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志---袁术的野望
连载之六十九 刘备,从枭雄到英雄的转变
作者:蒋为耕
刘备打黄巾军有战功,弄了一个安喜尉当当,这县尉是负责治安,抓盗贼的,就是这么个县公安局长的职务,后来有因为鞭打督邮而丢了。刘备丢了官以后没有回幽州去投靠公孙瓒,而是带领关张两兄弟在中原一带混,何进和袁绍谋诛宦官,派多人去各地募兵,此时刘备跟随都尉毋丘毅到丹阳募兵,在下邳遇见黄巾军,刘备力战有功,被任命为下密丞,后来又升为高唐尉。混来混去都是县一级的小官,连个县令都不是。高唐尉总算混成了高唐令,却又“为贼所破”,落荒而逃,正好此时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公孙瓒也带兵到中原来了,刘备于是又去投奔老大哥了。
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刘备跟着公孙瓒到处转战,主要是对付袁绍,积累一些战功,公孙瓒就任命刘备为平原相,平原相相当于太守,二千石,刘备这下总算混出一点名声来了,还要继续努力。
刘备在平原相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进一步扩大了刘备的知名度。
孔融在做北海太守,遭遇黄巾军围困,孔融派太史慈向刘备求救,刘备惊呼:“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孔融带兵打仗的本事没有,但是孔融是当世名人,学问高,在党人和宦官争斗中,一门求死,天下景仰,孔融来向刘备求救,这对于出身低微的刘备来说是天大的面子,刘备当即带领三千精兵,前去解救孔融。刘备能出兵三千,说明刘备此时已具备一定的实力,不再是一个小混混了。
知名度很重要,这跟现在文艺界的人一心想出名一样,没有知名度,谁鸟你啊?后来袁术说:“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者。”,刘备听后气得要死,当即领兵和袁术单挑,互有胜负,后来要逃离曹操,也是用的袁术这个死对头的牌子。
刘备救了孔融,就和孔融成了好朋友,孔融把刘备的“仁义之名”大大宣扬一番,刘备在东汉末年士大夫之间的名气陡然上升,打开了向上爬升的空间,有个好名声,真的很重要。
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於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刘备和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驻扎在山东,徐州刺史陶谦部下*了曹操他爹,曹操要为爹报仇雪恨,讨伐陶谦,陶谦向田楷求救,田楷和刘备一起领兵前往徐州,如果说刘备成为平原相是自己人生的第一场转机的话,那么在徐州,刘备就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场转机,从此登上了更广阔的政治舞台。
刘备,从枭雄到英雄的转变。
我们经常看见史书中各种对刘备的评价,常见的一个词是:枭雄。然而枭雄不是一个褒义词,是一个贬义词。枭,作动词是割脑袋的意思;作名词是指一种鸟,猫头鹰,在古人的眼中是一种食母的恶鸟;作形容词,枭雄,意指某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刘备早年东奔西走,经历和吕布有些相似,但是刘备没有*旧主求宠新主,也没做什么令人不齿的事,东奔西走找东家,主要是刘备级别太低,没人当他回事。后来刘备重新投靠公孙瓒,在公孙瓒的提携下当上了平原相,级别上升到太守级,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又选择了转投东家的举动,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刘备转投东家的行为,主要是刘备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此次转投东家的行为与以往东奔西走找东家的行为是不一样的,以前都是混得不得意,转而重新找出路的;此次在公孙瓒手下得到提拔,正处于上升期,却转而投靠陶谦,主要是刘备思想有了转变,是刘备从枭雄转变为为理想而战斗的英雄的一个开始。
刘备的老师我们都知道是大儒卢植卢老师,卢老师的老师是大儒马融,马融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学生很多,其中一个名叫郑玄的,日后也成了经学大家,学生数千人,影响很大,我们说三国,说的都是政治军事方面,但如果要说三国经学,马融,郑玄是重点,曹刘孙可以忽略不计。
前面说过孔融做北海太守(北海相)时遭遇黄巾军围困,刘备出兵前去解救,两人因此成为好友。孔融做北海太守期间,郑玄因为党锢之祸,被禁锢,所以郑玄就在家乡山东高密授徒,孔融非常敬重郑玄,对郑玄很好。郑玄是卢植的师弟,是刘备的师叔,古人最重礼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因此刘备对郑玄也是执弟子礼的。孔融既然鼓吹刘备的仁义,那么郑玄肯定也有所耳闻的。
青州(山东)是黄巾起义的重灾区,后来孔融,郑玄一度都到徐州陶谦那里避难,与此同时,衮州以及洛阳的很多士人们为了躲避董卓的祸害,也来到徐州避难,是时,徐方百姓殷盛,谷实差丰,流民多归之。---《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四年》
这些士人中比较著名的有陈纪陈群,外加徐州本地知名士子陈登,这样在徐州就形成了一个以陶谦,郑玄,孔融,陈纪,陈群,陈登为首的一个士人圈子。刘备和田楷领兵到徐州帮陶谦对抗曹操,刘备因为和郑玄是师叔弟子关系,又因为孔融的鼓吹,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圈子,这些人都是正统的儒门子弟,经常在一起讨论如何匡世救国,刘备虽说在卢植门下没有专心读书,但在这个环境这个圈子内,很快思想上就有了很大的转变,把复兴汉室当作自己的终身追求,也就是说刘备有了为之奋斗的理想,这是刘备和吕布一个很大的区别,显然刘备的转变是很受圈子里朋友们的认同的,陶谦,孔融,陈登都是很支持刘备的,没有他们的支持,刘备是绝无可能接手徐州的。
,