胜利的原则。
斋主说:所以游戏高手,职业强队,不会仅凭强攻防御塔或者惨烈团战获胜,而是会通过针对性极强的战略战术,精妙的赛场布置,以及无懈可击的运营,快速建立优势,然后稳定滚起雪球,毫无悬念地取得比赛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